电容器选型规范2
- 格式:pdf
- 大小:96.12 KB
- 文档页数:5
电解电容选型的6个重要指标1 电容量与体积由于电解电容器多数采用卷绕结构,很容易扩大体积,因此单位体积电容量非常大,比其它电容大几倍到几十倍。
但是大电容量的获取是以体积的扩大为代价的,现代开关电源要求越来越高的效率,越来越小的体积,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获得大电容量、小体积的电容器。
在开关电源的原边一旦采用有源滤波器电路,则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为严酷:(1)高频脉冲电流主要是20 kHz~100kHz的脉动电流,而且大幅度增加;(2)变换器的主开关管发热,导致铝电解电容器的周围温度升高;(3)变换器多采用升压电路,因此要求耐高压的铝电解电容器。
这样一来,利用以往技术制造的铝电解电容器,由于要吸收比以往更大的脉动电流,不得不选择大尺寸的电容器。
结果,使电源的体积庞大,难以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与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解电容器,体积小、耐高压,并且允许流过大量高频脉冲电流。
另外,这种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工作寿命还须比较长。
2 承受温度与寿命在开关电源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挑选适用的电容。
就100μF以上的中、大容量产品来说,因为铝电解电容的价格便宜,所以,迄今使用的最为广泛。
但是, 最近几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避免使用铝电解电容的情况正在增加。
出现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铝电解电容的寿命往往会成为整个设备的薄弱环节。
电源模块制造厂家的工程师表示:“对于铝电解电容这种寿命有限的元件,如果可以不用, 就尽量不要采用。
”因为铝电解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蒸发或产生化学变化,导致静电容量减少或等效串联电阻(ESR)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性能肯定会劣化。
电解电容器的寿命与电容器长期工作的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电容器的寿命越短。
普通的电解电容器在环境温度为90℃时已经损坏。
但是现在有很多种类的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已经很高在环境温度为90℃,通过电解电容器的交流电流和额定脉冲电流的比为0.5时,寿命仍然为10000h,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95℃时,电解电容器即已经损坏。
浅谈电力电容器的选型摘要:变电站中的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容性无功的主要电源,实现就地补偿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并能随负荷(或电压)变化进行调整。
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无功,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
由此可见,电力电容器对供电系统而言十分重要。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电容器的正确选用,为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熔丝中图分类号:tm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变电站高压电力电容器是无功补偿的主要设备,相对于其它高压设备,其绝缘较为薄弱,在运行中容易发牛内部故障,不仅影响电容器的可用率,而且增加维护工作量。
变电站高压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可靠性与电容器的质量有关,同时也与电容器的选型、运行状态和装置的设计方式密切相关。
1、电力电容器选用当前投入运行的自动补偿设备可按装置阻抗特性分为两大类:固定阻抗型和可变阻抗型。
可变阻抗型:如svc、statcom等技术先进、响应速度快、补偿精度高,但因投资较大,用户特别是电力系统外的一般企业用户较少采用。
固定阻抗型:如分组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装置性能显著提高,亦能够较好地满足系统电压无功自动综合控制的要求,并且简单经济,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是目前变电站10kv无功自动补偿的主要方式,220kv、110kv变电站推荐优先选用10kv电容器分组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
220kv、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优先选用框架式电容器组,不用集合式电容器。
集合式电容器虽然有着占地空间小、带电部位外露极少、外壳不带电等优点,但集合式电容器有可能会因内部电容单元击穿而造成三相电容量不平衡,进而导致跳闸,且一旦出现故障,整台停运,补偿容量损失大,在现场不能更换大箱体内的故障电容器,需返厂修理,引起的电容器组停运时间较长,对系统电压影响较大。
集合式电容器采用的绝缘油品种繁多,给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补充检修或渗漏导致的缺油变得非常困难。
电路中电容的选型电容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具有储存电荷和隔离直流信号的作用。
在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电容的基本原理、参数以及选型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容的选型过程。
一、电容的基本原理电容是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而形成的,当电压施加在电容的两个导体上时,导体之间会储存电荷。
电容的单位为法拉(F),常用的电容值有皮法(pF)、纳法(nF)、微法(μF)和毫法(mF)等。
二、电容的参数1. 电容值(容量):电容的容量决定了其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电容值范围很广,从皮法到法拉都有。
在选型时,要根据电路的需求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当的电容容量。
2. 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选型时要确保所选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电路中的最大工作电压,避免电容器被击穿损坏。
3. 介质损耗(损耗角正切):介质损耗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电容器在工作频率下的能量损失情况。
一般来说,介质损耗越小,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4. 介质材料:电容器的介质材料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常见的介质材料有陶瓷、聚酯、聚丙烯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电容的选型方法1. 根据电容值选择:根据电路的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电容值范围,然后选择合适的电容容量。
一般来说,选型时应选择离所需电容值最近的标准值。
2.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根据电路中的最大工作电压确定所需的额定电压,并选择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该值的电容器。
3. 根据介质损耗选择: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和对电容器性能的要求,选择介质损耗较小的电容器。
4. 考虑尺寸和成本:电容器的尺寸和成本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空间受限的应用,要选择尺寸较小的电容器;对于成本敏感的应用,要选择价格较低的电容器。
四、电容的应用举例1. 滤波电路:电容器可以用来滤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保证信号的纯净度。
2. 耦合电容:电容器可以用来耦合两个电路,将一个电路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个电路中。
电容选型选择方法摘要::1.电容器种类概述2.电容器选型方法- 使用频率高低选择电容器种类- 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大小选择电容器- 综合因素选择电容器种类3.各类电容器特点及应用正文:正文:电容器作为一种储能和滤波元件,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容器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陶瓷电容、钽电容、铝电解电容、薄膜电容、超级电容、氧化铌电容等。
在众多电容器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电容器成了一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电容器的选型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电容器。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容器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陶瓷电容器以其高频率响应和稳定性受到青睐,尤其在高频电路中表现出色。
钽电容和铝电解电容则以其大容量和低自漏电流特性在电源滤波和放电电路中发挥作用。
薄膜电容和超级电容则分别以其低ESR和高速率充放电能力在各类电子设备中找到应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特性和需求来选择电容器。
如果电路的工作频率非常高,超过MHz级别,且电路信号强度较弱,那么叠层陶瓷电容器是最佳选择。
这是因为陶瓷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需求。
另外,对于输入和输出功率较高的电路,如电源滤波和放电电路,电容器需要具有低ESR和低漏导电流特性。
这类电容器能在高功率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因电流过大而导致的击穿现象。
在综合因素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电容器的体积、电容量、工作温度、寿命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电容器在不同电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在空间有限的设备中,需要选择体积小、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需要选择耐温性能好的电容器等。
总之,在选择电容器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使用频率、功率需求、工作环境等因素,结合各类电容器的特点和应用,进行综合考虑。
江苏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Jiangsu Zhenhua Xinyun ElectronicsCo.,Ltd.电容器选型指南rfgsCapacitor Solutions公司简介Company Profile江苏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在长三角建立的重点窗口性生产基地,公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面积达15,000平方米,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
目前公司在岗人员达200多人,主营钽电解电容器、导电聚合物钽电解电容器、导电聚合物片式铝电容器以及特种MLCC 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
生产实力Product Strength电容器相关知识设计师在选择电解电容器类型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及其影响:1、温度(1)电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容量会变大。
(2)漏电流:随着温度的升高漏电流会变大。
(3)耐压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耐压能力会有所下降。
(4)耐纹波电流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耐纹波电流能力会有所下降。
(5)散热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散热能力会下降。
2、湿度(1)表面漏导电流:表面吸潮导致漏导电流增大。
(2)击穿电压:击穿电压降低。
(3)损耗角正切:损耗角正切变大。
3、低气压(1)击穿电压:击穿电压降低。
(2)飞弧。
4、外加电压(1)可靠性:随着电压的升高可靠性降低。
(2)漏电流:随着电压的升高漏电流变大。
(3)发热及伴随的影响。
(4)介质击穿。
5、振动(1)机械振动可能引起电性能变化。
(2)引出端损伤、断裂或外壳发生机械变形。
6、外加电流(1)电容器自身温升和寿命下降、可靠性降低。
(2)浪涌电流击穿。
7、安装方法在机械应力下,当电容器安装固定不当时,容易导致引线或引出端片承受较大机械应力或共振,严重时会产生引线或引出端片断裂现象。
电解电容器应用指南下列应用指南介绍为针对本目录涉及的极性元件: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解电容器、导电聚合物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以及二氧化锰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而言。
单相电动机电容选择。
耐压公式:U(电容)大于或等于1.5*U
单相运行电容公式:C=1950×I/U×cosφ(用一个电容,既是启动电容又是运行电容,
电风扇、洗衣机等小容量电动机常用)
启动电容器容量公式:C=3500*I/U*cosφ(用一个电容只是启动时投入,正常运行时断开,用转换开关或离心开关切换。
双值电容运转电容容量公式:C=1200*I/U*cosφ(用2个电容,一个负责运行,一个负责启动)
双值电容起动电容容量公式:C=(2~3)*C(运转电容)
C:电容容量:I:电机额定电流,U:电动机额定电压,cosφ:功率因数0.7。
一般不用计算,按每100W配运行电容2~3μF,起动电容是运行电容的2~3倍。
电动机的电容选择对电压要求严格,一定要等于或大于于电动机额定电压的1.5倍以上。
额定电压220V电源的,电容额定电压不能低于400V。
电容值有一定的宽泛性,大点小点
都没有关系,特别是启动电容,可以在工作电容的2-6倍选取.。
焊机用电容器选型指引1.选型指引1.1温度等级为了在产品设计时,产品的设计温度与要求温度一一对应,把产品的使用温度划分为几个等级。
A级:120℃以上B级:105℃~120℃C级:95℃~105℃D级:85℃~95℃E级:85,70,55℃.1.2设计基本原则1.在高温下使用的产品在设计时要考虑降额使用。
2.温度超过常规使用温度时,材料上要考虑用新的材料(耐高温材料)。
3.在工艺上要注意定型效果,定型不要太紧,定型应力要均匀。
1.3产品设计规则1.A级产品用新型耐高温材料(纸或其它耐高温材料)。
2.B级产品用MPET材料,芯子结构采用箔式结构。
3.C级产品选用MPET材料或复合介质(MPET和MPP)。
热定型不要太紧。
产品降额使用。
4.D级产品选用的材料纵向收缩率不要太大。
选用MPP 材料。
材料的结晶度要高。
产品散热性能要好。
5.E 级产品按常规产品设计文件附:电压温度参考曲线2.应用说明2.1 举例说明(案例1):采用金属化薄膜电容进行的全波段的的吸收和滤波――感应加热逆变电路的应用方案2.1.1:引言感应加热电源广泛应用于金属工件表面及局部淬火、退火、电机、阀门的钎焊、钨钼和铜钨合金的烧结以及金、银的熔炼等,随着功率半导体IGBT 快速发展,感应加热电源得到快速发展,感应加热电源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其负载决定了工作频率变化巨大,从而使感应加热设备的输出功率变化大,这样在选取IGBT 吸收保护电容和滤波电容尤为重要,现介绍采用金属化薄膜电容进行的全波段的的吸收和滤波的应用方案。
2.1.2: 感应加热电源的原理和典型电路图感应加热电源原理为产生交变的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
如图1.1:502040608010070809010060PET P P图1.1 感应电流图示主电路结构框图如图 1.2所示:图1.2 感应加热电源主结构框图采用金属化薄膜电容进行的全波段的的吸收和滤波的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图,如图 1.3所示感应加热电源的主电路图 1.32.1.3:薄膜电容在主电路图的应用,举例说明:A:30KW设备C1:直流支撑电容(LL型1000uF /800VDC/)×1只C2:中高频谐波吸收(LS型50uF/800VDC/)×2只C3:高频谐波吸收(S型1uF/1200V)×2只C4:开关管上的吸收(SO 0.02uF/1200VDC)×2只C5:谐振电容(根据客户负载决定其容量及耐压值,一般可选取的规格为0.1uF~1uF;4000V AC~6000V AC)B:50KW设备C1:直流支撑电容(LL型1000uF /800VDC/)×1只C2:中高频谐波吸收(LS型100uF/800VDC/)×2只C3:高频谐波吸收(S型1uF/1200V)×2只C4:开关管上的吸收(SO 0.02uF/1200VDC)×2只C5:谐振电容(根据客户负载决定其容量及耐压值,一般可选取的规格为0.1uF~1uF;4000V AC~6000V AC)2.1.4:薄膜电容安装位置(拓扑结构)对谐波吸收的作用A:C1在电路中主要担当整流后的滤波和储能,其与IGBT之间的导线距离尽量控制在30~50CM,由于导线上电感的存在(30~50nH),高次谐波电流会迅速衰减.B:C2在电路上主要担当中高频率谐波的吸收,其与IGBT之间的导线距离尽量控制在8~15CM,同时在电容上加并电阻(47K/5W),以RC方式进行吸收。
电容选用原则
电容是电子元器件中常用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存储和释放电荷。
在选择电容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考虑:
1. 电容值(容量):电容的容量决定了它能够存储的电荷量。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容值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电容值越大,其存储的电荷量越多。
2. 电压等级:电容具有工作电压范围,超过其额定电压会导致电容损坏。
因此,在选择电容时,需要根据系统的工作电压来选择合适的电容的额定电压等级,以确保电容能够正常工作。
3. 尺寸与封装:电容的尺寸和封装形式也需要考虑。
不同尺寸和封装形式的电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电路板空间大小、电容的安装方式等因素。
4. 温度特性:电容的电容值和电阻特性可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某些应用中,对温度特性的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适当温度特性的电容。
5. 电容类型:常见的电容类型有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容等。
不同类型的电容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类型。
6. 成本和供应:最后,还需要考虑电容的成本和供应情况。
一些特殊类型或大容量的电容可能价格较高或供应不足,这也需要在选择时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容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综合考虑电容值、电压等级、尺寸与封装、温度特性、电容类型、成本和供应等因素。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一般规定1.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
(2)电网谐波水平。
(3)母线短路电流。
(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线、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
(7)布置与安装方式。
(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
1.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
1.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
1.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2电容器2.1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O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
b.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
c.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
d.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管电容器。
2.2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
b.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c.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式中UC一—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U s——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
d.应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容量,并确保安全。
2.3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
a.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b.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电容从电路来说,总是存在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
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
这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
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
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和地之间的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
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 1μF。
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
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
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
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
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薄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
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
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 =1/F,即10MHz取0.1μF,100MHz取0.01μF。
分布电容是指由非形态电容形成的一种分布参数。
一般是指在印制板或其他形态的电路形式,在线与线之间、印制板的上下层之间形成的电容。
电容的分类及选型知识大全电容是电子电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在滤波、去耦、耦合以及微积分电路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市场上生产电容器的厂家极多,比较著名的公司有韩国的SAMSUNG,日本的村田,美国的AVX等。
各个公司的产品都有自己的规格型号和命名方式,选用时应该到官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型号。
本文介绍的是电容的一般性分类和选购的基本指导原则,供设计者在设计时宏观把握电容的选型。
电容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介质进行分类。
因为介质直接影响电容的性能。
一、电容的分类方式1.按结构可分为:1)固定电容、2)可变电容、3)半可变电容(微调电容)顾名思义,固定电容(Fixed capacitance)的容值是固定不变的,当然,这个固定指的是相对固定,因为电容的容值随着电压和温度的改变会稍微有变动,这就是为何电容都有精度,常见的精度有5%,10%,20%等等。
可变电容(Variable capacitor)指的是容值可以改变的电容,道理如滑动变阻器一样。
可变电容多用于相位补偿电路中,例如示波器探头内的补偿电容。
半可变电容(微调电容Tuning capacitor)道理与可变电容一样,但是其电容改变范围很小,也可用于补偿电路。
2.按极性分为:1)极性电容、2)非极性电容极性电容是具有正负方向的,接反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是爆炸(电解电容),极性电容的容值一般比较大。
非极性电容是没有正负方向之分的,使用更加方便。
3、按照介质分类1)气体介质电容:空气电容2)电解电容:液态电解电容(如铝质电解电容)和固态电解电容(钽电容)3)无机介质电容:瓷介电容、云母电容、玻璃釉电容4)有机介质电容:①聚乙酯电容(Mylar 电容) 、金属化聚乙酯电容(MKT 电容)②聚丙烯电容(PP 电容) 、金属化聚丙烯电容(MKP 电容)③聚苯乙烯电容(PS 电容) 、聚碳酸电容、聚酯电容(涤纶电容)以上为电容分类的大体情况。
其中按照介质分类是最重要的分类方式,因为介质影响电容的性能。
电容器选型及其应用规范1 选型规范1.1 铝电解电容器选型规范(1)额定工作电压和标称容量:选择标准值。
(2)额定上限工作温度:优选105C°。
(3)优选电解质结构类型:液体电解质。
(4)优选结构类型:小型引线型。
(5)极限条件下工作寿命:优选1000小时(普通级),在电源或特殊要求时可选用长寿命级铝电容器。
(6)尽量选用网上现有项目,对新申请项目应严格控制。
1.2 钽电解电容器选型规范(1)优选类型:固体烧结型。
(2)标称容量和额定电压:选择标准值。
(3)贴片化。
(4)优选容量偏差:±10%。
(5)外形尺寸(mm):3216、3528、6032、7343(7343H)。
(6)尽可能采用网上现有项目,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3 金膜电容器选型规范(1)优选结构:金属化薄膜。
(2)优选介质:聚酯和聚丙烯。
(3)优选容差:±10%(或5%)。
(4)优选封装:塑料封装(由于早期选型集中在环氧封装,使网上项目主要为环氧封装的电容器,新申请项目必须为塑料封装)。
(5)尽量采用网上项目,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4 独石电容器选型规范(1)在能采用片状电容器或其它电容器的情况下不使用插装的独石电容器,插装的独石电容器属逐步淘汰的电容器类别。
(2)停止新项目的申请。
1.5 瓷介电容器选型规范(1) 在能采用片状电容器的情况下不使用插装的瓷介电容器,此分类电容器属逐步淘汰类别,仅保留高压及特殊特性的项目。
(2)优选介质种类为:NP0和X7R介质,尽量避免使用Y5V和Z5U介质电容器。
(3)优选容差:NP0介质为±5%(不含小于10PF的电容器)。
X7R介质为±10% 。
(4)管脚间距优选值:0.2英寸(5.08mm)(5)瓷介电容器必须编带包装。
(6)优先采用网上已有型号。
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停止申请通用的低压插装的瓷介电容器。
1.6 片状电容器选型规范(1)优选介质种类为:NP0和X7R介质,尽量避免使用Y5V和Z5U介质电容器。
选择和使用钽电解电容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选择考虑因素设计师针对某个特定用途在选择电容器类型时,必须考虑众多因素。
选择时,一般优先考虑应用需求的最重要特性,然后选择和协调其他特性。
几个最重要因素如下,并给出列为最重要因素的原因。
1.1 温度温度影响:A)电容量介电常数的变化引起导体面积或间距变化引起B)漏电流:通过阻抗变化影响C)高温击穿电压和频率对发热的影响D)额定电流,当发热产生影响时E)电解液从密封处泄漏1.2 湿度湿度影响:A)漏电流 B)击穿电压 C)对功率因数或品质因数的影响1.3 低气压低气压影响:A)击穿电压 B)电解液从密封处泄漏1.4 外加电压外加电压影响:A)漏电流 B)发热及伴随的影响 C)介质击穿:频率影响 D)电晕 E)对外壳或底座的绝缘1.5 振动振动影响:A)机械振动引起的电容量变化 B)电容器芯子、引出端或外壳发生机械变形1.6 电流电流影响:A)对电容器的内部升温和寿命的影响 B)导体某发热点的载流能力1.7 寿命所有环境和电路条件对其都有影响。
1.8 稳定性所有环境和电路条件对其都有影响。
1.9 恢复性能电容量变化后,能否恢复到初始条件。
1.10 尺寸、体积和安装方法在机械应力下,当产品安装固定不当时,容易导致引线承受较大应力或共振,严重时会产生引线断裂待现象。
2 、在选择和使用电容器时应考虑下列内容:A)电路设计者为了设计出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满意工作的电路,所使用的电容量允许偏差必须考虑:符合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电容量 --温度特性变化;恢复特性;电容量 --频率特性;介质吸收;电容量与压力、振动和冲击的关系;电容量在电路中的老化和贮存条件。
B)需考虑电容器引出端和外壳之间的电容量,如果此电容量会产生杂散电容和漏电流。
C)可以用多种电容器组合获得要求的电容量,从而补偿电容量--温度特性等。
D)施加于电容器的峰值电压不能超过相应规范规定的额定值。
通常,相同的峰值电压可能由于以下条件而降低:老化;温升;介质区域增大;外加电压频率较高;潮气进入电容器。
电容选型作业规范目录1. 目的 (1)2. 范围 (1)3. 定义 (1)4.电容的介绍: (1)4.1单位、符号、功能 (1)4.2公司内部电容的分类 (1)4.3电容的应用分类 (2)5. 电容选型的一般要求 (2)5.1不选用极限和边缘规格 (2)5.2.降额使用 (2)6. 各类电容器的选型原则. (2)6.1MLCC电容 (2)6.2贴片钽电容 (3)6.3电解电容 (4)6.4安规电容 (5)7. 参考文件 (6)8. 附件 (6)1.目的1.1.配合《器件选型作业规范》文件,制定电容器件的选型规范;1.2.作为研发人员对电容的选型和使用的依据;1.3.使公司电容的选型向优选型号集中,提高质量、降低风险和成本.2.范围2.1.此选型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电容的选型、应用、认证等过程.3.定义3.1电容:以两金属为电极,于两电极间施加电压,而该结构可以储存电荷,即称为电容.4.电容的介绍:4.1 单位、符号、功能电容的单位是法拉,标记为F. 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电容的功能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通交流、隔直流”.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等.4.2 公司内部电容的分类4.3电容的应用分类根据容量/电压的划分应用:图(1)5. 电容选型的一般要求5.1不选用极限和边缘规格不选用各分类电容器的极限规格,如电容器具体系列中的最大最小值的边缘规格. 5.2. 降额使用降额使用是提高电容器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手段。
参考《可靠性降额设计规范》,对最高额定环境工作温度,一般都在TAM-10以下. 直流工作电压在0.7倍的额定电压.6. 各类电容器的选型原则.6.1 MLCC电容6.1.1 MLCC介绍MLCC是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缩写(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它是由陶瓷和金属层堆叠而成.依JIS分类CLASS I:NPO 温度补偿型NPO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MLCC,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主要成分TiO2组成的。
器件说明要点类别要点内容应用设计上,主要通过电压降额设计来保证钽电容的可靠性,般最低要求是降到额定压的50%。
对于低阻并联电容中型号不一样的情况,建议ESR 较小的钽电容规格采用降额因子高一些的措施。
钽电容合理降额会提高可靠性,但若非低阻抗(<0.1Ω/V )、高温(≥50℃)等严酷场合,一般只需降额到50%;降额太多不仅增加成本,反而可能选择到可靠性较低的高压规格钽电容(≥25V)。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往低压大电流方向发展,使得电源回路阻抗已经严重超过了钽电容低阻抗电路的标准(<0.1Ω/V)。
在这些电路中应用时,钽电容都应降额70%,即降到额定电压的30%。
低阻抗、高温等严酷应用场合,若温度>85℃时,要注意此时的电压基准为分类电压Vc 而不是额定电压Vr,分类电压等于0.63Vr,所以70%的降额实际为降到额定电压的18.9%。
为了操作方便,高温85℃时统一取整为降到额定电压的20%。
以下四个6.3V 耐压的钽电容编码08020095、08020103、08020046、08020086可以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中用于4.2V 电源滤波。
Polymer 钽电容与MnO2钽电容编码可从PDM 的器件描述中是否有“Polymer”关键词来区分。
与高介电陶瓷电容相比较,钽电容的容量稳定性还算比较好,因此钽电容可用于RC 定时电路中。
电压≥12V 及电源输出电流≥5A 的应用电路不适宜使用MnO2钽电解电容来滤波。
不要追求单板编码归一化要求而使本来可采用低压规格的钽电容也采用高压规格钽电容(≥25V/10uF)。
钽电容用在电源功率小于3W 或供给电流小于500mA 的电路是非常安全的。
钽电容上电时,其电源回路阻抗应>0.3Ω/V 水平,即每个钽电容的浪涌电流最大不能超过3A.电压变化率应<0.01V/us,上升时间应为ms 量级。
应注意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化率分段时,每一段的变化率不得超过0.01V/us 。
电容的选用注意事项
在确认使用及安装环境时,作为按产品样本设计说明书所规定的额定性能范围内使用的电容器,应当避免在下述情况下使用:
1、高温(温度超过最高使用温度);
2、过流(电流超过额定纹波电流),施加纹波电流超过额定值后,会导致电容器体过热,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3、过压(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当电容器上所施加电压高于额定工作电压时,电容器的漏电流将上升,其电氧物性将在短期内劣化直至损坏;
4、施加反向电压或交流电压,当直流铝电解电容器按反极性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会导致电子线路短路,由此产生的电流会引致电容器损坏。
若电路中有可能在负引线施加正极电压,选用无极性电容器;
5、使用于反复多次急剧充放电的电路中,如快速充电用途,其使用寿命可能会因为容量下降,温度急剧上升等而缩减;
6、在直接与水、盐水、油类相接触或结露的环境、充满有害气体的环境(硫化物、氨水等)、直接日光照射、臭氧、紫外线及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振动及冲击条件超过了样本及说明书规定范围的恶劣环境下,禁止使用电容器;
7、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防爆阀上方留有空间、爆阀上方避免配线及安装其他元件、电容器四周及电路板避免安装发热元件。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谐振变换器电容选型指南谐振变换器作为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小型化和可靠性好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谐振变换器的设计中,电容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谐振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实际应用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个电容选型的指南。
一、谐振变换器中电容的作用电容在谐振变换器中起到存储能量和滤波的作用。
在谐振变换器的工作过程中,交流输入信号经过整流和升压环节后,产生高频振荡信号。
而电容则起到平滑这些高频振荡信号的作用,使得输出信号稳定,并且减少谐振变换器对电源的干扰。
二、电容选型指南1. 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谐振变换器中所使用的电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等于谐振变换器输出端的电压。
这是为了确保电容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击穿,从而保证稳定的输出电压。
2. 电容容量(Capacitance)电容的容量大小直接关系到谐振变换器的响应速度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容量过小会导致输出电压波动较大,容量过大则会增加电路的体积和成本。
选取合适的电容容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权衡。
对于高频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电容的容值较小,以便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而对于低频谐振变换器,电容的容值可以适当增大,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3. 电容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电容的ESR是指实际电容器中所包含的电阻和等效电感。
ESR对谐振变换器的效率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ESR过大会导致能量损耗较大,温升过高;ESR过小则容易引起共振和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在电容选型中,需要注意选择具有较低ESR的电容,以提高谐振变换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4. 锁相电容(Snubber Capacitor)锁相电容也是谐振变换器中常用的一种电容类型。
它的作用是减小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谐振电压幅值,从而提高谐振变换器的性能。
锁相电容的选取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系统特点,一般可以通过仿真和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容值。
电容选型作业规范目录1. 目的 (1)2. 范围 (1)3. 定义 (1)4.电容的介绍: (1)4.1单位、符号、功能 (1)4.2公司内部电容的分类 (1)4.3电容的应用分类 (2)5. 电容选型的一般要求 (2)5.1不选用极限和边缘规格 (2)5.2.降额使用 (2)6. 各类电容器的选型原则. (2)6.1MLCC电容 (2)6.2贴片钽电容 (3)6.3电解电容 (4)6.4安规电容 (5)7. 参考文件 (6)8. 附件 (6)1.目的1.1.配合《器件选型作业规范》文件,制定电容器件的选型规范;1.2.作为研发人员对电容的选型和使用的依据;1.3.使公司电容的选型向优选型号集中,提高质量、降低风险和成本.2.范围2.1.此选型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电容的选型、应用、认证等过程.3.定义3.1电容:以两金属为电极,于两电极间施加电压,而该结构可以储存电荷,即称为电容.4.电容的介绍:4.1 单位、符号、功能电容的单位是法拉,标记为F. 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电容的功能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通交流、隔直流”.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等.4.2 公司内部电容的分类4.3电容的应用分类根据容量/电压的划分应用:图(1)5. 电容选型的一般要求5.1不选用极限和边缘规格不选用各分类电容器的极限规格,如电容器具体系列中的最大最小值的边缘规格. 5.2. 降额使用降额使用是提高电容器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手段。
参考《可靠性降额设计规范》,对最高额定环境工作温度,一般都在TAM-10以下. 直流工作电压在0.7倍的额定电压.6. 各类电容器的选型原则.6.1 MLCC电容6.1.1 MLCC介绍MLCC是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缩写(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它是由陶瓷和金属层堆叠而成.依JIS分类CLASS I:NPO 温度补偿型NPO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MLCC,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主要成分TiO2组成的。
电容器选型规范
电容器选型规范
1 选型规范
1.1 铝电解电容器选型规范
(1)额定工作电压和标称容量:选择标准值。
(2)额定上限工作温度:优选105C°。
(3)优选电解质结构类型:液体电解质。
(4)优选结构类型:小型引线型。
(5)极限条件下工作寿命:优选1000小时(普通级),在电源或特殊要求时可选用
长寿命级铝电容器。
(6)尽量选用网上现有项目,对新申请项目应严格控制。
1.2 钽电解电容器选型规范
(1)优选类型:固体烧结型。
(2)标称容量和额定电压:选择标准值。
(3)贴片化。
(4)优选容量偏差:±10%。
(5)外形尺寸(mm):3216、3528、6032、7343(7343H)。
(6)尽可能采用网上现有项目,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3 金膜电容器选型规范
(1)优选结构:金属化薄膜。
(2)优选介质:聚酯和聚丙烯。
(3)优选容差:±10%(或5%)。
(4)优选封装:塑料封装(由于早期选型集中在环氧封装,使网上项目主要为环
氧封装的电容器,新申请项目必须为塑料封装)。
(5)尽量采用网上项目,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4 独石电容器选型规范
(1)在能采用片状电容器或其它电容器的情况下不使用插装的独石电容器,插装
的独石电容器属逐步淘汰的电容器类别。
(2)停止新项目的申请。
1.5 瓷介电容器选型规范
(1)在能采用片状电容器的情况下不使用插装的瓷介电容器,此分类电容器属逐
步淘汰类别,仅保留高压及特殊特性的项目。
(2)优选介质种类为:NP0和X7R介质,尽量避免使用Y5V和Z5U介质电容器。
(3)优选容差:NP0介质为±5%(不含小于10PF的电容器)。
X7R介质为±10% 。
(4)管脚间距优选值:0.2英寸(5.08mm)
(5)瓷介电容器必须编带包装。
(6)优先采用网上已有型号。
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停止申请通用的低压插装
的瓷介电容器。
1.6 片状电容器选型规范
(1)优选介质种类为:NP0和X7R介质,尽量避免使用Y5V和Z5U介质电容器。
(2)优选额定工作电压:50V,100V,200V。
(3)优选容差:NP0介质为±5%(不含小于10PF的电容器)。
小于10PF的NPO电容器的优选容差为0.25PF。
X7R介质为±10% 。
(4)优选尺寸:0603,0805,1206,1210 。
(5)片状电容器必须编带包装。
(6)优先采用网上已有型号。
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7 穿芯电容器选型规范
(1)贴片化(在不能采用贴片安装时可采用插装)。
(2)片状穿芯电容器采用编带包装。
(3)尽量使用网上已有的项目,对新申请项目应严格控制。
1.8 可变电容器选型规范
(1)贴片化。
(2)优选种类:微调电容器。
(3)片状微调电容器需编带包装。
(4)尽量采用网上已有的项目,对新申请项目严格控制。
1.9 实用化的新型电容器选型规范
(1)固体铝电容器
由于其高价格,从节约成本上考虑,暂时不宜采用。
(2)片状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用于表面贴装的金膜电容器还要进一步跟踪它的应用可靠性情况。
在有较高
安全性要求的时候,可以试用。
2 应用规范
2.1 铝电解电容器应用规范
(1)实际工作电压:对液体铝电容器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制造工艺和自愈特性,
对电压降额要求并不严格,但从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出发,仍然推荐其工作电压不应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0.6~0.8倍,同时峰值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工作电压。
(2)用于电源尤其是开关电源时应采用低功率损耗的铝电容器。
(3)避免反向电压,极性铝电容器耐反向电压的能力一般只有1.5V,最好没有反
向电压,更不能失误地反向使用。
对有反向电压的电路应采用无极性的铝电容器。
(4)环境温度不能超过其工作上限温度。
(5)对卤化物(尤其氟或氯的化合物)敏感,如渗透入电容器内部,即使极微量
(ppm级)也可导致内部腐蚀而性能劣化至失效。
2.2 钽电解电容器应用规范
(1)实际工作电压不应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0.6倍,当承受纹波电流或环境温度
升高时,降额系数应更低。
(2)避免瞬间大冲击电流,瞬间冲击电流可导致固体钽电容器彻底损坏。
(3)为限制冲击电流,串联保护电阻对降低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失效率至关重
要,同时可防止电容器短路时对设备造成危害。
在工作电压低于30V时,串联电阻的推荐阻值为3 欧姆/伏特,当工作电压大于30V时,串联电阻的推荐阻值为 6 欧姆/伏特。
(4)反向的直流或交流峰值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最好没有反向电压,
更不能失误地反向使用。
(5)避免多次焊接,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热冲击时易损坏。
2.3 金膜电容器应用规范
(1)电压降额
实际工作电压不能超过额定工作电压(额定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一般实际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0.6倍。
如把只用于直流环境的薄膜电容器用于交流时,实际工作电压应更低,如为额定电压的0.5倍。
当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于较高频率时,实际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
0.2~0.5倍。
频率越高,则降额幅度越大。
(2)环境温度不超过电容器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
(3)避免电流过载,电流过载可导致电容器彻底烧蚀。
(4)避免多次焊接,有机薄膜抗温度的快速冲击能力弱,多次焊接会降低电容器
的可靠性。
2.4 独石电容器应用规范
(1)电压降额
陶瓷电容器实际工作电压应保证在额定电压的0.6倍以内。
(2)陶瓷电容器的特性差异大,确定选择的电容器特性符合电路需要。
(3)陶瓷电容器承受温度的快速冲击和碰撞时易产生裂纹或碎裂,避免敲击和反
复焊接。
2.5 瓷介电容器应用规范
同独石电容器。
2.6 片状电容器应用规范
同独石电容器。
2.7 穿芯电容器应用规范
同独石电容器。
2.8 可变电容器应用规范
(1)调节力矩不能超过电容器能承受的力矩上限。
同时,其旋转寿命一般为几十
次,不能无限制地反复旋转。
(2)微调电容器一般不能清洗,带保护薄膜的微调电容器也不能用水溶液清洗,
溶剂浸入电容器内部将引起电容器性能严重劣化.更不能接触腐蚀性酸碱液体或气体。
(3)其余同一般的陶瓷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