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教师高级职务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14
西北大学研究生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设立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项目。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加强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批建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特色专业课程、全英文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 MOOC)、视频公开课等在线研究生课程。
第三条项目投入以预期目标为导向,项目经费资助与津贴奖励相结合。
第一章实施方案第四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规范教学要求,完善教学资料,学校决定继续建设基础性强、影响面大、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研究生精品课程。
1.申请条件:凡列入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先进、学术水平高、专业涉及面广、近两年连续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其中硕士平台课优先资助。
项目主持人必须为我校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且为该课程主讲人。
建设期内每人只能主持一个研究生教学类项目。
2.资助金额:按年度申报立项,建设周期最长2年。
每门课程3万元,立项经费采取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分阶段划拨,分别为1.2万元、0.9万元、0.9万元,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给予配套支持。
经费使用范围:教学资料的购置和复印、教材出版资助费、教学课件的制作、课程建设调研费、参加教学研讨会或培训、外聘专家的交通费、发表课程改革研究论文版面费等。
3.成果要求: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建设,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网站上开放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指导、参考文献等,制作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至少公开发表一篇课程改革论文,如有教材出版可单独申请经费资助。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葛利玲等758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7.08•【字号】陕教师[2013]21号•【施行日期】2013.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葛利玲等758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通知(陕教师〔2013〕2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厅属各有关单位: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同意下列同志分别具有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具有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32人)(一)具有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5人)。
文件依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葛利玲等5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职字〔2013〕50号)。
资格起算时间:2012年12月27日。
1.西安理工大学:葛利玲。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姚慧。
3.西北大学:房敏峰。
4.陕西科技大学:吴养育、刘新年。
(二)具有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27人)。
文件依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乔建忠等46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职字〔2013〕542号)。
资格起算时间:2012年12月15日。
1.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乔建忠、刘增峰。
2.西安财经学院:赵彦锋。
3.西北大学:袁新瑞、陈邦、王世祥、齐晓斐(转评确认)。
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许伟。
5.陕西中医学院:刘泽峰。
6.西安工业大学:王林艳。
7.榆林学院:陈丽。
8.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谢淑琴。
9.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刘杰。
10.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雷学敏。
11.渭南师范学院:雷建平。
12.咸阳师范学院:刘建民。
13.商洛学院:李娜、杨丽丽。
1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朝、杨旭江。
15.西安思源学院:王双明。
16.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黎、苏志东。
17.西京学院:王旭启。
18.西安外国语大学:邓英华。
19.西安医学院:成定荣、王党利。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作者:杨馥宁沈善良英卫峰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1期[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推进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升培训质量,探索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师在线培训管理机制,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立足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对标新时代教师发展需求,灵活安排,有效开展教师线上培训,在实践中搭建了“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聚焦“三位一体”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效能的提升,有力支持参训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
[关键词]国培工作“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三位一体”学共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线上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传统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西部地区,在线培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有效调配多地区的优质师资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工作增效赋能。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
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线上培训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应时之举,更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PMRT”在线培训模式是基于网络平台基础之上,贴合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培训对象的长期发展目标,将施训者、受训者、管理者三方融入一个共同的学习体中的全新在线培训方式,它包括训前调研预测(Prediction)、训中多元融入式线上培训(Multiple integration online training )、训后的管理者和专家团队的研究(Research)和学员跟踪指导(Track)三大板块四个部分的创新培训模式。
“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搭建提升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校线上培训工作的效能,有力推动了教师在线培训方式的改革。
“PMRT”在线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线下集中面授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培训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场优势,施训者、管理者、受训者三方通过走进一个共同空间建构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彼此影响、相互学习,促进三方尤其是受训者的快速成长。
西大人〔2011〕18号关于印发《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校内各单位:《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业经2011年5月26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布。
附: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西北大学二○一一年六月九日主题词:教师职务评审办法抄送:校领导。
校长办公室2011年6月9日印校对人:张现监印人:李志博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职务评审是学校对教师学术资格的综合认定,是学校实施教师岗位聘任的基本依据。
第二条教师职务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其中助教为初级职务,讲师为中级职务,副教授和教授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副教授、教授职务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分三种类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
其中“教学为主型”是指长期从事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型”指非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科研为主型”主要指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
第四条教师职务评审分为正常晋升、破格晋升和特别评审。
第五条凡我校具有审定权的系列和学科,学校的评审为审定评审;凡我校不具有审定权的系列和学科,学校的评审为推第六条申报教师职务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2.忠诚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端正,教书育人,遵纪守法。
珍惜学校学术声誉,积极参与学校学术事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做贡献。
3.具有相当业务水平,身体健康,能履行岗位职责。
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申报高级职务者,任现职期间,考核结果至少一次为优秀。
4.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及免试要求,按照国家和省上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5.申报高级职务者,代表作由学校组织同行专家鉴定,鉴定结果应符合资格审定的规定。
西北大学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公告(一)
经党委组织部初审,西北大学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符合《西北大学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公告》中要求的基本条件和资格的人员公布如下(以面试答辩抽签结果为序):
一、机关处级单位副职
1.科研处副处长岗位(共5人)
吕兴强刘小光张宏才翟高红赵健
2.研究生院副院长岗位(共7人)
郭崇峰李凯吴航李军贺小伟李长宏
李伟(女)
二、院系及业务单位行政副职
1.院系副院长副主任岗位(共7人)
车吉宁陈小刚赵敏刚何刚杜海军尹路
薛涛
2.图书馆副馆长岗位(共6人)
李秋菊(女)闫晓红张小红(女)张文芳(女)崔永祥刘艳(女)
3.博物馆副馆长岗位(共10人)
丁小刚孙虎陈理娟(女)张莉玲(女)刘晓宇
段华栋王旭州赵琦(女)杨国栋李文斌
三、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岗位(共24人)
张宇程婉(女)田怡(女)王金燕(女)樊涛陈凯张现(女)安辉(女)欧建东陈竞
杨喆李力寇嘉(女)崔延力李彬(女)
李青彦王小强雷振宁(女)李楠马丽(女)
魏宁徐自成梁婕(女)张艺昆(女)
特此公告,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联系地址:组织部干部科(长安校区7号楼5-18室)
联系电话:88308136
E-mail: gbk@
西北大学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9月21日。
西北⼤学本科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填报西北⼤学本科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填报⼯作指南⼀、课程填报要求(⼀)课程内容要求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的学术视野,培养⽂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有⼴泛吸引⼒和思维启发性。
结合本校特点,本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内容将着⼒确⽴以下五个基本特性:1.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类⽂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质素;2.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的主体性,引导学⽣能以本⾝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辨、批判与⽐较,去了解⾃⼰,以及与⾃⼰相关的⾃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化;3.多元性:课程内容应拓宽学⽣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格与精神;4.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的⼼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5.趣味性:课程内容探讨的问题具有⼀定的深度,能激发学⽣求知的兴趣。
但问题的设定,不以学⽣须已修读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讲授⽅式深⼊浅出,借由问题的探讨深化思维⽅法的训练。
(⼆)教学形式要求教学形式⽅⾯,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强调⼤班授课与⼩班研讨相结合,注重考核⽅式多样化。
(三)授课教师要求应聘教师应是学校具备⾼级职称的在职教师,讲师原则上不可单独开课。
助教应以从事辅助教学⼯作为主,不承担本科课程教学任务。
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不得为本科⽣授课。
教学团队授课⽅式中,具备⾼级职称的教师须承担不少于1/3课时的⼯作量。
(四)课时要求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门课程2个学分,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周学时为2学时,开课时间为1-18周。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原则上以不低于30⼈为⼀个标准教学班,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
⼆、课程填报流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与⽂化类、社会科学类、语⾔⽂学类、科学技术与⼯程类、宗教哲学类、⼼理学类、体育艺术与素质拓展类七个模块(见《西北⼤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览表》),原则上应在此名单的范围内选择填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崔荣等182位同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5.09•【字号】陕教〔2019〕114号•【施行日期】2019.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崔荣等182位同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有关职称系列省级主管部门文件,经研究,同意西北大学崔荣等182位同志分别取得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崔荣等116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52号),崔荣等16位同志从2018年12月15日起具有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讲师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崔荣等116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52号),夏齐等6位同志从2018年12月15日起具有高级讲师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2。
三、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崔荣等116位同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52号),何刚等55位同志从2018年12月15日起具有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3。
四、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苏春辉等38位同志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33号),马雪玲等3位同志从2018年11月23日起具有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4。
五、审计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董寒光等13位同志高级审计师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26号),西安工程大学温航雄同志从2018年12月2日起具有审计系列高级审计师任职资格。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王淼等69位同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4.17•【字号】陕教〔2020〕58号•【施行日期】2020.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王淼等69位同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有关职称系列省级主管部门文件,经研究,同意西北大学王淼等69位同志分别取得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万行明等21位同志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20〕3号),王淼等7位同志从2019年12月11日起具有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经济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姬力文等353位同志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20〕2号),王丹等9位同志从2019年12月21日起具有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2。
三、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赵功义等17位同志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19〕118号),铜川工业技师学院杨素娟同志(电工电子类专业)从2019年10月24日起具有技工院校教师系列正高级讲师任职资格。
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李红蕾等39位同志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20〕9号),夏青等9位同志从2019年11月29日起具有技工院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3。
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王化武等94位同志艺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批复》(陕人社职字〔2020〕5号),西安邮电大学张慧安同志(美术专业)从2019年12月17日起具有艺术系列二级美术师任职资格。
2016年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业绩成果简介一、教授(12人)高辉,石油工程学院教师,男,1979年 10月生,博士研究生,2009年参加工作,2011年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任现职以来年平均教学工作量352学时,学生评教均为优秀。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权威期刊(SCI收录4篇,EI收录2篇)论文6篇,CSCD源期刊发表论文8篇。
出版专著1部,30万字,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到款经费 97.7万,省级科研项目2项,到款经费14万,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到款经费2万,另主持横向科研项目4项,到款经费176.4万,在研省级科研项目1项,到款经费106万。
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项,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师”、“西安石油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蒋华义,石油工程学院教师,男,1973 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1997年参加工作,2006年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任现职以来年平均教学工作量238.9学时,学生评教均为优秀,4次年度考核优秀。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权威期刊(SCI/EI收录)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出版专著 1 部,31万字,主编行业规划教材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到款经费3万,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另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1项。
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西安石油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石油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高永利,石油工程学院教师,男,1964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1991年参加工作,2000年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2006年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任现职以来年平均教学工作量340学时,学生评教均为优秀。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权威期刊(SCI/EI源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1类期刊论文4篇,核心2类3篇。
**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代表作
电子版材料制作说明
一、申报人的代表作送审材料请保存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方式:**大学-申报人姓名-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如:**大学-张三-化学-有机化学。
文件夹内包含材料如下:
(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代表作鉴定表(WORD 版);
(二)**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人员情况简表(PDF 版);
(三)PDF版代表作(申报正高3篇,申报副高2篇)。
二、《**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代表作鉴定表》应命名为:张三-《**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代表作鉴定表》。
三、《**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人员情况简表》应命名为:张三-《**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人员情况简表》。
四、送审人的代表作论文应命名为:张三代表作1、张三代表作2·编号顺延,应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代表作鉴定表》中所列编号一致。
五、每份代表作应为独立的PDF文档。
(一)中文期刊论文代表作PDF文档内容按以下顺序排
列:期刊封面、版权页、目录(只需扫描该代表作所在的目录页,同时将本人文章标注)、全文、期刊封底;
(二)SCI、EI等数据库收录的代表作PDF文档内容按以下顺序排列:教育部查新工作站的检索证明页(须带红章扫描)、全文。
六、每个PDF文档尽量控制在8MB以内。
未尽事宜,请联系********。
西大人〔2017〕52号西北大学关于2017年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工作的安排意见各单位:根据《西北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办法》(西大人〔2016〕83号)《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西大人〔2011〕18号)等文件规定,现将2017年我校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工作安排如下:一、评审范围1.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且在我校工作未满两年的教学科研人员。
2.来校工作两年以上、符合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破格评审条件-1-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2017年未申请正常评审或破格评审的,可以参加本年度特别评审。
二、评审条件1.在我校工作未满两年的教学科研人员,按照《西北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办法》(西大人〔2016〕83号)中有关条件执行。
2.来校工作两年以上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按照《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暂行办法》(西大人〔2011〕18号)中破格评审条件执行。
三、申请及评审程序(一)申请符合特别评审条件的人员,经本人申请,所在院(系)学术委员会研究,将同意申报的书面意见及相关材料报人事处。
(二)评审1.资格审查。
职能部门、学校职称评审资格审查领导小组审查。
由人事处负责审查申报者的资历条件,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负责审查申报者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
对于学科发展急需引进的优秀人才,由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者的教学能力进行审查。
教学能力考核未达到良好者,不再进行后续程序。
学校职称评审资格审查领导小组负责终审。
2.专家函评。
人事处对申报人的代表作统一送校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
函评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以及是否满足申报职务的任职条件进行鉴定。
申报教授职务由7位专家评审,申报副教-2-授职务由5位专家评审。
申报教授职务函评意见中如有4位以上专家有否定意见,申报副教授职务函评意见中如有3位以上同行专家有否定意见,不再进行后续程序。
3.确定评审。
资格审查领导小组根据最终资格审查结果,对不完全符合评审条件并经校长提名的申报人员确定评审限额,报校长批准。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及岗位考核办法校发[2008]研字12号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导师的选聘要着眼于学校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适应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发展、支持我校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第二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工作应遵循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规律,在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水平,改善和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
第三条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与岗位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强化岗位、优化结构、动态管理、持续发展”。
第四条研究生导师岗位限于在我校已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中设立。
第五条倡导和积极推行研究生指导小组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发挥团队优势,提高指导水平。
第六条明确导师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和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资助制。
第七条本办法中规定的选聘条件及岗位考核标准是达到学校相应工作岗位的最低要求,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在不低于学校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适合本学科特色的选聘条件及岗位考核标准,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第二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选聘第八条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人员。
1960年及以后出生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3.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在所申请学科领域有较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有一定的科研项目。
近五年在所申请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应不低于《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中教学科研并重型副教授职务任职条件要求。
附件7陕西师范大学高教管理人员职务任职条件及量化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校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充分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高教管理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现行规定以及《陕西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暂行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职务任职条件及量化办法适用于我校在职在岗的党政机关管理干部,各学院(系、部、中心)从事教师管理、教学、科研、研究生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管理干部。
第三条凡申报高教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者,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爱岗和服务育人的精神;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
第二章职务名称第四条高教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分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研究实习员为初级职务,助理研究员为中级职务,研究员、副研究员为高级职务。
第三章研究实习员任职条件第五条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㈠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见习3个月期满;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见习1年期满。
第六条外语要求应熟练掌握1门外语.第七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
第八条继续教育要求完成学校规定的岗前培训任务。
第九条业务要求了解与岗位工作相关的政策条例,了解业务规程,经考核表明能胜任研究实习员岗位工作。
第四章助理研究员任职条件第十条学历及任职年限要求㈠具有博士学位,见习3个月期满;㈡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担任研究实习员职务2年及以上;㈢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担任研究实习员职务4年及以上。
第十一条外语要求㈠参加相应级别的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外语可免试:⒈获得博士学位;⒉在国外学习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⒊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WSK)考试;⒋持有效TOEFL成绩550分以上或IELTS成绩6。
西北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申报表
单位
姓名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申报评审
任职资格
学科
填表时间: 年月日
西北大学人力资源部制
填表说明
1.本表供西北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使用。
1—8页由申报人填写,填写内容应经各有关部门审核认可。
9—12页由组织填写。
2.本表为A4双页面格式,骑缝装订,一律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内容要具体、真实,字迹要端正、清楚。
3.封面“单位”填写全称,例如“西北大学文学院”。
4.封面“学科”一栏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4月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规定的学科填写。
基本情况
工作经历
培训、学习及进修经历
近五年教学工作情况
近五年教学研究项目、获奖情况
近五年发表论文情况
报人员无需填写,如有疑问请联系科技处成果管理科,联系方式88302279。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7
近五年其他科研情况
上课以外的其它工作情况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情况
院、系(部)审查意见
学校资格审查小组审核意见
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特别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