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如何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浅谈屋顶花园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562.91 KB
- 文档页数:2
屋顶花园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屋顶花园在城市环境改善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究,从屋顶花园设计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屋顶花园的设计,然后从土壤选择、屋顶防渗漏施工、花园植被管理、花园里路径施工、花园安全施工与花园自净功能设置六个方面,对屋顶花园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给屋顶花园设计与施工带来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屋顶花园;设计;施工技术;要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屋顶花园也逐步走入人们视野中。
通过屋顶花园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改善城市环境。
因此现在很多建筑单位都将眼光放在了屋顶花园设计上,开始营造屋顶花园。
但在实际中,由于屋顶花园设计和施工比一般园林绿化要复杂得多,使得屋顶花园建设遇到了较多问题。
基于此,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屋顶花园设计的意义营造屋顶花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屋顶花园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众所周知,植被能够净化空气,改善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气候。
因此,通过屋顶花园设计与施工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第二,屋顶花园建设能够美化城市形象,让城市的俯瞰景观更加美丽。
同时屋顶花园建设还能够增加城市绿化的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因此,从这可以看出,屋顶花园营造带来了较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1]2屋顶花园的设计分析2.1设计前的准备(1)、确定屋面的结构承载力。
取得屋面所在建筑的建筑设计资料,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等专业的相关图纸,并取得屋顶设计荷载要求及屋面承载力检测报告,确定屋面的结构承载力。
种植屋面的屋顶结构应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否则不得进行屋顶花园设计。
静荷载必须包括屋顶花园设计中加入的各类设施、构筑物的总荷载,特别是种植荷载,种植土应按湿饱和容重计算。
既有建筑屋面改造成屋顶花园时,屋顶的静荷载必须在屋面结构承载力允许范围内。
在老旧建筑设计屋顶花园时,必须对其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重新核算,并对房屋的稳定性进行必要的鉴定,视情况进行必要的加固改造、强化相应构造并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种植屋面设计。
190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of Roof Garden■ 史红岩 ■ Shi Hongyan[摘 要] 屋顶花园的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建设屋顶花园,可以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本文中,设计师通过对几个亲身参与项目的总结和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力图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屋顶花园 景观设计[Abstract] The design of Roof garden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of garden.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summary in several personal involvement and representative cases, trying to design principle on Roof garden for some useful exploration.[Keywords] roof garden landscape, design一、 城市现状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在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人口密度过大、土地过度开发、城市沙漠化、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态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等问题,正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
人们打开窗户能看到的绿色越来越少,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噪音和污染。
绿色建筑之屋顶绿化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绿色建筑正逐渐成为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和舒适生活的重要方向。
而屋顶绿化,作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优势,为我们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带来积极的影响。
屋顶绿化,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进行绿化种植。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花草树木搬到屋顶上,而是一个精心设计和实施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植物的选择、土壤的配置、排水系统的设计、荷载的计算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屋顶绿化呢?首先,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城市中的建筑物密集,大量的水泥和沥青路面使得城市热岛效应愈发严重。
而屋顶绿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同时,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屋顶绿化对于建筑物本身也有很多好处。
它能够延长屋顶的使用寿命,减少屋顶防水层的老化和损坏。
在夏季,绿色植物形成的隔热层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在冬季,又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节省采暖费用。
此外,屋顶绿化还能减轻雨水对屋顶的冲刷,减少雨水排放,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在屋顶绿化的实施过程中,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由于屋顶环境与地面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风力较大、光照充足、水分蒸发快等,所以需要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耐旱、抗风的植物品种。
常见的有佛甲草、垂盆草、景天类植物等。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而且养护成本较低。
土壤的配置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屋顶上的土壤需要具备重量轻、保水性好、透气性强等特点。
一般会采用轻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材料进行混合配制。
同时,为了确保植物的生长,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排水系统的设计同样不容忽视。
如果排水不畅,容易导致积水,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可能对屋顶造成损坏。
因此,需要合理设置排水管道和排水口,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基于城市屋顶花园绿化设计及所需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更多的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增加不仅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挤,还造成了环境的拥挤。
直接带来空气质量下降、噪声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而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行措施。
但是城市的土地面积毕竟是有限的,增加城市绿化覆盖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它会造成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用地的矛盾。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城市屋顶绿化设计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它的优势在于在没有影响建设用地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绿化种植面积,这不仅会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保证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屋顶绿化设计的发展中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屋顶花园;绿化1屋顶绿化的含义所谓屋顶绿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达到和在地面种植植物一样的绿化效果。
当然人们往往会把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等同起来,而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说的屋顶绿化不仅仅指的是屋顶的庭院或花园,还包含着对城市各类建筑屋的天台、屋顶、阳台等进行绿化。
它提倡在各类建筑的顶部栽植一些绿色植物和树木,形成以小的园林为形式的绿地。
屋顶绿化的提出,是在适应城市化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们所居住的环境。
2屋顶绿化的发展历程屋顶绿化并不是今天才被人们提出的,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首先在欧洲兴起,随后在美洲等地逐步发展起来。
目前,作为高水平绿化的代表,屋顶绿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期。
以美国为例,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建造了屋顶花园,芝加哥为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正积极推广屋顶花园工程来为城市降温。
发展中国家的屋顶绿化相对落后,但也已把屋顶绿化纳入到了城市发展的轨道上来。
以我国为例,我国的屋顶绿化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城市屋顶绿化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口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积聚,人口的增加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了挑战。
探讨屋顶绿化的利与弊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屋顶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屋顶绿化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生态,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然而,屋顶绿化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首先,屋顶绿化的利:1. 提升城市生态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
通过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氧气含量和净化空气,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
2.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地表温度相对于周边地区高的现象。
而屋顶绿化则可以通过保持温度平衡,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提高城市的舒适度。
3. 节约能源屋顶绿化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作用,从而降低夏季的空调用量,节约能源。
同时,屋顶绿化还可以降低冬季的供暖用量,从而节约能源成本。
4. 创造更多绿地和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创造更多的户外生态空间,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同时,屋顶绿化的装置也可以为城市的创造更多的良好设计,推动城市的发展。
其次,屋顶绿化的弊:1. 成本较高屋顶绿化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成本,这会使得屋顶绿化的安装、维护和管理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现预期的效果。
2. 维护难度大屋顶绿化需要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如浇水、割草、施肥等。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如果管理不当,则容易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3.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屋顶绿化中往往需要施工的人员涉足高处,而且一些植物也可能导致滑倒或者摔倒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和保障,避免发生人身伤害的意外情况。
4. 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屋顶绿化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壤、植物和设备,并且需要安装水防、防水隔热等物,这些工程可能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从而增加维修和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屋顶绿化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好处还是要大于弊端。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屋顶绿化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在管理和维护方面也需要加强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以保障屋顶绿化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屋顶花园填土计算公式在城市中,屋顶花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绿化方式。
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天际线,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建设一个屋顶花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填土的计算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屋顶花园填土的计算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屋顶花园的设计要求,包括花园的面积、所需的土壤厚度以及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一般来说,屋顶花园的土壤厚度应该在15厘米到30厘米之间,不同的植物对土壤厚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确定了这些设计要求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填土的数量了。
屋顶花园填土的计算公式如下:填土数量 = 花园面积×土壤厚度。
在这个公式中,填土数量表示所需的土壤数量,花园面积表示屋顶花园的实际面积,土壤厚度表示设计要求的土壤厚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所需的填土数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填土的重量。
一般来说,土壤的密度在1.2克/立方厘米到1.5克/立方厘米之间,不同种类的土壤密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填土的重量:填土重量 = 填土数量×土壤密度。
在这个公式中,填土重量表示所需的填土重量,填土数量表示上一步计算出的填土数量,土壤密度表示土壤的实际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填土的实际重量。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填土的运输和施工问题。
填土的运输需要考虑到屋顶花园的位置和交通条件,以及填土的装载和卸载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以及填土后的养护和管理。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细化的计算和设计。
总之,屋顶花园填土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填土数量和重量,为屋顶花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细化的计算和设计,确保屋顶花园的建设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34卷第20期 2 0 0 8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_34 No.20
Ju1.2008 ・34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20.0343.03 屋顶花园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杨尽 张仲军 吴云飞 摘要:针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从屋顶花园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城市空气等多个方 面论述了屋顶花园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并对屋顶花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屋顶花园,城市热岛,温室效应,环境,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人居 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更多的绿地,而城市的急剧膨胀 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屋顶—— 屋顶花园:即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 台、天台、阳台等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_1 J。对屋顶花 园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_2 J,现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成 熟,但屋顶花园在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缓解城 市土地资源紧缺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有效解决建筑与园林争地的矛盾,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玮境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人们需要更多的绿地,使得建筑用地与园林用地矛盾越来越 突出。屋顶花园可以补偿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缓解由于城市人口 猛增、街道拓宽、新区开发、旧区拆建、人均绿地面积下降的趋势, 成功解决人和建筑物两者与绿地争地的矛盾,是满足城市绿化要 求的一种最佳措施。据赵志刚_3 J等统计,仅北京地区,如果仅仅 将其中50%的可绿化屋顶绿化了,就能够增加绿化覆盖面积 3 490 hrll2;在上海,2亿多平方米屋顶可用于屋顶绿化,潜力巨 大。因此,对于我国绿化覆盖率低,人口比重大的城市,屋顶绿化 具有重要意义。 2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小气候 环保专家认为,“热岛效应”80%的因素归咎于绿地的减少, 城市热量的排放因素只占20%,因为植物有利于吸收城市热量, 调节城市气温平衡。城市硬化中用的最多的是水泥,这类材料可 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增加了城市的蓄热能力。哈佛大学景 观学博士夏建统先生与德国屋顶绿化专家皮特・库斯特就成都大 面积实施屋顶绿化以后综合效益的预测:“大面积屋顶绿化之后 成都市将形成一片“空中森林”,并成功实现绿地资源再生,将极 大的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缓解五城区的“热岛效应”。屋顶花园在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热岛效应(heat island)”是指城市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 形成内高外低的这样一种岛屿形式,故称为“热岛效应”。形成热 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绿化面积减少,水泥等硬性垫层的面积 增大,同时由于C02的大量排放。众所周知C 是全球温室效应 的罪魁祸首,而植物因为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6CCh+6H2o=C6H1206+602十。其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平均每公顷绿化面积在 太阳光下每小时的产氧量除供应植物自己本身吸收外,还可以对 外提供50 kg的氧气,同时吸收75 kg的二氧化碳,这对减少城市 热岛效应和全球温室效应,补救臭氧层空洞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 作用;同时,植物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一般为10%~20%,对红外线 的反射率高达70%以上,而城市下垫面沥青的反射率仅为4%。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较高,透过率较低,植物可通过蒸腾作 用带走大量热量,提高空气湿度,树木通过遮挡阳光减少辐射量, 蒸腾水分,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 3改变城市空中景观。改善视觉条件,调节心理 当大面积推行屋顶花园之后,城市上层空间不再是单调的水 泥屋面,而是充满了绿色及其他丰富多彩的色彩。低层建筑屋顶 花园和高层屋顶花园形成一种层次对比。同时满足了高层建筑 内人的心理需求,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改变了原来那种呆板 的毫无生机的空中景象,形成了多层次的空中美景。这对于身居 高处的人们来说,如同身处绿化环抱的园林中,这也体现了人性 化、高情感的生活层次。 屋顶花园丰富了空间层次,改善了建筑周边环境,改善了人 们的视觉印象。因此屋顶花园不仅能很好的调节人的心理,陶冶 情操,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还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紧张 疲劳得到缓解和消除,推动社会进步健康发展。 4削弱屋顶眩光 随着城市建筑越来越高,人类的活动场所也随之升高。因 此,更多的人们将生活在城市的高空,不可避免的会俯视楼下或 者远眺,结果他们只能看到仅仅一点绿色,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 下反射将产生刺目眩光,从而影响人们的视力。据国外研究数据 显示,夏季屋顶植物可反射27%的阳光,吸收60%的阳光_3J,能 有效的削弱屋顶眩光。 5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人们对周围人居环境的要求不仅停留于大量绿地和空气质 量上,还体现在环境分贝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 具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家用电器的全面普及,使得噪声污染已对人 们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环境和社会问题。 植物对声波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据瓦尔特・科尔布,绿化屋顶至少 可以减少3 dB的噪声,同时隔绝噪声声效能达到8 dB;绿化屋顶 与水泥屋顶相比,可降低噪声20 dB~30 dB。屋顶花园土层 12 ClTI厚时隔声大约40 dB,20 cm厚时隔声大约为46 dB。对于 那些地处闹市、机场、舞厅、厂房等的建筑物居民区来说,屋顶绿 化无疑是个很有效的降低噪声的方法。 6净化城市高空空气,丰富城市物种多样性,提高城市
城市绿色屋顶的生态服务功能一、绿色屋顶的生态效益1.气候调节绿色屋顶有助于降低城市的气温,缓解热岛效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热量,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从而减少建筑物内部的能耗。
此外,绿色屋顶可以调节城市空气湿度,改善城市气候条件。
2.环境保护绿色屋顶可以吸收和过滤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
植物根系能够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同时,绿色屋顶有助于减少城市雨水径流,降低地表水污染的风险。
3.生物多样性绿色屋顶为昆虫、鸟类等生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使得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节能减排绿色屋顶可以减轻建筑物屋顶的热量负荷,降低空调等能源消耗。
研究表明,绿色屋顶能够降低夏季建筑能耗约20%-30%。
此外,绿色屋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5.美学与休闲绿色屋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片绿色的视觉空间,提高了城市的美观程度。
同时,绿色屋顶还可以转化为休闲空间,供市民休闲、散步、观赏植物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绿色屋顶的设计与建设1.设计原则绿色屋顶的设计应遵循生态、节能、美观、可持续等原则。
充分考虑植物种类、土壤厚度、防水层处理、灌溉系统等因素,确保绿色屋顶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美观效果。
2.植物选择绿色屋顶的植物选择应充分考虑其生长适应性、生态功能、美观效果等因素。
常用植物包括景天科植物、草本植物、灌木等,以及适合屋顶生长的乔木和灌木。
3.建设技术绿色屋顶的建设技术主要包括防水层处理、土壤层铺设、植物种植、灌溉系统等。
防水层应采用耐根穿刺性能好的材料,土壤层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植物生长的需求。
同时,设置合适的灌溉系统,以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
4.维护与管理绿色屋顶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包括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等。
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色屋顶的生态功能不受影响。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范文屋顶花园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逐渐被压缩,屋顶花园作为一种新兴的绿化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屋顶花园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设计一处美观、实用的屋顶花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屋顶花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屋顶的承重能力和排水系统。
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对屋顶的承重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花园的建设不会给屋顶结构带来负担。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对屋顶结构造成损坏。
其次,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也是设计的关键。
由于屋顶环境相对较为恶劣,阳光充足、风力大、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需要选择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多肉植物、草本植物和一些耐旱的灌木进行种植,这样不仅能够美化屋顶环境,还能够减少养护的难度。
另外,屋顶花园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休闲娱乐的功能。
在花园的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休闲桌椅、遮阳伞、凉亭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享受阳光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小型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最后,屋顶花园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因素。
可以在屋顶花园中设置一些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屋顶花园提供所需的电力。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降低城市的雨洪排放压力。
总的来说,屋顶花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屋顶的承重能力、植物选择、休闲娱乐功能以及节能环保的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够打造出一处美观、实用的屋顶花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上人屋面改做屋顶花园的要点和方法初探———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某办公楼屋顶花园设计为例周俊岭(南京锦辉园林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2)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日新月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而房屋建筑中屋面改做屋顶花园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中作者首先对屋顶花园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阐述,在施工中要注意其施工要点,运用合理施工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上人屋面;屋顶花园;施工要点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8-0125-021屋顶花园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绿化的心理需求也日益重要,对屋顶花园的了解和关注也日益提高。
综合分析多年来国内外屋顶花园的案例,大致可以梳理出几点屋顶花园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1生态效应有研究表明,屋顶花园布置的绿化或水体,在夏季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约80%,可有效改善微气候条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而对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此外,屋顶绿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滞尘率可达40%,是城市雾霾治理最简单有效方法之一。
1.2实用价值屋顶花园(见图1)作为园林休闲绿地的一种类型,由于所处的位置常常在高出地面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度,可以获得地面绿化无法达到的视野高度、深远度和开阔度,空气流动性和采光方面多数条件下也是非常的优良,可为休闲的人们提供特殊的休闲体验。
屋顶的覆盖物,更像一条“绿毯”,可防止屋顶保护层的裂纹、延缓防水层老化等,屋顶的寿命可延长约4倍。
1.3社会意义屋顶花园可以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为人民营造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项目概况和使用诉求2.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南京江北新区某办公楼二楼屋顶,设计面积约1700m2,主体建筑为钢结构,于2017年竣工后投入使用。
屋顶已按照建筑设计要求,完成了防水层、水泥保护层。
图1景观设计中如何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浅谈屋顶花园的设计刘畅(天津天一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161)前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大面积建设绿地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利用现有建筑物进行屋顶绿化,是拓宽狭小的绿化空间,增加绿化量和绿化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当今世界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情况下,加强城市绿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有研究表示,屋顶绿化节能环保的作用非常明显,夏天黑色沥青屋面温度高达83℃,表面光滑的细石混凝土屋面温度高达48℃,而有植物栽培的屋面温度仅为30℃。
种植屋面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大氧吧”。
日本的科学家也曾进行过此类研究,由草地和绿树掩映的公园比周围平均低2摄氏度,白天树木遮天蔽日,绿草和树叶蒸散水分,起到散热作用,风把冷气送到别处,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无风的夜晚,冷气以每秒20-30厘米的速度向周围荡漾,给周围80至90米范围送去凉爽。
由此可见,增加城市绿色景观规划设计,选择更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1城市热导效应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2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2.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
2.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材料热容量、导热率高的下垫层,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
2.3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
2.4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机理,风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
2.5城市大气污染,烟尘、SO 2、,NO x ,CO ,含量增加,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
3缓解城市“热导效应”的措施3.1合理增加城市绿化量、保证居住区、街道等绿地率,其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
3.2在室外景观设计中适当增加水景设计。
3.3消除裸地、减少非透水性硬质铺装量,降低地表热容量、导热率,同时有利于雨水回渗,地下水得到补给。
4屋顶花园的生态机理4.1.1增加空气的绝对湿度-绿色植物的蒸腾和潮湿土壤的蒸发会使屋面绿化后的蒸发量大大增加。
4.1.2降低环境温度-绿色屋面对阳光的反射率比深色水泥屋面大,加上绿色植物的遮阳作用以及为满足其自身的生理所需的同化作用,使得绿色屋面的净辐射热量远小于未绿化的屋面。
4.1.3保护建筑结构、降低室内温度。
4.2屋顶绿化根据屋顶结构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4.2.1平屋面屋顶绿化:(1)平铺式屋顶绿化:多用于屋面改造项目,特点,荷载相对较小,施工方便,景观效果统一。
(2)微地形起伏式屋顶绿化:可用于地下车库顶板绿化、荷载大,景观效果突出。
(3)活动盆栽式屋顶绿化:多用于屋顶庭院花园,施工量相对少,施工相对灵活。
4.2.2坡屋面屋顶绿化4.3屋顶绿化材料:包括超轻无机保水基质、屋顶绿化营养基质、耐压透水通气排水板、阻根防水层、种植袋、陶粒、蛭石等。
4.4屋顶花园技术要点4.4.1计算荷载:包括土壤荷重(其饱和含水状态)及树木荷重。
4.4.2植物选择:(1)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2)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
(3)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
(4)选择以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
(5)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
(6)植物布置原则:灌木、地被布置灵活,但应摘要:文章分别阐述了“热岛效应”的形因、对城市居民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屋顶花园的建造形式、材料和技术要点,通过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合理绿化,拓宽绿化空间,增加绿化量和绿化率,从根本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关键词:热岛效应;屋顶绿化;生态;技术要点图2图3图4126--青海德令哈市牙马图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与找矿高文战1张鹏晖1樊吉利1王龙杰1李艳平1张红2(1、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陕西西安7101002、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0100)牙马图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欧龙布鲁克-乌兰华力西期稀有、钨(铋、稀土、宝玉石)成矿带(Ⅲ8)上,该带分布有五处金、铜、钨等多金属矿(化)点,主要成因类型包括破碎带蚀变岩型、沉积变质热液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等,区域工作成果显示该带的金矿找矿潜力大。
1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1.1矿区地质背景牙马图多金属矿化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
其中达肯大坂(岩)群在区内出露范围最广,由一套中-深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及少量大理岩组成。
该地层经受了多期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应为赋矿地层。
岩浆岩主要有古元古界早期变质侵入体(Pt1D C1)。
该变质侵入体亦发生了多期次的变形变质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
矿区构造主要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的宗务隆山南缘断裂。
其南侧发育北西-南东向、北西西-南东东向次级断层,断层破碎带蚀变发育,为容矿构造。
1.2矿床地质特征1.2.1矿化体特征牙马图多金属矿区包括Ⅰ、Ⅱ号含金矿化带,共圈定出4个含金矿化体(图1):Ⅰ号含金矿化带位于分布于AS8-1综合异常范围内,整体呈北西向展布,赋存于古元古界德令哈杂岩体中,含金矿化带宽度1.0-5.0m,地表延伸长度约400m。
Au含量0.53×10-6-1.37×10-6不等。
Ⅱ号含金矿化带分布于AS8-2及AS8-1的南侧边部。
该矿化带为一构造蚀变破碎带,整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含金矿化带宽度1.0-2.5m,产状:倾向20°-30°,倾角60°-80°。
探槽工程控制地表延伸长度约450m。
Au含量0.61×10-6-0.99×10-6不等,Ag含量11.9×10-6。
Ⅰ号含金矿化带包括Au1、Au2含金矿化体。
Au1含金矿化体,出露标高3961m,产出于古元古界德令哈杂岩体中。
矿化体厚度为1.0m,产状:倾向340°-350°,倾角45°。
Au含量0.53×10-6。
其一侧围岩为花岗片麻岩,两者之间界限不清,为渐变过渡关系。
Au2含金矿化体,出露标高3975m,位于古元古界德令哈杂岩体中。
矿化体厚度为2.0-2.5m,地表控制长度约100m,Au含量0.58×10-6-1.37×10-6。
产状:倾向40°-45°,倾角37°-42°。
矿化体整体连续性较好,围岩为花岗片麻岩,其与矿化体之间界限不清,为渐变过渡关系。
Ⅱ号含金矿化带包括Au3、Au4含金矿化体。
Au3含金矿化体由TC8探槽单工程控制,出露标高3880m,位于古元古界达肯大阪岩群中。
矿化体宽度1.1m,产状:倾向40°,倾角35°。
Au 含量0.99×10-6。
Au4含金矿化体,出露标高3811m,位于古元古界达肯大阪岩群中。
该矿化体宽0.1-0.8m,控制长度约60m,产状:倾向15°-20°,倾角70°-80°。
Au含量0.61×10-6,Ag含量11.9×10-6。
1.2.2矿石质量矿区矿石的自然类型分为褐铁矿化碎裂岩型矿石、褐铁矿化石英脉型和褐铁矿化片麻岩型矿石。
矿石矿物主要有褐铁矿、少量黄铁矿及砷的氧化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斜(钾)长石、黑云母、少量方解石、角闪石等。
矿石结构简单,主要为碎裂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碎裂状矿石结构主要分布于构造蚀变破碎带Au3、Au4含金矿化体中,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矿石主要分布于Au1、Au2含金矿化体中。
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片麻状构造。
1.2.3热液蚀变研究区内的热液蚀变主要沿韧-脆性断裂带分布,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黝帘石化、粘土化、绿泥石化、及少量阳起石化、水云母化等,其中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1.2.4矿床成因Au3、Au4含金矿化体产于北西向的蚀变破碎带中,构造控矿特征明显;而Au1、Au2含金矿化体均产于褐铁矿化花岗片麻岩中,但却无一例外地位于北西向石英脉的一侧或两侧,石英脉呈碎裂状,构造特征明显。
因此初步推断该矿床的成因可能是与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次级构造有关的变质热液型矿床。
2矿区地球化学特征2.1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异常特征2009年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工作区圈出AS8金、银综合异常(图2)。
该异常为工作区内最主要的异常,面积约21km2,异常主要元素摘要:应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化探方法圈出金异常区,采用地化剖面测量、异常检查、分析化验等勘探方法和手段,初步查明矿(化)体形态、产状、延伸及品位变化情况;了解矿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初步掌握矿区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结合区域成矿背景,认为牙马图一带金矿成矿潜力大,应加强找矿工作力度。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潜力;牙马图多金属矿图1德令哈市牙马图多金属矿地形地质图注意选择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大乔宜布置在建筑受力构件上方,见图1。
(7)地形布置:屋面绿化不建议设置大型的地形起伏,地下车库底板上不宜设置过多的地形起伏。
需要设置时,其位置应在建筑受力构件上方,见图2。
(8)排水原则:铺设耐压透水通气板:对于人工栽植基盘的绿化来讲,排水与通气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长期土壤干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灌溉来解决。
但土壤过湿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土壤的排水性与通透性。
铺设排蓄水板时亦满铺,或者采用石屑等轻质作为排水淋层。
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检查井,一般为20米左右设置一个。
铺设透水无纺布:透水无纺布对调节水分与空气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以防止土壤颗粒的下渗,阻塞下层排水层的排水间隙。
(9)抗风原则:由于在屋顶进行绿化,由于高度原因,植物会受到风的影响,除了选择抗风植物以外,对树冠大乔灌木也要进行必要的抗风设计。
(10)坡屋面挡土板:坡度较大时应采用挡墙形式,做成错台式绿化;坡度较小时,可采用防滑挡板,以固定土体。
综上所述,由于屋顶花园有其自身的构造特点与特殊的景观效果,通过改造建筑周边环境的微气候,从而缓解了城市中日益严重的“热导效应”,值得推广和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1]黄金祺.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德)瓦尔特·科尔布.屋顶绿化[M].袁新民,等,译.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3]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美国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王长庆,龙惟定,杜鹏飞,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