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膜的功能
•1.保护性屏障 •2.基因表达的时 空隔离 •3.核纤层为染色 质提供了锚定位点 •4.核质之间的物 质运输
二.染色质(chromatin)
指间期细胞核内 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
及少量RNA等构成的 细丝状复合物.
分为常染色质 和异染色质
DNA是遗传物质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
?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核纤层 染色质
膜外 蛋 膜 白 核周腔
复 核
合
体
孔
内
膜
镶
嵌
膜
蛋
白
B
B
B
B
B
B
B
核纤层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P163)
•间期,核纤层提供了染 色质(异染色质)在核周 边锚定的位点。 •前期结束时,核纤层被 磷酸化,形成可溶性蛋白, 核膜解体。其中B核纤蛋 白与核膜残余小泡结合, A和C溶于胞质中。 •分裂末期,核纤层去磷 酸化重新组装,介导了核 膜的重建。
H1结合于核小体DNA上, 两臂与相邻核小体上的H1作用
核小体核心组蛋白尾部帮助把相邻 核小体拉在一起的可能方式:
H2A、H2B、H3、H4四个亚基的肽链尾部 伸出,与相邻核小体发生作用
染色质的高级结构(一)多级螺旋化模型
• 三级结构: • 螺旋环进一步
形成超螺旋环, 此时的直径为 700nm。 • 四级结构: • 超螺旋进一步 折叠形成染色 单体
从核小体到染色体的动画模式图
染色质的高级结构(二)放射环模型
• 30nm的染色质纤维 进一步折叠, 形成 一系列的环,这些 环附着在骨架蛋白 上。环的直径是 300nm。
• 在同一平面上的18 个袢环形成微带。
形成直径为1~2μm, 长度为2~10μm的 中期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