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部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研究4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33 MB
- 文档页数:45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是依托①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②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保税物流园区,是③“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始站、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是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的④“三基地三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园区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1117亿元(其中政府性投入440亿元,社会市场类投入约660亿元)。
被评为2014年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为适应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新形势,2014年重庆市政府赋予西部物流园四大功能定位,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西南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以及内陆地区铁路枢纽口岸。
按照市政府的定位,园区将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建设、十年基本成形”的要求,到2025年全面建成后将形成一座年产值3000亿元、GDP800亿元、税收约100亿元、人口30万的现代商贸物流新城,成为绿色环保、高端物流、总部引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开放高地和创新基地。
一、园区主要特点1.体现了“国家战略、市级平台、沙区操盘”的基本特征。
西部物流园是践行“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是重庆“三基地三港区”重要板块和实践全市开发开放战略的市级平台,是沙坪坝区具体操盘的重要战略新空间和经济增长极。
2.汇集了“贸易通道、铁路资源、开放平台”的基础优势。
西部物流园占位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拥有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铁路编组站两大铁路资源,布局内陆首个铁路口岸、首个汽车整车口岸、⑤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三大开放平台,是重庆对欧贸易的桥头堡和进出口重要集散地。
3.贯穿了“开放引领、创新实践、多元融合”的基本要求。
西部物流园是重庆⑥“三个三合一”内陆开放高地标志性特征的主要展现,发展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创新政策汇集的重要洼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和产城互促、产城融合的实践舞台,开放引领、创新实践、多元融合是工作要求,更是路径方法,贯穿发展全过程。
重庆西北现代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位于重庆城市西永组团i、j分区,地处城市功能拓展区,于2021年9月经市政府第40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始站、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三基地四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35.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
园区以建设“中国内陆铁路国际港、中国西部现代商业物流新城”为目标,坚持“产城融合、城园融合”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发建设。
全面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和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形成一座人口约40万的现代化物流新城。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重庆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和包昆通道的结合点,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以欧亚大陆桥为依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成渝城镇群的重要极核,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是中国九大物流区域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它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重庆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机遇,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
重庆对外战略通道规划图以水运通道、铁路和高速公路、空中航线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畅通便捷、有机衔接、高效集约、国际国内通达、舒适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计划形成“4+5”外部战略渠道:面向国际,构建重庆-新疆-欧洲、重庆-上海-太平洋、重庆-昆明-印度洋、重庆-深圳-太平洋等四条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重庆对外开放能力。
面向国内市场,建设重庆-成都、重庆-郑州、重庆-贵阳、重庆-长沙、重庆-西安五大国内综合交通通道,加快形成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位于重庆城市西永组团I、J分区,地处城市功能拓展区,于2007年9月经市政府第40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始站、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三基地四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35.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
园区立足建设“中国内陆铁路国际口岸、中国西部现代商贸物流新城”目标,坚持“产城融合、城园一体”发展理念,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发建设,预计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额及产值3000亿元以上,形成一座40万左右人口的现代物流新城。
国家“两带一路”战略规划图重庆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和包昆通道的结合点,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以欧亚大陆桥为依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成渝城镇群的重要极核,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是全国九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将利用“两带一路”的战略节点机遇,扩大开放,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
重庆对外战略通道规划图以水运通道、铁路和高速公路、空中航线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畅通便捷、有机衔接、高效集约、国际国内通达、舒适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规划形成“4+5”对外战略通道:面向国际,构建重庆-新疆-欧洲、重庆-上海-太平洋、重庆-昆明-印度洋、重庆-深圳-太平洋等四条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重庆对外开放能力。
面向国内,构建重庆-成都、重庆-郑州、重庆-贵阳、重庆-长沙、重庆-西安等五条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形成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概念性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一、前期分析1、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背景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
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2、区位分析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