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单选)
- 格式:doc
- 大小:19.83 KB
- 文档页数:3
16秋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就是指应用信息科学原理和方法,实现增强、扩展或延伸人体信息功能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类群。
A. 信息技术B. 信息社会C. 信息工程D. 信息技术工程满分:2 分得分:22. 宇宙学的最小单元是( )。
A. 星系B. 星云C. 云团D. 星球系统满分:2 分得分:23. 世界各国常规能源中,第一是石油,第二是煤炭,第三是( )。
A. 水B. 天然气C. 太阳能D. 风能满分:2 分得分:24. ( )是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反应的酶。
A. 合成酶B. 化合酶C. 添加酶D. 工具酶满分:2 分得分:25. 信息技术的基础是____。
A. 集成电路B. 微电子技术C. 计算机技术D. 微处理器满分:2 分得分:26. ( )是由纳米级超细颗粒经过压制,烧结或溅射而制成的人工凝聚态固体。
A. 纳米技术B. 纳米工程C. 纳米材料D. 纳米科技满分:2 分得分:27. ()是由中子、质子与介子构成的复合体。
A. 原子B. 核子C. 原子核D. 粒子满分:2 分得分:28. DNA分子的长度是用____来表示。
A. 碱基对数目B. 氨基酸的个数C. 氢键的个数D. 核苷酸的数目满分:2 分得分:29. DNA分子同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
A. 细胞核B. 核苷酸C. 核酸D. 染色体满分:2 分得分:210. ( )是关于远离平衡态、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发系统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与规律的系统科学基本学科。
A. 耗散结构论B. 系统论C. 突变论D. 超循环论满分:2 分得分:211. ( )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A. 科学B. 科学技术C. 生产者D. 生产工具满分:2 分得分:212. 无线电波在电磁波波谱中属于长波段,它的特点是( )。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资料一、选择题1、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单就其实质而言。
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
2、科学内容的分类来自人类的科学活动方式。
3、古代中国在辉煌的历史文化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是农学、医学、天文、算术四大学科。
4、19世界科学的重大进展及共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得科学作为一项社会事业。
5、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人们誉为19世纪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6、现代化学和19世纪相比,正逐渐从描述性的科学过渡到科学的推理性。
7、高分子科学是高分子化学的统称,8、分子生物学成为20世纪以来,引起生物学的革命的标志。
9、现代天文学和现代滴血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前对宇宙、对天体、对地球的认识。
10、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由近而远、地球是在第三颗星。
11、运筹学是运用和策划的科学、有很强的实用性。
12、系统是由若干组份结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13、现代科学的系统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14、系统方法是使系统的主要内容。
15、现实中的各种系统方法是很少单独发挥作用,经常是综合作用,共同揭示事物的系统本性。
16、由于一切事物都会发出信息,因而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通形式。
17、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总是处于某种特定状态并保持相对稳定,就必须根据系统内外部各种信息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
18、非线性科学的领域要比线性科学广泛得多。
19、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及功能的过程。
20、耗散结构理论说明了非平衡系统向耗散结构演化的过程和规律。
21、最简单的描述混沌就是确定的随机性。
22、分形论研究的是复杂的、自相似的即无特征尺度的对象。
23、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24、自动化技术史当代迅速,应用广泛,最引人瞩目的高技术之一,是推动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
25、微电子技术成为一项标志国家科学技术发达程度和人们现代化生活水平的高新技术。
15春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答案XXX《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DNA分子同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2.( ),又称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骨干,是生殖细胞受精过程原理的扩大和应用。
A.细胞分裂B.细胞融合C.细胞工程D.细胞组合正确答案:B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由( )提出的。
A.屋太一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
M?XXXD。
J?XXX正确答案:B4.( )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A.科学B.科学技术C.生产者D.出产工具正确答案:B5.( )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首要因素。
A.出产者B.劳动力C.资本D.地皮精确答案:A6.氨基酸连起来就形成( )。
A.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蛋白质D.核苷酸精确答案:C7.基因是由____构成的。
A。
DNAB。
RNA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A8.生物技术的根蒂根基是____。
A.基因理论B.细胞融合技术C.细胞组织培养技术D.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确答案:A9.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是____。
A.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星火计划D。
863计划精确答案:B10.( )是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反应的酶。
A.合成酶B.化合酶C.添加酶D.工具酶正确答案:A11.( )是在社会出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A.出产工具B.技术C.生产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D12.DNA是由几万个至几百个( )构成。
A.碱基B.氨基酸C.氢键D.脱氧核苷酸的精确答案:D13.DNA分子统一些卵白质联合在一起,形成____。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14.控制过程的完成要靠( )来保障。
A.调节B.调剂C.调整D.节奏正确答案:A15.小规模集成电路是指____。
A.集成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B.集成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C.集成2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D.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D16.自然放射性是某些元素原子核的自行分裂现象,称为( )。
1.一、单选1、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是科学技术生产。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科管)科学技术。
3、“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是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的一段生动描述。
4、为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拉开序幕的是惠特尼。
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6、邓小平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1988年。
7、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8、“综合就是创造”是日本提出的科技立国的一个口号。
9、世界上首倡“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科学学家是贝尔纳。
10、1979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所作的三喷注实验,找到了胶子存在的遗迹。
11、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在60年代中期,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方法,提出了层子模型。
12、目前,有些理论这家想建立称为“大统一”的理论,试图把弱-电-强统一起来。
13、目前世界上的高能加速器中最多的是正-负电子对撞机。
14、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高能加速器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5、银河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
16、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同光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它使测定包含这类变星的遥远恒星集团的距离成为可能。
这一关系是勒维特发现的。
17、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蓝端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红端移动,这是多普勒效应。
18、广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全新的理论,不仅正确地预言了日全食掠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发生1.75角秒的偏折,而且完满地解释了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说明的水星近日点每百年前移43角秒的现象。
19、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单选题) 1: ( )第一个亚原子粒子的发现。
A: 电子B: 离子C: 原子D: 微电子正确答案:(单选题) 2: ( )是关于远离平衡态、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发系统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与规律的系统科学基本学科。
A: 耗散结构论B: 系统论C: 突变论D: 超循环论正确答案:(单选题) 3: 信息技术的支柱____。
A: 计算机B: 微电子技术C: 集成电路D: 微处理器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由受控者向施控者发出的信息称为( )。
A: 回馈B: 反馈C: 反馈控制D: 反应正确答案:(单选题) 5: ( ),又称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骨干,是生殖细胞受精过程原理的扩大和应用。
A: 细胞分裂B: 细胞融合C: 细胞工程D: 细胞组合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科教兴国战略总的目标是____。
A: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B: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C: 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过程D: 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天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 )。
A: 太阳系统B: 银河星系C: 云团D: 星球正确答案:(单选题) 8: DNA分子同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
A: 细胞核B: 核苷酸C: 核酸D: 染色体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多肽链是蛋白质大分子的骨架,亦称( )。
A: 侧链B: 链接D: 肽链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电字信箱在国际上的正式名称为____。
A: 文电处理系统B: 交互信息系统C: 文电信息系统D: 交互处理系统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____。
A: CAMB: CADC: MCD: CIMS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是由中子、质子与介子构成的复合体。
A: 原子B: 核子C: 原子核D: 粒子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小规模集成电路是指____。
A: 集成10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B: 集成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C: 集成2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D: 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 )就是实物体的原子由不稳定的激发态向稳定的基泰还原的过程中,加速运动的电子以辐射方式释放多余能量的一种形式。
2005年10月A 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1.首创进化论学说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_______________巨著。
2.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最早一次技术革命。
3.古希腊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自然哲学家,他们中有西方尊称为“科学之父”的泰勒斯,数学大师毕达哥拉斯,提出原子学说的_______________,自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等。
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阿基米德,建立了阿基米德静力学,他根据_______________原理,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
5.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中,有但丁、薄伽丘等诗人,还有最能代表文艺复兴运动的“万能天才”_______________,开创实验科学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及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等。
6.世界第二次生产力高潮——产业革命,它的标志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
7.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高潮发生在德国,其标志性产业是_______________。
8.继西门子的电机之后,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_______________发明了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9.哈勃定律的直接推论就是: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即宇宙处于普遍的_______________ 。
10.300 年前,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11.因与粒子物理研究成就有关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30 多位,其中华裔物理学家三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
12.1929 年,_______________在仔细研究了一批星系的光谱之后发现,除个别外,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表现出红移,而且红移量大致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
13.恒星形成后光和热的来源,是其中心由氢聚变为_______________的核反应。
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表现,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真实表现。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升级,生产关系发展等方面,不断自觉地进行了自我调整。
第二,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以有的较高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空前的新的科技革命,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第三,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迅速发展。
第四,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已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时代的自发发展和运行,而是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将计划因素引入市场经济,实行政府调控,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结合起来。
第五,在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了物质条件,可以在利润巨额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
第六,一般论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论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为国际论断资本主义。
4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的出现和发展的原因:第一是受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规律的支配。
第二,西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在经历了资本主义长期的经济社会自发发展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后,也会从理论,政策和实践上进行反思和吸取教训,探寻新的出路。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起来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震荡形成明显的反差。
第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庞大财富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利用外国资本和资源,转移别国的利润相联系的。
5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生产6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能证明没有资本家参与,工人群众同样可以建立自己工厂的新经济因素。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_________一书,提出了以选择为基础的_________学说。
2.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首先从欧洲的_________开始。
3.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_________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4.泰罗所写的_________一书,为现代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5.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
6.当代生物技术体系包括_________、酶工程、_________和发酵工程。
7.两种文化的交融是_________的趋势、_________的需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技术具有( )A.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B.自然属性而无社会属性C.社会属性而无自然属性D.阶级性2.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 )A.8.5kpcB.18.5kpcC.1.5kpcD.4.5kpc3.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获得“天空立法者”的美誉的是( )1A.伽利略B.哥白尼C.康德D.开普勒4.演绎科学方法论的首创者是( )A.培根B.笛卡尔C.牛顿D.康德5.自然界中属于长程力的有( )A.强力B.引力与电磁力C.弱力D.生命力与创造力6.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A.环境技术的产生B.基因工程的产生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D.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7.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 )A.交换胶子来实现的B.引力来实现的C.光子来实现的D.电磁力来实现的8.生命系统包括( )A.人和动物B.植物与动物C.动物、植物和微生物D.生命与环境9.爱因斯坦创立的科学理论是( )A.分子生物学B.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一般系统论10.首先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是( )A.培根B.维纳C.马克思D.爱因斯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星云说2.克隆3.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24.系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转变的意义是什么?2.功能模拟方法有何特点?3.高新技术有何特点?4.与传统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相比,神经网络计算机有何优越性?5.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技术创新,通常经过哪三个阶段?2.结合实际談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 )就是实物体的原子由不稳定的激发态向稳定的基泰还原的过程中,加速运动的电子以辐射方式释放多余能量的一种形式。
. 点辐射. 电辐射. 光辐射. 电磁波正确答案:2. 为加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____计划。
. 星火. 火炬. 863. 丰收正确答案:3. 由受控者向施控者发出的信息称为( )。
. 回馈. 反馈. 反馈控制. 反应正确答案:4. 生物技术的基础是____。
. 基因理论. 细胞融合技术.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确答案:5. 磷酸基因、脱氧核糖、碱基构成( )。
. N.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核苷酸正确答案:6. 世界各国常规能源中,第一是石油,第二是煤炭,第三是( )。
. 水. 天然气. 太阳能. 风能正确答案:7. N分子的长度是用____来表示。
. 碱基对数目. 氨基酸的个数. 氢键的个数. 核苷酸的数目正确答案:8. 无线电波在电磁波波谱中属于长波段,它的特点是( )。
. 探测范围大. 探测范围小. 探测距离小. 探测距离大正确答案:9. 20世纪40年代,为解决火炮射击精度等问题,诞生了____理论。
. 生产控制. 最优控制. 自动控制. 反馈控制正确答案:10. ( )是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 生产工具. 技术. 生产对象. 劳动者正确答案:11. ( )才是物质的最根本的属性,物质的形态、时空结构、质量与能量都会随着运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 静止. 元素运动. 变化. 运动正确答案:12. 宇宙学的最小单元是( )。
. 星系. 星云. 云团. 星球系统正确答案:13.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由____提出的。
. 屋太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M?波拉特. J?奈斯比特正确答案:14. 基因是由( )构成的。
浙江省2018年10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时间为( )A.1970年4月24日B.1971年4月24日C.1972年4月24日D.1973年4月24日2.被称赞为“航天之父”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爱因斯坦C.牛顿D.齐奥尔科夫斯基3.对于质量(即恒星核能耗尽后,所剩物质的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而小于2.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其演化的最后结局是( )A.白矮星B.中子星C.黑洞D.巨星4.按照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光子的动量P与它相应的光波的波长λ的关系正确的是( )A.P=h/λB.λ=P/hC.P=λ/hD.h=λ/P5.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是分层次的,叫电子壳层。
那么,L壳层(n=2)中允许分布的最多电子数为( )A.2B.8C.10D.1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重要步骤,它们是________和翻译。
7.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顾名思义,它是研究________的科学。
8.依据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列规律,人们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深层本质,认识到元素的性质是随________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9.反映基本粒子最重要物理性质的四个物理量是质量、寿命、电荷和________。
10.按组成要素的性质,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________。
11.以崇尚________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以注意人的价值为核心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互相交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趋势。
12.原子核的尺度大小为________m。
13.根据相互作用特点,基本粒子可以分为三类:强子、轻子和传播子。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自觉选择。
这反映技术具有()。
A.自然属性B.工具性C.社会属性D.价值负载性2.“日心说”的提出者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开普敦D.柏拉图3.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4.被认为是自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5.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
A.电力技术革命B.物理学革命C.钢铁技术革命D.生物学革命6.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麦克斯韦B.庞加莱C.爱因斯坦D.洛伦兹7.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倾向于()。
A.聚变说B.灾变说C.俘获说D.星云说8.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是()。
A.“质点”概念B.“核点”概念C.“电子”概念D.“量子”概念9.20世纪,用力学的方法研究全球构造,使地球科学开始摆脱描述阶段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玻恩C.杨振宁D.泰勒10.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摩尔根B.孟德尔C.艾弗里D.克里克11.从神经系统的结构来看,其基本组成单元是()。
A.细胞体B.细胞C.神经元D.树突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的是()。
A.沟通B.控制C.反馈D.信息13.那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落,叫()。
A.新技术B.新材料技术C.高技术D.新能源技术14.决定制造ENIAC的巨大动力来源于()。
A.经济上的迫切需要B.政治上的迫切需要C.文化上的迫切需要D.军事上的迫切需要15.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2024年4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4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西方科学起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普鲁士D.英国2.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将医学从原始wu术中拯救了出来的是A.泰勒斯B.德谟克利特C.希波克拉底D.托勒密3.建立起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体系——“日心说”的是A.柏拉图B.托勒密C.亚里士多德D.哥白尼4.确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获得了“天空的立法者”的美誉的天文学家是A.牛顿B.开普勒C.伽利略D.第谷5.第一次产业G命和技术G命首先是从哪国开始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6.真正提出分子论的化学家是A.道尔顿B.卡尔斯鲁厄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7.发明了人类第一种合成染料——笨胺紫的科学家是A.格拉伯B.李伯曼C.柏琴D.李比希8.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A.孟德尔B.摩尔根C.艾佛里D.薛定谔9.控制论的创始人是A.贝塔朗菲C.维纳D.哈肯10.信息具有独特的什么性质,使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成为人类发展的三大资源A.独占性B.分享性C.知识性D.优越性11.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A.原子B.质子C.中子D.中微子12.世界上利用地热发电最早的国家是A.冰岛B.意大利C.德国D.美国1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A.61%B.71%C.69%D.79%14.原苏联在哪一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0年B.1952年C.1957年D.1960年15.第二宇宙速度是A.7.9km/sB.8.9km/sC.11.2km/sD.16.6km/s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1866年,分析了天然染料茜素的构成,后来在实验室合成了茜素,掌握人工合成茜素技术的德国科学家有A.柏琴B.李比希C.李伯曼D.格拉伯E.培根17.化学键的基本类型有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量子键E.原子键18.19世纪末,发生了对物理学有深远影响的发现包括B.天然放射线C.原子D.电子E.原子核19.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主要包括A.开放系统理论B.动态系统理论C.静态系统理论D.等级系统理论E.生命系统理论20.卫星的轨道主要有A.圆轨道B.椭圆轨道C.静止轨道D.极地轨道E.太阳同步轨道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的太阳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处在( )A.主星序的上部B.主星序的中部C.主星序的下部D.主星序的右上角2.按照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每一运动的粒子都有一波与之相当,这波的波长λ与粒子的质量m及速度v之间存在的关系正确的是( )A.λ=mv/hB.λ=h/mvC.λ=mh/vD.λ=v/mh3.太阳系的大小为( )A.20AUB.30AUC.40AUD.50AU4.对于质量(即恒星核能耗尽后,所剩物质的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而小于2.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其演化的最后结局是( )A.白矮星B.中子星C.黑洞D.巨星5.气象预报系统属于( )A.人工系统B.复合系统C.自然系统D.生态系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水资源匮乏的根本途径,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蒸馏法、冷1冻法和____________。
7.当代生物技术体系由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____________组成。
8.基因的基本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9.以崇尚____________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以注意人的价值为核心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互相交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
10.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____________。
第一章,科学与技术概论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科学(一)科学的含义辞海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看成是知识、知识发展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统一。
(二)科学的特征1 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理论、概念或原理、学说。
2 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检验科学的三性的基本原则,符合三性――真科学、否则假科学)。
3 它具有连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4 它的发展变化没有止境。
二、什么是技术(一)技术的含义愿意:是指个人所掌握的技巧、手艺等技能或本领。
表现形式: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方面。
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
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实用和带来何种经济效益。
(二)技术的特征1 综合性与集成性2 通用性与适用性3 依存性和连锁性4 先进性与经济性5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6 个性化(三)技术的本质为实现预期结果而重复进行的优化操作。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两者的区别1、职能性质上的区别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保护,着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科学――精神财富,技术――物质财富。
成果表现:科学――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的发明。
2、发生地的区别科学以大学为中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发明与技术开发的主体)(二)两者的联系相辅相成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三)两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科学的技术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技术的科学化是现代技术生命力所在。
第二节科学技术系统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分类与结构(一)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科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543年,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康德D.牛顿2.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A.环境技术的应用B.生物技术的应用C.蒸汽机技术的应用D.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应用3.传播子是传递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的是()A.光子B.质子C.胶子D.中间玻色子4.集成电路发展的极限是指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的电路线宽细到()A.0.01微米B.0.1微米C.1微米D.10微米5.从第四代起,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A.智能化和网络化B.复杂化C.简单化D.节能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____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7.恩格斯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____________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8.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强力和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9.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___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
110.系统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最优化和____________。
11.当代高技术是伴随着20世纪中叶____________的问世和原子能的利用而兴起的。
12.自然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技术这个中介又包含两个层次,它们是____________和工程技术。
13.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以及____________。
1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应该致力于____________的建立。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课程代码00481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紙上。
2.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的是A.托勒密.B.欧几里得C.阿基米德.D.盖仑2.培根的归纳法集中体现在他的哪本著作中A.《新工具》B.《工具篇》C.《自然系统》D.《天体运行论》3.英国的棉纺织业在什么时候从荷兰引进的A.15 世纪B.16 世纪C.17 世纪D. 18世纪4.无线电技术起源于欧洲,形成为产业则在.A.英国B.法国C.美国D.加拿大5.粒子物理学包括它的前身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是人们探索哪个世界奥秘的有力工具A.宏观B.微观C.宇观D.胀观6.20 世纪,用力学的方法研究全球构造,使地球科学开始摆脱描述阶段的是A.爱因斯坦B.泰勒C.李四光D.卢森堡7.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是在A.1849 年B. 1859年C. 1869年D.1879 年8.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份研究报告A.《增长的极限》B.《人类处在转折点》C.《走出浪费的时代》D.《能源,倒过来计数》9. 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建立是在A.1943年.B.1947年.C.1950 年D. 1953年10.哈肯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A.耗散结构理论B.分形学C.协同学D.混沌理论11.人类社会生产赖以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生物技术B.新材料技术C.海洋技术D.新能源技术12.ILLIAC-IV是第一台全面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真正发展到了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13.发酵工程的开端始于20世纪A.20年代初期B.30年代初期C.40年代初期D.50年代初期14.人类的第一环境是A.陆地B.海洋C.大气D.外层空间15.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是A.神舟2号B.神舟3号C.神舟4号D.神舟5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课程代码:1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1号”发射时间是( )A.1997年11月20日B.1998年11月20日C.1999年11月20日D.2000年11月20日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爱因斯坦C.牛顿D.齐奥尔科夫斯基3.广播系统属于( )A.人工系统B.复合系统C.自然系统D.生态系统4.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是分层次的,叫电子壳层。
那么,K壳层(n=1)中允许分布的最多电子数为( )A.2B.8C.10D.185.太阳大约在50亿年前形成,又大约在50亿年后可能变成( )A.中子星B.巨星C.脉冲星D.黑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19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建立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
7.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相互作用的特点,基本粒子可分为三类,它们是强子、轻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
9.赫罗图图中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的狭窄带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然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技术这个中介又包含两个层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和工程技术。
1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
1、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是科学技术生产。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科管)科学技术。
3、“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是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的一段生动描述。
4、为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拉开序幕的是惠特尼。
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6、邓小平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1988年。
7、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8、“综合就是创造”是日本提出的科技立国的一个口号。
9、世界上首倡“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科学学家是贝尔纳。
10、1979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所作的三喷注实验,找到了胶子存在的遗迹。
11、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在60年代中期,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方法,提出了层子模型。
12、目前,有些理论这家想建立称为“大统一”的理论,试图把弱-电-强统一起来。
13、目前世界上的高能加速器中最多的是正-负电子对撞机。
14、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高能加速器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5、银河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
16、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同光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它使测定包含这类变星的遥远恒星集团的距离成为可能。
这一关系是勒维特发现的。
17、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蓝端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红端移动,这是多普勒效应。
18、广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全新的理论,不仅正确地预言了日全食掠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发生1.75角秒的偏折,而且完满地解释了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说明的水星近日点每百年前移43角秒的现象。
19、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表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西洋中一条很长的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正是板块的边界。
20、更深刻地认识影响所有时间尺度的地球演化的各种过程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21、侏罗记、白垩纪属于中生代,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22、地球上,有30多万种植物,十几万种微生物,还有100多万种动物。
23、“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
”这句话是恩格斯说的。
2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宣告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25、驱动自然世界朝着复杂性前进的动力是自然选择和自组织。
26、达尔文创立了进华论。
他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是自然选择。
27、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是根据恩格斯的:“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
”思想完成的,这位科学家是奥巴林。
28、提供“生命可以在原始汤中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产生”证据的实验是米勒。
29、决定性的牛顿力学从计算和预测的观点来看,实际上具有内秉随机性,这就是微观层次上的混沌运动。
30、奇怪吸引子上的运动轨道的主要特征是初值敏感性。
31、分形结构的自相似性与“无标度性”有密切的关系。
32、癫痫病患者的发病时的脑电波呈明显的周期性。
33、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生物技术。
34、1986年3月,在王在珩等四位科学家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制定了863计划。
35、194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制成了第一支晶体管,开始了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时代。
36、能源技术的标志是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
37、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是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38、DNA由4种核苷酸组成。
39、生物体遗传载体是DNA.
40、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研制的。
41、光波长做的尺子可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
42、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最导航系统。
43、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为人造卫星。
44、通常把100-120公里以上的外层空间称为人类的第四环境。
45、人类的第一环境是陆地。
46、CD-ROM光盘是用来数据记录和数据分配,但不能于改写和追记的。
47、可擦除光盘可以对已写入的光盘进行改写。
48、WORM光盘可以用于数据需要经学检查场合。
49、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由美国休斯研究室的T.梅曼研制的。
50、将DNA在体外或体内进行重新组合,然后把重组后的DNA分子转移进我们操作的生命体的技术叫做:基因工程。
51、我国第一台使用的工作物质也是红宝石晶体激光器,是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制成的。
52、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显示及处理和运算有关的技术是信息技术。
53、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是电子材料。
54、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事例蛋白质晶体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55、酶是由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56、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生物技术。
57、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的技术是高技术。
58、自动控制理论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
59、下列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原煤。
60、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石油制品。
.
61、自然界中存在的重要素铀由3种同位素组成。
62、我国在1958年建成第一条原油管道。
63、关于能量说法正确的是具有可转换性。
64、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核电站是1991年并网发电的。
65、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1954年建成。
66、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装置。
67、1958年英国首次研制成功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
68、我国1963年建成了第一条长距离的输气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重庆。
69、农业生产属于第一性生产。
70、第二次绿色革命是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部长会议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
71、数控机床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72、我国第一个低温核供热试验堆于1990年投入运行。
73、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第一次提出“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0年。
74、干扰素有3种类型。
75、α型干扰素来源于正常人体白细胞。
76、β型干扰素来源于成纤维细胞。
77、γ型干扰素来源于免疫细胞。
78、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认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是工业化以前的阶段。
79、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认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的第四阶段是完成工业化的阶段。
80、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认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的进一步工业化阶段的特点是出生率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高,但出现下降趋势。
81、第一次世界性人口膨胀发生于1750-1950年,主要在欧洲、北美及大洋洲。
82、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1岁。
83、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注重物质资本积累的发展战略的国家是巴西。
84、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的发展战略的国家是韩国。
85、综合国力的要素中,地理环境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因素。
86、下列要素中,属于“软国力”的是政治。
87、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以《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
88、属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活动的是设计与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