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影响因子控制_田合伟
- 格式:pdf
- 大小:151.12 KB
- 文档页数:4
Value Engineering———————————————————————作者简介:谢思雨(2000-),女,满族,辽宁锦州人,河北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产运作与管理。
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更倾向于选择不大众化、更个性化不容易“撞衫”的服装。
这就意味着服装加工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设置不同的生产线,来制作更个性化的服装,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但这对于小型服装加工企业来说,生产线变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增加了。
国内有很多学者已经对生产线平衡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陈莎等通过构建多子组管理、多目标寻优的新生产线平衡优化模型去优化生产线[1]。
朱江龙等通过建立基于精英机制思想的的NSGA-II 模型对生产线进行重新编排优化[2]。
杨燕通过对精益化生产的管理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服装品质[3]。
本次研究以小型民营服装代加工企业HC 公司为切入点,通过ISM-MICMAC 分析方式去探讨问题,旨在得出的建议可以给其他同类型的企业带来一些参考。
1概念介绍1.1解释结构模型(ISM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简称ISM )是研究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给出最简的、层次化的拓扑图的一种系统工程研究方法[4]。
1.2MICMACMICMAC 是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通常被用来分析系统中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和依附关系,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坐标轴的形式呈现,横纵坐标分别为依赖性和驱动力[5-6]。
1.3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使各部分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手段与方法。
生产线平衡可以消除作业间因不平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生产过剩产生的浪费,以此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7]。
2实证案例分析2.1公司概况HC 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服装代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棉服和羽绒服。
工业工程论文题目: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精益生产应用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提交日期目录1、前言 (4)2、精益生产 (4)2.1精益生产的定义 (4)2.2精益生产的特点 (4)2.3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5)3、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精益生产应用 (5)3.1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5)3.2中小型服装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必要性 (6)3.3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的实施 (7)3.3.1改善现场管理 (7)3.3.2改善示范生产线 (7)3.3.3实现全员持续改善 (8)4.总结 (8)5.参考文献 (8)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精益生产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姓名:洪敏佳指导老师:宋惠景(惠州学院服装系,广东,惠州,516007)摘要:阐述了当前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生存现状,分析了企业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精益生产系统在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精益生产管理实施的方法,通过利用精益生产解决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精益生产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经济效率1、前言中小型服装企业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主体,中小型服装企业大多为做外贸的单纯加工制造企业,虽然经营较为灵活,但利润较为微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较弱,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大。
加之近几年来以印度为代表劳动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的崛起,我国的低价劳动力优势不断地在消失,原材料价格不断在上涨,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精益生产是一种适应现代竞争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
中小型服装企业应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从而保持自身在服装行业中的竞争力,并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2 精益生产2.1 精益生产的定义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专利名称:纤维取向与结构并行优化的连续纤维3D打印路径规划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田小永,黄一鸣,郑子琪,李武丹
申请号:CN202110875031.1
申请日:20210730
公开号:CN113442441B
公开日:
202205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纤维取向与结构并行优化的连续纤维3D打印路径规划方法,构建纤维取向与复合材料结构并行优化模型,以材料密度和纤维角度作为设计变量,对其过滤得到纤维取向与复合材料结构并行优化结构;将复杂的优化结构离散成简单几何形状的结构,采用拓扑学思想将每个子区域抽象成点,根据子区域所属优化结构的位置关系将点与点连接,组成含有优化结构特征信息的连通图,将路径规划归为寻找连通图中的哈密顿路径;将材料密度值作为其纤维角度的权重因子,得到优化结构每个子区域内纤维轨迹方向;将子区域打印路径根据哈密顿路径顺序连接,生成打印代码;本发明发挥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满足3D打印工艺的要求。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2022年度)高速高杂智能化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获奖等级:二等奖主要完成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立新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河南煜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主要完成人:吕宏斌、康桂田、汤水利、翟江波、闫昱初、王晓雨、周世勇、张恒、杨国全、张九零水刺法非织造成套装备是用于将短纤维经过梳理成网-水刺固网加工制成柔性材料的成套装备,具有纤维适应性强、工艺变化多和产品应用广的特点。
但当前我国水刺法非织造成套装备存在生产速度慢、能耗高、产品横向强力低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水刺法非织造成套装备技术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该项目提出了研发高速高杂智能化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自主研发了高速高杂多层级纤网梳理制备技术及成套梳理成网装备。
构建了多层级高杂纤网梳理制备方法,创新设计了精确导流的高速杂乱梳理机弧板和高精度的漏底,优化配置了利于纤维控制的全机针布;项目集成了22条梳理成网装备,实现了多层级纤网的高速(≥210m/min)、高杂(MD:CD≤3.5)和高质(CV值≤3%)的梳理成型。
(2)自主发明了高效节能水刺加固技术及成套水刺固网装备。
研制了高效脱水技术及节能抽吸辊筒,显著提升了抽吸效率(总抽吸能耗<120kW·h/t);构建了促进纤维缠结的高效水刺头,有效增强了水射流利用效率(水射流初始速度衰减<3%/(10cm),水针板使用寿命提升了30%);项目集成了22条高效节能水刺固网装备,水刺能耗<780kW·h/t。
(3)自主构建了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的智能化应用体系。
基于数字网络,项目研发了适应高速生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智能化高速水刺工艺的单线自优化;建立了产品远程运维数据中心,实现了远程智能的便捷性服务;构建了全流程多品相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综合用工<8人/单线。
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强国建设作者:吕杨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1年第41期近日,百草纤维2021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颁奖仪式在江苏宿迁的“2021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上举行。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服装创新研发中心高级总监黄卫,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章生,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丕波,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技术军官、高级工程师肖红,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邹专勇5位科技工作者获“百草纤维2021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殊荣,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效华颁发证书,此外还给予每位获奖人2万元奖金鼓励。
鼓励技术创新,遴选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者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服装创新研发中心高级总监黄卫长期从事服装材料研发,搭建了特步品牌服装科技平台,并持续优化迭代,主持亲肤性功能面料评价标准体系的开发和建立、基于实际应用场景条件下成衣保暖性能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
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86件。
他表示,一个公司产品线的每一季产品一定是系统的,同时要领先于同行并不断迭代。
特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无纺布研发及生产,提出了闪蒸法制造技术,创建了中国首家、世界第二家掌握闪蒸法核心工艺及全套生产设备的制造商。
公司总经理罗章生主持利用闪蒸法制造高密度聚乙烯特种纸、微细聚烯烃纤维设计制备及其高端医用防护材料应用开发、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耐磨高透高防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研究建设项目等。
截至目前,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件。
还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技术奖二等奖、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丕波长期从事纺织结构柔性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在高性能针织结构柔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8 —毛纺科技Wool Textile Journal 第46卷第7期2018年7月D O I : 10. 19333/j .mfkj . 2017080270705制服上装吊挂生产流水线的优化设计刘立枝,闫亦农,陈敏燊(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摘要:针对许多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服装吊挂生产系统存在编制效率低、时间损失系数大等问题,通过对A 公司制服上装吊挂流水线的实地调研,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结合精益化生产理论和生产线优化原则,对该服装生产流水线进行生产工序的拆分或合并,从而优化该服装生产流水线,编制效率由52. 3%提升到95. 6%,时间 损失系数由45. 8%减小到4. 4%,达到了提高服装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服装吊挂系统;评价指标;优化设计;平衡度 中图分类号:TS 941. 6文献标志码:AOptimized design of hanging production line for uniform jacketLIU Lizhi,YAN Yinong,CHEN Minshen(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 Textil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meet peoplers demand for fast fashion,the garment hanging production system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the clothing production lines as its flexibl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 However,many enterprises fail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garment hanging production system's role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 Hence,those enterprises ha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w establishment efficiency , high time loss coefficient,et al . In this paper,the field data of Company -A's uniform jacket hanging line were analyzed and integrated .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lean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production line , the garment production line has been optimized to improve the gar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 The establishment efficiency has been improved from 52. 3% to 95. 6% and the time loss coefficient has been reduced from 45.8% to 4.4%.Keywords : garment hanging system ; evaluation index ; optimization design ; balance index 服装生产线编制中的重要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精 益化生产理论和生产线优化原则,对该服装生产流 水线进行重新组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服装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作者:李志勇郭宇微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3期摘要:服装产品加工的工艺需求即使并不繁琐,然而因为其造型款式较多,加工批量小然而种类改变较为频繁,再加之人工运用机械设施实施生产,对于产品质量影响的要素非常之多。
所以,增强服装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增强服装产品的优品率与合格率,便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服装;生产;质量控制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1941 前言质量控制是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里面最为主要的构成环节。
加工厂家全面落实ISO9000标准,争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控制的有关需求是无法或缺的一环,由于其是保证产品品质实现预定水平最为合理、最为直接的管理方式。
2 质量控制概述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环最为主要的构成环节,是有效增强产品品质的核心所在,是公司创建质量体系的重要保障。
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所代表的是在具体的加工环节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而实施的各类行为,特别是工序流程的质量控制。
工序状态的好坏明确了产品品质的优劣,工序品质的平稳涵盖了人、料、机、环、法以及测等要素尤其是主导要素出现改变,对于产品质量的增强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3 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作用及基本原则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和公司所有的生产行为均有着较大联系的质量管理形式。
其和公司产品加工环节存在着直接性的关联,涵盖了规划、供销、技术、设施以及质检等相关部门与制造系统,涉及面非常之广。
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的执行可以由机制与方式层面为增强产品的品质水平提供保障,使得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具体的设计需求同时满足工艺规定,此种控制与增强产品品质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的质量保证体系所没有办法达到的。
鉴于以上特征以及ISO9000“领导发挥作用”的本质需求,因此加工环节质量控制的执行不但需所有相关机构的主动配合,更加需要公司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其所授权的企管办又或是全质办的安排、指引与协调。
第31卷第7期2010年7月纺织学报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l.31,No.7Jul.,2010文章编号:0253-9721(2010)07-0141-04服装供应链中同级销售网络的协同调剂王志宏,曹海生(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摘要为解决我国服装行业的高库存和低客户满意率等基本矛盾,提出同级销售网络中服装协同调剂方法。
探讨服装供应链中同级销售网络的协同调剂机制。
给出基于XML 的服装供应链协同调剂系统框架,研究基于XML 技术的同级服装销售商的信息集成。
并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从产品缺货损失、产品库存积压损失和调剂成本等角度来构建有向赋权二部图模型,并求解最优调剂方案,从而降低库存积压和库存不足,提高客户满意率。
关键词服装;供应链;同级网络;协同调剂;XML中图分类号:TS 941.1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allocation of same-levelsales network in apparel supply chainWANG Zhihong ,CAO Haisheng(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200051,China )Abstract High stock and low satisfaction of customer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apparel sector in China.For this reason ,the collaborative apparel allocation in the same-level sales network was presented.The collaborative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apparel supply chain was investigated.The XML-based collaborative alloc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apparel supply chain was presented ,and XML-bas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was studied.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loss caused by inventory shortage ,loss caused by inventory backlog and allocation cost ,a relevant directed weighted bipartite graph was built.The optimal allocation scheme was acquired ,thus lowering the risk caused by inventory backlog or inventory shortage and improving customers satisfaction.Key words apparel ;supply chain ;same-level network ;collaborative allocation ;XML 收稿日期:2009-07-02修回日期:2009-10-13作者简介:王志宏(1973—),女,副教授,博士。
服装生产管理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服装生产管理的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李敏, 服装生产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2. 陈桂林, 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 王群山, 服装生产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4. 宁俊, 服装生产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5. 刘国联, 服装生产管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6. 朱秀丽, 服装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7. 杨以雄, 服装生产管理,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5.
8. 冯翼, 服装生产管理教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
9. 刘晓刚, 服装生产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10. 万志琴, 服装生产管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这些参考文献涵盖了服装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你可以深入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你的研究或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融入ESG理念的运动服装行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 内容概览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融入ESG理念的运动服装行业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客观和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表现。
运动服装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快消品行业,其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ESG因素较多,因此构建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首先对运动服装行业的ESG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行业内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ESG理念的运动服装行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公司治理绩效三个方面。
环境绩效主要关注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废物排放控制等方面;社会绩效主要关注企业的员工福利、劳动关系、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公司治理绩效主要关注企业的董事会结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某运动服装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该企业的实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提出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ESG表现,并对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对所提出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以提高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ESG)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运动服装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提高运动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许多企业开始将ESG理念融入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
目前关于如何将ESG理念应用于运动服装行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仍然相对匮乏。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ESG理念融入运动服装行业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从而推动运动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服装加工中的服装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服装行业也不例外,服装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服装生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当前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生物染料技术传统染料工艺几乎都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化学染料所释放的巨大废水。
因此,生物染料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一种新的染料技术。
生物染料的生产几乎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有害气体,因此其可谓是一种环保型材料。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使用生物染料染色的方式,既可以保持服装良好的色牢度,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生物染料的耗能低,与化学染料制备相比省去了很多的过程成本,相比较表现为更加有利的经济性,这种新型染料呈现着发展前景。
二、以水为介质的染色技术传统的染色工艺,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来完成染色,导致废水量大,并且污染物含量很高,这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以水为介质的染色技术,成为了时尚行业中的新生态。
在采用以水为介质的染色技术时,可以用水直接作为染料的溶剂。
因此,减少了需配合各种溶剂、清洗溶剂等产生废弃物的工序,降低了水、清洗液的流量、浓度和处理所需的工时。
并且,采用了这种技术后的色牢度也很高,可以直接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创造更加健康、绿色、安全的服装生产。
三、环保染色助剂技术在染色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多种染色助剂,如粘合剂、钝化剂、尘埃剂和阻氧剂等,在服装加工中就有着广泛应用。
但是,传统染色助剂技术的缺陷是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环保染色助剂成为了服装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保技术。
环保染色助剂不仅可以提高染料的使用效率,减少色均差,还能降低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确保了环境的安全。
四、能效升级技术服装生产中,能源能过高效使用、节约使用,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落实能效升级技术,表现为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加绿色、健康的服装生产环境。
棉纺Industry19搭建交流平台,优化行业科技发展生态“天门纺机”第三届中国棉纺织科技大会看点集锦■ 本刊记者_陶红“天门纺机”第三届中国棉纺织科技大会主题报告分为“科技与前言”“自强与回顾”“学术与应用”“技术与创新”四大板块,从原料技术应用到设备绿色智能,从新材料应用到纺织工艺技术的融合创新,围绕行业科技体系建设发展与实践,关注行业全方位技术推动与影响,助推棉纺织企业进入科技发展新时代。
迎接科技带来的新变化在“科技与前言”板块,香港理工大学纤维科学与技术讲座教授王训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王玉萍,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文峰分别带来题为“棉纺织面临的全球挑战”“纤维新材料: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技术研发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报告。
在全球棉花市场上,中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经济、政治与环境都在影响棉纺行业的发展。
王训该分析了气候变化、碳排放、新疆棉禁令等因素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
王玉萍表示,绿色、低碳的纤维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需要企业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共健康等社会目标。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低碳消费将成为下一个消费升级的风口,成为一种新时尚。
天门纺机倡导的“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应用和认可。
杨文峰从研发背景、研究内容、技术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指出,天门纺机“智并联”理念是并条产线技术发展的趋势。
科技创新赋能研发应用在“学术与应用”板块,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覃小红,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孙润军,品特裕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永龙,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系主任何崟,安徽华茂纺织染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叶葳分别围绕相关主题作报告。
牛仔行业具备实践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覃小红表示,突破牛仔面料的高品质和绿色制造是牛仔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实现绿色短流程高效染色是牛仔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客观要求。
服装生产排单年度计划参考一、引言服装生产排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过程。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制定一份合理的年度计划参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服装生产排单年度计划参考”为标题,针对服装生产排单的重要性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服装生产排单的重要性服装生产排单是服装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排单计划,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排单计划,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空闲或闲置状态,最大化地利用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生产排单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原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的使用,避免过多或过少的资源投入。
通过合理的排单计划,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能够及时到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升竞争力通过合理的生产排单计划,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供应能力。
及时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可以提升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服装生产排单计划参考的制定因素制定一份合理的服装生产排单计划参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制定服装生产排单计划的重要依据。
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生产排单计划。
2. 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制定生产排单计划的基础。
通过评估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确定可用于生产的资源量,从而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产能分配。
3. 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供应是服装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包括供货周期、供应量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避免原材料的短缺或过剩。
4. 生产工艺不同服装产品的生产工艺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工序。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小外贸服装生产企业全面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迟罗绮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卷),期】2016(000)01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降低成本,从而保证利润空间.基于此,本文以中小外贸服装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构建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全面成本管理体系.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迟罗绮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财务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外贸服装生产企业物流的“门道” [J], 王甦;
2.中小型外贸服装生产企业供应链危机预警模型及实证研究 [J], 徐小平;姚慧
3.中小外贸服装生产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研究 [J], 刘燕
4.中小型外贸服装生产企业供应链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姚慧
5.中小外贸服装企业成本分析——以F外贸服装公司为例 [J], 郝丽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2014-05-07基金项目:岭南师范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青年项目(QW1305).作者简介:田合伟(1987—),男,河南叶县人,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从事服饰文化与时尚流行设计研究. 2014年12月第35卷第6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Dec.,2014Vol.35 No.6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影响因子控制田合伟1,张 磊2(1.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2.万利源棉业有限公司,河南太康461400) 摘 要:单件流生产技术因其出产时间快、在制品存量少、占用生产面积小、易适应市场与计划的变更、易保证产品品质、易准确估算交货期等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微小型服装企业发展的趋势.运用单件流生产技术的企业,在硬件方面应坚持按设置原则排列设备,软件方面应选用通用缝纫数据、射频识别、ERP、考勤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数字操作工艺分析系统等智能管理软件,同时加强上下游管理,保证流水更加顺畅,增大有效产出量.关键词:单件流生产技术;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形式;单件流技术中图分类号:F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4)06-0154-041 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技术的兴起与推广近年来,国务院不断出台关于扶持微小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很多省市依据中央政策制定适合其省市实情的支持政策.广东省早于2005年成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微小型服装企业扎根广东,并积极探寻实行微小型企业发展的有利生产技术及先进管理方式.目前国内服装行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正在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从单品种、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转变.走在发展前沿的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在积极尝试各种先进生产方式.虽然精益思想已经在国内大部分企业推行,但在有组织地进行精益思想的普及教育和推广方面与先进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市场的推动,微小型服装企业意识到单靠国家和地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生产效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服装生产线生产力成为关键.微小型服装企业必需根据生产产品的特点,建设更合理、更实用的柔性流水线[1],单件流生产便是一种柔性生产系统.经过对走访的广东省及河南省10家微小型服饰企业进行资料统计,其中7家都已经在推行单件流生产,其他企业也有意识或者有计划引进单件流生产技术.但由于大部分微小型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还处于较为原始状态,在硬件、软件、人员管理以及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从微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实施单件流生产技术,推行单件流精益生产是微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方向.2 单件流生产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单件流起源于精益生产方式,简称OPF,是把人员、工序与设备有机组合,每个生产单元以最小的数量为单位进行生产和传递,实现前后工序间无停滞的生产技术[2].单件流生产于1970年代由日本企业率先提出,后传入中国.单件流生产要求服装裁片以小批量或单件为单元,不超前、不滞后保持富有节奏感的连续移动.服装生产传递方式经历了捆扎式、推车式、运输带式、吊挂式,到单件流技术的出现,可以说实现了精益生产的有效传递.与大批量生产相比,单件流技术有其独特优田合伟等: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影响因子控制势,即出产时间快,在制品存量少,占用生产面积小,易暴露生产问题点,易适应市场与计划的变更,易保证产品品质,可使工序产能目标化、时间定量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准确估算交货期,减少浪费的有效途径[3].许多服装企业目前都在尝试单件流生产技术,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应问题,原因在于单件流生产技术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单件流柔性灵活,适合多品种、注重生产管理的企业;单件流生产需要一套实施强制性节拍的传递系统;并要求生产设备、传递工具、生产模板、缝纫附件提前准备及流水线布局合理有序,工位数合理;单件流生产软件要求节拍均衡、编成效率高、薪酬体系完善;实行单件流生产的企业生产线多能工比例较大,对员工技术培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强调员工间互帮互助的氛围.单件流是服装企业现场生产作业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高效率快速反应的生产,极大的缩短生产链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服装企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货物生产周期长、出货率低,生产成本高.例如河南某微小型牛仔服装生产企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货期长达100至120天,产品售罄率仅有70%,而实行单件流生产技术后同款复制的生产最短货期仅15天,售罄率高达85%[3].3 单件流生产主要影响因子的控制3.1 硬件影响因子控制单件流生产的硬件影响因子包括工作场地设备的排列方式,传递工具的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相应小附件的配备等.设备排列是微小型服装企业推行单件流生产的基础,设备排列要尽量按工序先后顺序,每个工作站的作业时间要尽量接近平均节拍.生产线内不可存放无用设备,减少交叉回流,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原则包括方便管理原则、质量控制原则、生产平衡原则、流水顺畅原则、制品流向原则、空间应用原则、生产线适度原则、环境舒适原则.目前较适合微小型服装企业的设备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如下图所示,分别为单排纵列式流水线、单排横列式流水线以及U型流水线.单排横列式是指衣料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循环流动,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这种排列方式增加了劳动强度,不利于人员的柔性化调整,生产线平衡率不易控制.U型流水线的出口和入口都在同一位置上,设备布置紧凑,缩短了操作工步行距离和物料搬运的距离,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合理配备操作工与设备.单排纵列式是指采用自动传输装置流水线,连续同一个方向循环运动,把衣料放在传送带上,滑至下一工位的执手区,便于控制管理,具有U型流水线的所有优点.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设备排列方式示意图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自行选择传递工具,如流水线上配备流水槽、传送带、流水台等,通过塑料筐手推传递,也可以用带轮子的底座按需随机配置向下传递.同时安装看板、警示灯、瓶颈工序灯等辅助工具,551第6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35卷以使全员及时了解生产情况,这些流水线传递工具价格一般较低,微小型服装企业能够负担.微小型服装企业生产用水设备、电气设备应设快速接头、插座,物品在加工时的出入口要一致化.其中对设备的柔性化要求较高,并配备备用机,既可根据品种转变随时更换,也可保证故障设备的及时维修或更换,同时可采用普通的通用设备加日本式的快速换装模具系统[4],微小型服装企业的缝纫设备一般在50套以上,有一定的备用机预留,快速换装模具系统也在微小型服装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缝纫小附件价格较低,却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微小型服装企业使用.例如在裤子生产制作中基础模板用在后省、袋盖、前门襟工序中,中级模板用在后袋、拼外侧缝、拼内侧缝工序中,高级模板用在绱腰头、绱拉链、绱前袋工序中.在缝制工序完成后,车工进行质量自查,保证质量.使用模板后效率提升29.3%,且品质稳定,据调研一般批量大于500件的服装适合使用模板.3.2 软件影响因子控制单件流生产的软件影响因子包括工位人员出勤率控制,工位人员技能素质控制,工艺质量监控软件的使用与更新以及工位上下游配合管理等因素.微小型服装企业推行单件流生产过程对工位的出勤率要求非常严格,员工不能到位必须提前一天请假,若有急事需临时请假,要在工资中有体现,达到控制临时请假人数的目的,请假人员的工作由组长安排机动人员来协助,做好人员储备工作.人员招聘进来之后,要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可先从倒回针压直线、拐直角做起,当技能考核合格后,再进入生产线进行线内培训两周,作为储备人员,来协调人员流动,新工在生产线中的比例不能超过8%.通用缝纫数据、射频识别、ERP、考勤系统、绩效考核系统、DPA(数字操作工艺分析系统)等智能管理软件的市场售价都比较合理,在微小型服装企业的承受范围内,能够为单件流实施提供软件保障.通用缝纫数据系统具备稳定、准确、不同地点间可传递、可追踪、可预测、易沟通、易理解、无需评估被测者的表现等特点,是专门为制衣行业设计的管理软件.在微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的单件流系统中,用通用缝纫数据系统制定工序单价更科学.射频识别系统有助于微小型企业实现数据管理,有助于班组长快速发现瓶颈环节.此外,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的顺利运行需要上下游的紧密配合,上游裁床和仓库将单件流生产所需要的裁片和辅料配套按照生产计划及时下到生产线,不能造成停工待料;下游质检部门检查要严把质量关,将生产成品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记录并反馈,协助班组长和IE人员找出质量问题根源,及时解决,使流水更加顺畅,增大有效产出量.4 结 论应用单件流生产技术的企业应重视自身特点分析,控制其关键影响因子,硬件影响因子重在设备的排序,辅助缝纫器具的应用等因素;软件影响因子应重在微小型服装企业人才管理,并适当引入微小型数字化控制设备;在上下游配合因子上,要及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子远不止于此,但是将硬件、软件及上下游配合等关键因子合理控制,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生产需求,有效控制资金,提升生产效率.参考文献:[1]武文斌.服装IE的研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27-31.[2]叶宁.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应用[J].广西纺织科技.2008(37):46-48.[3]季晓芬,胡觉亮.服装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站的最优设置模型[J].纺织学报,2001(22):265-266.[4]沈淼,侯莉莉.服装缝纫工作业疲劳的理论分析[J].广西纺织科技,2007,36(4):51-53.[5]田合伟,陈玉林.单件流生产技术在微小型服装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48-51.651田合伟等:微小型服装企业单件流生产影响因子控制Control of Single Piece Flow Production TechnologyFactors about Small Garment CompanyTIAN Hewei 1,ZHANG Lei 2(1.Art College,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Guangdong,China;2.Wanliyuan cotton Co.,Taikang 461400,Henan,China)Abstract:Because of its production time,WIP,less occupied area,easy to adapt to market productionand change of plans,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easy to estimate accurately the delivery characteris-tics about single piece flow production technology,it becomes the current trend of domestic micro smallcloth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With single piece flow produc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s,in terms ofhardware should adhere to the arrangement of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tting up,the soft-ware should be selected general sewing data,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ERP,attendance system,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digital operation process analysis system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at the same time with strong downstream management,guarantee the flow more smoothly,increase the a-mount of effective output.Key words:single piece flow production technology;small garment company;one piece flow form;one piece flow technology751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