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36 KB
- 文档页数:7
2020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一、调查目的掌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范围(一)调查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
(二)调查地点重点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稻田杂草调查,在黄淮、江淮、西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麦田杂草调查,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玉米、大豆田杂草调查,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油菜田杂草调查。
(三)调查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针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选择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用计数法调查3块田,记载杂草种类与发生密度。
同时用“三层三级目测法”调查以上30块田,确定杂草危害情况。
三、调查时间农田杂草调查分为2次进行,第1次在禾本科杂草3叶之前、— 2 —阔叶类杂草2-4叶之前,调查杂草种类与分布;第2次在农田杂草花果期,调查杂草实际危害情况。
四、调查方法(一)杂草种类与分布调查采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点布置如图1所示),记载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禾本科以杂草株数或茎秆数为单位,其他科以杂草株数为单位计算田间杂草数量),并将其填入田间记载表(见附件1),计算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再汇总填写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
调查的样方框统一为0.25m 2,即边长为0.5 m 2的正方形框。
对不确定或不认识的杂草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其主要特征(叶片、叶舌、叶耳等)和整株照片,并采集整株标本,带回辨识。
图1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其中A 、B 、C 和D 代表调查田块4个角,E 为对角线交叉点。
1,2,3,4,5代表5个取样点。
取样点分布如图所示,其中E 为取样点3,取样点1、2、4和5位于A 到E 、B 到E 、C 到E 和D 到E 的中点。
(二)调查统计方法平均密度:单位面积内某一种杂草的株数。
2020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一、调查目的掌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范围(一)调查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
(二)调查地点重点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稻田杂草调查,在黄淮、江淮、西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麦田杂草调查,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玉米、大豆田杂草调查,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油菜田杂草调查。
(三)调查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针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选择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用计数法调查3块田,记载杂草种类与发生密度。
同时用“三层三级目测法”调查以上30块田,确定杂草危害情况。
三、调查时间农田杂草调查分为2次进行,第1次在禾本科杂草3叶之前、— 2 —阔叶类杂草2-4叶之前,调查杂草种类与分布;第2次在农田杂草花果期,调查杂草实际危害情况。
四、调查方法(一)杂草种类与分布调查采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点布置如图1所示),记载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禾本科以杂草株数或茎秆数为单位,其他科以杂草株数为单位计算田间杂草数量),并将其填入田间记载表(见附件1),计算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再汇总填写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
调查的样方框统一为0.25m 2,即边长为0.5 m 2的正方形框。
对不确定或不认识的杂草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其主要特征(叶片、叶舌、叶耳等)和整株照片,并采集整株标本,带回辨识。
图1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其中A 、B 、C 和D 代表调查田块4个角,E 为对角线交叉点。
1,2,3,4,5代表5个取样点。
取样点分布如图所示,其中E 为取样点3,取样点1、2、4和5位于A 到E 、B 到E 、C 到E 和D 到E 的中点。
(二)调查统计方法平均密度:单位面积内某一种杂草的株数。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为推动农田杂草科学防控,促进除草剂减施增效、安全使用,目前,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草害防控,研究制定了《2020年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稻田杂草防控 稻田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根据水稻种植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
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检查稻种中是否夹带稗草等杂草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农业措施。
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保持有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
物理措施。
水源及茬口条件容许的地方,可采取在灌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杂草种子,田间灌水10~15厘米捞取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以及清除田埂周围的杂草等措施,努力减小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量。
生物措施。
在水稻抽穗前,通过人工放鸭来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等措施,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化学除草技术 稻田杂草因地域、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
机插秧田。
在东北稻区灌溉水充足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两封一补”策略,插秧前和插秧后各采用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视草情茎叶喷雾处理1次;在灌溉水紧缺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插前土壤封闭处理1次,插后20天茎叶喷雾处理1次。
插前3-7天选用噁草酮、丁草/市场/产业市场Market胺、丙草胺、莎稗磷、吡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10-12天(返青后)选用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莎稗磷、丙嗪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及其混剂土壤封闭处理;插后20天左右可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二甲四氯、灭草松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阜宁县2020年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阜宁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在农业生产中,麦田杂草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了解并掌握阜宁县2020年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以及有效的防除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阜宁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麦田杂草发生特点麦田杂草种类繁多。
在阜宁县的麦田中,常见的杂草有苋菜、稗草、狗尾草等,这些杂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若不及时控制,会严重竞争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
麦田杂草生长势强。
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和土壤肥力较高,阜宁县的麦田杂草生长势头较强,生长速度快,且对光照和土壤的要求较低,容易在麦田中迅速蔓延。
麦田杂草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大。
如果麦田杂草得不到有效控制,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资源,导致农作物长势差,产量减少,甚至造成严重的减产现象。
阜宁县2020年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杂草种类繁多、生长势头强、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大。
针对这些特点,制定有效的防除技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2 防除技术措施防除技术措施包括化学防除和生物防除两种主要方法。
化学防除是使用化学药剂来控制杂草,常见的化学药剂有除草剂、草甘膦等。
在选择化学药剂时,需要根据所需控制的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和使用方法来施药,以防止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防除则是利用生物资源来控制杂草,比如引入天敌昆虫、野生动物或者微生物来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方法相对环保,能够有效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避免引入的生物资源成为新的危害物种。
除了化学防除和生物防除,对于阜宁县麦田杂草的防除还可以采取物理防除方法,比如机械除草、覆膜覆盖等。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实施方案说起农田里的那些害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要么是蚜虫,爬得快,吃得多,要么是病菌,悄无声息地就把健康的作物搞得死气沉沉,像生了病一样。
这些小东西的威胁可是大得很,甚至能让一片田地的收成全无。
搞得不好,农民朋友们辛辛苦苦种下去的作物,最后啥也没剩。
这可怎么行?所以啊,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才是治本之策。
首先呢,我们得有一个专门的监测系统,这玩意儿就像一个“电子眼”,时刻盯着田里的动静。
要知道,农作物的病虫害不像人类生病那样能立马显现出来,它们通常是悄悄来、悄悄去,等你反应过来,可能已经损失了一大块地。
所以,我们的监测系统得时刻在线,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就拿气象站来说,它可以精准测量温湿度,做到“晴天一眼看个透”,啥时候该下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都能给农民朋友们提供一手资料。
再结合智能传感器,咱们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酸碱度和养分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马报警。
但是,光靠设备还不够,人得也跟上。
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光靠这些“高科技”玩意儿也是空中楼阁。
我们得组建一支专业的农田监测队伍,来为农民朋友提供精准的建议和指导。
要说这群人可真是“土专家”,他们每天都在地里跑来跑去,戴着帽子,拿着仪器,盯着农作物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片叶子掉了,都会心细如发地去分析。
像这种一心一意为作物着想的人,可不多见,真的得好好珍惜。
再来说说如何防控这些病虫害。
咱们得搞清楚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
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能用同一个方法对付的,你得知道它们的脾气。
比如蚜虫这种家伙,繁殖速度飞快,成群结队,一不留神就能把一整片菜地给“啃”个透。
所以,对于这些小家伙,咱们就得用点“狠招”——像是用一些生物农药,或者让天敌来“出马”,这种方法既环保又能保持土壤健康。
而有些像小麦叶面病这样的菌类害物,就得用一些合适的化学药品,迅速消灭它们的根源,防止蔓延。
可能有朋友会问,农药这么一喷,是不是对环境不好?嗯,说实话,有些农药的确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阜宁县2020年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措施阜宁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在农作物中,麦田是阜宁县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麦田杂草的发生对麦田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阜宁县2020年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以及防除技术措施,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并撰写了本文,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一、麦田杂草发生特点1.气候因素2020年,阜宁县春季气温较往年偏高,降雨量相对稀少。
气候因素对麦田杂草的生长繁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气温较高,杂草的生长期缩短,但也使得部分杂草种子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得以迅速发芽生长,增加了麦田杂草的数量。
2.土壤条件阜宁县大部分为肥沃的黄土地,土壤条件适宜麦田杂草的生长。
麦田土壤的肥力高,含水量充足,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使得麦田杂草的发生更加顽固。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麦田杂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户的种植管理不当,没有及时清除麦田中的杂草,导致杂草大面积生长。
过度施肥、不合理的地膜覆盖等也会导致杂草生长过快。
4.主要杂草种类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阜宁县麦田杂草主要包括苦草、谷子、狗尾草、稗草、狗牙根等,其中以苦草和狗尾草的数量居多,它们对麦田的危害性较大。
二、防除技术措施1.化学防除化学防除是目前麦田杂草防控的主要手段。
通过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喷洒到麦田中,以杀死杂草,保护麦田的生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除草剂时要慎重,考虑到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和环境的安全性。
2.物理防除物理防除主要指人工拔除杂草。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虽然效率较低,但对于少量的杂草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在茬后的深翻中,可以彻底除去大部分杂草。
生物防除是利用鸟类、昆虫等自然界的调节作用,控制杂草的生长。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或者放养一些食草动物来减少麦田杂草的数量。
这种方式对于环境友好,但需要注意控制数量,以免对麦田造成更大的危害。
4.农业机械防除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防除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牧草灾害调查方案1. 背景牧草是养殖业中重要的饲料来源之一,但是常年遭受天气、害虫、病毒、细菌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灾害,如干旱、虫害等,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生产。
为了及时发现牧草灾害并采取措施防控,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调查方案。
2. 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对象指的是草场或牧场中的牧草,包括但不限于草地植被、土壤、水源等。
范围维持在国内全境内的草场和牧场。
在范围内,根据草场和牧场的分类,调查对象的具体类型可以有所不同,但需要全面、准确反映牧草灾害的情况。
3. 调查内容(1)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调查地点进行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人口密度、养殖业情况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地方养殖业协会和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获取。
(2) 控制检测区的划分调查范围内的牧草分布情况并不均匀,建议先对草场或牧场进行分区,根据范围和地理位置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潜在影响区,检测区分为固定和随机两种,这样既能够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又能够保证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调查内容和方法•草地植被检测: 包括草坪高度、植被覆盖率、叶质量等指标,可以采取人工式测量或者卫星遥感技术。
•土壤检测: 包括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等指标,可以采用土壤颗粒物分析、离子色谱法、荧光光谱技术等方法。
•水源检测: 包括水质检测、水源污染检测,可以采用水质分析、生物学水质检测等方法。
(4) 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采集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图表制作、统计分析、GIS技术等方法,分析牧草灾害的程度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制定预警和防范措施。
4. 调查报告完成调查后,需要制定一份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时间和地点;•牧草灾害的程度和范围;•调查内容、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分析、处理和结果分析;•预警和防范措施。
5. 结论凭借本调查方案,可以对牧草灾害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将调查结果充分应用于养殖业的生产实践中,为养殖业提供更好的保障,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牧草灾害调查方案背景牧场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牧场中牧草是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而牧草的生长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牧场养殖的效益。
但常常遇到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牧草灾害,例如:旱灾、洪涝、病虫害等,会导致牧草生长情况不佳,影响牧场的正常经营。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牧草灾害进行调查,及时掌握灾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牧草灾害调查方案,以便在牧草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查、掌握灾害情况,帮助牧场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
内容1.调查时间和范围调查时间应该选择在牧场牧草生长季节的早、中、晚期进行。
范围应该包括牧场内所有的牧草种类和分布区域。
2.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在牧场内进行巡视,记录牧草的生长情况。
可使用GPS等工具记录牧草分布位置并标记所记录信息。
实地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牧草的现状进行详细观察,记录灾害情况、损失程度和恢复情况等相关数据。
(2)问卷调查: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询问牧场主、饲养员等人员了解牧场内牧草的生长情况、灾害情况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牧草灾害。
3.调查内容(1)灾害种类要准确记录牧草灾害的种类,包括旱灾、洪涝灾害、霜冻、雪灾、草地植物病虫害等。
(2)灾害程度记录牧草灾害的程度,分为轻、中、重。
可以根据受灾地区面积、受牧草灾害程度等指标来评估。
(3)恢复情况牧草灾害后的恢复情况是衡量牧草灾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记录灾后牧草的恢复力、其生长情况以及恢复时机等相关信息。
(4)影响程度灾害对牧场的经济、社会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因此,要对牧场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等进行记录和评估。
4.数据管理(1)数据采集与记录:使用手持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按照牧草种类、分布区域以及受灾程度等因素建立可视化数据库。
(2)数据分析与统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深入了解牧草灾害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推断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
5.应对策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对牧草种植管理技术的提升、灾害预警和监测等手段,预计牧草灾害对牧场经营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减少损失。
牧草灾害调查方案背景牧草作为牛羊的重要饲料之一,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天气异常、病害、人为因素等,牧草产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发生牧草灾害不仅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还会对农村农民的收入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通过调查灾害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牧草的稳定生产,显得非常必要。
调查内容为了了解牧草灾害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灾害类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牧草灾害的类型和范围。
例如,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病虫害、过度放牧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牧草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范围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牧草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范围。
我们需要调查牧草所在区域的情况,特别是畜牧养殖大户的情况和在当地转移的畜牧业户,以充分了解灾害的影响范围。
损失情况我们还需要调查灾害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对于生产和饲养业主,牧草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我们需要对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
我们需要统计各地的损失情况,并寻求补救措施。
采取措施最后我们需要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牧草灾害采取的应对措施。
例如,对于病虫害灾害,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对于过度放牧,我们可以采用轮牧、中耕机等农业机械进行管理。
因此,我们需要总结各种灾害及其相应的补救措施。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我们需要使用以下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我们需要派遣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
此外,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畜牧业主和农户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看法,更好地了解灾害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问卷调查我们可以针对受灾地区的养殖业户和农户制定一份针对性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收集到农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
结论牧草灾害的发生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各种灾害进行全面的调查。
以便更好地了解灾害的影响范围、对产量和质量的损失情况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农田污染溯源调查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污染问题。
农田污染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其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目的为了了解农田污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轻其对农业、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我们需要对农田污染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完整的农田污染溯源调查方案,以便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
调查内容地理调查对于一个农田污染的调查,首先要进行的是地理调查,包括污染源和流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种类和来源(农药、化肥、有机废料、工业废料等);2.地理分布及范围,确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的范围;3.近渐演化规律、季节性变化等。
土壤分析土壤作为农田生产的基础,其污染情况将直接影响作物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对于农田污染的调查中,土壤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样方法及取样点的选择;2.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化肥等物质的含量;3.土壤理化性质的检测,如PH值、有机质等。
农作物分析农作物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直接会影响人的健康。
因此,在进行农田污染调查时,也需对农作物进行分析,以判断作物的安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取样位置、取样时间与范围,取得代表性的农作物样品;2.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制备过程;3.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农药、化肥等物质的含量;4.测定农作物污染物的和其残留期。
调查流程以地理调查为例,我们提出一种针对农田污染的调查流程,如下:1.确认调查目的和内容,委托调查方案所属部门确定调查任务;2.调查小组人员确定和组织小组;3.调查小组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区域和内容;4.调查小组到场进行地理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样品;5.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6.调查小组编制污染溯源原则和减轻减少污染的对策。
结束以上为农田污染溯源调查方案的内容介绍和调查流程,希望该方案能够对农田污染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农田杂草危害调查方案# 农田杂草危害调查方案## 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杂草对农田的危害日益严重。
杂草不仅竞争农作物生长空间和养分,还可能传播病虫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因此,进行农田杂草危害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杂草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二、研究目的本调查方案旨在分析农田杂草的种类、分布规律以及危害程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杂草防控策略。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 调查确定农田常见杂草的名称、特征和生态习性;2. 分析不同地区农田杂草的分布规律;3. 评估各类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4. 提出科学可行的杂草防控措施。
## 三、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 实地调查: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农田作为调查样本点,使用标准调查方法记录每个样本点的杂草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文献、询问农民和农业部门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收集有关农田杂草的分类、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资料;3. 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杂草的危害指数,比较不同地区农田杂草的分布差异;4. 结果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杂草防控措施。
## 四、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杂草种类鉴定:通过对农田中常见杂草进行专业鉴定,确定其名称、特征和生态习性;2. 杂草分布调查:记录每个样本点的杂草种类和数量,绘制杂草分布地图;3. 危害评估:根据杂草的竞争能力、生长速度等指标评估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4. 防控策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科学可行的杂草防控措施,包括物理防除、化学除草、生物防治等。
## 五、调查计划本次调查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收集杂草分类、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资料,编制调查表格和样本点选择标准;2. 实地调查阶段: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农田样本点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杂草种类和数量;3. 数据分析阶段:整理和统计调查数据,计算杂草危害指数,并绘制杂草分布地图;4. 结果总结阶段: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分析,提出杂草防控策略,撰写调查报告。
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农作物病虫害是农田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和预防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监测与预警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农田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监测范围及目标农田病虫害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种经济作物的主要病虫害。
其目标是早期发现病虫害的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从而保证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二、监测方法1. 田间巡查:定期安排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对农田进行巡查,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记录。
巡查内容包括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程度以及感染范围等。
2.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航拍或卫星遥感,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到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1. 数据收集:所有的监测数据都需要准确地收集起来,并进行整理和存档。
包括巡查报告、遥感图像等。
2. 数据分析:通过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算法,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预测。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1. 建立预警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测数据,建立相应的病虫害发生的预警模型。
通过分析模型得出的预警指标,判断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
2. 预警发布与传播:建立完善的预警发布系统,并确保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发布,以便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应急反应与防治措施1. 应急反应:一旦接收到病虫害发生的预警信息,农业技术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力资源,对农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病虫害的灭治工作。
2. 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发生阶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
同时加强农田管理和灭治工作的指导,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农业病害调查方案研究背景农业病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作物的产生和品质,还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农业病害进行调查,了解病害的分布和危害程度,就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方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调查目的本次农业病害调查旨在了解作物病害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调查内容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主要围绕以下作物展开调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马铃薯•茄子•西瓜•苹果•橘子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调查小组首先要组建一支专业调查小组,包括资深农业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
2.制定调查计划依据范围和时间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和任务等。
3.实地走访走访作物种植区域,采集实地数据,观察病害种类、发病程度和分布情况等。
4.样本采集对不同的病害进行样本采集,包括病原体、病斑、放线菌等,进行实验室检测。
5.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病害发生的地区、病害危害程度、病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
6.结果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详细的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注意事项在进行农业病害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接触病原体,注意个人卫生。
2.认真收集实地数据,如病害样本、土壤样本和气象数据等。
3.对于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4.做好信息保密工作,防止调查结果泄露。
调查结果的应用通过农业病害调查,所获得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用于指导农民的生产技术,制定防治措施,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经过全面分析,可以确定最适合当地农民的防治方案,提高当地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
结论农业病害调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关键性数据,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牧草灾害调查方案调查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频繁,不断出现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这对牧业业务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牧草灾害等。
在这种情况下,对牧草灾害的调查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调查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简易灵活的方法,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评估牧草受灾程度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调查目标本调查方案的目标是收集关于牧草受损情况的相应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问题:1.牧草品种和覆盖程度。
2.灾害类型及其影响。
3.牧草产量损失程度。
4.牧草的成熟周期和有效生长期。
5.分析灾后草场修复方案。
调查步骤以下是调查方案的具体步骤:步骤1:确定研究区域确定需要调查的范围,包括草地的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等。
步骤2:预先准备在开始调查之前,应该先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使用的工具、训练调查人员、编写调查表格等。
步骤3:收集信息调查人员需要收集有关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受影响的牧草品种和分布情况、成长状况以及产量和收成情况的信息。
步骤4:数据处理和分析调查完成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呈现,以更好地理解收集到的信息。
步骤5:草场修复建议基于调查结果,需要制定草场修复计划,包括草种的选择、土地改进、灌溉等方面的建议。
调查结果得到的调查结果将反映草场的实际情况,为制定草场保护和修复计划提供依据。
因此,调查结果的细节应详细记录,并整理好数据以便进一步分析。
结论本调查方案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评估牧草受灾情况,为灾后草场修复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
同时,调查结果也为其他领域提供了研究数据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农田污染溯源调查方案需求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工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导致农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为了治理和预防农田污染,需要对农田污染源进行严格调查和溯源,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因此,开展针对农田污染的调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田环境要素、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化肥、农药使用情况、排污渠道等进行系统调查,建立农田污染溯源数据库,分析影响农田污染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理和防治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内容针对农田污染,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农田环境要素调查农田基本情况,包括土质、地形、气候、降水和水文、水源、水质等。
2.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调查农田中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以及栽培方法等。
3.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农田中化肥的使用情况,包括主要肥料类型、施用量、施用方式等,以及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4.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农田中农药的使用情况,包括主要农药类型、施用量、施用方式等,以及不同农药类型对土壤、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5.污水排放渠道调查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废水的排放渠道,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排放标准等,分析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内容不同而异,包括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化验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1.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了解农田环境、污染源等情况的主要方式。
调查员应该深入到农田中,了解农田的实际情况。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记录,采集必要的数据和样品,数据要准确、全面。
2.样品采集和化验分析据采集和化验分析是对污染物形态和污染程度的主要判定方法。
需采集的样品包括土样、废水和废弃物样品等。
样品采集和化验分析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实验前应进行样品预处理,实验结果要准确可靠。
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了解农民的意见和情况的重要方式。
农业病害调查方案背景农业生产中,病害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及时了解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目的本调查方案旨在了解某地区农业病害的种类、发生规律,为对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对象该调查方案针对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进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
调查内容1.病害种类调查:调查该地区主要作物的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
记录病害种类、分布规律、防治措施等信息。
2.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调查该地区主要作物病害的发生季节、地点、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等信息。
记录发生情况和危害情况。
3.防控措施调查:调查该地区主要作物病害的防控措施,包括农药、病害耐受性品种等信息。
记录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成效。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开展。
1.问卷调查:针对农户、农业生产企业等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生产情况和病害防控措施等情况。
2.实地走访:调查员前往相应地区实地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和防控措施的情况。
记录调查数据并拍摄相应的实地图片,以便后期数据整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在调查数据收集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包括但不限于:1.统计不同病害种类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2.分析不同季节作物病害发生情况的变化规律。
3.对不同农业生产企业和不同农户的病害防控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其执行情况和成效。
结论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对于病害防控有关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可针对不同种类病害给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对于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可以提供相关的防控指导,以保障其正常农业生产和质量安全。
2020 年农田杂草发生危害调查监测方案
一、调查目的
掌握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范围
(一)调查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
(二)调查地点重点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稻田杂草调查,在黄淮、江淮、西北、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麦田杂草调查,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玉米、大豆田杂草调查,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杂草监测点开展油菜田杂草调查。
(三)调查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针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选择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用计数法调查3 块田,记载杂草种类与发生密度。
同时用“三层三级目测法”调查以上30 块田,确定杂草危害情况。
三、调查时间
农田杂草调查分为2次进行,第1次在禾本科杂草3叶之前、
阔叶类杂草2-4叶之前,调查杂草种类与分布;第2 次在农田杂草花果期,调查杂草实际危害情况。
四、调查方法
(一)杂草种类与分布调查采取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取样点布置
如图1 所示),记载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禾本科以杂草株数或茎秆数为单位,其他科以杂草株数为单位计算田间杂草数量),并将其填入田间记载表(见附件1),计算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再汇总填写调查统计表(见附件2)。
调查的样方框统一为0.25m2,即边长为0.5 m2的正方形框。
对不确定或不认识的杂草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其主要特征(叶片、叶舌、叶耳等)和整株照片,并采集整株标本,带回辨识。
图 1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其中A、B、C和 D代表调查田块 4个角, E为对角线交叉点。
1,2,3,4,5 代表 5个取样点。
取样点分布如图所示,其中 E为取样点 3,取样点 1、2、4和 5位于 A 到E、B到E、C到 E和 D到E的中点。
二)调查统计方法
平均密度:单位面积内某一种杂草的株数。
式中:
D—密度(株/m2);
N—杂草株数;
S—调查面积(m2)。
—2 —
频度:某一种杂草出现的田块数占总调查田块数的百分比。
n
Yi
F 10 0%
n
式中:
F—频度(%);
n—调查田块数;
Yi —某一种杂草在调查田块i 中出现与否,出现记为1,未出现则记
为0。
多度:某一种杂草总株数占调查各种杂草总株数的百分比。
某种杂草总株数
多度(%)= ×100%
各种杂草总株数
(三)杂草危害情况调查对已经防治过的农田进行杂草实际危害情况调查,可采用“三层三级目测调查法”调查主要杂草种类的危害等级(见表1),
并填写杂草危害严重度调查表(见附件3)。
表1 “三层三级”草害调查法
—3 —
注:盖度是杂草地上部分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百分数。
(四)取样要求
一是随机性。
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干扰,随机取样。
二是代表性。
调查的田块须能代表当地生产水平和耕作、栽培方式。
三是准确性。
能准确反映当地杂草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
五、调查报告在调查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完成调查总结报告,
加盖单位公章,邮寄至全国农技中心农药药械处,同时发送电子版(含原始数据)至zhangsh2007@。
附件:1.农田杂草不同种类田间记载表
2.农田杂草不同种类调查统计表3.农田杂草危害严重
度调查汇总表
—4 —
附件1
农田杂草不同种类田间记载表
调查地点:县乡(镇)村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作物名作物栽培方式:作物生育期:
—5 —
附件2
农田杂草不同种类调查统计表
调查地点:县乡(镇)村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作物名作物栽培方式:作物生育期:
—6 —
附件3
农田杂草危害严重度调查汇总表
调查地
点:县乡(镇)村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作物名作物栽培方式:作物生育期: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