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珍、王凌溪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8
1 / 18
高素珍、王凌溪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案由】民事 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 合同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 民间借贷纠纷
【审理法院】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0.05.26
【案件字号】(2020)闽02民终655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许莹)
【审理法官】(许莹)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高素珍;王凌溪
【当事人】高素珍王凌溪
【当事人-个人】高素珍王凌溪
【代理律师/律所】黄东霞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卓鹏乾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邓华兰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黄东霞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卓鹏乾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邓华兰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黄东霞卓鹏乾邓华兰
【代理律所】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2 / 18 【字号名称】民终字
【原告】高素珍
【被告】王凌溪
【本院观点】结合高素珍的上诉请求及王凌溪的答辩意见,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讼争借款是否实际发生。本案系民间借贷纠纷,双方就讼争借款未约定还款期限,王凌溪依法有权随时要求还款,故本案的起诉并未过诉讼时效。第一,高素珍述称,讼争《借据》是宋涛带到家中给高素珍签字的,也即,《借据》并非面签后交给王凌溪,那么宋涛没有理由在没有收到借款的情况下又另行找时间将签好字的《借据》交由王凌溪收执。
【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证人证言证明力证据不足自认质证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强制执行查封诉讼时效
【指导案例标记】0
【指导案例排序】0
【本院查明】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证据。对于一审认定的事实王凌溪不持异议。高素珍对证人陈某、林某以及王凌溪有关借款经过的陈述不予认可,此外对一审认定的其他事实不持异议。本院对双方当事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均无异议的部分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结合高素珍的上诉请求及王凌溪的答辩意见,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讼争借款是否实际发生。 首先,高素珍主张本案起诉已过诉讼时效。本院认为,本案系民间借贷纠纷,双方就讼争借款未约定还款期限,王凌溪依法有权随时要求还款,故本案的起诉并未过诉讼时效。一审对此认定正确,本院予以支持。 其次,高素珍主张讼争借款并未实际交付。本院认为,第一,高素珍述称,讼争《借据》是宋涛带到家中给高素珍签字的,也即,《借据》并非面签后交给王凌溪,那么宋涛没有理由在没有收到借款的情况下又另行找时间将签好字的《借据》交由王凌溪收执。第二,《借据》落款时间为2008年,而宋涛于2016年去世,时隔8年,如宋涛将借款金额为300000元的《借据》交给王凌溪后却迟迟未收到借款,又未去催讨借款或讨回《借据》,也极不符常理。第三,证人陈某、林
3 / 18 某并非本案借款的当事人,且时间久远,其对现金交付的实际数额、款项包装如何必然不如当事人本人留心,但作为证人,其证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借款事实的发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一审结合证人证言及《借据》由宋涛、高素珍亲笔签署并交由王凌溪收执这一客观事实,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认定讼争借款已实际交付完毕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综上,高素珍的上诉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其上诉请求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5800元,由高素珍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2-09-23 02:16:34
【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如下:宋涛与高素珍原系夫妻关系,2016年8月17日宋涛因猝死死亡注销。 王凌溪提交《借据》一份,载明:今向王凌溪借款人民币叁拾万元整(300000.00元),以此为据。借款人处有宋涛和高素珍的签名字样。落款日期为2008年7月25日。担保人处有许坚坡签名字样。 高素珍确认《借据》上的名字系其签署,但是是由宋涛拿回家让其签的,其不知道是否实际收到钱。 王凌溪后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于2019年6月11日发出诉讼服务立案通知书,后于2019年7月24日受理本案。王凌溪申请诉前保全,并支付保全费2020元。 证人陈某出庭作证称:“具体哪一年不记得了,大概有十来年了,有一天下午大概三四点钟,我刚好在许坚坡的家里,当时在场的还有林某,当时我们三个人先在许坚坡家里泡茶。接着宋涛和高素珍夫妻也到了。后面王凌溪到许坚坡的家里了。我们就听到宋涛、高素珍跟王凌溪说到要借钱,然后有看他们在写条。后来我就看到王凌溪提了一袋钱,钱放在桌子上,后来交给谁,我也不记得了。都是朋友关系。宋涛和许坚坡也是很好的朋友。许坚坡和高素珍也认识,我们都是朋友。之前我在长青
4 / 18 路开茶叶店,高素珍开茶馆在我隔壁。" 证人林某出庭作证称:“2008年暑假的时候,我和许坚坡,林建平在许坚坡家里(嘉禾路的四川大厦)泡茶。后来宋涛和高素珍过来了,后来王凌溪也过来了,王凌溪就借钱给了宋涛他们。办公桌在客厅里面,和我们距离大概3米左后,看到他们在拿钱,也看到他们在写借条。至于钱多少,拿什么装的,记不清楚了。" 对上述证人证言,王凌溪质证认为,两位证人均陈述在2008年的时间里面,宋涛和高素珍有在许坚坡的家里向王凌溪借款300000元的事实。证人证言陈述了本案客观的借款事实,也证明了借款交付的事实。高素珍质证认为,高素珍与许坚坡不认识,与林某不认识。证人证言不可信。两位证人与王凌溪均是朋友,存在利害关系。证人所述都说时间太长及不清,借条怎么写的,是否有300000元现金他们也都不清楚。都是证人单某陈述,没有事实依据,应不予认可。 王凌溪陈述借款经过如下,“本案借款在2008年7月25日当天以现金方式交付给宋涛夫妇。因为高素珍和宋涛要做经营,王凌溪与宋涛夫妇双方关系很好,也没有约定利息。本案的借款借据并未约定借款期限,而且在王凌溪得知高素珍房产被查封后,也多次委托案外人陈经纬向高素珍主张过权利。王凌溪本人是教师,还有做资金方面的投资,家庭也在做投资。这笔资金是家里的钱。双方之间除了这笔经济往来,就没有其他往来了。王凌溪有多次找宋涛和高素珍主张过,后来宋涛病故,有找高素珍主张。高素珍是说她卖掉房子之后会还款,让我们不要起诉。在本案起诉之前,王凌溪也向高素珍主张过借款,但是高素珍在庭外调解的时候否认本笔借款,有赖账的情况,王凌溪不得以才提起本案诉讼。" 高素珍陈述,“本案的借条是宋涛拿条子回来让其签的,因为是夫妻,也就签了。2016年陈经纬的案件,王凌溪的代理人有拿王凌溪的条子给高素珍看,说如果这个条子你认了,陈经纬那个案件利息就不用付了。"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系民间借贷纠纷。王凌溪提供的《借据》系由高素珍签署,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结合证人证言可以证明王凌溪现金交付300000元款项的事实,高素珍未提交证据证明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双方的民间借贷应认定为合法有效。《借据》未约定还款期限,高素珍提出王凌溪的起诉超过诉讼时效缺乏依据,一审法院
5 / 18 依法不予采纳。作为共同借款人之一的宋涛已于2016年去世,王凌溪请求高素珍偿还借款300000元,一审法院依法予以支持。高素珍未偿还款项,给王凌溪造成资金占用的损失,王凌溪还主张自起诉之日即2019年6月11日起按年利率6%标准计算的利息,有事实及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予以支持,计至实际还清之日止。高素珍辩解称借款未实际发生,但未能提交充分的证据予以反驳,不予采纳。王凌溪还主张保全费,有相应的事实及法律依据,予以支持。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一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判决:高素珍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王凌溪借款本金300000元并支付利息(以300000元为基数,按年利率6%标准,自2019年6月11日起计至实际还清之日止)及保全费2020元。 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证据。对于一审认定的事实王凌溪不持异议。高素珍对证人陈某、林某以及王凌溪有关借款经过的陈述不予认可,此外对一审认定的其他事实不持异议。本院对双方当事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均无异议的部分予以确认。
【二审上诉人诉称】高素珍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王凌溪诉讼请求。2.判令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诉讼费用由王凌溪承担。事实与理由:本案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双重错误,所作判决显失公正。一、一审判决认定“结合证人证言可以证明王凌溪现金交付300000元款项的事实"系严重的事实认定错误。1.一审两证人证言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无法证明款项已通过现金交付。(1)一审庭审中,两证人陈述他们二人到担保人许坚坡家里泡茶,高素珍与其亡夫宋涛到许坚坡家里找王凌溪借钱,该在场陈述不可信。证人林某陈述其与高素珍是好朋友,然高素珍并不认识他,连联系方式都没有,其证言不可信。高素珍与担保人许坚坡并不认识,从未去过许坚坡家里,两证人该陈述系共同捏造的虚假陈述。(2)两证人关于借款经过的陈述不具有证明力。首先,两证人均确认王凌溪在安溪做老师,却如此巧合,借钱的时候两证人都某1,而且是在担保人家里。如真系证人林某所述,其与王凌溪是同学,王凌溪到厦门来同学间会约泡茶,就是说当时王凌溪是从安溪到厦
6 / 18 门来借钱给宋涛和高素珍。王凌溪从安溪拿着300000元现金到厦门借给高素珍夫妇,作为债权人还千里迢迢从外地送300000元现金来给债务人,不符合生活常识及通常的借钱方式。其次,证人陈某陈述王凌溪拿一袋现金要借给宋涛和高素珍,一袋现金是放在桌上,他看到钱了,但对于用什么袋子装他却不清楚,显然自相矛盾。而且,证人陈某反复陈述是在旁边泡茶时听说的,对于写借条的过程以及现金多少均不清楚。证人林某陈述,当时他们泡茶的桌子与办公桌隔了三米左右,有看到钱,但对于用什么东西装却没印象对王凌溪带的那袋钱大概有多大没有印象,自相矛盾。对于写借条、欠款是否300000元都不清楚。证人陈述王凌溪借钱给宋涛和高素珍,却对当时许坚坡在做什么不清楚。两证人关于借款经过的陈述不能证明高素珍向王凌溪借款,也不能证明王凌溪将300000元款项交付高素珍或宋涛。2.证人陈某、证人林某与王凌溪相互之间均是朋友和同村老乡,完全可以相互串供,而且证人陈某与王凌溪代理律师存在其他案件的利害关系,两证人证言不应予以采纳。其中,证人陈某信用问题严重,其言行不足以采信。经查裁判文书网及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证人陈某近年来涉及至少八起民间借贷诉讼案件,作为债务人均未偿还任何款项,作为上诉人均缺席,被判决承担赔偿责任,早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累计判决债务近百万元。在(2018)闽0524民初1863号案件中,安溪县人民法院判决陈某及其配偶赔偿150000元,债权人律师为本案王凌溪的代理律师。该案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陈某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其与王凌溪代理律师也存在案件及利益关系的情况下,证人陈某出庭作证,证言更加不可采信。综上,证人均与王凌溪存在利害关系,而且证言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依法不应予以采信,一审判决认定证人证言可证明款项交付事实系严重的事实认定错误。二、一审判决认定“高素珍辩解借款未实际发生,但未能提交充分的证据予以反驳,本院不予采纳"系法律适用错误,本案王凌溪主张还款证据不足,依法不应予以认定。1.两证人证言毫无事实依据,无法证明款项出借事实,王凌溪特地让两证人出庭证明其交付现金的相关陈述也正说明了王凌溪主张无依据。2.根据王凌溪的陈述可知,2008年,其时33岁,在安溪做老师,正是负担家庭的年纪,300000元在当时应属于大额款项,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