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货车超限监测站建设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6
2篇公路治超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参考)2篇公路治超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参考)篇一根据省政府治超办和省厅的统一安排,参照《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 xxx 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全国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 (试点工程版 )》、《 xxx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 )建设地点某某某超限检测站位于某某某线 K666+666 处公路南侧。
(二 )项目内容本项目是新建项目,为Ⅱ类治超检测站,总面积 ****平方米,折合 ****亩,规划建设面积 ****平方米。
土地使用形式为永久性购置,购置资金 ****万元。
建设主要项目包括检测引线、房建设施、场地硬化、检测系统、监控管理系统、信息化软件系统和安全设施建设。
具体建设内容为:1、场地清理共清理办公区场地和卸载区场地 ****平方米,包括挖除土方 ****立方。
2、检测引线建设过磅检测引线长 ***米,宽 ****米,面积 ****平方米。
路面结构为:****厘米砂砾, ****厘米水稳基层, ****厘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3、检测系统设置为安装预检磅、固定磅、复检磅等三个检测磅,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底槽。
4、预检系统5、复检系统6、监控设施及信息化建设。
7、深水井建设 8、排水工程设计安装独立的排水系统,安装长 ***米,直径为 ****厘米的混凝土预制管。
9、卸载场地硬化 (全部硬化 ) 10、办公区场地硬化11、变压器及照明设施 12、警卫室新建 13、治超岗亭新建14、不停车预检系统 15、围墙建设及粉刷 16、电动伸缩门两套。
17、院内外绿化栽植雪松、玉兰、龙爪槐、黄杨、紫叶小檗等。
18、标志标牌 19、标线 20、安全配套设施 21、站名设计及安装 22、办公设施 23、设计费建成后的站点功能齐全、外观颜色醒目、标志标牌统一、交通组织优化,符合交通运输部有关技术规范的Ⅱ类治超检测站。
数字治超综合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治超,即治理超限运输,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日益增长,超限运输现象屡禁不止,给道路安全、桥梁涵洞和车辆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建设数字治超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治超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平台架构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平台的基础,主要包括车载传感器、道路检测设备、无人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车辆信息、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原始素材。
2.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形成可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
这里涉及到的技术有大数据分析、算法等。
3.应用服务层(1)监控预警模块: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违法行为及时预警。
(2)违法处理模块:对违法车辆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记分等。
(3)数据分析模块: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超限运输的规律和特点。
(4)宣传教育模块: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治超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4.用户交互层用户交互层是平台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主要包括Web端、APP端等。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查看实时数据、违法记录、处罚情况等。
三、技术路线1.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计算。
2.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
3.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与平台的无缝对接。
4.技术:利用技术,提高平台的智能化程度。
四、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对现有治超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数字治超综合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3.技术研发:开发平台所需的关键技术,如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
4.系统集成:将各功能模块整合到平台中,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5.测试验收:对平台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满足实际需求。
6.推广应用:在试点地区推广平台应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文档一、引言超限超载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其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传统的超限超载执法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为了提高超限超载执法的效率与精确度,建立一个高效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势在必行。
二、系统概述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是指通过在指定场所安装电子称重设备、在线监控设备等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自动检测、采集证据并自动扣罚的一种执法方式。
系统主要包括电子称重装置、在线监控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违法数据处理设备以及管理平台等组成。
三、系统功能1.自动检测:系统通过电子称重装置对经过的车辆进行自动称重,并判断是否超限超载。
2.实时监控:在线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称重数据和车辆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证据采集:系统通过在线监控设备,记录超限超载车辆的相关证据,如视频、照片等。
4.数据传输:将检测数据和证据通过数据传输设备传送至违法数据处理设备。
5.违法数据处理:违法数据处理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超限超载违法记录,并接入交通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扣罚等后续处理。
6.管理平台:提供对系统的实时监控、管理和维护,方便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远程操作。
四、系统实施步骤1.区域规划: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和超限超载情况,确定合适的执法区域。
2.设备安装:根据规划的执法区域,在关键位置安装电子称重装置和在线监控设备。
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数据传输设备:选择稳定的数据传输设备,确保数据的及时传送和安全性。
4.违法数据处理设备:选择高效的违法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生成相应的违法记录。
5.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一个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管理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
五、系统效益1.提高执法效率:非现场执法系统能够自动检测、采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大大提高执法效率。
2.提升执法精确度:系统通过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处理,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升了执法的精确度。
智慧车辆检测站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车辆数量的增长,道路交通安全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车辆行驶质量,车辆检测日益显得非常必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车辆检测站应运而生。
二、建设方案2.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车辆检测站的基础设施包括车辆检测设备和相关软件系统。
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客户的满意度,需要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
同时,在软件系统方面也需要选用的高效稳定的系统,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适当的车辆停车场和维修中心,使车辆检测站成为一个集检测、维修为一体的大型服务站。
2.2 人才培养在智慧车辆检测站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保证车辆检测站正常运行和开展各项工作,需要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并且,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晋升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2.3 系统升级和维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提高,智慧车辆检测站的系统升级和维护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在系统升级方面,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满足不同车辆的检测需求。
在维护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服务的及时响应。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以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三、建设效果通过智慧车辆检测站的建设,可以实现车辆安全检测、故障分析、电子维修和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车主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测和维修服务,同时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行驶质量。
对于检测站而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提高自身的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持续提升。
四、总结智慧车辆检测站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政府的需求,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行驶质量的需要。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切实提高车辆检测站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超限检测站2024年度工作计划序言超限检测站是负责对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进行超限检测的设施,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公路交通安全,保护道路基础设施,并促进交通管理的有序进行。
在2024年,超限检测站将继续承担重要的职责,全力推动超限检测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限检测站2024年度工作计划,以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一、总体目标超限检测站2024年度工作总体目标是优化超限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加强技术装备更新和人员培训,全面提升超限检测站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检测站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检测、数据采集和信息传输。
2. 全面升级检测设备,确保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岗位能力。
4. 加强与公安交管部门、路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超限检测工作的落实。
二、工作内容1. 智能化升级在2024年,超限检测站将继续推动智能化升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整合现有检测设备,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2)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3)优化检测流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2. 设备更新超限检测站将全面更新检测设备,以确保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工作包括:(1)淘汰老化的设备,引进最新的超限检测技术;(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3)加强设备质量监督,提高设备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3. 人员培训超限检测站将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新技术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能力;(2)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检测能力;(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4. 协作与合作超限检测站将加强与公安交管部门、路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合作,共同推动超限检测工作。
具体工作包括:(1)建立联合检测与执法机制,加强对超限车辆的筛查和处置;(2)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对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3)积极参与交通管理活动,为公路交通安全和效率做出贡献。
智慧交通超载超限系统设计方案智慧交通超载超限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监测载重和尺寸超限车辆,预警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交通管控能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以下是一个智慧交通超载超限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模块等。
一、系统架构智慧交通超载超限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道路上,采集车辆的载重和尺寸信息。
2. 数据传输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3. 中央服务器:接收、存储和处理来自数据传输设备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管理。
4. 软件应用系统:包括违法处理系统、预警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
5. 用户终端:提供用户接口,用于查询和管理系统信息。
二、硬件设备1. 数据采集设备:可以使用称重传感器和测距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的载重和尺寸。
2. 数据传输设备:可以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3. 中央服务器: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并提供实时查询和分析功能。
4. 软件应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等设备。
5. 用户终端: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计算机等设备,提供用户接口。
三、软件功能模块1. 违法处理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判断是否存在载重和尺寸超限行为,并生成违法报警,在用户终端上显示相关信息。
2. 预警系统:预测道路交通管制情况,给用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其选择合适的道路通行。
3. 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例如超载超限车辆的分布和路段的交通状况等。
4. 数据存储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方便数据查询和分析。
5. 报表生成系统:生成相关报表,展示交通违法情况和各个路段的道路交通状况。
6.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用户信息,包括注册、登录、权限设置等功能。
四、系统工作流程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上车辆的载重和尺寸信息。
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超限站建设是交通管理部门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道路设施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超限站建设的必要性。
1. 道路交通安全,超限车辆的存在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建设超限站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道路设施保护,超限车辆对道路设施造成损坏,建设超限站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保护道路设施的完整性。
3. 交通秩序维护,超限车辆的存在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建设超限站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维护交通秩序。
三、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
1. 确定建设地点,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超限车辆通行路线,确定超限站建设的地点,选择交通流量大、超限车辆通行频繁的区域进行建设。
2. 确定监测设备,选择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包括超限车辆的高度、宽度、长度等参数的监测设备,以及车牌识别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制定监测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超限车辆的监测标准,包括超限车辆的尺寸、重量等参数的限制标准,以及超限车辆的处罚标准。
4.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超限站监测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超限车辆的宣传教育工作,包括超限车辆的危害性、监测设备的作用和处罚标准等内容,提高超限车辆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6. 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对超限车辆的执法监督,包括对超限车辆的处罚和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确保超限站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效果。
四、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的效果。
1. 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道路设施得到有效保护,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保护道路设施的完整性。
3. 交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超限站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监测超限车辆,维护交通秩序。
仪陇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目录仪陇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 (1)1前言 (3)2系统设计概述 (3)2.1先进性与特点 (4)2.2系统设计依据 (4)3系统介绍 (5)3.1系统工作流程 (5)3.2道路不停车预检系统 (7)3.3治超站静态复检系统 (12)3.4系统防雷设计 (16)3.5站端系统 (17)1 前言近年来,通过治理超限超载综合检查站、治理超限超载监测及信息系统等建设,使道路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由于路网密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超限超载车辆绕行检查站,逃避检查行为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目前缺乏自动化的路面超限超载监测手段,难以及时掌握超限超载车辆绕行线路和冲站情况,为路面移动执法、源头末端责任倒查带来难度。
因此亟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建设自动化的治理超限超载路面监测信息系统,实现车辆超限超载信息采集与共享,为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区域超限超载现状、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智能治超体系与长效治超机制奠定基础。
2 系统设计概述为提高治超站工作效率,实现治超科技化,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为治超工作带来辅助和提升,我公司为此结合动自身自动化与云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综合监测站、路面监测站、动态称重预检和静态称重精检实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
提出“智慧货车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
本系统本着先进性选择的原则,动态称重模块采用最先进的石英称重传感器。
石英传感器无论在施工工程量、称重精度、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等方面,均占明显领先优势。
系统称重精度达到动态5级标准,数据可直接用于执法的要求,并可为软件计算提供更多基础数据。
能有效的识别和处理车辆在检测区域内跨道行驶、拥堵、停留等各种不规则行驶。
在通过我公司自有知识产权计重软件处理后,能准确得出车辆轴重、总重、轴型、车型、速度等信息,保障整个系统计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系统称重模块采用稳定可靠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在其他设备选择时均优先选用性能成熟可靠的知名品牌,从源头上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考虑到野外恶劣的运行环境,系统关键设备均采用工业级型号,坚决杜绝商用级设备用于户外环境对本系统造成的不稳定影响,以保证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并预留了相应接口,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充和升级。
也可以在系统改动很小的情况下,将数据接入其它应用系统(或将其它系统数据接入本系统),满足用户扩充应用的需求。
2.1先进性与特点本方案具备如下先进性和特点:(一)动静态检测无缝对接。
将不停车预检测系统与治超站原有静态称重系统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系统,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这一套软件同时查看和处理不停车预检及静态称重,极大减少工作量。
(二)大数据分析。
采用一套整合系统后,当车辆经过治超站管辖区域时,其不停车动态预检数据与静态称重数据可同时出现在工作人员的处理流程模块,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可查看车辆以往通行数据,可自动设定黑名单,可自动统计分析站点通行数据,更科学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汇总上报。
而且单个站点数据还可以与其它站点数据交互,使治超工作更加有机完善。
(三)自动处理。
系统将按治超工作流,设计自动处理模块。
依据载重货车的动态预检数据和静态称重数据,自动生成不同处理界面,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处理界面中进行相关选择,就能自动处理各种情况,避免了人工输入的各种弊端。
(四)智能联动。
由于有了动静数据的共享,当出现静态数据的缺失时,系统会自动判定有超限的载重货车冲站,系统会自动报警,同时根据治超站工作流程,可以向交警、运政等相关职能发送报警。
(五)无限扩展。
智慧型治超站点级软件具有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背景,可以升级扩展为市级综合平台,可实现全市数据间的共享,对过境车辆进行全程监控。
2.2系统设计依据系统设计依据:GB 231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3453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A/T 484—2004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志QC-T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JJG907-2006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JT/T 604—2011 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DB11/T 384—2009(所有部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B11/T 493—2007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11/776—2011道路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3 系统介绍本系统由不停车高速预检系统、治超站内静态精检系统与治超管理平台构成,通过动态称重预检与静态精检有机的结合,全面收集道路交通和超限情况的完整数据,并且汇总到治超站管理中心。
以此实现对超限情况的处理,以及对治超工作情况的全面实时动态展示分析和了解。
3.1系统工作流程设置在道路上的不停车预检系统在车辆通过时获取车辆的轴型、轴数和货车重量、车牌号等车辆过境信息并传回现场管理中心。
现场管理中心服务器实时接收预检系统传回的车辆信息,并根据超限检测软件事先输入的轴重/总重限值判断过往车辆是否超限。
预检系统一旦发现超限车,则驱动设置在外场LED可变情报板并报警,将超限车的车牌号、违法内容及处理信息传输至可变情报板,用以提醒驾驶人员。
对于预检未超限的车辆,可以直接放行或进行抽查,对于动态预检超限的车辆,则必须进入治超监测站进行静态称复检,否则做为冲站处理。
复检超限的车辆,系统会自动根据超限情况生成处理单并做记录,完成自动化处理流程。
所有的流程数据,都会实时汇总到中心管理平台,以供管理人员对道路交通实时情况、治超站工作完成情况和治超工作决策辅助提供统计和分析的数据依据。
货车通过动态监测站进站复检超限进站抽检未超限生成、打印处理单复检超限卸货、罚款等处理放行未超限未超限生成记录并同步到市中心平台未进入治超站,作为冲站处理3.2道路不停车预检系统在道路上安装的不停车预检监测终端:采用石英动态称重传感器,对公路上高速通行货车进行称重,实现路面快速治超监测,允许的货车通行速度为5-180km/h。
系统示意图如下:不停车预检系统示意图当有货车从称重设备上通行时,治超控制器自动采集货车称重信息、车牌信息、车轴信息以及其他辅助信息,进行超限判断和数据集成,将治超检测记录本地存储,同时上传到中心系统。
治超检测记录包括治超检测记录号、设备编号、数据记录时间、货车重量、车牌号码、车牌类型、车轴数量、超限代码等。
检测记录还包括环境温度、车速、车加速度等动态信息。
系统结构图如下:系统特色与优势:1.称重检测系统无需停车或以特定速度通过,可有效避免在车流量较大情况下发生的交通拥堵现象;2.系统对车辆进行准确、有效的自动分离,并能处理车辆排队、倒车、点刹车等复杂多变的行驶状态,保证车辆和数据严格对应3.无需附加其他辅助传感器,系统便能准确得出车辆速度、轴重、总重、轴型、车型等信息4.系统自动化,可有效降低现场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危险拦车现象,采用7*24小时无人值守式运行方式,当车辆通过称重区域时,可自动识别车辆信息,自动称重并匹配车牌号,自动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接受处理提示,对不接受处理的恶意逃逸超限嫌疑车辆自动监控与数据自动存储,系统故障自动提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5.彻底改变目前“人工判断、抽样检测”执法方式,有效避免违规放行、执法不严等不良现象。
6.检测设备采用浅基础安装,对路面的破坏较小,且施工方便,周期短,减少主路路面由于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7.系统现场数据采集处理器具有开机自检、自动校时和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在系统故障、自检异常、通讯失败、程序迷走时能自动复位,复位时间不超过15秒。
8.在通讯链路发生故障时,能自动保存相关数据及断点信息,并自动检测链路状态,一旦链路恢复时,能将保存数据自动再次上传至管理中心服务器,确保数据库信息完整。
系统主要设备介绍A、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采集处理器采用高可靠性的嵌入式工业计算机系统和高速率信号采集卡组成,整个装在控制盒内,程序固化在电子盘内。
用于处理来自于传感器、地感线圈的信号和数据,计算出通过车辆的轴重、总重等,并把相关数据发送给管理计算机。
结构设计:采用总线结构设计,含有A/D卡、CPU处理板、I/O接口板等;设备防雷:含防电涌、防雷装置;数据接口:RS232/RS485/RJ45;防护等级:IP68温度范围:-20℃~60℃;湿度:0%~95%,无凝结;设备功能:(1)采集来至称重传感器、地感线圈等的数据、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
并按要求实时上传管理计算机。
(2)具备数据自动缓存功能,能够保存一定数量的数据,当向管理计算机发送数据失败时,能重发数据,保持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3)带有调试用操作面板和调试用外接便携式计算机接口,能够方便地对称重检测设备进行校准调试;(4)具有自诊断功能,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信息接口向外部发出故障信息;(5)通信接口:标准RS232串行通信口;通信速率:9600~115200bps可选(另有RS485、RJ45接口备用);B、石英动态称重传感器单只传感器外形单轴额定载荷:30t;单轴最大过载能力:45t;速度量程:5~200km/h动态检测精度:±5%(95%置信度)防护等级:IP68MTBF≥20000h;工作环境温度范围:-50℃~+85℃;相对湿度范围:0~95%C、可变情报板环境温度:-30~80℃D、车牌识别子系统:采用视频技术和车牌识别算法,对货车的车牌号码进行识别设备特性:500 万像素2/3" 逐行扫描CCD,最大分辨率可达2448×2048支持双码流,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H.264 编码,压缩比高,且处理非常灵活,同时支持MJPEG 编码,抓拍帧采用JPEG 编码,图片质量可设支持同步闪光灯输出,最多可支持 3 路闪光灯同步输出。
主要技术参数:3.3治超站静态复检系统在货车进入治超站的同时,系统抓拍车头照片,并进行车牌识别。
货车进入精检称重区后,在安装在精检称重台上秤端栏杆机的引导下示依次通过整车静态称重系统,检测出车辆的总重、车轴数、轴组数、车牌,并将检测信息上传至精检计算机,作为执法依据。
车辆如果不超限,车辆返回主车道;如果车辆超限,驾驶员将车辆开进卸货场并到执法大厅接收处理。
基础选择可采用浅基坑或无基坑,用户可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主要是排水)等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配上轮轴识别器建议要求配置浅基础,以提高轮轴识别器正确识别率。
本系统除了自身的地中衡之外,还支持市面上常见的地中衡系统的接入接口,只需要通过很小的无损技术改动,便可以接入站内静态地中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