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 格式:docx
- 大小:48.44 KB
- 文档页数:18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范本矿山开采是一项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
为了促进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保和安全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范本。
一、环境保护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矿山开采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项行为符合环保要求。
2.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矿山开采前后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 优化矿山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 建立严格的企业自我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问题。
定期公布环境监测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5.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组织环境保护培训,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
二、安全生产矿山开采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矿山开采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确保员工了解危险源,掌握自救逃生方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警惕。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防护用具、逃生通道和灭火设备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4. 强化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分享安全经验和信息。
参与矿山开采行业的安全培训和研讨活动,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
三、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的联系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是密切相关的。
环境污染会对人身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安全事故也会导致环境的破坏。
因此,矿山开采企业在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时应密切关注两者的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 环境监测与安全检查相结合。
在进行矿山开采的同时,开展环境监测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和环境问题。
绿色矿山六大内容介绍绿色矿山是指在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矿山。
它以绿色的理念为指导,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节约资源1.合理规划矿山开发:通过科学的矿山规划,合理布局矿山开采区域,充分考虑矿山资源的分布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高效利用矿石: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提高矿石的选别率和回收率,减少矿石的损耗,最大限度地利用矿石资源。
3.节约用水:采用闭路循环系统和节水设备,减少矿山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保护1.废弃物处理:采用环保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对矿山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利用。
例如,进行废弃物的填埋、焚烧或回收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2.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站,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3.大气污染控制: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减少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和尾气排放,保护空气质量。
安全生产1.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的管控和监测。
2.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矿山安全设施,包括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监控系统等,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3.培训与教育:加强对矿山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社会责任1.就业机会: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修路修桥等,回馈社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3.社会文化建设:关注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支持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企业管理1.环境管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控制。
2.资源管理:建立资源管理体系,制定资源管理方案,合理利用和保护矿山资源。
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矿山环境,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矿产资源保护法》、《矿山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影响评价1.矿山开采计划实施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包括对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评估。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通过国家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施行。
三、环境保护设施1.矿山开采需建设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粉尘控制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2.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监管要求。
3.矿山经营单位必须进行定期的环保设施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矿山废弃物处理1.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废弃物收集点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建设,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
3.矿山经营单位必须定期清理废弃物,并确保其合理、安全的处理和处置。
五、水资源保护1.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必须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严禁矿山开采过程中任意挖掘或改变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和干涸。
3.矿山经营单位必须建设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确保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大气污染防治1.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尾气等污染物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收集。
2.矿山经营单位必须建设完善的排气系统,将废气排放到环境标准要求内。
3.矿山经营单位必须进行定期的大气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排气情况,确保达标排放。
七、生态修复和恢复1.矿山经营单位需制定生态修复和恢复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对矿山植被、土地等进行恢复。
2.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持续改善。
3.矿山经营单位必须进行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生态修复和恢复情况。
八、环境监督和检查1.矿山经营单位必须接受环保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1. 引言矿山开采是人类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矿山开采活动能够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矿山开采活动的负面影响。
2.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措施2.1 矿山开采区域的生态恢复矿山开采活动常常导致土地的破坏、植被的消失和水源的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在矿山开采的同时,采取措施对矿山开采区域进行生态恢复。
这包括对开采后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植被覆盖,修复水源等。
2.2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处理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到环境标准。
2.3 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矿山开采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也对环境影响巨大。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选择环保型设备和技术来替代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开采方式。
比如,采用无爆破技术替代传统的爆破方式,采用节能型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等。
2.4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为了确保矿山开采活动的环境保护效果,必须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
这包括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并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
同时,对于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开采活动,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 矿山开采安全生产措施3.1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矿山开采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来保证安全生产。
这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等。
3.2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矿山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和事故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同时,在事故发生后,要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环境保护2003年8月贵州工业大学编制了本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清镇市环保局的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认为,荣祥铝铁矿山建设和矿石开采产生的废水、粉尘等污染物浓度低,只要认真落实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加强管理,则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的建设可行的。
清镇市环保局审批意见为:1、有专用渣场堆存固体废物,并修建挡渣墙,减少水土流失/2、安装除尘设施和做好工人防尘工作。
3、对矿山废弃地进行覆盖绿化,恢复矿区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03年7月贵州天辰黔地不动产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咨询评估中心编制了《清镇市流长老黑山I号荣祥铝土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认为,拟建清镇市流长老黑山I号荣祥铝土矿为小型矿山,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形地貌简单,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亦简单,有人类采矿遗迹,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到中等。
评估级别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定为三级评估项目。
矿山区未发现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象。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当所开挖的岩石边坡大于稳定边坡高度时、矿山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为避免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影响,必须坚持开采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对废弃矿渣和可能因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可靠的防治措施及工程治理,同时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等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对工作人员构成危害。
应加强生产人员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本方案环境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业场地绿化在矿山附近种植绿色植物,以交货空气,美化环境。
二、废弃矿渣处理露天开采的废弃矿渣应该统一堆放废石场,边堆放边整平边回填并进行绿化。
三、环境保护、矿山建设应按《环境保护法》进行治理和保护,必须做好保护村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必须做好矿山周围植被的保护,不许随意开山采石及开荒,不得非法砍伐矿区周围的林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
矿山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山开采管理,保护环境,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矿山开采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山管理制度办法是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规范与要求,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条矿山管理制度办法内容应当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符合国家环保、安全生产、资源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矿山管理制度办法的修订应当根据实践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进行,提高科学性和操作性。
第二章矿山规划管理第六条矿山规划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开发规划,合理确定矿产资源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期限。
第七条矿山规划应当加强与周边环境及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确保矿山开采活动与周边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
第八条矿山规划应当明确矿山环境恢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第三章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第九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应当根据矿山开采活动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十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等内容。
第十一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加强对矿山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并严格执行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矿工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矿山环境保护管理第十四条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应当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
第十五条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对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
第十六条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建立矿山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七条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应当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和修复机制,依法对矿山环境损害责任人予以追究。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第一,合法合规。
矿山开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取得相应的开采许可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要遵守环保、安全生产等相关标准,确保矿山开采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第二,科学规划。
矿山开采规划要科学合理,考虑到矿山资源的寿命、开采强度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因素,确保矿山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开采和综合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生态破坏。
第三,保护环境。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和保护规划,减少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生态修复。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对矿山开采后的土地、植被、水体等进行生态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功能,实现矿山开采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五,安全防护。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包括矿山井下、井上设备的安全设施、应急避险设备、员工培训和安全管理措施等,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第六,资源综合利用。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充分利用矿山资源,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第七,社会责任。
矿山开采规划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政府、社区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护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总之,矿山开采规划要求从合法合规、科学规划、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安全防护、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矿山开采规划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响应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提升矿山开采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矿山开采是指人们通过采掘矿石、矿砂等资源进行经济利用的活动。
然而,由于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因此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矿业企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一、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矿山开采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土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
1. 土地保护矿山开采活动会导致土地破坏,如土地沉陷、地质灾害和植被覆盖减少等。
为了减轻矿山开采对土地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区域,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 强化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补植植被等方法修复受损的土地;- 推广绿色矿山建设,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2. 水资源保护矿山开采活动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如废水排放、地下水受到破坏等。
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尽量避免地下水的开采和破坏;- 加强对附近水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3. 大气污染控制矿山开采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引入先进的除尘设备和治理技术,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加强对附近居民的健康监测,确保大气环境对居民的影响不超过安全标准。
4. 生态系统修复矿山开采活动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砍伐、湿地消失和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等。
为了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推动矿山复绿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修复矿山区域的植被;- 加强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工作,提高生物多样性。
以上是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措施,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矿山类型、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等因素,制定具体的环保方案。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矿山开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也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矿山开采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矿山开采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必要要求。
在过去,矿山开采往往只关注矿产资源的获取,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现在的矿山开采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
矿山企业要制定并执行环境管理制度,严禁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此外,要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矿山开采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矿山开采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矿山开采属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发且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要加强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的更新和管理,保障矿工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要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利用。
矿山开采对水、电、燃料等资源的消耗较大,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
矿山企业应当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能源管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最后,矿山开采还要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矿山开采往往对土地、水域和植被造成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矿山企业要制定并执行生态修复方案,根据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和需求,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同时,还可以开展植树造林等环境保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责任。
总结起来,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任务。
只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实现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矿山开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矿山开采活动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
本文将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以及解决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矿山开采会导致大量的土地破坏和生态系统破坏。
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开辟大量的土地用于采矿和堆放矿石,这可能导致土地沉降、裂缝产生和地表塌陷等问题。
此外,开采活动还会破坏周围的水环境,导致水源的污染和水体的过度提取。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尾矿排放和废水排放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矿山开采还会导致大量的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其次,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矿山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操作。
如果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工人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常见的矿山安全事故包括矿井塌陷、爆炸、火灾等。
这些事故通常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那么,如何解决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呢?首先,应该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监管。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矿业法规,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审批和监管。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其次,矿山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
矿山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方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和处理。
同时,矿山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可以为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
矿山开采过程中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例如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来监测矿山的环境状况和安全状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隐患。
采矿业中的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矿山作为资源开采的重要领域,既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环境影响。
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是保障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就矿山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矿山安全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矿山安全管理的基础。
矿山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促使责任意识深入人心。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得到落实。
2. 预防性管理矿山安全事故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预防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矿山企业应通过加强安全培训、督促员工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等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安全生产。
3. 紧急救援制度矿山作为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事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因此,建立完善紧急救援制度,明确各级救援组织和各自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和救援效率。
二、矿山环境保护1. 持续监测与评估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得到持续的监测与评估。
矿山企业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空气、水质、土壤等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 废弃物管理矿山作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矿山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处置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3. 生态恢复与治理矿山开采往往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生态恢复与治理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
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制定生态恢复计划,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
三、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应用在矿山安全与环境保护中,科技创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矿山企业应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矿山工艺和设备,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智能化监测和管理系统,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矿山开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矿山开采活动,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根据《矿产资源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涉及矿山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生产、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以及相关资料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矿山开采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取得开采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开采活动;2. 公开透明原则:开采过程的相关信息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3. 安全保障原则:保障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4. 环境保护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5. 资源节约原则:在保证矿山开采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资源开采。
四、环境影响评价1. 对于涉及环境影响较大的矿山开采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 各级环保部门应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和审批。
五、矿山规划与设计1. 矿山开采前应进行规划设计,包括采矿设计、安全生产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
2. 矿山规划应符合国家、地方规划要求,矿区内应符合安全、生产、生活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条件。
六、矿山开采许可1. 矿山开采需经过许可,一切矿山开采项目必须取得国家或地方矿山权,开采前应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开采活动。
2. 对于已取得开采许可证的矿山项目,需要按照许可证规定的条件和期限进行开采,相关主管部门应对开采行为进行监督。
七、安全生产管理1. 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关于矿山安全生产的规定进行管理,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购买必要的安全生产保险。
2. 进行矿山开采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培训,掌握安全作业知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相关主管部门应对矿山开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矿山开采单位整改。
八、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1. 矿山开采活动中应做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企业及其下属所有生产、施工、服务等部门。
第三条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环保、有序进行。
二、环保管理制度第四条矿山企业应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化、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闭坑矿区生态化。
第五条企业领导、员工要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处理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六条加强废水、粉尘、固体废物以及噪声的污染防治,保护矿区环境。
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
第七条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做好污染治理工作,提出治理规划,落实治理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污染治理。
三、安全管理制度第八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及员工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第九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加强矿山安全设施管理,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
第十一条加强矿山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三条加强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组织与实施第十四条建立矿山环保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设立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定期召开矿山环保及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五、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对矿山环保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等处理。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范本矿山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活动, 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还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
因此, 加强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两个方面, 提出相应的范本。
一、矿山开采环境保护范本:1.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矿山开采应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 综合考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保护: 合理确定开采范围, 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衰竭, 并考虑未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生态环境保护: 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保护土地、水源和空气质量,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 经济效益:充分考虑资源开采的盈利与成本之比, 确保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强化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的矿山环境监管机制, 加强对开采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开采过程中不发生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做法包括: - 建立监控设施: 在矿山开采区域安装环境监测设备, 实时监测大气、水质和噪音等环境指标。
- 加强监测和评估: 定期对矿山开采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加强执法力度:对那些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3.推行矿山生态修复矿山开采活动会对地表、植被和土壤造成破坏, 因此在开采结束后应进行矿山生态修复, 恢复和改善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
具体做法包括:- 土地复垦: 将矿山区域的土地进行重新平整, 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 植被恢复: 进行植被的补植, 选择耐荒、耐旱的植物进行种植, 增强植被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 水体治理:对矿山区域的河流、湖泊进行水体治理, 净化水质, 恢复水生态系统。
4.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对矿山企业进行责任保险, 确保企业能够承担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产生的经济补偿责任。
矿山企业环保安全工作计划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矿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
然而,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矿山企业不能仅局限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应该重视环保和安全工作的开展。
因此,本文将以矿山企业环保安全工作为主题,制定一份全面的工作计划。
一、环保工作计划1.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多个方面的监测项目。
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做好环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对矿山企业的环保管理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标准。
3.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矿山企业应该在开采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布局矿山地理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并在矿山关闭后,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工作,重点保护和培育濒危物种。
4.推广绿色矿业开发:鼓励矿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的绿色矿业开发方式。
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5.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建立矿山企业与周边环境的隔离带,合理设置防护设施,减少矿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同时,加强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
6.加强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矿山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
同时,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二、安全工作计划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矿山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责任体系。
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企业应合理规划和布局安全设施,包括防火、消防、排爆等方面的设施。
同时,加强对矿井、矿山设备和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矿山资源的开采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矿山开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安全问题,给人类和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才能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环境保护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资源的破坏。
大部分矿山开采都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挖、掏空,导致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功能丧失。
2. 水质污染。
矿山开采中的废水、废渣等对水质产生极大的危害,使水资源无法再利用,造成水污染。
3. 空气污染。
采用传统的爆破、矿石破碎等方法,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污染周边的大气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矿山开采过程中应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1. 加强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依法惩处违法行为。
2. 采用环保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废水处理设备、粉尘净化等。
3. 节约用水,实行水资源综合利用。
4. 实行生态适应性开采,重视矿山生态修复。
5. 弘扬环保文化,调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二、安全生产矿山是一个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堪忧。
矿山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爆炸事故。
矿山开采使用的爆炸物质更容易引发爆炸事故,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
2. 地质灾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会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地质灾害,如地震、山洪、泥石流等。
3. 机械事故。
机械设备的老旧、维修不当等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矿山开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实行责任制。
2. 加强矿山监测和预警系统。
3. 采用安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机器设备的性能可靠。
4. 加强矿工岗前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水平。
5. 建立矿山应急救援预案,应对突发事故。
三、可持续利用矿山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必须实行可持续利用,确保矿山资源的充分发掘,并保护环境,使之不被枯竭。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保和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矿山企业的环保和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矿山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矿山项目,包括矿山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三、环保管理制度1.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1)明确矿山企业环保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环保责任体系。
(2)矿山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环保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对本岗位的环保工作负责。
(3)设立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环境监测制度(1)定期对矿山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建立环境监测档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制度(1)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2)建立健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确保处理效果。
(3)对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4. 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建设环保设施,确保设施符合设计标准。
(2)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3)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矿山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3)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对矿山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编号:SM-ZD-98361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环境保护20xx年8月贵州工业大学编制了本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清镇市环保局的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认为,荣祥铝铁矿山建设和矿石开采产生的废水、粉尘等污染物浓度低,只要认真落实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加强管理,则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的建设可行的。
清镇市环保局审批意见为:1、有专用渣场堆存固体废物,并修建挡渣墙,减少水土流失/2、安装除尘设施和做好工人防尘工作。
3、对矿山废弃地进行覆盖绿化,恢复矿区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xx年7月贵州天辰黔地不动产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咨询评估中心编制了《清镇市流长老黑山I号荣祥铝土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认为,拟建清镇市流长老黑山I号荣祥铝土矿为小型矿山,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形地貌简单,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亦简单,有人类采矿遗迹,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到中等。
评估级别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定为三级评估项目。
矿山区未发现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象。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当所开挖的岩石边坡大于稳定边坡高度时、矿山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
为避免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影响,必须坚持开采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对废弃矿渣和可能因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可靠的防治措施及工程治理,同时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等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对工作人员构成危害。
应加强生产人员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本方案环境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业场地绿化在矿山附近种植绿色植物,以交货空气,美化环境。
二、废弃矿渣处理露天开采的废弃矿渣应该统一堆放废石场,边堆放边整平边回填并进行绿化。
三、环境保护、矿山建设应按《环境保护法》进行治理和保护,必须做好保护村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必须做好矿山周围植被的保护,不许随意开山采石及开荒,不得非法砍伐矿区周围的林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
矿区紧邻公路,为了不破坏公路,开采过程中要考虑公路的安全,确保车辆及行的安全,避免对公路等造成危害。
1、方案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标准:1)、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3)、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4)、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2类区标准。
(2)、排放标准:1)、《潜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2)、分散产尘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二类标准;4)、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GB5085.3-1996)。
2、污水排放由于本矿山为露天开采,采用机械开采,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生活用污水少,故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甚微,但为了做到环境保护,应将汗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SS。
须经WSZ1-5型地理式污水处理高设备处理达到《汗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般标准后,经场地排水沟排出场地外(污水处理工艺见下图)。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生产生活污水调节池加药沉淀池消防洒水消防洒水或达标排放3、除尘和消音措施(1)采场子及矿石场地防尘措施矿区内采矿作业、矿石转运及矿石破碎过程中将产生粉尘,必须在采场矿石转运路线及碎石场地周围设置洒水除尘龙头。
(2)消音措施矿区噪音来自采场钻机、破碎机及爆破工作等。
要求对有产生有害噪音设备设置消音装置,控制噪音应满足《工业企业噪音卫生标准》中小于85Db(A)之规定。
4、噪音及有毒气体5、矿区环境监测及治理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是为了能定期了解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机构,对全矿的水质、粉尘、噪声及有毒气体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根据矿山开采实际情况进行绿化或复耕。
6、矿山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价由于矿山开采原矿,破碎后直接销售,所以生活及生产产生的污水少,因此矿山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
7、水土优质、土地复垦方案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矿山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以及水土流失等实行“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堆渣场实行边堆放边绿化,可采取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露天开采完后,必须进行回填处理,采取在废石、废渣上种草、树等复垦措施。
对采矿留下的陡坎、低凹等段进行开挖、填土并复垦。
根据实际情况,对留下的边坡采取护坡方式,对形成的危岩进行清除或支挡。
通过这些安全环保整治措施,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尽量恢复矿区原始环境。
(四)、闭坑时的复垦方案采矿开采完毕后,应将剥离的废土、废石回填采空区,并在其上部覆盖腐植土,种植林木、草或农植物,绿化环境。
八、矿山安全(一)危害安全生产因素分析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自然危害因素主要有地质灾害(山体、矿体)开裂、崩塌、滑坡、岩溶塌陷、泥石流等),恶劣气候(大风、大雨夹杂冰雹)、粉尘及噪音等。
2、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主要有:(1)、不规则开采,不按照开采设计方案自上而下梯形开采,不预留安全距离,采场采面组成要素不合理,未预留安全距离;(2)、采面、作业场地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3)、违规使用危爆化学品;(4)、老人、小孩、残疾人参与作业;(5)、底部掏采;(6)、粉尘污染;(7)上下同时作业;(8)、放炮之前未彻底清场和掩盖机械设备,公路上未设警戒哨;(9)、放炮时要注意施工人员及运矿公路行人的安全;(10)、危险区域未设定任何警戒标识…等。
3、其他危害分析(1)、职工未进行安全培训,无证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不遵守操作规程等;(2)、无关人员(包括老人、小孩、残疾人等)进入工区长期住扎,自由进入危险区域,乱撞乱窜;(3)、无证驾驶,违章驾驶等;(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严格要求;(5)、对周围居民未及时协调、未进行封闭式施工;(6)、放炮时与相邻矿山协调差;(7)、专职安全员未尽职尽责。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保证露天矿边坡稳定及防止坍塌的措施1. 建立边坡安全检查制度。
2. 明确有经验人员专门负责边坡安全管理工作。
3.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发现坡面有裂隙、浮石、悬石、伞檐等情况,必须迅速处理。
4. 每次爆破作业结束后都要及时检查和清除浮石。
5.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能处理时,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1、矿山企业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登高、临边作业。
2、为作业人员提供很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台阶、坑线的临边作业,必须设置、完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
3、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保险绳,才能登高作业。
4、提高人员身体素质,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完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员工要定期进行体检,发现身体状况不宜高处作业,应及时调离高处作业岗位。
5、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和技术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技能。
三)、爆破安全措施1、露天爆破作业必须遵守国家标准GB6722-2003的规定。
现场必须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
2、大雾天、黄昏、夜晚禁止进行爆破,雷雨天应停止作业,瓶撤出危险区,各采区爆破作业必须实行定时爆破制度。
3、爆破期间,进入爆破场所的所有通道应处于岗哨监视之下。
每处岗哨应处于相临视线范围之内,以防伤及人、畜。
4、雷雨季节不宜采用电起爆法。
5、裸露药包爆破(即糊炮等),必须保证先爆的药包不致破坏其他药包,如不能达到此要求,只准用齐发起爆,禁止用石块覆盖药包。
6、爆破应形成台阶,并符合爆破说明书有关钻眼、装药、填泥、起爆破顺序等项规定。
7、采用导火索起爆或分段电雷管起爆,炮孔间距应保证其中一个炮孔爆破时不至于破坏相邻的炮孔。
8、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为限。
9、起爆作业工作应不少于2人进行。
10、如无瞎炮,从最后一响算起,经15分钟后才准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若不能确认有无瞎炮,应经30分钟后才能允许进入爆破区检查。
11、爆破瞎炮的处理(1)、严禁采用的方法严禁用镐刨,严禁或套出起爆药包,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瞎炮炮眼,不论有无残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2)、可采取的方法①、如炮孔外的电线、导火索或者爆索或线脚经检查性能(可燃性、导电性能等)好,可以重新接线起爆;②、在距炮孔100CM以外,打与原来平等的新炮孔,再重新装药起爆销毁原瞎炮;③、处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岩石,收集未焊的雷管,瞎炮处理完毕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12、爆破前,应在危险区的边界和各通道上设立岗哨和标志,绝对保证矿山旁侧道路上通告人员及车辆安全,所有人员必须按照《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撤离爆破区至安全地带,并按统一规定的信号发三遍,确认无人后在进行起爆。
13、失效的爆破器材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销毁。
14、认真总结爆破工作实践经验,根据时间情况适时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安全生产。
四)、爆破器材加工、存储安全措施1、爆破作业时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加工要、运输、检验和销毁等工作均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执行。
2、爆破作业必须做到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操作中要加强安全技术交流和检查,认真贯彻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的制度。
3、对爆破易燃、易爆品,由专人管理,贮存、领用、退库应有严格手续。
4爆破材料的贮存爆破材料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8-30度之间,库内应有消防设备;爆破材料仓库与民房、工厂等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