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记录书写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48.50 MB
- 文档页数:50
挖孔桩施工原始记录概要
1.项目背景
本项目计划在城市道路上建设一座大型建筑,为了支持建筑的重量和稳定性,
需要进行挖孔桩的施工。
2.施工方案
挖孔桩的基本施工步骤为:
1.施工前准备:查看设备和工具是否准备齐全,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2.打桩:使用挖孔机将土壤挖出,直到达到设计深度。
3.安装钢筋: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放入钢筋笼内。
4.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沿着管道注入桩内,直到桩顶。
3.原始记录
挖孔桩施工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日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基本信息。
2.车载挖孔机、钻孔井及周围环境的照片。
3.现场施工进度表:包括施工时间、单项施工内容及进度。
4.现场质量检验记录: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管道直径、壁厚、钢筋笼直
径、间距等。
5.工人签到,安全岗位交接班记录。
6.施工计量票及水泥、石材的采购记录。
4.数据统计
根据挖孔桩施工的原始记录,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数据统计:
1.施工前准备时间:分类统计车载挖孔机、钻孔井及周围环境等的准备
时间与现场施工延误数量。
2.施工进度统计:统计每一项单独的施工进度及总体施工进度,确定施
工节奏与质量控制所需数据统计计算。
3.施工质量统计:对每次水泥及钢筋的使用量及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常数
进行统计分析。
一.书写要求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10.质控措施在任务通知单中下达,应具体到每个监测因子:采样原始记录单和分析项目原始记录中“质控措施”一栏填写实际质控情况。
原始记录的书写一基本要求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要求检验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明了。
•原始真实是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也是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原始:意味着是源头,是最直接的记载,是第一手的记录。
•真实:意味着是写真,是如实的记载,是客观的记录。
失真失实有违于真实,虚假和伪造更是违纪行为,必须严厉禁止。
•完整:以下信息可以认为足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能证实所有的溯源性;•能够分辨任何异常情况;•将来有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
•准确: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事实作准确的描述和记录;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数据准确,传输和记录无误;•文字表述或填写准确,包括使用规范的用语、术语、公式等;•清晰明了:•采用表格形式;•重视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对未检验项目应有标记;检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更改规范。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盖章,以示负责。
二、其它要求:1、检验记录属于受控文件,采用:(1)专用记录表格:记录不下的可附页;(2)模板:应严格按照模板上的内容及格式执行,同时将其受控号标明(模板上已有受控号)。
注:专用记录表格和模板是最低要求,操作过程应在模板前详细记录。
2、检验记录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
存档的所有资料(实验记录和复核意见等)均不能使用废纸的背面打印和书写。
3、原始记录的某些内容可以打印,但取样量、取/加溶剂量、测定温度等实际操作参数、测定值(现象)、结果和结论等应手写。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2.1 测定值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
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4.1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原始记录填写总结引言原始记录是在实验或调查过程中记录数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条件的重要文件。
它们是科学研究或实验的基础,对于结果的有效验证和进一步分析非常重要。
因此,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而且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也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正确填写原始记录的注意事项和步骤,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实验者提高实验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
1. 填写前的准备工作在填写原始记录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实验目的和方法确保对实验目的和方法有清晰的了解。
只有在理解实验的目标和步骤之后,才能准确地记录相关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所有的实验工具和材料都准备齐全,并且处于良好的状态。
这样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顺利地进行记录,避免因为缺少工具或材料而中断记录过程。
•清洁实验环境在开始实验之前,先清洁实验环境,确保工作台、设备和仪器都是干净的。
这样可以避免记录过程中的干扰和误差。
2. 填写原始记录的基本要素2.1 记录数据在填写原始记录时,最重要的是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以下是在记录数据时应该注意的要素:•日期和时间在每次记录实验数据时,都要准确地记录下日期和时间。
这有助于后续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实验过程的追溯。
•数据单位在记录数据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单位。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单位错误导致的结果错误。
•精确度和准确性在记录数据时,要尽可能地准确和精确。
对于测量数据,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2 观察结果除了记录数据,还需要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
以下是在记录观察结果时应该注意的要素:•详细描述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尽可能地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包括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数量等。
•客观性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保持客观。
不要附加主观判断或假设,只记录实际观察到的事实。
•照片或图表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附加照片或制作图表来更好地呈现观察结果。
但是,在填写原始记录时,不要直接插入图片,可以在记录中标注图片的位置。
原始记录的填写范文标题:实验室酸碱中和实验的原始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观察反应的变化和结果。
实验材料和器材:1.稀盐酸溶液 (0.1mol/L)2.稀氢氧化钠溶液 (0.1mol/L)3.容量瓶4.滴定管5.试管6.玻璃棒7.指示剂,酚酞实验步骤:1.用净化水冲洗并将试管和滴定管清洗干净。
2.用容量瓶分别准备50ml的0.1mol/L稀盐酸溶液和0.1mol/L稀氢氧化钠溶液。
3.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并用滴定管分别吸取2ml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4.将取出的试管放在实验台上,将滴定管的尖端放入试管中,缓慢滴入盐酸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5.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溶液,直到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6.停止滴定,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结果。
7.将步骤4-6重复3次,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8.计算平均滴定用量并记录。
实验结果和观察:第一次实验-试管中滴入盐酸溶液时,溶液呈无色。
-随着盐酸溶液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共滴入盐酸溶液7滴,溶液变为粉红色后停止滴定。
第二次实验-试管中滴入盐酸溶液时,溶液呈无色。
-随着盐酸溶液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共滴入盐酸溶液6滴,溶液变为粉红色后停止滴定。
第三次实验-试管中滴入盐酸溶液时,溶液呈无色。
-随着盐酸溶液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共滴入盐酸溶液7滴,溶液变为粉红色后停止滴定。
平均滴定用量:(7+6+7)/3=6.67滴分析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的中和反应。
当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酸性溶液逐渐转变为中性,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这是指示剂酚酞的颜色变化所致。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计算出平均滴定用量为6.67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加深了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认识到在一定的条件下,酸和碱会互相中和并产生中性溶液。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在样品记录中应具体包含全部的样品信息,在检测记录中可只记录样品名称和试验室样品唯一性编号,以及样品到达试验室后的处置记录。
三、依据的检测方法的填写在不引起混淆的状况下,可只记录方法的标准及发布年号或依据的文件名称、编号及发布年号。
假如要记录试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此时可只记录名称、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当依据的文件中规定有多个方法时,应精确记录方法名称或章条号,确保方法依据的唯一性。
四、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填写1、记录主要的直接出具数据的关键设备,假如试验室认为其他设备也很重要,也应记录。
通常,应记录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必要时还应记录量值溯源信息;2、记录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及质控物质的名称、有证标准物质的编号及其有效期,标准溶液的标准值及有效期,必要时还要记录储备液的有效期、使用液的有效期。
五、重要配件试剂药品和工具填写必要时,应记录检测中使用的重要配件(如色谱柱及其规格型号)、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重要试剂药品和工具等。
检测记录设计人员应对这些内容进行识别,确保不会漏记,必要时可与有关人员争论确定。
六、环境条件填写检测方法对环境条件有要求,试验室要记录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
记录环境条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满意方法标准的要求。
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头前,应经过对环境条件满意方法要求的推断,确认满意要求之后记录。
七、检测过程记录1、通常,检测依据的方法文件中对过程有具体的规定,试验室应用简略的、规律严密的文字记录实际检测操作过程,用以证明检测过程满意依据文件的要求。
示例:某方法文本要求样品在烘箱中(105+5)℃条件下烘干2h。
试验室应记录烘干开头时间、烘干结束时间、开头的温度、中间温度、烘干结束温度5个数据,用以证明烘干过程满意方法要求。
2、设计过程记录表单时,可将文字描述部分固定,留出数字空白处,检测人员在记录时,只需填写数据即可。
通常,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仪器设置的条件记录不会转变,这些记录可固定。
原始记录书写原则及注意点一、真实性、原始性:1.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做了什么就写什么。
2.试验过程中的分析取舍要体现出来。
3.试验参考的文献在记录中要体现出来,并附原文。
4.原料合成工艺中薄层的体现最好有图片(不是手绘)。
5.原始记录撰写的时候,错误的地方不要涂成黑圈,可以划一道,然后在下方签修改人的名字。
6.专业用语要恰当,语言要流畅通顺。
二、完整性:六类:从原料合成开始→确定工艺(小试质量研究→确定中试工艺)→中试质量研究→中试稳定性研究(原料中试工艺→)制剂处方开发→确定工艺(→小试质量研究→)确定中试工艺→中试质量研究→中试稳定性研究三类:从原料合成开始→确定工艺→小试质量研究(→中试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中试稳定性研究(原料小试工艺→)制剂处方开发→确定工艺→小试质量研究(→中试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中试稳定性研究三、逻辑缜密性:1.在研究初始要有(六类药有仿药的标准)参考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市场行情,试验状况。
然后描述我们所合成产品的基本状况,以及所使用原料的的基本信息。
2.在研究过程中,试验的进程要有衔接性的语言描述,使整个开发过程形成一个整体。
四、一致性:1.原始记录的试验时间与图谱报告的时间一致。
2.原始记录中的试验数据与CTD资料中数据一致。
3.申请表与申报资料中内容和一致。
五、可靠性:数据结果真实,准确。
图谱清晰,美观。
记录整齐,合理。
六、细节性:1.不要出现错别字。
2.记录中描述的图谱、文献、仪器可寻。
3.流程图连贯规范。
4.试验量要合理,联系原料合成资料。
5.试验开发要与大生产相联系。
七、明确性:结构确证的内容要明确品种、项目、操作人、委托人。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原始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是评估实验结果和论文成果的主要依据。
因此,原始记录的正确填写十分重要,否则会对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原始记录的填写规范。
一、原始记录内容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记录过程中不得模糊其核心内容,请给每一个实验一个清晰明了的标题,以及实验的时间和地点。
2.记录实验中时间、温度、光亮度等重点信息,以及用到的实验器具型号和规格。
3.记录实验中每一个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如果有不符合预期结果的实验,需详细描述原因。
4.错误的加工和实验结果也必须详细记录。
5.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必须详细记录。
二、原始记录填写格式要求1.原始记录必须按照制定的格式填写。
记录的表格或模板需要标注完整的实验步骤。
2.应使用规范的字符,字迹应清楚、整洁,不容易被模糊或无法读懂。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数字、表格、图像等方式来简洁地记录实验结果。
3.如需在原始记录上进行修改或删除,必须在记录上加注一个明确的修改或删除说明,并在该处留下你的签名和日期。
三、原始记录管理规范除了正确填写原始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其管理和保护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1.原始记录需要妥善保管,所有未完整填写的原始记录需要随时归档,印章和签名需要准确标注,这能快速追踪实验过程。
2.如需逐渐操作、丢失或损坏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在一份详细的管理文件中进行确认。
3.当需要使用电子方式记录时,必须使用受种子或数字证书保护的数据库和软件,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信性。
4.所有的实验数据必须根据规定的期限保持完整,并在需要时提供复印件。
总之,正确的填写原始记录不仅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施工人员的基本责任。
通过为实验加上真实、科学、严谨的原始记录,我们能够更精确地理解实验结果,并有效地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1、记录内容填写要真实、及时、准确,有时间要求的,必须及时填写,不得提前或推后;
2、字迹清晰不得潦草,按仿宋体一笔一划书写,字体大小要均匀,一律用碳素笔写;
3、不得撕毁、胡写乱画、或任意涂改,确需更改时,应用横线划去(不得涂改)盖章后在旁边重写,不得用刀或橡皮改正;每页不得出现两次以上错误。
4、按表格内容填写,不得有空格,如无内容时一律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5、车间各班组、岗位的相关记录应做到相互连贯、前后一致,同一批次产品的各有关记录不应自相矛盾或数据不能衔接;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在签名处盖章(或签字),不得只写姓氏。
6、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年份按四位填写,日、月按两位填写,不得简写。
如:2004年05月17日不得写成“04”、“5/17”或“17/5”;
7、如实记载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间及解决方案、处理结果等。
8、必须写清楚起停车原因及时间。
9、在处理故障及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将断电、挂牌、监护人姓名等安全事项及措施一并进行填写。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按照计量论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检测样品的原始记录即显得非常重要。
既要真实地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还需保证测量溯源性,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也为广大基层实验室原始记录规范化,日后申请参加实验室认可奠定此环节的基础。
qU51;61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7oxa基本信息9vYua.1标题检测机构及检测类别原始记录。
2^1>ra.2样品名称产品性质样品指商品名;非产品性质样品指被测场所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
rNLa.3样品编号(由样品受理处或质管科统一编号) 写全样品编号的全部编码,此是该样品的唯一标识。
ta.4检测项目检测某项目的具体名称。
`[/a.5检测依据指检测方法所在的标准(应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编号或书刊名称及检验方法名称,具体到所在条目。
此为所用方法的标识。
ra.6检测起止日期指检测某一项目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此是对结果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日期。
]Va.7仪器名称及使用条件指检测某一项目所具体使用的仪器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此是仪器的唯一标识) ,以及该仪器使用时的条件要求(例:高温电炉使用温度、分光光度计波长等)。
3Hv$a.8环境条件标明与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
zS:a.9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标明标准物的来源、级别、定值期及有效期。
}5[V)?a.10标准溶液实验中所用的标准溶液。
例:分光光度法中作标准溶液用,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浓度、定值期及有效期;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需标明名称、标定后浓度、标定日期。
xa.11计算公式各项目分析方法的最终计算公式。
_;:*a.12检测者检测数据全部记录完毕后,检测该项目的人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