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的繁殖与培育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15,21(21)
红枫的繁殖与培育技术
吴秀智
(宣城市宣州区夏渡林场,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红枫常用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扦插和嫁接3种。该文结合宣城市宣州区夏渡林场及周边城镇红枫培育情况,介绍了红枫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并从砧木的选择与培育、嫁接和培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红枫的繁殖培育技术,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关键词:红枫;繁殖;嫁接;培育技术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21-90-02
红枫属落叶亚乔木植物,该树不仅树姿优美,其树叶
为鸡爪状,在春夏秋3季为红色,主要用于庭院绿化和园
林观赏,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家庭盆栽植物。红枫适应
性较强,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是一种偏阴性植物树种,
在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目前在我国的西北、
华北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广泛种植,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较
为广阔的前景。红枫常用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扦插和
嫁接,由于红枫播种繁殖难以保持其特有的种性,易发生
变异,且生长较为缓慢,所以多不采用播种繁殖;另外红
枫扦插苗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实际生产中也多不采用
该方法。嫁接法是红枫繁殖的常用方法,多以1~2a生
的青枫为砧木进行红枫嫁接育苗。笔者在宣城市宣州区
夏渡林场工作多年,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和苗木繁殖与培
育工作,现将红枫优质壮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希望能为
广大园林工作者提供帮助。1红枫特征特性
红枫又名紫红鸡爪槭,属落叶亚乔木植物,是青枫的
一种变种,树冠为伞形或近圆形,叶呈鲜红色或者紫红
色,单叶对生,每片叶具有5~9道掌状深裂,裂深可占叶
片直径的1/3或者1/2,叶的裂片呈椭圆形,尖端尖锐,边
缘具有缺刻状;叶片基部呈心形,叶柄长4~6㎝,无毛;
红枫枝细长,并呈紫红色或者紫色,枝表面光滑;红枫的
花呈紫色,并具顶生伞房状花序,花期为每年的4~5月
份。红枫的果实为翅果,在果实成熟前主要为淡紫色,成
熟后为棕黄色,果实两面突起,果翅开展成钝角,果翅的
顶端微微向内弯曲,果实成熟期为每年的9~10月。红
枫喜湿润温暖的气候,在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
好。红枫喜光耐荫不耐寒、抗旱怕涝,在强光和高温气候
下,其枝叶易发生卷叶和焦枯现象,目前在我国长江流域
等地广泛种植和应用园林绿化当中。2砧木的选择与培育
2.1选种与苗床整理红枫的砧木主要以青枫的成品苗或者幼苗为主,青枫苗的培育主要以种子播种为主。青
枫树的种子采集主要在每年的10~11月份,这时青枫树
种子已经成熟,在进行树种采集时,应该选择生长2a以
上、健壮且无病虫害的青枫树作为母株。对采集的种子
进行精选,并置于阴凉处风干,然后进行沙藏,防止种子
脱水。青枫育苗地应该选择土质肥厚,排水良好、通透性
好的地块,并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等整理。苗床整理最好
选择在阴天进行,并在深耕的同时施加450~750kg/hm2
的磷酸钙作为基肥;如果苗床上生长大量的杂草,可采用
喷洒除草剂等方式进行除草,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草
醚、除草通以及杜尔等。苗床深耕后应及时进行整理,苗
床的宽度应控制在1m左右,苗床中间做20~30cm的
垄,要求垄略高于苗床;在播种前应对苗床进行耕细整
平,并整理出排水沟,防治苗床积水。2.2播种青枫的播种分为春播和秋播,但是宣城地区
青枫播种多选择春季,播种时间在每年的1-2月份。在
播种前将青枫种子与清水中浸泡2~3h,及时去除浮籽,
并将种子晾干,然后均匀的播种在苗床上,每m2播种量
为200粒左右,为了保证青枫种子均匀播种,可在播种时
将种子与适量细泥沙均匀混合,播种完后及时用方锹背
轻轻拍实,覆盖上1cm左右的细土;播种后应及时浇水,
在浇水时不可将水流过大,防治冲刷床面,浇水量以浇透
为准。浇水完成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覆盖薄膜进行保温
保湿,当大部分青枫种子发芽后,除去薄膜,并根据外界
湿度和温度进行炼苗7~10d。根据苗床内杂草和害虫
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除草除虫,保重青枫幼苗健壮
生长。2.3小苗移栽青枫树幼苗春季播种后,当年的4月下
旬至5月上旬可长至8~10cm,这时可对其进行移植。
幼苗在移植前1d浇足水过夜。移栽后株行距应该控制
在10cm×20cm,移栽量控制在34500~37500株/hm2,
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做好地老虎防治工作。小苗长
作者简介:吴秀智(1979-),男,安徽宣城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生产和苗木繁殖与培育工作。收稿日期:2015-10-219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1卷21期
出红叶后,每隔30d施加一次的复合肥,施加量控制在7~8g/m2,在施肥过程中切忌施肥过量和使肥料接触到嫩
叶。9月份,青枫苗长至50~80cm时进行嫁接。3嫁接
红枫的嫁接主要分为地接和高接2种,其中地接是
青枫幼苗期进行嫁接,高接是采用大钻木进行嫁接。嫁
接的时间可分为春接和秋接,春接在惊蛰、春分间进行,
秋接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上旬进行。3.1地接地接又称幼苗嫁接,选择1a生的红枫枝条
作为接穗,要求红枫枝条无病虫害且叶芽饱满,枝条选取
后为了防止其失水过快,应及时除去叶片,并保留1cm
的叶柄,然后将接穗扎好置于阴凉处保藏,如果当时天气
较为干燥,可用保鲜膜包裹切口处,并经常洒水。在对红
枫进行嫁接时应对砧木进行处理,如除去砧木顶端,防止
顶端优势;除去砧木上的叶片,清除砧木周边的杂草,在
距离地面6~8cm处斜切一刀作为嫁接部位,切口横向
长1.5cm,使刀面与主干呈5°~8°,切口深度应该控制在
木质部与形成层之间,然后根据砧木的粗细和切口大小,
选择相应的接穗。将接穗削成锲形,切面长1.5cm,包扎
面长1cm。嫁接要保证切口和楔口对齐,绑扎最好使用
尼龙膜,并裁成2cm×20cm的绷带,并将接穗与砧木绑
紧。7d后如果接穗上的叶柄一触即掉,这说明嫁接成
功,否则需要进行补接。3.2高接高接又称高位嫁接,由于红枫与青枫相比,其
生长较慢,为了快速得到茎秆粗、分枝高和树冠大的红枫
树,常采用粗大的青枫进行嫁接,有利提高苗圃的经济效
益。目前高接主要分为以下2种形式:一是选择直径为5~7m的青枫,在100~120cm处选留3~5根粗细均匀
的树枝,将其他树枝除去;在留取树枝的2/3处进行短
截,带叶留茬,按照地接的方法进行嫁接;二是高杆分枝
嫁接,选用直径在8㎝以上的青枫,按一定高度进行截
杆,在其分枝上进行嫁接,该方法与第一种高接方法相
似,但嫁接后的树形和树冠比第一种的要均匀,而其成型
速度相对缓慢。3.3嫁接后管理待嫁接完成后,应经常对嫁接苗木进
行检查,一旦发现接穗干枯,应对其进行补接,一般春接
后15~20d进行检查,秋接在25~3d后进行检查,并做
到随查随补。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可在春接后适当
的进行减砧,促进接穗的生长。因为红枫在接穗后生长
较为缓慢,为了防止风折,应该通过扦插竹竿等进行扎
扶。如果红枫的嫁接苗是作为盆景,在其嫁接成活后,一
般不进行疏芽疏枝,并使其生长出2个分枝以上,以便于
造型。红枫嫁接成活苗在全年都可移植,其中以春季移栽成活率最高,如果在夏秋季节进行移植,需要摘除嫁接
苗的部分或者全部叶片,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移栽时,最
好对1a以上的嫁接苗带土移栽。合理控制苗圃中红枫
的种植密度,对于干茎小于1cm的苗木,其株行距应控
制在0.8m×l.0m;对于干径大于1cm和小于2cm的苗
木,其株行距应该控制在1.5m×1.5m。另外,移植之前要
对树苗进行整形修剪,去掉中粗根、部分过长细根以及徒
长枝。4培育管理
4.1苗圃地管理红枫嫁接后,当苗木进入生长期时,接
穗和砧木都会进行生长,砧木上会长出嫩芽,为了防止砧
木上的嫩芽与接苗竞争空间和养分,应及时抹除。为了
促进嫁接苗快速生长,在嫁接苗不同时期施加不同的肥
料促进其快速生长,一般在每年的3~4月,氮磷钾肥按
照6∶1∶3的比例施加,可按照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施肥;
在5~8月,施加适量的腐熟的农家肥,增加土壤中有机
质的含量;在10月份以后,可在嫁接苗的周边环施腐熟
的菜饼或者复合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在幼苗移植后,应
该每隔7~10d浇灌1次水。对于易积水的苗圃地,应
开深50cm左右的排水沟,防治涝害的发生。为了防止
杂草与幼苗争水争肥,应及时进行除草。4.2虫害防治危害红枫的害虫主要有以下3类:一是
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啃咬幼苗的根和基茎部,造成
苗木枯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0.08%~0.1%溶液浇
根或拌细土撒施;二是取食枝叶害虫,如金龟子、刺蛾、蚜
虫等,这些害虫常食红枫叶片,造成苗木生长不良。蚜
虫、金龟子成虫可采用10%吡虫啉粉0.07%~0.08%溶液
喷雾;对刺蛾幼虫可喷80%敌敌畏0.1%药液或25%蚜青
灵进行防治;三是蛀干性害虫,如天牛、蛀心虫等,这些害
虫主要危害红枫的枝干,常造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可
在天牛成虫盛发期用4.5%高效氯氰菊脂0.05%~0.07%
溶液喷树冠,间隔15d再喷1次,连喷2次;对天牛成虫
也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进行防治,对蛀入树干的幼虫
用毒签堵杀或在虫道口向枝干注射甲胺磷、敌敌畏等农
药,并用粘性泥土封口即可。
参考文献[1]赵春仙,姜贵平.优良观叶植物红枫及其繁殖栽培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2(4):33-34.[2]徐玲娜,唐正亮,于爱霞,等.红枫的繁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6):53,69.[3]雷伟成,沈波.红枫的繁殖与栽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94-196.
[4]刘夔,胡仲义.红枫的繁殖与培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4(5):25-27.(责编:吴祚云)吴秀智红枫的繁殖与培育技术9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