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科大理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770.00 KB
- 文档页数:72
《SPSS统计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目录1.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2.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3.实验三均值检验4.实验四相关分析5.实验五因子分析6.实验六聚类分析7.实验七回归分析8.实验八判别分析实验一SPSS的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统计分析离不开数据,因此数据管理是SPSS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了解SPSS 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有助于用户提高工作效率。
SPSS的数据管理是借助于数据管理窗口和主窗口的File、Data、Transform等菜单完成的。
(一) SPSS进行统计处理的基本过程SPSS是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缩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
SPSS功能强大,但操作简单,这一特点突出地体现在它统一而简单的使用流程中。
SPSS进行统计处理的基本过程如图6-1所示:其基本步骤如下:1. 数据的录入将数据以电子表格的方式输入到SPSS中(*.sav, 是SPSS独有的格式),也可以从其它可转换的数据文件中读出数据。
数据录入的工作分两个步骤,一是定义变量,二是录入变量值。
2. 数据的预分析在原始数据录入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如数据分组、排序、分布图、平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掌握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情况,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性,也为确定应采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提供依据。
3. 统计分析按研究的要求和数据的情况确定统计分析方法,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统计结果可视化在统计过程进行完后,SPSS会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表,其中包含了统计处理产生的整套数据。
为了能更形象地呈现数据,需要利用SPSS提供的图形生成工具将所得数据可视化。
如前所述,SPSS提供了许多图形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使用时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研究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spss软件应用统计学实验指导书统计学p实验教案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关于统计学的实验课SPSS软件的运用,过程很详细的哦。
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熟悉SPSS的工作界面2.掌握数据的录入、数据文件的编辑和操作二、SPSS的基本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介绍SPSS的全称是:StatiticalProgramforSocialScience,即社会科学统计程序。
该软件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之一。
下面以SPSS14为例,介绍基本的SPSS界面,并详细讲解数据录入,数据文件的编辑和操作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1.SPSS中的主要窗口SPSS软件最基本的窗口是DataEditor和Output两个窗口。
另外还有一个Synta某窗口。
在SPSS中,操作界面实际上起的就是“操作界面”的作用。
当你用对话框选定某项操作,单击“OK”后,SPSS就将你的选择在Synta某窗口中翻译成程序语句,然后提交系统执行。
如果单击“Pate”按钮,SPSS 就不将生成的程序语句提交执行,而是传送到程序编辑窗中供你折腾。
“Pate”按钮在几乎所有的SPSS对话框中都存在,它是专门为编程准备的,作用是把过程语句粘贴到Synta某窗口上。
不光SPSS,SAS等其它软件也是这么做的。
(1)数据编辑窗口数据编辑窗口最上方标有“SPSSDataEditor”。
在SPSSforWindow启动后屏幕显示在主画面上的激活窗口即是该数据编辑窗。
在数据编辑器的二维表格中每行都是数据文件的一个记录,在统计学中称作“一个概率事件”。
在SPSS的菜单或帮助信息中用“Cae”这个单词表示。
每个Cae是由变量的一定的值组成的,是一个事件,或者说是对一个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征的实测值组成的。
因此相对应变量来说可以称之为“观测值”。
单元格中的数据即是某个观测值中的一个值,因此可以称之为变量值,也可以称之为某个观测统计学p实验教案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值,在Help信息中往往使用Cae这个单词。
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河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统计学系2009年1月目录1.《统计软件实验教学大纲》2.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3.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4.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5.实验四统计图的制作与编辑6.实验五基础统计分析7.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8.实验七单因素方差分析9.实验八多因素方差分析10.实验九两变量的相关分析11.实验十偏相关分析12.实验十一线性回归13.实验十二曲线拟合14.实验十三聚类分析15.实验十四判别分析16.实验十五因子分析17.实验十六非参数检验18.实验十七一个完整的社会统计分析19.实验十八操作考试20.实验报告书写格式课程代码:1010000940统计软件Statistical Software学分:3.5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40 实验/实践学时:0/32面向专业:四年制统计学本科专业一、实验教学目标统计软件主要介绍了SPSS软件的应用,结合若干实例全面讲述了SPSS的基本操作功能、图形功能、统计分析功能。
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能够依据数学原理,熟练操作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要求达到:(1)掌握SPSS软件基本操作,包括SPSS基本特点和运行环境,SPSS中信息输入与输出,数据文件的编辑等比较基础的知识。
(2)掌握SPSS图形功能,包括二维、三维交互图。
(3)掌握SPSS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样本描述与数据准备、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罗应婷等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实验报告(40%)2.上机检查(40%)3. 上机考勤(20%)五、实验项目设置六、实验内容与实验方式实验方式1.由授课教师讲清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由授课教师事先布置上机实验的内容,设计要求,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准备;3.学生集中在机房上机;4.要求学生每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SPSS工具简介统计要与大量的数据打交道,涉及繁杂的计算和图表绘制。
现代的数据分析工作假如离开统计软件几乎是无法正常开展。
在精确理解和驾驭了各种统计方法原理之后,再来驾驭一两种统计分析软件的实际操作,是特别必要的。
常见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S-PLUS,MINITAB,EXCEL等。
这些统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大同小异,各自有所侧重。
其中的SAS和SPSS是目前在大型企业、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较为流行的两种统计软件。
特殊是SPSS,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包含了几乎全部尖端的统计分析方法,具备完善的数据定义、操作管理和开放的数据接口以及敏捷而美观的统计图表制作。
SPSS在各类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中更为流行。
在本试验课程中我们选择SPSS作为统计分析应用试验活动的工具。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自20世纪60年头SPSS诞生以来,为适应各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要求经验了多次版本更新,各种版本的SPSS for Windows大同小异,本次试验的试验工具选择了SPSS for Windows 19.0中文版。
1.SPSS的运行模式Spss主要有四种运行模式:(1)批处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已编写好的程序(语句程序)存为一个文件,提交给[起先]菜单上[SPSS for Windows]→[Production Mode Facility]程序运行。
(2)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这种模式通过选择窗口菜单和对话框完成各种操作。
用户无须学会编程,简洁易用。
(3)程序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语句(Syntax)窗口中干脆运行编写好的程序或者在脚本(script)窗口中运行脚本程序的一种运行方式。
这种模式要求驾驭SPSS的语句或脚本语言。
(4)混合运行模式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运行方式。
本试验指导手册为初学者供应入门试验教程,采纳“完全窗口菜单运行模式”。
上机试验二 SPSS基础运行程序一、试验目标经过此次试验,要求掌握SPSS基础运行程序,熟悉基础编码方法、了解怎样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础数据文件编辑和修改方法。
二、试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关键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试验内容1.问卷编码2.录入数据3.保留数据文件4.编辑数据文件五、试验课时2课时六、试验方法和步骤1.开机2.找到SPSS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口4.对一份给出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练习基础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保留数据文件 8.关闭SPSS ,关机。
七、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 参数设置,以免引发系统运行问题。
2.碰到多种难以处理问题,请问询指导老师。
3.为确保计算机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老师和试验室管理人员同意,严禁使用软盘和移动硬盘。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要求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老师或试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严禁使用计算机从事和课程无关工作。
八、上机作业(一)试对以下问卷进行编码,并录入所选择答案(加下划线为所选答案农户基础经营情况调查1.家庭人口情况家庭户性质:①当地户 ②外来户 (迁入年份:_1988_)2.就业类型:①纯农户 ②非农户 ③农兼非 ④非兼农 ⑤未就业离开农业已经有__________年 3.纯农就业者情况4.兼业者从事非农产业情况家里有1人参与非农劳动,是否壮劳力?①是②否业务范围:①工业②建筑业③运输④仓储⑤餐饮业⑥社会服务业⑦其它工作年数5年,(按整数算,超出半年算一年)投入时间大约占整年工作时间%70%收入大约占整年总收入%_______90%______5.是否拥有下列生产工具及设施(如有,在该栏中划√)说明:自家购置为1,合作2,租用36.是否拥有下列消费品及生活设施(如有,在该栏中划√)二、定义变量1. 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spss实验指导书篇一:spss实验指导书第一次课:SPSS统计软件学习(1):建立数据模板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学习掌握数据模板的建立的方式方法2、每个学生能够把自己实习小组的调查问卷录入SPSS二、实验用仪器与设备:PC机;SPSS统计软件;网络系统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教师讲明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2、每个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把自己实习小组的调查问卷录入SPSS,建立数据模板四、实验步骤与参考资料一、在SPSS建立一个数据模板(即把一份调查问卷的问题录到SPSS上)1、在SPSS中定义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和含义问卷每一个问题一个变量。
所谓在SPSS建立一个数据模板,其实质就是在SPSS中Variable View页面定义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或变量。
其内容包括定义或选择确定变量名、变量类型(type)、变量标签和值标签(label)、缺失值形式(missingvalue)、变量的列格式(column format)、变量对齐方式、变量测度方式(Measure)1)定义变量名:即问卷中每一题的关键词2)定义变量类型(type):有三种基本类型:数值型、字符型和日期型。
一般后面的值标签即问题答案选项录入的是数值就是数值型、录入的是文字就是字符型、录入的是日期就是日期型。
3)定义变量长度:一般采用默认值即可4) 定义小数位数:后面的值标签即问题答案选项录入的数值如是整数就选择0,否则按实际小数位数定5)定义变量标签(label):定义问题或问题提要即调查问卷中该问题或概要6)定义值标签(Value Labels):定义问题答案选项。
这需要点击下拉菜单,在对话框里录入。
7)定义变量缺失值(Missing Value):一般默认为空格8)定义变量的列格式(column format)即显示宽度;9)定义变量对齐方式:采用一般默认即可10)定义变量测度方式(Measure):Scale,数据型测量方式,一般问题答案属定距、定比变量如身高、体重,工资、年龄等选择这种测量方式;Ordinal,排序型测量方式。
SPSS实验指导书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研制开发了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并于1975年在芝加哥成立了研发和经营SPSS软件的SPSS公司。
随着微型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发展,SPSS公司相继推出了17个版本。
SPSS使用基础(安装和启动略)SPSS有两个基本窗口,分别是数据编辑窗口(Data Editor)和结果输出窗口(Viewer)。
数据编辑窗口(Data Editor)是SPSS的主程序窗口,在软件启动时自动打开,直到退出。
运行时只能打开一个数据编辑窗口,关闭该窗口意味着退出。
该窗口的主要功能: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SPSS的所有统计分析功能都是针对该窗口中的数据的。
这些数据通常以SPSS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磁盘上,其文件扩展名为.sav。
数据编辑窗口由窗口主菜单、工具栏、数据编辑区、系统状态显示区组成。
1、窗口主菜单窗口主菜单将SPSS常用的数据编辑、加工和分析的功能列了出来。
2、工具栏将一些常用的功能以图形按钮的形式组织在工具栏,使操作更加快捷和方便。
3、数据编辑区显示和管理SPSS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的区域。
(数据视图和变量视图)4、系统状态显示区显示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
SPSS结果输出窗口(Viewer)该窗口的主要功能是显示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允许同时创建或打开多个输出窗口。
SPSS统计分析的所有输出结果都显示在该窗口中。
输出结果通常以SPSS输出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上,其文件扩展名为.spo。
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是专门负责输入和管理待分析数据的,而输出窗口则负责接收和管理统计分析的结果。
SPSS实验指导书目录上机1:描述统计 (2)一、上机目的 (2)二、上机要求 (2)三、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 (2)四、上机1报告概要 (13)上机2:统计图的绘制 (13)一、上机目的 (13)二、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 (13)三、上机2报告概要 (17)上机3: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18)一、上机目的 (18)二、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 (18)上机4:相关分析 (26)一、上机目的 (26)二、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演示 (26)上机5:回归分析 (30)一、上机目标 (30)二、上机要求 (30)三、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 (30)上机1:描述统计一、上机目的1.学会应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完成描述统计学所学的统计量的计算程序;如列出数据的频数分布表;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计算全距、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等。
2.能够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主要包括直方图、曲线图、饼形图、茎叶图);3.能够撰写出规范的描述统计分析报告。
二、上机要求1.前20分钟,主讲老师通过例题演示描述统计方法的应用;2.中间70分钟,学生仿照演示题,独立做一个练习题目;期间老师课堂巡视,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3.后20分钟,每位同学将自己的计算结果,以Word形式,撰写成统计分析报告,老师给出是否合格的评价。
4.在完成练习题的时候,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5.鼓励学生尝试发现软件的新功能。
三、上机演示内容与步骤下面给出的一个例题是来自SPSS软件自带的数据文件“Employee.data”,该文件包含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工龄、职业等变量,我们将利用此例题给出相关的描述统计说明,本例中,我们将以员工的当前工资为例,计算该公司员工当前工资的一些描述统计量,如均值、频数、方差等描述统计量的计算。
计算各项描述统计量值的程序使用步骤如下:步骤1:用SPSS打开已知的数据文件选择菜单“File—>Open—>Data”,在对话框中找到需要分析的数据文件“SPSS/Employee data”,然后选择“打开”。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spss实验一SPSS软件的基础知识实验项目名称:SPSS软件的基础知识实验项目性质:综合设计类所属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计划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SPSS软件的基本特点、运行坏境、功能、主要窗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文件的编辑与管理等,为进一步实验打好基础。
二、实验内容:利用SPSS软件完成下列操作。
⑴输入张三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民族:汉;身髙:175cm;统计学成绩:优秀;英语成绩:82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2)分别建立一个.XLS、.TXT文件,并将其调入SPSS系统,并练习数据编辑工作。
(3)调入数据(数据CH4CH6CH7配对问卷试验差值前),练习产生一个新变量;(4)产生一个服从N (1, 4)分布的随机变量;(5)调入数据(数据CH3HCH4价格30、CH3CH4科室文化16),练习变量值排序;(6)调入数据(数据CH4男女性別身高32),练习直接排名和分类/分组排名;(7)调入数据(数据CH3HCH4价格30),练习数据标准化。
三、实验要求:基木熟悉SPSS软件环境,掌握SPSS软件的基础操作方法,根据实验内容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
附1. SPSS基础知识1.SPSSWIN的启动与退出(1)启动:鼠标左键双击SPSSWIN的图标,口动进入数据编辑器(Data Editor)窗口。
(2)退出:鼠标左键单击主菜单窗口的“File”,出现下拉菜单,单击最后一项“Exit”,或单击窗口右上角的“X”。
2.变量类型与定义变量定义变量是输入数据的前提。
定义变量,不仅要按照规则定义变量名,而H要定义标量的类型,说明变量的实际含义(即写明变量的标签。
虽然不写标签,软件系统照样运行,但是从数据积累的角度看,写明标签是非常重要的),定义名义级数据和顺序级数据的“值” 的具体含义(例如,m代表男性,f代表女性。
“1”代表小学文化程度,“2”代表屮学文化程度等)等。
《SPSS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指导书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统计软件。
SPSS 是Statistical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最近,伴随SPSS公司产品与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SPSS公司已决定将之英文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SPSS是一个统计功能极强,内容及其庞大的统计软件。
从1968年,三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开发了最早的SPSS统计软件系统至今,SPSS在通讯、医疗、银行、证券、保险、制造、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很多领域和行业得到了应用,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三大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SAS、S-PLUS)之一。
近些年SPSS统计软件系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以至于在很多行业里与统计数据有关和使用统计数据的众多人士都需要使用和掌握SPSS。
SPSS版本的更新速度很快,本手册主要以11.5版本为依据来介绍SPSS的使用方法。
SPSS11.5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和功能: 1.使用简单。
除了原始数据需要人工录入以外,对于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计算,只需要通过选择菜单、填写对话框和选择按钮等简单操作即可轻松完成,而不必记忆大量的命令和语句,因此学习和使用都很简单。
2.统计功能强。
SPSS既有简单的描述统计,也包含各种推论统计。
尤其是大量的、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实现起来很容易。
3.方便快捷的绘图。
SPSS的图形自动生成功能使图形的制作非常方便。
其较强的图形编辑功能可以使根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绘制出自己满意的图形。
4.汉字操作。
通过中文版的Windows可以很方便地在SPSS中使用汉字。
目录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实验二:数据整理1、个案的排序2、合并文件实验三:描述统计分析1、频数分析2、统计图的绘制实验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实验五:聚类分析实验六:判别分析实验七: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实验八:对应分析实验九:典型相关分析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内容:假设你手头有100份调查问卷,需要你录入形成SPSS数据文件,如其中一份问卷的部分内容如下:生活满意度调查1.姓名周周性别女年龄 28 文化程度本科17.你的职业是 BA教师 B工人 C医生 D作家 E其他18.你的工资收入是19.你旅游的目的是 CA打发时间 B放松心情 C增加见闻 D交友 E其他21.你对目前的家庭住房情况满意程度为 DA很不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D还行 E很满意三、要求:请按照以上问卷设置变量属性并录入这份问卷。
SPSS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指导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统计模拟实习课程组2011年2月目录1.实验一 SPSS的数据基本操作2.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3.实验三均值比较4.实验四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5.实验五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6.实验六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SPSS统计分析软件实验》一、课程实验课所占学时30学时二、实验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三、实验的任务、性质和目的统计计算,尤其是多元统计计算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需要借助统计软件。
本课程实验正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学习SPSS这一统计软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SPSS数据文件、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各种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一定专业知识对分析结果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从事统计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由授课教师讲清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由授课教师事先布置上机实验的内容,设计要求,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准备;3.学生集中在机房上机;4.要求学生每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实验报告(60%)2.上机检查(20%)3.考勤(20%)实验一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数据的输入和保存1. SPSS界面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工具栏。
该界面和EXCEL极为相似,很多操作也与EXCEL类似,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2.定义变量选择菜单Data==>Define Variable。
系统弹出定义变量对话框如下:对话框最上方为变量名,现在显示为“VAR00001”,这是系统的默认变量名;往下是变量情况描述,可以看到系统默认该变量为数值型,长度为8,有两位小数位,尚无缺失值,显示对齐方式为右对齐;第三部分为四个设置更改按钮,分别可以设定变量类型、标签、缺失值和列显示格式;第四部分实际上是用来定义变量属于数值变量、有序分类变量还是无序分类变量,现在系统默认新变量为数值变量;最下方则依次是确定、取消和帮助按钮。
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目的要求]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及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目的要求]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定义变量,建立数据文件并输入数据。
2、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选择分析变量,要输出的统计量以及要绘制的统计图,即完成了频数分析。
3、在1的基础上,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选择分析变量即完成了描述性分析。
4、在1的基础上,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选择Dependent变量和Factor变量,要输出的统计量以及要绘制的统计图,即完成了探索分析。
5、在1的基础上,首先对频数变量的值进行加权处理,再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Crosstabs”,选择分组变量和分析变量,然后选择卡方检验,定义列联表单元格中需要计算的指标,即完成了交叉列联表分析。
实验三均值检验[目的要求]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以及成对样本的均值检验。
[实验内容](一)描述统计(Means过程)某医师测得血红蛋白值(g%)如表3.1,试利用Means过程作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实验步骤: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4个变量:ID、Gender、Age和HB,分别表示编号、性别、年龄和血红蛋白值。
2. 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 Means→Means”,弹出“Means”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血红蛋白值”进入“Dependent List”列表框,选择变量“性别”进入“Independent List”,单击“Next”按钮,选择变量“年龄”进入“Independent List”。
7SPSS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6年9月目录1.《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大纲2.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3.实验二描述性统计分析4.实验三均值检验5.实验四方差分析6.实验五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7.实验六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实验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9.实验八非参数检验10.实验九绘制统计图11.实习报告书写格式实验一 SPSS的数据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SPSS的菜单和窗口界面,熟悉SPSS各种参数的设置;2.掌握SPSS的数据管理功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二)实验步骤实验三均值检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以及成对样本的均值检验。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描述统计(Means过程)实验内容:某医师测得血红蛋白值(g%)如表3.1,试利用Means过程作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4个变量:ID、Gender、Age和HB,分别表示编号、性别、年龄和血红蛋白值。
2. 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 Means→Means”,弹出“Means”对话框。
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血红蛋白值”进入“Dependent List”列表框,选择变量“性别”进入“Independent List”,单击“Next”按钮,选择变量“年龄”进入“Independent List”。
3.单击“Options”按钮,在弹出的“选择描述统计量”对话框中设置输出的描述统计量。
4.单击“OK”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二)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过程)实验内容:某地区10年测得16-18岁人口的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0.25。
现在抽查测量了该地区40个16-18岁人口的血红蛋白如表1,试分析该地区现在16-18岁人口的血红蛋白与10年前相比,是否有显著的差异?实验步骤:1.打开数据文件。
2. 选择菜单“Analyze→Compare Means→One-Sample T Test”。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指导《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SPSS软件基础实验目的:1、掌握SPSS软件的两个基本窗口和三种基本运行方式2、掌握SPSS数据文件以及基本管理方法3、掌握SPSS数据的基本加工方法学时分配:6主要内容:1、掌握SPSS的两个基本窗口和三种基本运行方式(1) 两个基本窗口:data editor 窗口,功能:对SPSS的数据文件进行录入、修改、管理等基本操作的窗口;组成:窗口主菜单、工具栏、数据编辑区、状态显示区;特点:- SPSS 运行过程中自动打开;-SPSS中各统计分析功能都是针对该窗口中的数据进行的;-窗口中的数据文件以.sav存于磁盘上;-两个视图:数据视图和变量视图viewer窗口,功能:SPSS统计分析报表及图形的输出的窗口;组成:窗口主菜单、工具栏、结果显示区、状态显示区;特点:-在进行第一次分析时自动打开,也可手工打开;-可以手工打开若干个可相互切换的viewer窗口;状态栏上的!表示当前输出窗口;-输出窗口可以关闭,窗口内容以.SPO存于磁盘上;-两个视图:目录视图和内容视图(2) 三种基本运行方式: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所有分析操作过程都是通过菜单和按钮及对话框方式进行的.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运行方式,适用于一般分析和SPSS的初学者程序运行方式:手工编写SPSS命令程序;一次性提交计算机运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分析工作和熟练的SPSS g序员菜单程序混合运行方式:先通过菜单选择分析过程和参数,不立即提交(0K)执行,而是按动PASTE按钮;计算机自动将用户刚定义的分析过程和参数转换成SPSS勺命令,并显示到SYNTAX语句窗口中;用户可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再提交给计算机执行;一般适用于熟练的SPSS g序员.2、掌握SPSS数据文件以及变量结构定义,包括:给变量名加注释(VARIABLES LABLES)变量值加注释(VALUE LABLES、指定用户缺失值(MISSING VALUE)修改变量宽度(FORMATS)(1) 变量名:变量名是变量存取的唯一标志;起名规则:不多于8个字符组成;不区分大小写;允许汉字作为变量名(2) 变量的类型和显示宽度:数值型:标准数值型(Numeric):默认类型8.2 ;带逗号的数值型(Comma)从个位开始三位一个逗号8.2 ;科学计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据8.2 ;l带美元符号(Dollar):表示货币字符型:存储字符数据8位日期型:存储日期数据(3) 变量名标签:对变量名的一些解释说明,增强分析结果的可视性(4) 变量值标签:对变量所取值的一些解释说明,增强分析结果的可视性(5) 缺失值:漏填数据;明显错误的数据;对缺失值的一般处理:事先指定:指定某个特定值为缺失值(用户缺失值;其他处理方法,如:以均值、众数替代等⑹变量计量尺度:定距数据,一般为数值型数据;有固有顺序的顺序水准的数值型或字符型数据;无固有顺序的名义水准的数值型或字符型数据3、掌握SPSS数据文件的基本管理,包括:在SPSS-个区域内修改数据文件、确定当前个案、查找某个数据单元、插入和删除变量、插入和删除个案、复制数据、数据文件合并、从ASCII数据文件读入数据以及与其他软件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字典(1) 插入和删除一个个案:data-insert case ;选定待删行,鼠标右键找到Cut⑵插入和删除一个变量:光标定位到某列变量上-Data-Insert Variable( 插到某列前)或鼠标右键;删除:选定列,鼠标右键Cut项(3) 数据移动、复制和删除(4) 数据文件的合并:将两个SPSS数据文件合并到一个数据文件中;文件合并的方式;-纵向合并;横向合并4、掌握SPSS数据文件的基本加工,包括:计算产生新变量、产生计数变量、变量值分组、个案排序、数据分类汇总、个案选取、个案加权等(1) 个案排序:将所有个案按照用户指定的某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量值的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菜单选项:data-sort cases ;注意:多重排序,选择变量名的次序很关键⑵个案选取:从现有数据中挑选出部分数据;菜单选项:data-select cases ;l选取个案的几种不同方式: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个案;随机选取个案;近似选取、精确选取;选取某一区域内的个案;使用过滤变量;注意:以后的操作和分析都在该个案选取的基础上进行(3) 变量计算:产生新变量或对原变量进行必要的转换处理;根据用户给出的SPSS算术表达式,对所有或部分样本数据进行加工;菜单选项:transform-compute ;if 按钮;SPSS算术表达式(Numeric Expression)(4) 变量计数:对所有或部分个案,计算若干个变量中有几个变量的值落在指定的区域内,并将结果存入新变量中;菜单选项:tran sform-cou nt-defi ne value(5) 数据的分类汇总:按指定的分类变量的变量值对个案分组;计算每组个案的汇总变量的基本统计量;将计算结果生成到一新文件中,即:在新文件中对应分类变量的每一个分类值产生一个个案;菜单选项:data-aggregate ;说明:多重分组时,变量名的选择顺序;生成的新文件名默认为:aggr.sav(6) 数据分组:了解数据的总体分布状况;指定按哪个变量分组,即:指定分组变量;定义分组变量的分组区间(不重、不漏);指定一个存放分组结果的标志变量;分组方法:自动分组,手工分组(7) 数据加权:指定某一变量为加权变量。
第一次课:SPSS统计软件学习(1):建立数据模板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学习掌握数据模板的建立的方式方法2、每个学生能够把自己实习小组的调查问卷录入SPSS二、实验用仪器与设备:PC机;SPSS统计软件;网络系统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教师讲明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2、每个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把自己实习小组的调查问卷录入SPSS,建立数据模板四、实验步骤与参考资料一、在SPSS建立一个数据模板(即把一份调查问卷的问题录到SPSS上)1、在SPSS中定义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和含义问卷每一个问题一个变量。
所谓在SPSS建立一个数据模板,其实质就是在SPSS中Variable View页面定义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或变量。
其内容包括定义或选择确定变量名、变量类型(type)、变量标签和值标签(label)、缺失值形式(missing value)、变量的列格式(column format)、变量对齐方式、变量测度方式(Measure)1)定义变量名:即问卷中每一题的关键词2)定义变量类型(type):有三种基本类型:数值型、字符型和日期型。
一般后面的值标签即问题答案选项录入的是数值就是数值型、录入的是文字就是字符型、录入的是日期就是日期型。
3)定义变量长度:一般采用默认值即可4) 定义小数位数:后面的值标签即问题答案选项录入的数值如是整数就选择0,否则按实际小数位数定5)定义变量标签(label):定义问题或问题提要即调查问卷中该问题或概要6)定义值标签(Value Labels):定义问题答案选项。
这需要点击下拉菜单,在对话框里录入。
7)定义变量缺失值(Missing Value):一般默认为空格8)定义变量的列格式(column format)即显示宽度;9)定义变量对齐方式:采用一般默认即可10)定义变量测度方式(Measure):Scale,数据型测量方式,一般问题答案属定距、定比变量如身高、体重,工资、年龄等选择这种测量方式;Ordinal,排序型测量方式。
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河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统计学系2009年1月目录1.《统计软件实验教学大纲》2.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3.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4.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5.实验四统计图的制作与编辑6.实验五基础统计分析7.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8.实验七单因素方差分析9.实验八多因素方差分析10.实验九两变量的相关分析11.实验十偏相关分析12.实验十一线性回归13.实验十二曲线拟合14.实验十三聚类分析15.实验十四判别分析16.实验十五因子分析17.实验十六非参数检验18.实验十七一个完整的社会统计分析19.实验十八操作考试20.实验报告书写格式课程代码:1010000940统计软件Statistical Software学分:3.5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40 实验/实践学时:0/32面向专业:四年制统计学本科专业一、实验教学目标统计软件主要介绍了SPSS软件的应用,结合若干实例全面讲述了SPSS的基本操作功能、图形功能、统计分析功能。
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能够依据数学原理,熟练操作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要求达到:(1)掌握SPSS软件基本操作,包括SPSS基本特点和运行环境,SPSS中信息输入与输出,数据文件的编辑等比较基础的知识。
(2)掌握SPSS图形功能,包括二维、三维交互图。
(3)掌握SPSS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样本描述与数据准备、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罗应婷等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实验报告(40%)2.上机检查(40%)3. 上机考勤(20%)五、实验项目设置六、实验内容与实验方式实验方式1.由授课教师讲清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由授课教师事先布置上机实验的内容,设计要求,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准备;3.学生集中在机房上机;4.要求学生每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2.打开文件、保存文件3.认识各种窗口类型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一)实验内容1.问卷编码2.录入数据3.保存数据文件4.编辑数据文件(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一)实验内容1.排序2.排秩3.文件拆分与合并4.重编码5.计算产生新变量6.缺失值的处理(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四统计图的制作与编辑(一)实验内容1.条形图的绘制与编辑2.直方图的绘制与编辑3.饼图的绘制与编辑*4.其他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五基础统计分析(一)实验内容1.报告分析2.频次分析3.描述性统计分析4.探索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一)实验内容1.MEANS 过程2.单一样本T检验3.独立样本T检验4.配对样本T检验(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七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实验内容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八多因素方差分析(一)实验内容1、多因素方差分析2、协方差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九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一)实验内容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偏相关分析(一)实验内容1.偏相关分析2.距离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一线性回归(一)实验内容1.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2.线性回归方程统计结果的解读和表述(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二曲线拟合(一)实验内容曲线拟合(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三聚类分析(一)实验内容系统聚类法(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四判别分析(一)实验内容判别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五因子分析(一)实验内容在SPSS上作因子分析。
(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六非参数检验(一)实验内容1.卡方检验2.二项分布检验3.游程检验4.单个样本的分布特征检验(K-S检验)5.两个独立样本检验6.多个独立样本检验7.两个相关样本检验8.多个相关样本检验(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七一个完整的社会统计分析(一)实验内容1.编码2.录入3.整理4.统计分析5.撰写统计分析报告6.复习(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实验,最后学生提交电子和书面报告。
每组1人。
*实验十八操作考试(一)实验内容1.编码与录入2.基本统计分析3.深入统计分析与检验4.图形的制作与编辑(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实验,最后学生提交电子和书面报告。
每组1人。
执笔:张小勇审核:冯爱芬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PSS的基本特征、结构、运行模式、主要窗口等,对SPSS有一个浅层次的综合认识。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2.打开文件、保存文件3.认识各种窗口类型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结果输出窗、帮助窗口、图表编辑窗、语句编辑窗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5.关闭SPSS,关机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学习掌握spss打开与关闭的各种方法以及各种spss文件类型的打开与保存方法。
2.打开spss5种类型的窗口,认识窗口特征及其功能。
3.熟悉spss系统参数设置的影响,了解spss系统参数设置的基本方法。
4.任选一个菜单中的命令,试用Help获得英文帮助,熟悉获得帮助的操作。
5.熟悉SPSS10个主菜单下面的基本命令。
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掌握SPSS的基本运行程序,熟悉基本的编码方法、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问卷编码2.录入数据3.保存数据文件4.编辑数据文件五、实验学时2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联系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保存数据文件8.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 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一、试对以下问卷进行编码,并录入所选择的答案(加下划线为所选的答案)。
农户基本经营状况调查家庭户性质:①本地户 2.就业类型:①纯农户 ②非农户 ③农兼非 ④非兼农 ⑤未就业离开农业已有__________年 4.兼业者从事非农产业情况家里有 1 人参加非农劳动,是否壮劳力?① 是 ②否业务范围 ①工业 ②建筑业 ③运输 ④仓储 ⑤餐饮业 ⑥社会服务业 ⑦其他工作年数 5 年,(按整数算,超过半年算一年)投入时间大约占全年工作时间的% 70% 收入大约占全年总收入的%_______90%______二、定义变量1. 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对性别(Sex)设值标签“男=0;女=1”。
2)正确设定变量类型。
其中学号设为数值型;日期型统一用“mm/dd/yyyy“型号;生活费用货币型。
3)变量值宽统一为10,身高与体重、生活费的小数位2,其余为0。
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数据文件的基本整理技巧。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排序2.排秩3.文件拆分与合并4.重编码5.计算产生新变量6.缺失值的处理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4.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5. 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保存为“数据1.sav”。
3.试将数据2合并到数据1,合并后的数据文件另存为“数据3.sav”。
4.将工资进行重编码,2000以下(含2000)为1,2000-3000为2,3000-4000为 3,4000以上为4,重编码的结果保存为“工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