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3
《长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文档10篇长征,是一部曲折离奇的神话,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是一部史无前列,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
多少年来,中国和世界上一切富有正义感的人们,无不为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所惊羡,无不为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极度焕发的伟大精神力量所仰慕。
这个暑假,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我品读了《长征》这本书,心中充满感怀,思绪万千。
1936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战斗激情在陕北沸腾。
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镌刻了火红的两个大字——长征!如今,我们再次品读长征,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共产党开始创建新型人民武装,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夺取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后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亦即人们后来所叫的“长征”。
说到长征,有人喜欢用战略大转移来形容,有人喜欢用大溃逃来形容。
但,不管怎样,长征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个个艺术般史诗级的壮举,皆在长征完成。
没有长征,便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选择毛泽东作为领袖,不也在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人磨砺了意志,砥砺了心态,用宏伟的两万五千里描绘了自己的成长与奋斗。
这部辉煌壮烈的长征史,更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划时代意义的精神丰碑!人们喜欢给长征带上太多的光环,对于长征,长征精神,已经到了溢美之词无以复加的程度。
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
但,在这种赞美的环境下,很多人体会不到长征的那种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在当时,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穿越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总行程达6.5万余里,但这些都是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更为严峻的是,天上成百上千的侦察轰炸机,地上10倍于红军不择手段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途中高不可攀的雪上和漫漫无边的草地,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
2023年最新红色文化习题1.黄洋界保卫战发生于江西省哪个县()A.宁冈县√B.吉水县C.永新县D.泰和县2.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坚定信念B.艰苦奋斗C.依赖群众√D.勇于胜利3.党的八七会议之后,在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下,自1927年秋至1929年东,全国12个省先后爆发了多少次武装起义,组建了工农革命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坚实基础。
()A.70余次B.80余次C.90余次D.100余次√4.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举行于哪一年()A.1927年√B.1928年C.1929年5.被誉为“中华烈士第一县”,也被称为“将军县”,指的是以下哪个县?()A.弋阳县B.兴国县√C.永新县6.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A.1934年√B.1935年C.1936年7.建立农民当家做主的红色政权是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个观点()A.正确√8.错误8.“到井冈山后,我做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这句话出自毛泽东()A.《关于农村调查》√B.《寻乌调查》C.《富农问题》9.“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是以下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瓦窑堡会议10.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确立的政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C.共和制人民民主专政I1八一南昌起义发生于哪一年?()A.1926年B.1927年√C.1928年D.1929年12.方志敏的故乡是()A.弋阳县√B.横峰县C.南昌县D.玉山县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其进行了严密封锁,企图切断井冈山与外界的联系。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级苏维埃政府秘密招收了一批()A.特工B.地下党组织成员C.红色交通员√1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A.第一军B.第二军C.第三军D.第四军√15.井冈山革命时期,为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援革命战争与苏维埃建设,广大农民群众通过什么形式捐钱捐粮,保证红军的给养?()A.出让土地B.购买公债√C.参加革命D.抢劫国民党物资16.1927年12月,毛泽东在哪里创办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
教材依据: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节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虽然历史时间跨度不大,但容量非常大,要求学生识记、掌握的知识要点非常多,学习难度较大。
但由于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近,现实感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尽量使教学方法尽可能灵活多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而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本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则表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而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走向成熟的历史,尤其是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探索出一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在遵义会议上成功地解决了党内的重大分歧,使党的路线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
学情分析:由于所带班级多,学生学习程度不一,在教学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要多做启发诱导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对基础差的班级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加强课堂提问力度多做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三讲:讲学生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
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和学不懂的知识点。
设计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历史2、课时:1课时3、教师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题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2.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情感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旧址群即指挥部旧址)位于市中山路中段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
鎏金馆额由中国共产党的陈毅元帅手书。
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2007年7月末耗资1.5亿元人民币新馆扩建完成后免费向大众开放。
2. 朱德旧居位于市花园角2号。
是一所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雕花飞檐悬于门楣,两扇大门,内有天井,典型的江南民居。
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二楼北侧是郭沫若的住房,他曾在此写下《请看今日蒋介石》。
3.贺龙指挥部(二十军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市子固路85号,刘伯承,恽代英也曾入住。
4. 叶挺南昌指挥部旧址位于市苏圃路南昌二中内,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西式楼房。
5.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坐落在市八一广场南端,此塔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而建,塔呈长方形,总高45.5米,塔身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
6.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7.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
堂的前厅有毛泽东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
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井冈山:八大景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
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冲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
他领导红军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劳动,解决实际困难。
在这里还设立了红军医务所,兔费给当地群众看病、治疗。
产且在这里开始了对地方武装王佐部队的教育改造工作。
1928年2月,王佐率领地方武装参加工农革命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第二团第二营,从而壮大了革命队伍。
湛江市廉江良垌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5-6单元检测卷(范围:第五、六单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表明革命“获得了目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国共两党的合作C.'黄埔军校的建立D.国民政府的成立2、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战争D.二次革命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
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4、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
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有3万多人,至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
材料表明()A.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B.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C.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D.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5、“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C.是中共创建革命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重心转向农村,积累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这反映了毛泽东()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D.提出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7、为打破敌人的围剿与封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渐树立起来。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知识点梳理【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
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
1 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他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热爱中国”。
【写作背景】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这部纪实作品终于诞生了。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
【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它是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该书让西方世界明白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书名解读】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复习提纲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先烈鲜血和生命的结晶,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
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内涵作为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2011年12月 第6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Dec.,201 1
No.6
新时期高校弘扬和传播八一精神的思考 兼谈区域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李 雷,叶 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弘扬八一精神带 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高校应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牢固把握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网 络技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八一精神教育。 关键词:八一精神;弘扬和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I2011)06一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 创建革命军队的思想结晶。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 红色文化之基,是区域红色资源中的优秀代表,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南 昌创建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的强大思想武器和 精神动力。新时期,作为兼具学科性与意识形态性 双重属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江西革命老区,如何通过大力 弘扬和传播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充分利用 区域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以传统革命教育为主 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项任 重而道远的时代课题。 一、新时期在高校弘扬和传播八一精神是时代 要求 八一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创造、培育出来的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 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 一脉相承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段创造和 培育的革命精神传统。在这个精神总链条、总宝库 中.八一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把中华民族 精神的整体意识、忧患意识、民本意识和心理意识 提高到空前水平:在意志层面是救国救民、为国为 民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理性层面是不尚空谈、开拓 创新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在价值层面是无私奉 献、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一)八一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相 统一的品格特征 从本质上看,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 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 火的拼搏中,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 级革命精神,是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 民族精神的沃土,又融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时代特 征、共产党人的革命风格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宝 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 风格的光辉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革命 战争年代的深沉积淀,而且是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一种能够与时俱进的 人文精神。它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深厚的民族 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种革命性、民族性、时 代性的聚焦点,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董丽娜,黄建国,彭娟,王梦,董慧(湖南女子学院会计系,湖南长沙410004;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06)【摘要】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铸就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让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而且非常重视用红色精神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对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期且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而言,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提供了充满正能量的载体媒介和精神利器,又具有极其重要而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关键词】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精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077-05【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资助项目“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17F02)。
主持人:董丽娜,课题组成员:黄建国、彭娟、王梦、董慧。
【作者简介】董丽娜(1984-),女,山东莒县人,湖南女子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是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和信仰,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程中,所形成的涵盖先驱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及八一精神、古田会议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的统称。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支柱的核心构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主要构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
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
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同时,革命老区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当年奉献出无数红军战士以致将军和元帅的革命老区正在涌现新一代风云人物,而且还在呼唤更多各方面的紧缺人才。
红色教育将以红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设红土地,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滋养绿色生命,实现革命老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1、以上海为中心的“泸浙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2、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3、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4、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5、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6、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7、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8、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9、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10、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11、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1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基地区域”,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1、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全国30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介绍:主要红色基地有: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李大钊烈士陵园,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
小学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红色歌谣第1课:红米饭,南瓜汤教学目标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红色歌曲“红米饭,南瓜汤”。
2.同学们,你们吃过红米饭,南瓜汤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红米饭,南瓜汤”。
二、讲授新课1、讲解什么是“红米饭,南瓜汤”。
“红米饭”指的是用井冈山红米煮的饭,“南瓜汤”指的是清水煮南瓜。
2、讲授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将士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3、学唱歌曲“红米饭,南瓜汤”。
4、分组讨论井冈山革命传统的起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5、通过学习红军优良革命传统,自我反思。
三、活动场1、同学们,请跟着老师学唱下面这首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
2、你还会唱什么红色革命歌曲?分组选代表唱红歌。
3、小结:通过学习红色歌谣,了解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第2课:打败江西两只“羊”教学目标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歌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品格。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红色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
2.同学们,你们你们知道歌曲中的“羊”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打败江西两只羊”。
二、讲授新课1、讲解打败江西两只“羊”背后的历史故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4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
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
2、观看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等红军革命旧址图片。
该地现存有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朱德亲笔题词)、望月亭(歌曲“十送红军”原唱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
3、学唱歌曲“打败江西两只羊”。
党建品牌红色教育1. 什么是党建红色教育① 现场教学—现场讲述,以史喻今;② 集训教学——严来格的军姿训练,提炼党员精神;③ 专题教学—雄厚师资,丰富专题;④ 体验式教学—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岁月;⑤自激情教学——团队协作,齐心合力;⑥ 互动教学——红歌嘹亮,百激情澎湃;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
中心依托苏区的创百建、长征出发等磅薄厚重的红色资源,结合赣州近度年来改革发展的新变化,以传承红色基因为重点,围绕“苏区精神”“振兴发展”等主题内容开展以红色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的古田特色教育。
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功问能,切实把静止的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载体。
同时,努力创建地方元素、红色基因、中心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综答合教育品牌。
在特色教学模式方面,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拓展训练、情景模拟、音像教学等多种方式,形成内了上一堂传统党课,看一批旧居旧址,走一次红军道路,唱一首红色歌曲,祭一次烈士陵墓,过一次组织生活,写一篇党性报告的特色教容育模式和教学体系。
2. 红色教育和红色党建有什么区别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并成为我党优良传统和思想精神的重要源头。
中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劲动力和不朽的伟大民族精神。
它既包括了静态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更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等。
其基本内容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等。
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新的形势下,应用红色资源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资源和方法论问题,具有重大的价值和独特优势。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10篇精选《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1南梁精神就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包括南梁在内的陕甘边苏区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陕甘边区筚路蓝缕开展革命实践,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革命精神。
南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支撑起陕甘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重要历史地位的根本内因,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和继承,是苏区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实践基础,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革命生动实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一、面向群众,以人为本的公仆精神面向群众,以人为本的公仆精神是南梁精神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特点。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
根据地群众亲切地称革命先辈为“咱们的老刘”“清官”“青天”“老谢”等,这里“只见公仆不见官”。
毛泽东同志称赞刘志丹同志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谢子长同志是“民族英雄、虽死犹生”,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这些赞语中最耀眼的就是“群众”二字。
南梁精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事业发展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灵魂。
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2011年1O月第5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Oct..2011No.5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李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八,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关键词: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内涵;比较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558(2011)05—0049—04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在八一起义中孕育而生,磅礴而出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最早培育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理应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一,对八一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部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竞相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悍然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当时中国社会被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此被吓到和退缩,在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清楚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随即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国民党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的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精神由此孕育而生,凝聚和铸就.之后,在八一精神的指引下,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共产党人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随之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些革命精神在社会上得到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却有所差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场合都或多或少有过一些阐述和解释,但对八一精神却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概括或论述.相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而言, 八一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虽然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在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所处的地位无可争议.但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相比,八一精神在党和国家中的历史地位还未得到进一步确立.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其间原委,但八一精神辐射中国革命的整个历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研究相比,目前学术界对八一精神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这与八一精神内涵缺乏一个正式,权威的论述有着一定关联.从仅有研究成果来看,专家,学者们对八一精神内涵理解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基本达成了共识,其观收稿日期:2010—11-03作者简介:李~(1974一),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研究.50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l1年点也比较接近,如李国强研究员认为.”八一精神是党和起义将士革命品格和战斗意志的理性升华,是中国革命精神和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it!H学者余伯流提出,八一精神的内涵就是敢为人先,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其中敢为人先是核心,听党指挥是灵魂.[2]P7李睿教授则把八一精神内涵概括为”敢于斗争,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坚定信仰”[3]e34笔者以为,就八一精神内涵理解而言,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概括,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文字表述,都离不开对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崇高品质的充分认定和高度认可.基于此,笔者将八一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信念坚定,不畏艰险,敢闯新路,勇于创新”16个字.所谓”信念坚定”,是指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信念.所谓”不畏艰险”,是指共产党人在南昌组织领导武装起义,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能够排除万难,毅然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动起义.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所谓”敢闯新路”,是指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没有照搬俄国革命模式,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实际,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所谓”勇于创新”,是指南昌起义取得成功后,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共产党人带领起义部队走上了井冈山,开辟了国内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总之,八一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二?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共同之处笔者认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词中都要明确表示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形势有多么严峻,斗争有多么残酷,共产党人都从来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自始至终地坚定革命斗志,矢志不渝地坚守革命信念,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仍然继续坚持和发扬着这些革命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努力.二是具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饶的革命意志.所谓”敢为人先”,是指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敢于开创历史,创造历史,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到,而是针锋相对,勇敢的在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八一起义,创造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广大劳动人民第一次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完成了史无前例的25000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所谓”百折不饶”,是指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无论遭受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革命必定成功的决心都没有动摇和改变过.如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果断发动了武装起义.开始创建自己的军队;面对国民党的分兵堵截,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带领苏区军民打土豪,分田地,扞卫和巩固红色政权:面对八年抗战,号召根据地军民自产自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这些行动都有力证明了顽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勇往向前,直至夺取革命最后胜利.三是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回2011年李星:论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之比较5l顾党的光辉历程.从在上海成立到发动南昌八一起义.从开展井冈山革命斗争到进行万里长征,从召开遵义会议到西柏坡会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其间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和发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中国革命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毛泽东曾深刻阐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酏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与艰苦奋斗精神一样贯穿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托人民群众这个坚强后盾,才能战胜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三,)k--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不同点虽然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同属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但在相互比较中仍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八一精神是在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八一起义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井冈山精神是在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 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产生和形成的: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1929年1月开始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创建苏区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其中.八一精神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最早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井冈山精神, 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对八一精神的提炼,弘扬,丰富和发展.如果把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比作一条横贯中国革命的锁链,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依次按序排列,八一精神则是这条锁链的开端.二是表述的内容不同.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同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但在内容表述上却各不相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内涵都有过相关论述,但对八一精神至今没有任何论述.八一精神虽然缺乏一个正式,权威的内涵表述,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军民团结,百折不挠”“是其精髓所在.江泽民2001年在视察井冈山时提出井冈山精神是”实事求是.敢创新路;坚定信念,矢志不渝;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李长春2004年3月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明确地提出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把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开拓进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 江泽民1996年1O月1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江泽民在2002年3月底视察延安工作时的讲话中概括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5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三是表现的突出特点不同.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它们各自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仍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孕育产生于不同的革命时期. 其中,八一精神表现出最主要的特点是共产党人敢为人先,创建人民军队.井冈山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苏区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心真意地为劳苦大众谋利益,苏区至今流传着一首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长征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始终坚定革命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延安精神表现出的最主要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0lI拄总之,无论是八一精神,还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的提炼和概括.不但在中国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李国强.”八一”精神永存一纪念南昌起义70周年【J]. 江西社会科学,1997,(121.【21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一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07,(08).【3】李睿,魏佐国.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08).[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f08).TheComparisonAmongtheBayiSpirit,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rict,theLongMarchSpiritandtheYananSpiritLiXing(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13,P.R.Ch ina)Abstract:theBayispiritand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 rict,theLongMarchspirit,andtheYan’anspiritcomedowninonecontinuouslineandfromthesamerootandorigin.Theyareallrev olutionaryspirit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asaleaderintherevolutionarystruggle.Thereareeitherdifferentpointsors amepointsamongthem.ThispaperappealstotheallcirclesinthesocietytopaymoreattentiontotheBayispiritandtograspthehis toricalroleandrealvalueoftheBayispiritinChineserevolutionandconstruction.Keywords:theBayispirit;theJinggangshanspirit;thespiritofsovietdistri ct;theLongMarchspirit;theYan’anspiri~connotation;comp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