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9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各种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内容:1、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读音、书写、含义和用法。
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类、句子成分、句式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的意图。
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如段落划分、主题句、过渡句等。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默读、朗读、精读等。
3、写作技能: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提高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审题、列提纲、修改等。
4、文学鉴赏: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学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包括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古文阅读:学习古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词汇、句式、修辞等。
提高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内容和思想。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6、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倾听、表达、协商等方面。
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和礼仪。
7、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包括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
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差异,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8、综合性学习: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9、课外拓展: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包括文学名著、科普书籍等,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10、考试指导:学习考试技巧和方法,包括答题思路、时间分配等。
熟悉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提高应试能力和成绩水平。
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
册教材
本文档是关于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详细介绍,内容如下:
1. 课本概述:
- 课本名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学年:2022-2023学年
-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2. 内容概述:
- 本册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引导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 本册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课文注释、练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3. 课程特点:
- 注重文本解读:通过注释、课文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 综合素养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文化的理解和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选材多样化:语文课本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本材料,包括古诗词、现代小说、古代寓言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体验语言和文学的魅力。
- 任务驱动研究:通过各种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研究目标: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技巧;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惯。
以上是关于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包括:
1.《小石潭记》记叙文
2.《诗经选读》诗歌
3.《孟子,梁惠王上》论语
4.《论语选读》语录
5.《孤雁》话剧
6.《记忆的天空》记叙文
7.《古文观止选编》古文
8.《匪夷所思》记叙文
9.《海的女儿——珍珠》议论文
10.《一封家书》书信
11.《焚书坑儒》记叙文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背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记叙文、诗歌、论语、话剧、古文等。
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必背内容,包括:
12.《老舍自传》传记
13.《窦娥冤》传统剧目
14.《以梦为马》议论文
15.《写景的函数》散文
16.《清明》诗歌
17.《母亲》小说片段
1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19.《木札蓝缁》记叙文
20.《最后一个问题》科幻小说
21.《别提纲》议论文
22.《柳青的觉醒》记叙文
23.《飞龙全传》书籍片段
24.《爸爸》小说片段
25.《己亥杂诗》诗歌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另外一些常见的必背内容,涵盖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和各类文学形式。
通过背诵这些作品,可以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三、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
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唐代诗人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蕴含哲理;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中间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杂剧家,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一段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七、课外古诗词背诵1、【龟虽寿·步出夏门行】(东汉末年)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字词注音及解释[预习复习必备]1、《春》喉咙hóu lóng风筝fēng zhēng朗润lǎng rùn 明亮滋润。
嗡嗡wēng wēng 形容昆虫飞动的声音。
酝酿yùn niàng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圆润而响亮。
抖擞dǒu sǒ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烘托hōng tuō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2、《济南的冬天》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单单dān dān 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肌肤jīfū着落zhuó luò①事情有归宿、有结果②依托;靠头;指靠。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慈善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宽敞kuān chǎng 指宽大、开阔、宽阔。
秀气xiù qì①言谈文雅,举止优美②[器物]小巧灵便。
空灵kōng líng 灵活而无法捉摸。
澄清chéng qīng ①1。
清亮。
②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地毯dì tǎn 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3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铭”“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2、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导语设计设计1:(背景导入)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
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设计2:(激发兴趣)来到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红船,南湖菱)南湖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南湖菱”。
谁来介绍一下?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称“菱角”,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是无角菱。
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会变成无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与“灵”相通,据说,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
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
远在唐朝的时候,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
他就是刘禹锡。
他出生在嘉兴,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灵气。
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
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
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
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全部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目录1. 《人生的旅程》2. 《雷雨》3. 《春》4. 《分别》5. 《秋夜》6. 《边城》7. 《荷花》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9. 《蜘蛛和蝴蝶》10. 《鲁宾逊漂流记》1. 《人生的旅程》《人生的旅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人生可以比喻为一次旅程,人们在这个旅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找到更好的方向和目标。
2. 《雷雨》《雷雨》是一部著名的话剧,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该剧以家族纠纷和两性关系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该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和军阀时期社会的现实情况。
3. 《春》《春》是一首古诗,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氛围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4. 《分别》《分别》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离家上学的故事,描述了和家人分别的情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通过这篇散文,学生可以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成长的重要性。
5. 《秋夜》《秋夜》是一首古诗,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以描绘秋夜的寂静和美丽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夜的赞美和思考。
6. 《边城》《边城》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该小说以描写边境小镇的生活和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对人物命运和社会背景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7. 《荷花》《荷花》是一篇散文,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散文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应该珍爱大自然,并追求美好的生活。
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篇目中的一篇课文。
该小说以描写工人阶级的奋斗和牺牲为主题,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和成长经历的描写,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英雄形象和时代精神。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1、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2、《幼时记趣》
3、《三峡》
4、《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5、《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
6、《赵普》
7、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8、《黔之驴》
9、《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
10、《晏子使楚》
11、《人琴俱亡》
12、《小石潭记》
13、《记承天寺夜游》
14、《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册
15、《马说》
16、《陋室铭》
17、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
18、《山市》
19、《口技》
20、《送东阳马生序》
21、《两小儿辩日》
九年级上册
22、《陈涉世家》
23、《桃花源记》
24、《与朱元思书》
25、《捕蛇者说》
26、《岳阳楼记》
27、《醉翁亭记》
2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
29、《曹刿论战》
30、《.邹忌讽齐王纳谏》
31、《孟子》二章1
32、《愚公移山》
33、《出师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目录第—单元阅读1 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 雨的四季/刘湛秋4 秋天/何其芳5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单元阅读6 秋天的思念/史铁生7 漫步/莫怀戚8 我儿子一家/舒婷9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10 《世说新语》两那么/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三单元阅读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2 我的教师/魏巍13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4 窃读记/林海音15 《论语》十二章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第四单元阅读16 纪念白求恩/17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治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0 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明晰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第五单元阅读21 猫/郑振铎22 鸟/梁实秋23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24 松鼠/加布里埃·科莱特25 狼/蒲松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阅读26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7 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郭沫假设太阳船/吴望尧28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29 女娲造人/袁珂30 寓言四那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塞翁失马/《淮南子》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南寄北/李商隐十一园(其五)/李贺夜雨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附录悠久的汉语与汉字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七年级语文词语积累(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笔记全部第一单元:四季美景。
1. 整体感知。
- 这篇文章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春之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作者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来写。
盼春部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个开头特别妙,就像我们在急切地等待一个好朋友到来,连续两个“盼望着”把那种急切盼望春天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绘春是重点,他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 春草图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偷偷地”“钻”字用得特别生动,好像小草是个调皮的孩子,瞒着我们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 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把花儿们争奇斗艳的样子写活了,而且颜色描写也很有画面感。
- 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来写春风。
触觉上是“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很轻柔;嗅觉上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上是鸟儿清脆的歌声、牧童的短笛等。
- 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这个比喻把春雨的细密特点写得特别形象,而且“斜织”这个词,让我们感觉春雨就像织女在织布一样。
- 迎春图里,人们都出来活动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赞春部分,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的新、美、力。
2. 字词积累。
- 朗润:明朗润泽。
-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鸟儿欢快的状态。
1. 内容分析。
- 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那叫一个美啊。
文章开头就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
一、文言文
1、昨夜寒蛩不住啼,初日燕子双双飞。
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4、采薇采薇花开时,为有物,亦非我。
却有人,心中称惜。
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二、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3、子曰:“君子博学而时习之,则百事可试矣!”
4、子曰:“莫春者,不知乐也!”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三、成语
1、师心自用,见贤思齐。
2、恭敬如贤,服从如犬。
3、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4、山高水长,会当凌绝顶。
5、磨杵成针,百折不挠。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注音及解释1.《春》喉咙hóu lóng 身体的喉部。
风筝fēng zhēng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朗润lǎng rùn 明亮滋润。
嗡嗡wēng wēng 形容昆虫飞动的声音。
酝酿yùn niàng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圆润而响亮。
抖擞dǒu sǒ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烘托hōng tuō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
花枝招展 huā zhī zhāo zhǎn 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2.《济南的冬天》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单单dān dān 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肌肤jīfū肌肉、皮肤着落zhuó luò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依托;靠头;指靠。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慈善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宽敞kuān chǎng 指宽大、开阔、宽阔。
秀气xiù qì 言谈文雅,举止优美‚[器物]小巧灵便。
空灵kōng líng 灵活而无法捉摸。
澄清chéng qīng 1。
清亮。
‚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ƒ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地毯dì tǎn 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七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生涯中,我们也要学习蝴蝶的精神,不畏困难,为自己的明天而奋斗!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一)《世说新语》两则1.字词解释①內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
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⑬引:拉。
⑭顾:回头看。
2.句子翻译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课文理解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册课本中,我们将学习汉字、古诗、文章阅读等各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必要的汉字。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需要注意字形的书写、笔画的顺序、读音的正确发音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汉字,在写作和阅读中灵活运用。
2. 古诗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为优美的诗歌之一。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歌。
在学习古诗时,需要了解诗歌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
通过阅读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文章阅读文章阅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文章阅读时,我们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如何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阅读技巧。
4. 交际用语交际用语是在日常交流中常用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语、道歉语、感谢语等。
在学习交际用语时,我们需要注意学习标准的语法、语音,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我们需要了解写作的基本规律,如结构、语言、用词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多练习,学会如何写作,如何发掘写作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词汇、古诗、文章阅读、交际用语、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通过学习,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录《春》《古代诗歌四首》《世说新语》两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诵读》《纪念白求恩》《诫子书》《狼》《天上的街市》《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外古诗诵读》1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思想感情,以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预习、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学习过程〗感受→朗读→探究→领悟→联想迁移〖教学设计〗(课前播放动画片《朋友》,以渲染气氛3分钟)一、导入主持人:刚刚升入中学的我们,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
对学习,对友情,我们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羚羊木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开场白之后,大屏幕投影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抹(mǒ)眼泪攥(zuàn)树杈(chà)寒颤(zhàn)怦怦(pēng pēng)逮着玩(此处逮dǎi,不念dài)三、整体感知角色朗读(播放学生自拍自演的课本剧录像6分钟)大屏幕投影: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主持人概括后,进一步引导同学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播放“情节示意图”并讲解)分角色朗读。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
大屏幕投影:评价标准:重音语气语速……角色: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妈妈的神态:紧紧地盯着十分严厉妈妈的语气:咄咄逼人坚定孩子的神态:低着头不敢看一动不动孩子的语气: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请分配到角色的同学到前面来,可以边读边表演。
其他同学当评委。
学生评价时,主持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
看是否读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
(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主持人小结: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
“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面是“逼”,一面是“无奈”,两个方面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四、探究合作大屏幕投影:1、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2、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展示个性。
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观点。
不论观点怎样,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要求既展开求异思维,又是合作学习。
五、结束语主持人总结:《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课后播放歌曲《朋友》,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下课)六、布置作业【教学自评】自评指标自评等级ABCD目标能体现新教学理念(“三维度”)、学生达成度高。
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师生互动。
【教学后记】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异常的认真,这很容易让学生融入课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并录制下来在课堂放映,更能让学生进一步地贴近人物,理解内容。
采用这些活动形式,学生能很快、很准地总结出了各个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描写友谊的优美段落1、友情,像一滴水;滴在左手中化成思念,流进右手里化成无尽的牵挂。
不因你是谁,只因你是我的朋友。
2、自从拥有了友谊,我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时常会有相同的见解。
我们崇拜同一个明星,喜欢同一种颜色,热爱同一种写作风格……还有,我们都同样珍惜着这份友谊。
3、友情本是超越障碍的翅膀,但它自身也会背负障碍的沉重,因此,它在轻松人类的时候也在轻松自己,净化人类的时候也在净化自己。
其结果应该是两相完满:当人类在最深刻地享受友情时,友情本身也获得最充分的实现。
4、友情是我们内心的砝码,总能调节我们心中的平衡。
随着时间的洗刷,友情会被冲淡,但我们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我们要把握现在的友情,勇敢的去面对。
这也许对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人生中,有几个力量一起共同奋斗,成功的曙光也许会早一点到来。
5、真正的友情是一杯绵厚醇香的酒,岁月愈久,味儿愈香。
真挚的友情是一杯清香淡雅的茶,日子越久,余味留存的时间也就越长。
6、友谊是一把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桌子上的两对明眸;友谊似一弯温暖的海港,静静地抚慰着疲惫的帆船;友谊是穿越人海,互视对方双眼的默契,是不期而遇的缘。
7、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那么友谊就是旅途中的指航标,如果人生是一个大树,那么友谊就是干涸时的雨露,如果人生是一次航海的历程,那么友谊就是航海中必不可少的风帆。
8、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9、友谊如同空气或者阳光,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着的青少年来说,友谊就更为重要了,因为,如果没有空气和阳光,再茁壮的春笋也长不成挺天的绿竹。
10、友谊是一种人际关系。
交友是人的一种本能。
患难之中,我们需要朋友帮助、支持和鼓励。
()取得了成绩,我们也需要朋友分享欢乐。
11、友谊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朋友向你伸出的一双援助之手;友谊就是在你生病时,朋友的一声问候;友谊就是在你孤单寂寞时,朋友的陪伴。
真正的友谊体现在生活的每一瞬间,每一细节。
12、自从拥有了友谊,我不再孤单、寂寞。
我们总是肩并肩,手牵手,漫步于黄昏的街头,奔跑于浪漫的雨中。
我们总是在同一张桌子上,专注地学习。
时而沉默不语,各忙各的;时而互相探讨,“争吵”激烈。
我们总会在公园的长椅上,或向对方倾诉心中的烦恼与忧愁,得到体贴的宽慰;或将快乐的事告诉对方,然后一起开怀大笑。
13、友谊真是一滴水,非常短暂,友谊真是墙,谁都无法破坏这友谊之墙!14、友情像一瞬的烟花,不管下一秒发生什么,这一秒也要尽情享受。
没有友情,生命好像失去了氧气,刹那是你窒息。
15、朋友,是一个在你孤独时陪伴你的人;朋友,是一个在你难过时安慰你的人;朋友,是一个在你遇到难题时和你一起解决的人;朋友,是一个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的人;朋友是一个在你犯错误时为你纠正的人;朋友,是一个在你饥饿时给你送面包的人;朋友,是当我们内心受到创伤、受到挫折时的伙伴、知己,朋友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真诚的友谊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用心去珍惜、去体会。
16、朋友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信任。
相信朋友之间也是共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才会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珍贵,坚定。
敞开心扉,畅畅而谈,这就是信任的表现。
信任身边的人,也让他们信任自己。
这样感情会一天比一天深厚。
记住,如果重视他,就不要让她对你失望。
友情既坚强又脆弱,它可以挡风遮雨、给人安全感,但也会被某些致命的问题打击的不堪一击。
走好每一步,不要让自己的疏忽伤害了对方的心。
17、纯洁的友情往往能掩盖生活中的不快,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祝福,总能消除头顶上的愁云,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友情。
不要总认为这些都是奋斗之外的事,这样,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成为弱者,孤独一世。
18、依依不舍的挥手相送,“长亭更短亭”的伤心别离,都是友情至真至纯的明证。
固然有时会“此时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固然有时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固然有时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只要怀揣好友的关爱与祝福,又何愁前路无知己?又何必因为暂时的别离而“歧路”上泪沾巾帕呢?19、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的客套,更容不得半点虚假。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真正的友情更重视的是朋友之间内在情谊的深厚真挚,而不在乎外在形式是否华美艳丽。
20、友情,是一缕阳光,温暖着人心;友情,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很小的泉眼;友情,还是一座避风的港湾。
描写同学之间友谊的好段1、我们的班集体就好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们时时刻刻被同学的友谊包围着。
这种友谊有时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有时是一把花花绿绿的大雨伞,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2、友情似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友情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友情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同学之间的友情,往往来的更加不容易,我们应好好珍惜这份友情,使之天长地久不变,让我们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祝愿明天更美好!3、我的记忆犹如广阔的蓝天,天空中的每一朵白云都是我的朋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当中李林是最突出。
我和她的友谊像瀑布一样剪也剪不断。
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互帮互助,亲密的简直无话不谈。
虽然她已经转学了,但是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
4、友谊是什么?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的流泄口,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蒙浑时的清新剂,是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5、友情,哦,有太多太多的画面涌现在眼前,那小小生活细节流淌着纯真的友谊,让你不经意间为之感动。
拥有感动,心中才会有一种温暖,嘴角才会有一种微笑,生活才变得美好,人生才变得有意义。
友情难求,才显得可贵。
6、我即将小学毕业,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我和朱昊宇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件事我会永远记在童年的记忆里的。
7、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共浴一片太阳。
学习上,我们相互激励,生活中我们相互帮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应该珍惜友谊,珍惜同学之间的点点滴滴。
珍惜美好的童年时光。
8、俗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的确,山纵然高,但不及同学之间的情高;海纵然深,却不如同学之间的爱深!这同学之间的感情就像是一个个跳动而优美的音符萦绕在我的耳边,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