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基带测试过程与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20
NOKIA基站调测流程二零零六年七月一、启动BTS Manager3二、端口设置3三、BTS 硬件配置一〔新建配置〕4四、BTS 硬件配置二〔通过模板修改〕15五、配置传输171.点击Tool-----Launch Ultrasite BTS HUB Manager:172.选择FXC E1/T1――――Identfication,把时间改为电脑的系统时间:17 3.配置传输端口184.设置基站的时钟源。
195.配置传输时隙20a.配置业务信道20b.配置TRX信令21C.配置OMU信令226.配置时隙的交叉连接237.时钟调整24六、mission251.点击missioning菜单,选择wizard,对基站进展misioning252.设置站名253.点击Start missioning开始进展调测264.设置告警端口265.填写完其他的相关项后,保存missioning report。
276.复位BCF,完成mission27七、软件升级281.点击菜单BTS SW,选择Update (28)2.点击Open Master File…打开软件升级包,等待升级完成283.存储BTS Event29八、完成Site Folder 和Site Log的填写29说明:基站调测在基站安装调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调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站能否开通,对调测过程的正确理解,将对以后的Trouble Shooting提供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一次完整的调测过程与局部要点的说明。
一、启动BTS Manager1.双击BTS Manager图标。
2.如果是Windows95/98的环境下会出现让你输入BTS Manager口令的窗口。
3.如果出现BTS口令验证,输入BTS口令。
只有BTS承受了口令,软件才会继续进展。
软件启动时将打开Supervision〔监测〕.BTS Event(BTS事件).Alarms〔告警〕.窗口。
手机基带测试的流程和方法The process and methodology of mobile phone baseband testing are crucial in ensuring the func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The initial step involves setting up the testing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es connecting the device to the testing equipment and configuring the necessary software. This ensures that the testing conditions are standardized and repeatable.手机基带测试的过程和方法对于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
首要步骤是设置测试环境,包括将手机连接到测试设备并配置必要的软件。
这确保了测试条件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Next, a series of functional test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baseband components. These tests cover areas such as signal reception, transmission, and modulation, among others. The results of these tests are then analyzed to identify any issues or failures.接下来,进行一系列功能测试,以验证各种基带组件的操作。
这些测试涵盖信号接收、传输和调制等多个方面。
随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识别任何问题或故障。
手机基带测试的流程和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手机基带测试流程。
1. 测试准备。
确认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
1. BB测试过程与测试方法测试目的:保证手机各项基本功能正常并符合标准;测试标准:GSM 11.10,需参考项目的手机规范;测试条件:温度:+ 15 C ~+ 35 C湿度:20%~75%气压: 86~106kPa电源:3.8V DC,2Amp测试仪器:CMU200/ Agilent 8960,PC,DC电源,万用表,测试卡,Link Cable,数据线,充电器注:以下各测试项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各项性能指标应至少不低于他们的产品。
1.1 基本功能测试该测试均需给手机装上测试SIM卡,并与CMU200/ Agilent 8960连接;或装上移动/联通卡。
1.1.1 开关机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分别在装入SIM卡和无SIM卡时将手机开机,维持开机状态30秒然后关机,关机后10秒再开机,重复以上操作共开关机20次后进行测试。
a. 手机能否正常开机;b. 装入SIM卡时,每次开机时是否都能正常找到SIM卡;c. 手机开机是否能够及时找到网络,评估每次找网的时间;d. 设置手机不同的开机铃声和开机动画,每次开机,手机开机铃声是否正常,开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e. 设置手机不同的关机铃声和关机动画,每次关机,手机关机铃声是否正常,关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f. 设置手机自动关机,测试手机能否按照设置自动关机;g. 保持手机Memory Full状态,测试开关机后,Memory是否正常。
3.预期结果:a.手机能正常开机,LCD显示正常,LED点亮,开机铃声正常;b.手机正确找到SIM卡,并能读取其信息;c.手机正确找到网络,从按下开机键至找到网络的时间应;d.手机开机时的铃声和开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e.手机关机时的铃声和关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f.手机在到设置时间时应能自动关机且关机正常;g.手机开机后应有Memory Full的提示;1.1.2 I/O串口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a.串口线分别与手机USB接口及PC相连;b.使用下载工具并根据其操作方法进行软件下载,共下载5次;c.串口是否能正确下载软件,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1. 引言数字基带传输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验平台,探索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和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2.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传输线等。
首先,我们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传输线的输入端,然后将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以便观察信号的传输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以研究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对传输信号的带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增加时,传输信号的带宽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信号具有更多的频率成分,需要更大的带宽来进行传输。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对传输信号的幅度衰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增加时,传输信号的幅度衰减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幅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和衰减的影响。
4. 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信号的失真主要表现为幅度衰减和相位偏移。
幅度衰减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幅度减小的现象,而相位偏移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位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失真现象会导致信号的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5. 数字信号的传输参数测量在实验中,我们还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参数进行了测量。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信号的带宽和信号的衰减。
带宽的测量可以通过观察传输信号在示波器上的频谱来进行,而衰减的测量可以通过比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和传输信号的接收幅度来进行。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评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基带传输的原理和特性。
我们发现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对传输信号的带宽和幅度衰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基带功耗测试编号测试项目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备注1待机电流移动卡常温环境、高精度电源、电脑主机、特定程序"Measurement.exe"、连接线、测试卡(移动和联通)、万用表方法一:分别插入联通和移动测试卡,将万用表串接到待测手机和配套电池/普通电源之间,开启手机,进入待机状态,按下万用表的"Min/Max"的按钮选择A VG的档位后开始计时,测试时间为40分钟。
结果:记录平均值和最小值。
如图2所示。
方法二:分别插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SIM卡,如图1用可编程电源供电,电压设定为 3.8V,开机,合盖放置在网络信号较好的地方,在电脑上用特定的程序”Measurement.exe”测出待机电流的最小值以及平均值,测试时间要求在40分钟。
对于ADI 平台待机电流平均值≤7.0 mA,对于MTK平台待机电流平均值≤5.0 mA联通卡2关机漏电流常温环境、高精度电源、万用表方法一:接上高精度电源,将电源设置为3.8V,开机成功后再关机,等关机结束后,从电源的液晶屏上读出电流值。
方法二:将万用表串接到待测手机和配套电池或者普通电源(3.8V),开机成功后再关机,等关机结束后,从万用表上读出电流值关机漏电流≤0.3mA3充电电流常温环境、标配充电器、万用表将万用表串接在充电器和手机之间,看到电池充电图标蠕动后开始测试,测试5分钟,记录平均值和最大值最大充电电流≤500mA由于电池充电过程是个先恒流后恒压充电过程,电池电压必须在电池的标称值以下。
一般在3.8V 左右最好4通话电流GSM常温环境、CMU200、高精度电源、电脑主机、特定程序"Measurement.exe"将手机和CMU200通过RF线连接起来,设置CMU为GSM900,PCL=5,Ch=1,打开特定程序"Measurement.exe",当键盘和LCD灯都熄灭后,开始计时,测试10分钟,记录平均值和最大值平均值,ADI平台≤350mA.MTK平台≤320mADCS将手机和CMU200通过RF线连接起来,设置CMU为DCS1800,PCL=0,Ch=512,打开特定程序"Measurement.exe",当键盘和LCD灯都熄灭后,开始计时,测试10分钟,记录平均值和最大值平均值,ADI平台≤250mA,MTK平台≤220mA5背光电流常温环境、高精度电源、电脑主机、特定程序"Measurement.exe"、连接线用高精度电源给整机供电,电压设定为 3.8V,开机后调整背光灯到最大亮度,打开背光的测试模式,让屏和键盘一直亮,设置背光亮的时间为最长。
手机电性能测试规程(测试资料基带/音频测试部分)一、引言二、引用的标准三、测试条件四、电流测试1.关机电流2.待机电流3.开机电流4.背光灯电流5.蜂鸣器电流6.电池振动五、模拟测试1.接受信号强度测试(信号显示条与实际信号电平)2.电池电量测试(电池显示条与电池实际电量)3.待机时间测试(最长待机和最短待机时间)4.通话时间测试(最长通话和最短通话时间)5.手机读SIM卡测试方法6.振铃声级测试7.耳机通话测试六、音频(电声)测试8.发送灵敏度9.发送频响10.接收灵敏度11.接收频响12.接收响度评定值13.发送响度评定值14.侧音掩蔽评定值15.回波回损16.稳定回损10.发送失真11.接收失真12.发送带外信号抑制13.接收带外信号抑制14.发送空闲信道噪声15.接收空闲信道噪声七、UPL16音频测试步骤1.测试设备及测试连接图2.测试模式及信号流程3.人工耳和人工嘴校准4.测试结果的存储与拷贝一、引言:中试部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部门,直接与研发和生产部门接口,对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进行检验把关,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符合GSM规范和国家标准,需要在手机测试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测试体系。
为此,中试部相关人员参考GSM规范欧洲标准、国家邮电部移动通信技术规范、国家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标准以及日常积累的测试经验编写了这份基带电性能测试规程。
此测试规程为指导性规范,直接用于实标操作测试。
内容包括基带指标测试和电声指标测试两大部分:在基带指标测试中主要给出了电信术语的解释,测量原理、测量目的的阐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条件参数,仪器的配置、连接及测试参数的设置等;在电声指标测试中主要阐述了接收/发送灵敏度,接收/发送档量,接收/发送频响,接收/发送失真,回损,侧音等的测试方法及技术指标。
此规程为中试部内部资料,仅用于内部测试人员的培训和测试指导。
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实际测试中会有一定的伸缩性。
二、引用的标准:1.ETS 300 607-1(1997-1)欧洲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二阶段)移动台的一致性规范(GSM11.10-1)2.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建议书05系列。
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3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 数量 签名 日期 第 4 页,共37页点击标题栏上的属性,输入密码huawei,点击OK后进行属性设置。
版本:V5.0 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5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6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7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8页,共37页第一、对DCS1800的高、中、低三个信道和PCL(功率等级)的设置参照上图,也是QA抽检装备默认值,不用更改。
版本:V5.0 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9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0页,共37页PCS1900的高、中、低三个信道和PCL(功率等级)的设置参照上图,也是QA抽检装备默认值,不用更改。
第二、上图第二方框中的各测试指标的限值是经过开发、测试及装备确认无误后,装备把它做成不可更改的灰色值。
第三、通话电流的限值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改,把Current L中的162mA更改为142mA,其他两项设置不变。
版本:V5.0 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1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2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3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4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5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6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7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8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19页,共37页3.1.5 QA射频抽检报告模板产品单板射频检验报告XX3.1.6 PCB板的对照表请在QA单板射频抽测时按照以下对照表记录PCB板上的丝印,填在射频抽检报告中的“备注”栏内版本:V5.0 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0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1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2页,共37页图1 频段选择图8 待机电流测试图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4页,共37页版本:V5.0更标数量签名日期第25页,共37页图10 PCL设置方法)设置综测仪使手机发射功率为5dBm(建立通话后,CMU200显示Overview通话界面,选择按钮,在左下角处按PCL按钮,将PCL设置为19),等待10S之后,关闭屏蔽盒;将Agilent 30s,Range设为 Hi,Type设为Pulse,点击Agilent 14565A测试软件程序中的测试按键,如图7,待程序测试完成,查看Average是否满足相应产品通用检验指导书上的限值1800Mhz的频段,设置合适的信道(900M-)62,1800M-〉698,850M-〉192),手机注册成功后,用综测仪(CMU200)呼叫手机,使手机与综测仪通话。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及网络的测试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及网络的测试⒈引言⑴背景⑵目的⑶范围⒉测试策略⑴测试目标⑵测试方法和技术⑶测试资源和环境⒊测试准备⑴测试计划⑵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⑶测试工具和设备⑷测试团队组织和分工⒋功能测试⑴基本功能测试⒋⑴信号强度和覆盖测试⒋⑵呼叫功能测试⑵特殊功能测试⒋⑴数据传输功能测试⒋⑵位置跟踪和切换功能测试⑶异常情况测试⒋⑴故障处理和恢复测试⒋⑵超负荷处理测试⒌性能测试⑴无线信号参数测试⒌⑴信号覆盖范围测试⒌⑵信号传输速率测试⑵数据传输性能测试⒌⑴带宽测试⒌⑵延迟测试⒍安全性测试⑴用户身份验证测试⑵数据加密和解密测试⑶安全漏洞测试⒎可靠性测试⑴故障恢复测试⑵负载和稳定性测试⒏用户体验测试⑴呼叫质量测试⑵数据传输质量测试⑶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测试⒐测试总结和建议⑴测试结果总结⑵测试问题和风险分析⑶改进建议附件:⒈测试用例表⒊测试数据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设备。
⒉网络:由一组基站设备组成的多个无线通信传输链路所构成的网络。
⒊信号强度:指基站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强度。
⒋覆盖范围:指基站设备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范围。
⒌呼叫功能:指基站设备提供的呼叫功能,包括拨打方式和接听方式等功能。
⒍数据传输功能:指基站设备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包括短信、彩信、互联网访问等功能。
⒎位置跟踪功能:指基站设备对移动用户位置的跟踪和定位功能。
⒏切换功能:指基站设备在移动用户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域切换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域时的无缝切换功能。
⒐故障处理和恢复:指基站设备在故障发生时的处理和恢复能力。
⒑超负荷处理:指基站设备在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时的处理能力。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技术文件编号:版本:共20 页(包括封面)拟制审核会签标准化批准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 (3)2测试背景 (3)2.1 测试任务版本情况 (3)单板版本和测试状态 (3)上次测试任务版本及遗留问题 (3)本版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2.2 测试目的 (3)2.3 测试依据 (3)2.4 测试仪表和连接框图 (4)3测试内容和要求 (5)3.1 单板测试 (5)3.2 附件测试 (6)4测试方法 (6)4.1 flash (6)测试连接图 (6)测试方法 (6)4.2 开关机 (6)测试连接图 (6)测试方法 (7)4.3 充电管理 (7)测试连接图 (7)测试方法 (7)4.4 蜂鸣器 (7)测试线路图 (7)测试方法 (8)4.5 耳机 (8)4.6 音频测试 (8)4.7 马达 (8)4.8 LCD (8)4.9 信号指示灯 (9)4.10 按键 (9)4.11 翻盖检测 (9)4.12 时钟 (9)4.13 光敏检测 (9)4.14SIM卡检测 (9)4.15底部连接器 (9)4.16电源测试 (10)4.17MIDI电路 (10)4.18触摸屏 (10)4.19信号完整性测试 (10)4.20背光 (11)4.21 电流测试 (11)4.22 可靠性测试 (11)4.23 EMC测试 (12)4.24 EMI测试 (13)5测试结果及分析 (13)5.1 测试结果 (13)Flash和SRAM (13)开关机 (14)充电管理 (14)蜂鸣器 (14)耳机 (14)音频回路 (15)振动马达 (15)LCD (15)信号指示灯 (15)按键 (15)翻盖检测 (16)时钟 (16)光敏检测 (16)SIM卡检测 (16)底部连接器 (16)电源测试 (16)MIDI音 (17)触摸屏 (17)信号完整性 (17)背光 (17)电流测试 (18)可靠性测试 (18)EMC测试 (18)EMI测试 (18)音频测试 (19)5.2 结果分析 (19)1概述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研发测试流程包括单板测试、整机测试、附件测试三个方面,其中:单板测试主要针对单板(如主板、键盘板、FPC板等)进行单元电路、器件测试;整机测试是将各单板进行连接后,配合相应的软件,进行整体功能的测试;附件测试相对比较独立,主要包括充电器、电池、免提耳机、数据套件等附属设备进行性能测试。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及网络的测试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及网络的测试1. 引言2.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测试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测试是确保其硬件和软件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对基站设备的物理连接、电源和天线的功能进行检测,以及对设备的信号处理、编码解码和调度等核心功能进行测试。
测试还包括对设备的能耗、传输效率和容量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常用的移动基站设备测试方法包括传统的测试仪器和虚拟化测试环境。
传统的测试仪器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源等,用于对基站设备的无线信号和频谱进行测试。
虚拟化测试环境利用软件定义网络和虚拟设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进行基站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3. 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试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试是确保网络的性能和容量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步骤。
测试内容包括对网络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呼叫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等进行评估。
测试还涉及到对网络的拥塞控制、动态频谱分配和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试方法包括现场测试和仿真测试。
现场测试利用专业测试设备和工具对实际网络进行测试,包括对基站信号和网络性能的测量。
仿真测试利用模拟软件和工具对网络的性能和容量进行模拟和评估。
4. 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测试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测试是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信性的关键步骤。
测试内容包括对网络的认证、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进行验证,以及对网络的防护、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等关键技术进行测试。
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测试方法包括渗透测试和安全审计。
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攻击和漏洞利用对网络进行测试,以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安全审计是对网络的配置、策略和日志进行分析和审查,以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5. 常用的测试工具和技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网络的测试涉及到许多常用的测试工具和技术。
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网络分析仪和虚拟化测试平台等。
常用的测试技术包括数据包分析、信号测量、频谱分析和网络协议分析等。
常见的测试工具包括Keysight、Anritsu和Rohde & Schwarz等公司的设备,用于对无线信号和网络性能进行测试。
1. BB测试过程与测试方法测试目的:保证手机各项基本功能正常并符合标准;测试标准:GSM 11.10,需参考项目的手机规范;测试条件:温度:+ 15 C ~+ 35 C湿度:20%~75%气压: 86~106kPa电源:3.8V DC,2Amp测试仪器:CMU200/ Agilent 8960,PC,DC电源,万用表,测试卡,Link Cable,数据线,充电器注:以下各测试项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各项性能指标应至少不低于他们的产品。
1.1 基本功能测试该测试均需给手机装上测试SIM卡,并与CMU200/ Agilent 8960连接;或装上移动/联通卡。
1.1.1 开关机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分别在装入SIM卡和无SIM卡时将手机开机,维持开机状态30秒然后关机,关机后10秒再开机,重复以上操作共开关机20次后进行测试。
a. 手机能否正常开机;b. 装入SIM卡时,每次开机时是否都能正常找到SIM卡;c. 手机开机是否能够及时找到网络,评估每次找网的时间;d. 设置手机不同的开机铃声和开机动画,每次开机,手机开机铃声是否正常,开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e. 设置手机不同的关机铃声和关机动画,每次关机,手机关机铃声是否正常,关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f. 设置手机自动关机,测试手机能否按照设置自动关机;g. 保持手机Memory Full状态,测试开关机后,Memory是否正常。
3.预期结果:a.手机能正常开机,LCD显示正常,LED点亮,开机铃声正常;b.手机正确找到SIM卡,并能读取其信息;c.手机正确找到网络,从按下开机键至找到网络的时间应;d.手机开机时的铃声和开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e.手机关机时的铃声和关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f.手机在到设置时间时应能自动关机且关机正常;g.手机开机后应有Memory Full的提示;1.1.2 I/O串口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a.串口线分别与手机USB接口及PC相连;b.使用下载工具并根据其操作方法进行软件下载,共下载5次;c.串口是否能正确下载软件,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CDMA2000测试步骤
1.环境准备:
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包括测试设备、测试网络等。
2.基站测试:
首先需要对CDMA2000基站进行测试。
测试包括基站的功能、性能、覆盖范围等方面。
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评估基站的性能,并绘制覆盖图。
3.测试手机注册:
在CDMA2000网络中,手机需要先进行注册才能正常通信。
测试手机注册功能时,需要检查手机是否可以成功注册到网络,并获取到正确的网络参数。
4.通话测试:
5.数据传输测试:
6.室内覆盖测试:
7.其他功能测试:
8.故障排除:
当CDMA2000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对测试设备和网络参数的检查,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修复。
以上是进行CDMA2000测试的一般步骤。
在实际测试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一些特殊的测试,如漫游、容量、负载等方面的测试。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可以使用专业的CDMA2000测试设备和工具进行测试。
基带测试主要工作内容基带测试主要工作内容在通信领域中,基带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测试设备选型和连接•针对不同的通信技术和标准,需要选择适合的基带测试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数据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功率计等。
•确保测试设备与被测设备之间的正确连接,包括电缆连接、接口匹配等。
2. 功能测试•对基带芯片进行功能验证,包括调制解调、编解码、信道编码等功能的正确性测试。
•验证基带芯片与上层处理器(如应用处理器)的正确通信和交互。
•检查基带芯片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 传输性能测试•测试基带芯片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传输性能,包括数据速率、延迟、信号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验证基带芯片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检查基带芯片对于干扰和抗干扰能力的测试。
4. 兼容性测试•针对不同的通信标准和协议,测试基带芯片的兼容性。
•确保基带芯片在不同网络运营商、不同终端设备上均能正常工作。
5. 安全性测试•测评基带芯片的安全性能,包括抗攻击能力、加密算法等。
•验证基带芯片对于数据隐私和用户安全的保护能力。
6. 集成测试•针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测试基带芯片与其他组件的集成性能。
•确保基带芯片在整个系统中的正确性和协同性。
7. 测试报告和问题分析•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
•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以上是基带测试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测试,可以保证基带芯片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8. 固件升级和版本管理•进行基带芯片的固件升级测试,确保新版本的固件在不同场景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管理基带芯片的版本,跟踪和记录不同版本的测试结果和问题反馈,以便进行问题定位和解决。
9. 硬件兼容性测试•测试基带芯片与不同终端设备的硬件兼容性,确保基带芯片与各种硬件环境能够正常工作。
10. 定制化测试需求支持•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进行特定的测试,如特殊场景测试、特殊数据传输测试等。
基带测试和开发的主要内容
基带测试和开发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通信协议:包括GSM、WCDMA、LTE等通信协议,熟悉这些协议是基带测试和开发的基础。
2. 信令分析:对通信时序、信令流程、协议规范等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数据结构和数据流传输方式。
3. 软件开发:掌握C、C++等编程语言,熟悉使用常用的开发工具如keil、VS等,能够编写和调试基带相关软件。
4. 硬件设计: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熟悉使用常用的硬件开发工具如PADS、Altium Designer等,能够设计和调试基带相关硬件。
5. 集成测试:对基带芯片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解决测试中的问题。
6. 故障排除:对基带芯片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定位和排查,解决基带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故障。
7. 产品验证:对基带芯片进行系统级验证,确保其符合功能规格、性能指标和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1. BB测试过程与测试方法测试目的:保证手机各项基本功能正常并符合标准;测试标准:GSM 11.10,需参考项目的手机规范;测试条件:温度:+ 15 C ~+ 35 C湿度:20%~75%气压: 86~106kPa电源:3.8V DC,2Amp测试仪器:CMU200/ Agilent 8960,PC,DC电源,万用表,测试卡,Link Cable,数据线,充电器注:以下各测试项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各项性能指标应至少不低于他们的产品。
1.1 基本功能测试该测试均需给手机装上测试SIM卡,并与CMU200/ Agilent 8960连接;或装上移动/联通卡。
1.1.1 开关机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分别在装入SIM卡和无SIM卡时将手机开机,维持开机状态30秒然后关机,关机后10秒再开机,重复以上操作共开关机20次后进行测试。
a. 手机能否正常开机;b. 装入SIM卡时,每次开机时是否都能正常找到SIM卡;c. 手机开机是否能够及时找到网络,评估每次找网的时间;d. 设置手机不同的开机铃声和开机动画,每次开机,手机开机铃声是否正常,开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e. 设置手机不同的关机铃声和关机动画,每次关机,手机关机铃声是否正常,关机动画能否正常显示;f. 设置手机自动关机,测试手机能否按照设置自动关机;g. 保持手机Memory Full状态,测试开关机后,Memory是否正常。
3.预期结果:a.手机能正常开机,LCD显示正常,LED点亮,开机铃声正常;b.手机正确找到SIM卡,并能读取其信息;c.手机正确找到网络,从按下开机键至找到网络的时间应;d.手机开机时的铃声和开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e.手机关机时的铃声和关机动画应与相应的设置一致且正常;f.手机在到设置时间时应能自动关机且关机正常;g.手机开机后应有Memory Full的提示;1.1.2 I/O串口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a.串口线分别与手机USB接口及PC相连;b.使用下载工具并根据其操作方法进行软件下载,共下载5次;c.串口是否能正确下载软件,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3.预期结果:串口正确下载软件,数据完整准确。
1.1.3 LCD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距离30cm,与水平成45º角并在各个方向15º范围内观察LCD工作是否正常。
a. LCD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斑点、阴影等;b.彩屏LCD各种颜色能否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c.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是否正常,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d.将电源设置成高(4.2v)、中(3.8v)、低(3.5v)不同电压,LCD显示是否有差异或异常。
3.预期结果:a. LCD显示正常,不存在斑点、阴影等;b.彩屏LCD各种颜色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规定);c.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均应正常,各项性能符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要求;d.在高、中、低不同电压下,LCD显示应正常且基本一致。
1.1.4 LCD背光及键盘背光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进入手机功能菜单中的相应设置进行测试。
a.测试手机背光及LED能够正常工作;b.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测试LED亮度是否正常;c.背光亮度是否符合要求,测试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的亮度是否具有一致性;d. LED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
3.预期结果:a.手机背光及LED工作正常;b.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LED亮度均应正常;c.背光亮度应符合要求且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亮度基本一致;d. LED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且亮度正常。
1.1.5 键盘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用自然力(不小于0.6N)按所有按键;a.测试所有按键能否正常工作;b.连续多次按键,查看是否会有死机等异常情况,按键响应速度是否符合要求;c.键盘长按功能,连续按键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d.开键盘按键音,测试按键音是否正常。
3.预期结果:a.所有按键正常工作,按键与显示一致;b.连续多次按键应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且按键与显示一致并保持同步;c.键盘长按功能和连续按键功能正常;d.开键盘按键音,按键音正常,清晰无杂音。
1.1.6 振子功能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在手机功能菜单中打开手机振动功能。
a.手机振动是否正常工作,振动时是否有异响等;b.手机是否能够正常开启振动,振动能否正常停止。
3.预期结果:a.手机振动正常工作,无异响,振动频率符合标准;b.手机振动能正常开启与停止。
1.1.7 翻盖功能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不停打开和合上翻盖100次,每20次检查一遍其功能是否正常。
a.手机翻盖Flip on唤醒手机,测试是否正常唤醒;b.手机翻盖Flip off使手机进入睡眠,测试是否正常进入Sleep状态。
3.预期结果:a.手机翻盖Flip on时能正常唤醒手机;b.手机翻盖Flip off时能正常进入睡眠。
1.1.8 RTC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需进行校准后测试。
a.校准时间后,将手机设置为标准时间,然后关机,等待一定时间(根据手机规范确认等待的时间)后开机,与标准时间比较是否存在偏差;b.手机设置闹铃,看是否能准时启动;c.RTC放电后接上电池,是否能够立即启动。
3.预期结果:a.手机重新开机后显示的时间应与标准时间一致;b.手机应能在设置的时间点准时启动闹铃;c.应能立即启动。
1.1.9 Camera测试1.数量:4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手机功能菜单进入拍照状态,对标准测试板进行拍照。
a. Camera是否能够正常工作;b. 拍摄的照片效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c. 用标准色板照片色块的对比测试;d. 测试Digital Camera的反应时间;e. 开启闪光灯功能,看闪光灯是否正常工作。
3.预期结果:a. Camera工作正常,能正常开启与关闭;b.照片效果符合规范要求,参考Camera Spec;c.反应时间达到规范要求;d.闪光灯工作正常,能正常开启与关闭。
1.1.10 MP3播放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将手机进入歌曲播放菜单,播放里面的歌曲,然后进行测试:a.歌曲播放时声音是否清晰,音质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断续、破声、杂音等现象;b.将出声孔面朝分贝仪距离10cm,并将手机铃声音量调至最大,测试分贝仪中的Peak 值;c.根据该手机规范,测试插入耳机时歌曲播放情况。
3.预期结果:a.各种歌曲播放时声音清晰,音质符合相关要求,无断续、破声、杂音现象;b.各种铃声音量的Peak值都应大于90dB;c.如果手机规范中要求插入耳机时,音乐从耳机播放,耳机中的音质应符合以上要求。
1.1.11 TF卡测试1. 数量:2pcs以上;2. 测试方法及内容:a. 手机插入TF卡后开机,测试手机能否及时、准确的读取TF卡内容;b. 在开机状态下插入TF卡,测试手机能否及时、准确的读取TF卡内容;3. 预期结果:各种情况下都能快速、准确的读取TF卡内容。
1.1.12 MPEG4播放测试4.数量:2pcs以上;5.测试方法及内容:将手机进入多媒体播放菜单,播放里面的小电影,然后进行测试:d. MPEG4播放时画面是否清晰,画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断续、破声、杂音等现象;e.将出声孔面朝分贝仪距离10cm,并将手机铃声音量调至最大,测试分贝仪中的Peak 值;f.根据该手机规范,测试插入耳机时歌曲播放情况。
6.预期结果:d.各种歌曲播放时声音清晰,音质符合相关要求,无断续、破声、杂音现象;e.各种铃声音量的Peak值都应大于90dB;f.如果手机规范中要求插入耳机时,音乐从耳机播放,耳机中的音质应符合以上要求。
1.2 通话功能测试1.2.1 呼叫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在真实的网络中,拨打不同的电话(包括移动及固定电话),分别拨叫10次查看拨叫的成功率。
在人工网络中,与CMU200/HP8960建立通话。
a. 打112,是否能够正常接通;b. 拨打1860或1001,是否能够正常拨通,声音是否正常;c. 拨打固定电话,是否能够正常拨通,声音是否正常;d. 拨打手机,是否能够正常拨通,声音是否正常使用真实网络电话拨打测试机,确认是否能够正常拨通;e. 在人工网络中,分别用传导和耦合方式与CMU200/HP8960建立通话,分别在GSM,DCS及PCS频段选择一信道进行测试,并设置为最高功率等级,耦合时手机放在不同位置进行测试,测试receiver是否存在电流、射频干扰等背景噪声。
3.预期结果:在拨打不同电话(包括移动及固定电话)或被不同电话(包括移动及固定电话)呼叫时,呼叫成功率都应达到100%,且通话声音清晰正常。
1.2.2 Receiver测试2.数量:2pcs以上;3.测试方法及内容:让被测手机与CMU200/HP8960建立通话或在真实网络下分别与正常手机和固定电话建立通话,在通话状态下进行测试。
a.通话声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噪声,是否出现断声等;b.切换音量时,每一音阶的差异是否正常。
4.预期结果:通话声音清晰、连续,噪声在允许范围内,音量切换功能正常。
1.2.3 Microphone测试2.数量:2pcs以上;3.测试方法及内容:让被测手机分别与正常手机及固定电话建立通话,在通话状态下进行测试。
a.在正常电话中是否能听到正常通话音;b.在正常电话中听到的通话音是否存在噪声,是否出现断声等异常。
c.堵住mic及receiver时是否有啸叫、回音等现象。
4.预期结果:通话声音清晰、连续,噪声在允许范围内。
1.2.4 Speaker测试1.数量:2pcs以上;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进入手机功能菜单中的相关设置进行以下测试。
a.测试所有开关机铃声、按键音、来电短信和闹铃声音,将Speaker面朝分贝仪距离10cm,并将手机铃声音量调至最大,测试分贝仪中的Peak值;b.随机选择两首铃声,将音量大小设置成不同级别,比较相邻级别的音量大小;c.各种操作与对应的声音是否一致且正常;d.是否有断续或不清晰杂音;e.手机发出各种铃声及按键的过程中及之后是否有数据声或噪声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