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量换算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1
护士配药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掌握一定的药物配药换算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士配药换算公式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液体药物配药计算公式:液体药物配药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体重剂量法: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的剂量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重(kg) × 剂量(mg/kg)。
–儿童固定剂量法:对于儿童患者,由于体重发育不全,常使用固定剂量法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重(kg) × 固定剂量(mg/kg)。
–体表面积法:适用于溶液剂型的药物配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和药物的剂量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公式为:药物剂量 = 体表面积(m^2) × 剂量(mg/m^2)。
2.固体药物配药计算公式:固体药物配药计算主要涉及药片和药粉的体积与重量之间的换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体积与重量换算:体积(mL) = 重量(mg) ÷ 压缩系数(比如1mg 的药片压缩系数为0.6,即压缩系数为0.6);–药物浓度与配药量计算:药物配药量 = 药物含量 × 配药量所需药物浓度;–药物稀释液体计算:药物浓度=溶质量(g) ÷ 溶液量(L);–药物溶液滴速计算:滴速(滴/分钟) = 总滴数 ÷ 时间(分钟),其中总滴数 = 滴数/滴液容量。
3.注射液配药计算公式:注射液配药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标准稀释液计算:溶液浓度 = 药物质量(g) ÷ 溶液体积(mL);–稀释液配制计算:溶液浓度配制 = 期望浓度 × (期望溶液体积÷ 稀释体积);–注射液滴速计算:滴速(滴/分钟) = 总滴数 ÷ 时间(分钟),其中总滴数 = 滴数/滴液容量。
以上是关于护士配药换算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需要灵活应用这些公式来计算药物的准确剂量和配药量,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一、给药剂量的计算药品规格与剂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五级: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μg)和纳克(ng)。
容量单位三级:升(L)、毫升(ml)、微升(μl)1、如何计算剂量1)红霉素肠溶胶囊1次口服0。
25g或0。
5g,标识的每粒的规格是250mg.按其之间的关系换算即:250mg=0.25g、500mg=0。
5g,因此可服1片或2片。
2)维生素B12注射剂每次肌内注射50~200μg,每支规格标识为0.1mg。
依据换算即0。
1mg=100μg,因此可给予0。
05~0.2mg,即注射1/2-2支。
2、药物某一组分的量1)1500ml的生理盐水中含Na+多少克?1500ml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量=0.9%×1500=13。
5g氯化钠的分子量=58。
45钠的分子量=23Na+的含量=13.5g×23/58.45=5.31g2)多少毫克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1mg的去甲肾上腺素相当?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169。
1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337。
2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量=1mg×337。
28/169。
18=2mg二、滴速计算滴系数: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
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
即1毫升有10、15、20滴!输入时间(min)=要输入的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的滴数1、浓度的计算(1)百分比浓度计算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系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g)表示。
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重量g×100%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ml)表示。
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体积ml×100%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液的毫升数,以符号%(ml/ml)表示。
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溶质体积ml/溶液体积ml×100%(2)高浓度向低浓度稀释C浓×V浓 = C稀×V稀例:若需用70%乙醇1000ml,现有95%乙醇,应如何配制?需用95%乙醇的体积=70%*1000/95%=736。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药物的剂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剂量=维持剂量x患者体表面积(BSA)BSA可以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
常见的BSA计算公式包括:BSA = 0.0061 x 身高(cm)^1.36 x 体重(kg)^0.63(Mosteller 公式)剂量计算时,还需考虑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年龄等因素,并按此进行调整。
1.2.静脉给药剂量计算静脉给药的剂量计算主要考虑到药物的定义浓度、输入速度和给药时间。
静脉给药的剂量计算公式为:剂量=浓度x输入速度x时间输入速度通常以滴/分钟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药物定义浓度是指在给定剂量下的药物浓度,通常以mg/mL为单位。
2.药物剂量计算实例以下是一些药物剂量计算的实例:2.1.阿司匹林给药剂量计算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治疗。
根据指南,该药物的剂量为3-10mg/kg/天,分2次给药。
患者的体重为80kg,医生决定给予该药物的最低剂量,即3mg/kg/天。
根据患者体重和药物剂量公式,计算该患者每次给药的剂量为:剂量 = 3mg/kg/天 x 80kg = 240mg/天由于该药物需要2次给药,因此每次给药的剂量为:剂量 = 240mg/2 = 120mg/次所以,该患者每次应服用120mg的阿司匹林。
2.2.静脉注射药物剂量计算病房需要给一名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该药物浓度为8mg/mL,给药时间为1小时。
按照医生的嘱咐,该患者需要接受地塞米松16mg的剂量。
根据静脉给药的剂量计算公式,计算该患者的输入速度为:剂量=浓度x输入速度x时间输入速度 = 剂量 /(浓度 x 时间)= 16mg /(8mg/mL x 1小时)= 2mL/小时因此,该患者每小时静脉注射2mL的地塞米松。
3.药物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物剂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药物的特性不同药物的剂量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针对具体药物制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3.2.切勿携带计算错误3.3.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综上所述,药物剂量计算是临床药学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药师药物剂量单位转换药学领域中,准确地计量药物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药师的工作中,他们需要将不同的药物剂量单位进行转换,以确保正确地给患者提供药物治疗。
本文将介绍药师常用的药物剂量单位以及转换方法。
1. 毫克(mg)毫克是最常见的药物剂量单位之一。
它通常用于测量固体药物的质量。
一毫克等于千分之一克。
在药物转换中,如果需要将其他单位转换为毫克,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小数点移动法:根据单位之间的关系,将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例如,将10微克转换为毫克,可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即0.010毫克。
- 换算法: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因子进行计算。
例如,将1000微克转换为毫克,可以使用换算因子1毫克=1000微克,即1000微克 ÷1000 = 1毫克。
2. 国际单位(IU)国际单位是用于衡量某些药物和生物制品中活性成分或效力的单位。
它通常用于测量维生素、激素和某些疫苗的含量。
国际单位没有固定的转换关系,因此在转换时需要查阅相应的参考资料或药物指南。
3. 毫升(mL)毫升是用于测量液体药物容量的单位。
在药物转换中,如果需要将其他单位转换为毫升,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换算法:根据单位之间的换算因子进行计算。
例如,将1升转换为毫升,可以使用换算因子1升=1000毫升,即1升 × 1000 = 1000毫升。
- 容量比较法:通过比较两种液体的容量来进行转换。
例如,将50个滴眼剂转换为毫升,可以查阅滴眼剂的药物指南,得知每个滴眼剂的容量为0.05毫升,然后进行计算,即50个滴眼剂 × 0.05毫升 = 2.5毫升。
4. 微克(μg)微克是非常小的质量单位,通常用于测量微量药物的剂量。
在药物转换中,如果需要将其他单位转换为微克,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小数点移动法:根据单位之间的关系,将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例如,将0.1毫克转换为微克,可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100微克。
药理实验设计之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1.换算方法:1.1 常见的药物剂量单位包括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等。
通过进行单位换算,可以直接将药物剂量换算为所需的单位。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包括:1mg=1000μg,1μg=1000ng等。
1.2 有些药物的剂量单位可能是体重相关的,例如毫克/千克(mg/kg),这时需要先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计算出相应的药物剂量。
假设实验动物的体重为W(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D(mg/kg),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所需药物剂量 = W(kg)× D(mg/kg)。
1.3 对于一些强效药物,例如化学药物,常采用浓度单位(例如mol/L)来表示药物剂量。
在实验中,需要将浓度与体积相乘,以获取所需的药物剂量。
假设药物浓度为C(mol/L),溶液的体积为V(L),则所需药物剂量为:所需药物剂量 = C(mol/L)× V(L)。
2.数值调整:2.1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反应和/或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剂量的调整。
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数据或文献研究,调整给药剂量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的调整应该是合理的,并与实验结果相关联。
2.2药物剂量的调整还涉及到给药方式、给药频率等。
给药方式可以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药物的效应。
给药频率可以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治疗效果。
3.相关注意事项:3.1在进行药物剂量换算时,需要注意实验动物的体重、年龄和种属的差异性。
不同体重、年龄和种属的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在计算剂量时应予以考虑。
3.2在药物剂量的转换和调整过程中,应仔细审核计算和换算过程,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可以采用双人对照和专业药师的参与来避免错误。
总之,正确地计算和转换药物剂量是药理实验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剂量转换和调整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设计和执行实验时,应遵循适当的换算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正确的配药量计算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药学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药配药量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计算的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药物的剂量是以mg/kg为单位来计算的,即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药物剂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物剂量(mg)=体重(kg)×剂量(mg/kg)。
例如,如果患者的体重为6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60kg×10mg/kg=600mg。
2.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相对成人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儿童用药剂量(mg)=(年龄+1)×体重(kg)×剂量(mg/kg)。
其中,年龄以月为单位。
例如,如果一个4岁的儿童体重为2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4+1)×20kg×10mg/kg=1000mg。
3. 静脉给药剂量计算公式。
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药物的浓度、速度和时间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静脉给药剂量(mg/min)=浓度(mg/mL)×速度(mL/min)。
例如,如果一种药物的浓度为5mg/mL,需要以每分钟10mL的速度给药,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静脉给药剂量为5mg/mL×10mL/min=50mg/min。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会降低,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的情况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mg)=正常用药剂量(mg)×(1-肝肾功能指数)。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医药学是一个包含多个科室和领域的学科,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典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学、临床药学、药物分析学等多个方面。
在医药学的实践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药学专业人员进行药物的剂量计算、药物浓度计算以及临床实验等工作。
以下是一些医药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1.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给药剂量(Dose) = 欲达到的药物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 清除速率(Clearance rate)- 给药剂量(Dose) = 目标AUC(Area under the curve) × 缩水因子(Shrinkage factor) / 个体曲线下AUC(Area under the curve)2.药物浓度计算公式:- 药物浓度(Concentration) = 给药剂量(Dose) / 体积(Volume)- 药物浓度(Concentration) = 药物清除率(Drug clearance rate) / 血浆容积(Plasma volume)3.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公式:- 药物清除率(Drug clearance rate) = 药物的排泄速率(Drug excretion rate) / 药物浓度(Drug concentration)- 血浆半衰期(Half-life) = 0.693 / 药物消除速率常数(Drug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初始速率(Constant rate) = 强度(Intensity) / 剂量(Dose)4.药物稳态剂量计算公式:- 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 = 维持剂量浓度(Maintenance dose concentration) × 消除速率(Clearance rate)- 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 = 目标AUC × 缩水因子 / 首次剂量分布比例(First dos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5.药物代谢动力学计算公式:-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肝内清除率(hepatic clearance rate) / 失活率(Inactivation rate)- 估计清除率(Estimated clearance rate) = 肝排泄率(Hepatic excretion rate) / 肝内药物浓度(Intracellular drug concentration)此外,不同科室和领域中还有一些特定的计算公式,如:-药剂学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溶液配制和稀释计算公式-药理学中的药物效应计算公式、药物相互作用计算公式等-临床药学中的药物换算计算公式、剂量调整计算公式等-药物分析学中的样品预处理计算公式、药物测定计算公式等。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药物剂量换算公式:
1. 按体重计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所测得值为准。
若按体重计算结果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2. 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计算药物剂量更准确,因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心搏量等生理活动关系密切。
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 +;>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30] × +。
儿童用药剂量=体表面积(㎡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药量。
3. 按年龄计算用于不需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剂量范围大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
4. 按成人剂量计算由于所得剂量偏小,一般不常采用。
计算公式为: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
5. 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如氨茶碱每支2 mL 250 mg,医嘱用30 mg,系数=2÷250=(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mL)。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药物剂量换算信息,可以咨询药剂师,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药物浓度剂量计算公式(一)
药物浓度剂量计算公式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Dose)的计算公式:
–Dose = 浓度× 体积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药物的剂量,其中浓度表示药物在给定体积中的含量。
举例:如果一种药物的浓度为10 mg/mL,需要给予患者100 mL的药物,那么药物剂量为10 mg/mL × 100 mL =
1000 mg。
2. 药物浓度计算公式
•药物浓度(Concentration)的计算公式:
–浓度 = 质量 / 体积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药物在给定体积中的含量。
举例:如果一种药物的质量为200 mg,溶解于50 mL的溶剂中,那么药物浓度为200 mg / 50 mL = 4 mg/mL。
3. 药物体积计算公式
•药物体积(Volume)的计算公式:
–体积 = 质量 / 浓度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需要给予的药物体积。
举例:如果一种药物的质量为300 mg,浓度为2 mg/mL,需要计算给予的药物体积,那么体积为 300 mg / 2
mg/mL = 150 mL。
4. 药物质量计算公式
•药物质量(Mass)的计算公式:
–质量 = 浓度× 体积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药物的质量。
举例:如果一种药物的浓度为5 mg/mL,体积为50 mL,需要计算药物的质量,那么质量为5 mg/mL × 50 mL = 250 mg。
以上是关于药物浓度剂量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其示例解释。
有了这些计算公式,可以更方便地计算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以确保用药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