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前冲刺卷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943.63 KB
- 文档页数:38
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及冲刺试题2020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全套资料【考点手册+真题精选+题库+考前冲刺】目录•试看部分内容汉字与导游语言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考点1】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汉字概述(1)汉字的历史①文字一般源于图画。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②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
a.甲骨文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说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甲骨文是遵循一定规则而形成的汉字体系。
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不仅具有人类文字早期“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还出现了“形声”字,并有了“转注、假借”这些古人总结的用字方法。
c.最初的文字没有形成造字规律,只是不成系统的零散字例。
③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④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生活器具,是伴随生产工具的发展与社会交际对语言的需求而产生的。
(2)汉字的种类①从形体演变上划分a.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出土地区为殷王朝都城的遗址,称殷墟,故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甲骨文是刻写的文字,又称契文;因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故而又叫贞卜、卜辞。
文字内容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甲骨文是有固定字形、语音和意义的系统性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状。
在旅游景点常作为一种旅游景物或文化背景出现。
b.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铸的字突出被视为“阳字”称“识”,刻出来的字凹下去被视为“阴字”叫“款”,金文又被称作“彝器款识”。
商、周、秦、汉都有金文,盛行于西周。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字形显得工整一些,笔画趋于圆润,已带有书法的美感。
第1章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1.1 复习笔记一、旅游文学的性质与作用1.旅游文学的含义与渊源(1)旅游文学的含义①旅游文学概念的提出旅游文学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发展,为适应现代旅游工作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学概念。
②旅游文学的名称a.有人称之为“山水文学”。
b.有人称之为“山水旅游文学”。
③旅游文学的含义旅游文学是以社会的旅游现象为题材,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的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语言艺术”。
(2)旅游文学的范畴①从时间上分类a.古代旅游文学包括描写记叙山川景物、吟咏大自然以及旅游活动的诗词、歌赋、游记、楹联、碑铭、摩崖、神话、传说、故事等。
b.现代旅游文学包括游记和记游诗词、旅游小说、旅游小品文、文学性较强的导游词和旅游景点介绍等。
②古代旅游文学的种类a.古代游记“杂记中的奇伟之作”,以山水记为正宗,部分以文学手法描述亭、台、楼、阁之文,山川江河都城之赋、碑铭,也可列入其中。
b.古代记游诗词以山水诗词为主体的诗词,还包含部分田园诗、边塞诗、吟咏名胜古迹的诗词、楹联等。
c.旅游文学的附庸与旅游相关的摩崖石刻、神话、传说、故事,主要涉及到旅游景观及古今人们的旅游活动的文字或口头文学,也属旅游文学之列。
(3)旅游文学的渊源①旅游文学产生的基础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学产生的基础,反映旅游活动的文学作品是与人们的旅游活动同步出现的。
②中国古代的旅游观a.先秦时期遵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孔子、庄子分别代表“山水比德”和“逍遥游”的旅游观念。
c.魏晋以来“纵意丘壑”“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山水自然逐渐成为人们观赏、寄情、畅神、言志、明道的综合载体。
③旅游文学的产生与发展a.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山海经》《论语》等典籍有了旅游文学的萌芽。
b.先秦的石鼓文是中国碑刻的鼻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游天下,在泰山、碣石、峄山、琅琊、会稽、芝罘、东观等山刻石,可视为碑铭真正的滥觞。
c.与旅游相关的楹联产生较晚。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答:中华民族2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传递信息。
答:结绳;图画3文字一般源于()。
答:图画4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有形状、有语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象形文字5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答:甲骨文6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之一答:三千多年;最古老7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汉字萌芽在()晚期。
距今()年。
答:新石器;五六千9西安半坡村陶器,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中国原始文字的()。
答100;孑遗10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答:生活器具11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2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答:龟甲、兽骨13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14甲骨文又叫()()()()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15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多个,已识别的()多个答:15万;4500;100016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在龟骨和牛骨上答:事情结果17甲骨文文字内容涉及()()()()()()等社会生活答: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18()的字形特点:外形参差、大小不等、拐弯方笔、用力不均答:甲骨文19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答:青铜器20金文盛行于(),()()()()都有这种文字答西周;商周秦汉[NextPage]21金文又叫()()()()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22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答:识;款23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答:官府24篆文流行于()和()答:春秋战国;秦代25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 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26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答:籀文;石鼓文27石鼓文是()秦人作品答:战国中期28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答秦代小篆29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答:小篆30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答:小篆31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答: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32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2014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4分)1、广义的【】指所有的古体文字。
A.篆文 B.大篆 C.石鼓文 D.金文2、1964年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简化汉字共【】个。
A.1235 B.2235 C.3235 D.42353、彻底排除汉字中的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的字体是【】。
A.楷书 B.金文 C.隶书 D.篆书4、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称为【】。
A.形声 B.转注 C.指事 D.会意5、人文景观的讲解应以【】为主。
A.叙述、描写 B.叙述、说明 C.叙述、议论 D.说明、议论6、旅游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能通过【】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者。
A.艺术创意 B.艺术形象 C.艺术形式 D.艺术风格7、诗句“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中的“岚光”指的是【】。
A.清晨的霞光 B.山里的雾气 C.湖面的雾气 D.湖中的波光8、诗句“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中的“翠华”代指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百姓 D.皇帝9、“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是描写【】最精彩的对联。
A.独秀峰 B.寒山寺 C.灵隐寺 D.雁荡山10、对联“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所描述的清幽风景是【】。
A.吉林北山药王庙 B.吉林北山关帝庙 C.吉林北山玉皇阁 D.吉林北山坎离宫11、诗句“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鱼堂”中“试暖”一词化用了【】诗句中“”春江水暖鸭先知。
A.苏轼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12、曹操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碣石”指的是【】。
A.碣石港 B.碣石山 C.碣石碑 D.碣石镇13、《晋祠门联》中的“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
第2章华北地区旅游景点诗文2.1 复习笔记一、北京市旅游景点诗文1.诗词【作者】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乾隆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
【赏析】这首诗是在咏故宫御花园初春晨景。
作者通过描写“堆秀山”前景、晴日的“霭烟光”“负冰游文沼”的“锦鬣”、缤纷的“彩燕”“韶阳”等景象,描绘出御花园的一派欣欣生机,充满了自然界的芬芳和活力。
最后一句中作者通过“追赏”“春倍长”的表达,抒发了作者赏花、观景之后的愉悦之情,以及其对春光的留恋、赞赏。
【景点】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的北端,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它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
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全园的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彩石路面,尽显古朴别致。
【注释】①霭(ǎi)烟光:云气聚集。
②锦鬣(liè):指有花纹的鱼。
文沼:美丽的池塘。
③文禽:有彩色羽毛的水禽。
试暖文禽绕鱼堂:化用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
④社日:古代春秋两次祭土地神的节日,这里指春社。
⑤旛(fān):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
韶阳:美丽的春光。
⑥花事:指赏花之事。
⑦通闰:即闰月。
【作者】戴梓(1649~1726),字文开,号耕烟,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火器制造家。
【赏析】诗人在松月之夜,看到庄严肃穆的天坛,却已被丛生的杂草所“乱”,感到“冷”意“溶溶”,诗人通过描写“月明”时的飞鹊、老松以及古殿的“空翠”“远钟”等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景点】天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考生注意:请将答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上做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种对旳答案,请将对旳答案前旳英文字母填入答题纸中对应题号后旳空格内。
每题1分,共44分。
)1、我们目前见到旳最古老旳中文甲骨文已经有()数年历史。
A、3000B、4000C、5000D、60002、在中文旳造字措施中,用象征性符号表达意义旳叫()。
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令使用旳文字是(),这是我国文字史上初次出现旳规范性字体。
A、石鼓文B、金文C、隶书D、小篆4、山东曲阜碑林以收藏()碑刻闻名。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5、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旳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对联,上联体现旳内容是()。
A、描绘昆明景观B、描绘滇池历史C、描绘滇池风光D、描绘昆明历史6、狭义大篆旳代表字体有籀文和()。
A、甲骨文B、金文C、石鼓文D、小篆7、中级导游员要深入提高()旳语言艺术水平。
A、导游讲解B、导游阐明C、导游用语D、导游简介8、描绘我国著名旳“五岳”形态时,要抓住个性化特点,运用不一样旳词语体现其风格,如:华山如立,衡山如()。
A、行B、飞C、卧D、坐9、对人文景观旳讲讲解明要注意描述性形容词与阐明性()旳结合。
A、演讲词语B、比方词语C、专业词语D、简介词语10、生活是文学旳源泉,旅游文学产生旳基础是()。
A、旅游日志B、旅游景观C、旅游活动D、旅游传说11、诗句“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出自爱新觉罗·弘历旳()。
A、御花园花朝B、琼岛春阴C、颐和园仁寿殿联D、避暑山庄后序12、诗句“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中旳“第一峰”指旳是()。
A、居庸关B、八达岭C、嘉峪关D、慕田峪13、曹操旳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旳“澹澹”是形容( )旳样子。
A、波涛汹涌B、风平浪静C、白浪滔天D、水波荡漾14、诗句“长自雄东北,嵯峨俯塞州”(《长白山》)旳作者是()。
历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真题及模拟题模拟题全国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的相应题号后的空档内。
每小题1分,共5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C)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2.我国京剧脸谱表示“忠勇”、“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 B)A、黄色、黑色B、红色、白色C、赫色、银色D、黑色、白色3.构成中国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是( C)A、汉字的笔墨B、汉字的笔韵C、汉字的体势D、汉字的意蕴4.从今文化的书法演变来看,行书是由( A)变化而来的。
A、楷书B、草书C、隶书D、篆书5.20世纪我国画坛“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A、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B、程十发、唐云、齐白石C、黄宾虹、齐白石、程十发D、傅抱石、刘海粟、唐云6. 下列道教信士中对中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B)A、邱处机B、孙思邈C、王重阳D、赫大通7. 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依次被称为( B)P96A、红、花、白、黄教B、花、红、白、黄教C、白、黄、红、花教D、黄、白、花、红教8、“重己贵生”是道教的人生观。
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著名道教人物是( A)A、葛洪B、王重阳C、葛玄D、寇谦之9. 佛教对中国建筑影响颇深,其中在装饰点缀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B)A、石狮子 B莲花纹C、宫廷式建筑D、塔10.基督教从犹太教经典继承而来的经卷是( A)A、《旧约全书》B、《新约全书》C、《圣经》D、《古兰经》11.自然界中的水、火、山、泽,在“八卦”中为___C、_______A、乾、坤、坎、离B、、兑、震、C、坎、离、、兑D、乾、坤、震、坤12.“八卦”中的“”卦指__________A、天B、地C、山D、水13.《易传》作者是____D、______A、伏羲B、黄帝C、老子D、孔子14.把《周易》神秘化的是___B、_______A、学理易B、术数C、连山易D、归藏易15.“阴阳五行”、学说最终形成体系是在____D、______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16.“五行”一词最早见于____A、______ P12A、《尚书》B、《春秋》C、《左传》D、《史记》17.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出现于____B、______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18.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是____A、______A、春秋战国B、秦汉C、三过两晋D、南北朝19.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A、______A、墨翟B、孟轲C、韩非D、孙武20.代表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的“百家学说”的是____C、______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墨家学说D、道家学说21.作为传统文化,其尤其突出的特征是____D、______A、民族性B、地域性C、时代性D、传承性22.下列文化为物质文化形态的一组是____A、______A、万里长城、都江堰、秦始皇陵、外滩建筑群B、清明扫墓、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C、“郡县制”、“科举制”、金瓶掣签、包产到户D、忠孝节义、知恩图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3.下列四组文化,全属行为形态文化的是____C、______A、泼水节、竹竿舞、兵马俑、铁犁B、司母戊鼎、战国竹简、除夕守岁、初一拜年C、龙华撞钟、春节晚会、彩车巡游、冬至祭祖D、见义勇为、元宵观灯、《反分裂国家法》、神舟六号24.下列文化为制度形态文化的是___C、_______A、仰韶文化彩陶B、端午吃粽子C、《婚姻法》D、“精神胜利法”25.下列文化,为精神形态文化的是____A、______A、毛泽东思想B、东方明珠塔C、黄金周旅游D、活佛转世26.下列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的是___D、_______A、物质形态文化B、行为形态文化C、制度形态文化D、精神形态文化27.我国古代世界级的哲学家是____A、______A、老子B、孙子C、张衡D、成吉思汗28.创始“八卦”的是___A、_______A、伏羲B、神农C、尧D、舜29.主要发展思念占巫术的研究“易”的流派是____D、______A、连山易B、归藏易C、学理易D、术数易30.《周易》中乾卦、坤卦、震卦、卦所代表的自然现象是___B、_______A、水、火、山、泽B、天、地、雷、风C、天、泽、水、风D、雷、风、水、火31.从层次角度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文化为( B)。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9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答:青铜器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20金文盛行于(), ()()()()都有这种文字(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答西周;商周秦汉1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 [NextPage]答:中华民族 21金文又叫()()()()2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传递信息。
22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答:结绳;图画答:识;款3文字一般源于()。
23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答:图画答:官府4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有形状、有语 24篆文流行于()和() 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春秋战国;秦代答:象形文字 25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5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 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答:甲骨文 26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6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答:籀文;石鼓文27石鼓文是()秦人作品之一答:三千多年;最古老答:战国中期7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 28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答秦代小篆8汉字萌芽在()晚期。
距今()年。
29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 答:新石器;五六千答:小篆9西安半坡村陶器,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 30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 ()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中国原始答:小篆文字的()。
31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答 100;孑遗答: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10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 32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答:生活器具答:篆书11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 33隶之胥吏,官府中办文书的(),出现在()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答:小吏;秦代书、行书、草书 34隶书是秦始皇时期的()总结的12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答:程邈答:龟甲、兽骨 35楷书指()()的意思13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答:整齐、楷模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 36楷书又叫()()()14甲骨文又叫()()()() 答:正书、真书、今楷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 37楷书产生于()盛行于()15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 答:汉末,魏晋多个,已识别的()多个 38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时()答:15万;4500;1000 答:楷体16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 39()的字形特点:字形方正,横平竖直,书写方在龟骨和牛骨上便,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
第4章华东地区旅游景点诗文4.1 复习笔记一、上海市旅游景点诗文1.诗词【作者】曹锡宝,字鸿书,清代人。
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龙华寺里飞塔、晚钟等景象,展现出龙华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抒发了作者对龙华寺日渐衰落的感慨之情。
【景点】龙华寺,位于上海徐汇区,是江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据文献记载,为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后屡经兴废,现寺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重建。
寺南的龙华塔,高40.55米,八角七层,砖木结构,系北宋初期(977)所建遗物。
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①岧(tiáo)峣(yáo):原形容山高,这里指塔高。
②赤乌:三国孙权年号。
传说龙华寺建于赤乌十年(公元247年)。
茸茸:指草短密和柔软。
③飞塔:指寺南的龙华塔。
④晚钟:“龙华晚钟”曾为“沪城八景”之一。
⑤梵呗(bài):佛教徒念经的声音。
⑥沧江:指吴松江。
【作者】陈诏,今人。
【赏析】本文通过描写豫园内春波、薜萝、粉墙等景象,勾勒出繁华闹市中豫园的一派田园风光。
在清曲、笛声、鸟语的反衬下,豫园格外显得幽静和有韵味,让作者浮躁的心,暂时得到宁静,烘托了豫园景色的秀丽宜人。
【景点】豫园,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是明代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家花园,建于1559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与设计风格,是江南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建园目的是尽其孝道。
“豫园”,即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名。
豫园是上海唯一以古典园林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附近有多家著名食店,包括以小笼包著名的南翔馒头店、绿波廊及上海老饭店。
【注释】①洋场:指旧时洋人较多的都市。
十里洋场:指上海,这里指上海繁华闹市区。
翠螺:喻豫园景色秀丽,青翠葱郁。
②粉墙:白色的墙。
③薜萝:薜荔、女萝,都是花草名。
2.对联【作者】陶澍,字子霖,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等。
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考点1】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汉字概述(1)汉字的历史①文字一般源于图画。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②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
a.甲骨文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说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甲骨文是遵循一定规则而形成的汉字体系。
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不仅具有人类文字早期“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还出现了“形声”字,并有了“转注、假借”这些古人总结的用字方法。
c.最初的文字没有形成造字规律,只是不成系统的零散字例。
③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④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生活器具,是伴随生产工具的发展与社会交际对语言的需求而产生的。
(2)汉字的种类①从形体演变上划分a.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出土地区为殷王朝都城的遗址,称殷墟,故甲骨文又叫殷墟文字;甲骨文是刻写的文字,又称契文;因文字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故而又叫贞卜、卜辞。
文字内容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甲骨文是有固定字形、语音和意义的系统性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状。
在旅游景点常作为一种旅游景物或文化背景出现。
b.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铸的字突出被视为“阳字”称“识”,刻出来的字凹下去被视为“阴字”叫“款”,金文又被称作“彝器款识”。
商、周、秦、汉都有金文,盛行于西周。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字形显得工整一些,笔画趋于圆润,已带有书法的美感。
c.篆文——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代。
第一,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体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通行六国的文字)和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