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
多排CT在急腹症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6-03T10:48:10.4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王勇龚希从梁洁刘坤贤[导读] 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效果理想,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珙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644500摘要:目的:对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间57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追踪,并与患者最终诊断进行比较,探讨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CT 诊断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胰腺炎11例,急性胆囊炎6例、肠梗阻8例、溃疡穿孔10例、泌尿系统结石8例,诊断率为96.5%,与病理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效果理想,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螺旋CT;急腹症;诊断[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in.Methods:Our Hospital between March 2015 and 2016 February 5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after admission,all patients were CT examination,the patient's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investigated,and with the final diagnosis were compared,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in the survey.Results:CT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13 cases,11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6 cases of acute cholecystitis,8 cas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ulcer perforation 10 cases,8 cases of urinary system stones,diagnosis rate was 96.5%,disease and physical diagnosis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Conclusion:multi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in diagnosis effect ideal,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Key words]spiral CT;acute abdomen;diagnosis急腹症是一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4T08:58:03.5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王槟杨滨许华张萌董小玮[导读]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王槟杨滨许华张萌董小玮北京市第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31 [摘要]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急腹症80例(2021.01至2021.12收治),予B 超、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比对二者应用价值。
结果 B超急腹症检出率为87.50%,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为96.25%,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检出率高于B超(2=4.103,P=0.043)。
结论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价值高,检出率高,且检查无创、痛苦小,更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急腹症;影像诊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急腹症为急诊、外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以突发性腹部持续剧痛、绞痛为主要表现。
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等特点,若诊断不及时,易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健康[1]。
实质上,急腹症为腹部脏器、组织异常的疾病,发病后其症状、表现均不同,常见疾病类型有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多数患者伴有差异性腹部疼痛,严重者还伴腹部出血,影响身体健康。
基于急腹症病情、症状的多样性,需行病因治疗,所以临床诊断至关重要,若诊治不及时,易发生严重后果[2]。
临床诊断中,常用B超、多排螺旋CT,其中多排螺旋CT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率高,而且重建技术高,可为急腹症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鉴于此,本文以2021.01至2021.12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旨在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急腹症患者80例,均为2021.01至2021.12收治,患者均接受B超、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测。
浅谈多层螺旋CT对41例非外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的探讨摘要: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的41例经临床确诊为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外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简述如下。
关键词:急腹症非外伤性体层摄影诊断价值探讨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085【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95-02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的41例经临床确诊为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外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简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63.3岁,全部患者均为突发腹痛或腹痛逐渐加重,且无明确外伤史而来我院就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
1.2 ct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层厚7mm,螺距7mm,对兴趣区病灶行3.5mm薄层重建,以显示病灶的详细结构。
2 结果2.1 急性胰腺炎20例,ct无异常发现或不能明确诊断仅能起提示作用者7例,其中胰腺无异常者4例,胰腺稍增大或边缘稍显毛糙者3例。
ct能明确诊断者13例,其ct征象有:胰腺肿大,胰腺边缘模糊,胰腺周围渗出性改变,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肾周筋膜及桥隔增厚等。
2.2 急性胆道疾病10例,ct能明确诊断者10例。
其中结石性胆囊炎6例,胆囊炎患者2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
其ct 征象有:胆囊积液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高密影,胆总管内高密度影,胆总管扩张等。
2.3 肠梗阻患者8例,ct明确诊断者8例,其中回肠梗阻患者6例,盲肠梗阻者2例,其ct征象有:所有病例均可见近段肠管扩张、积气、积液以及扩张肠管与塌陷之间的移停带等等。
2.4 阑尾炎患者3例:ct肯定诊断者3例,其ct征象有:阑尾增粗,阑尾周围渗出性改变,阑尾周围包裹性积液,阑尾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及阑尾内粪石等等。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07-01T10:00:36.0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张劲超[导读] 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
张劲超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摘要: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
方法:7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开展诊断,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价值。
结果:分析病理结果可知,阑尾炎、肠梗阻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14%、24.29%,患有胆囊炎者为13例(18.57%)、有14例(20.00%)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比较病理结果(100.00%)发现,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确诊率为98.57%,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07,P=1.000)。
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有利于临床判断和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影像诊断急性阑尾炎、溃疡性急性穿孔等急腹症患病率呈递增趋势,患者腹部疼痛主诉明显,部分有肠梗阻及腹部出血等表现,需积极进行诊断及尽早治疗。
目前,临床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以多排螺旋CT、病理检查等为主,同时发现多排螺旋CT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接近。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所选7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本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纳入标准:①均为经过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具有相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
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依从性和配合性良好、积极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肝、肾功能存在严重疾病者。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探讨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的患者120例,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腹部平片结果及B超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的。
结果病理检查及临床确诊阑尾炎27例、胆囊炎和泌尿系结石确诊各有15例、8例肠梗阻,余下55例均为其他疾病。
CT检查诊断准确率达到98.3%,仅出现2例误诊。
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高,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标签:急腹症;影像诊断;多排螺旋CT;价值腹腔内、盆腔以及腹膜后部分组织和脏器出现急性病理改变判断为急腹症,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疼痛,严重腹部可能出血,同时还表现为多种综合征,如急性阑尾炎等。
因此及早诊断的对采取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重点对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的患者120例,患者入院后经螺旋CT重建检查、B超和腹部平片检查。
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6岁。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意识障碍患者排除,全部入选患者均亲属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安排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做好薄层CT重建处理,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对疑似炎症、结石等患者采取平扫,而对于疑似有主动脉瘤、血管栓塞或者是腹部肿瘤患者可增强CT扫描,而针对疑似消化道占位扫描前可给予患者口服造影剂。
使用Siemens64排螺旋CT仪,取仰卧位,对患者腹部进行全面平扫以及增强扫描。
扫描参数120 kV,250~300 mA,扫描层后及层距设置为8 mm,重建层厚为1.25 mm。
其次,对于需增强扫描的患者,使用碘海醇,碘含量300 mg/ml,以体质量1.5 ml/kg、3~4 ml/s速率的标准,使用高压注射器做肘静脉注入。
急腹症全腹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25例手术治疗证实急腹症病因的全腹部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腹腔肠管结构及腹腔周围脂肪间隙情况。
结果25例中10例肠道肿瘤致肠梗阻,5例急性阑尾炎,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1例肠系膜脂膜炎。
结论急腹症的全腹多层螺旋CT检查对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急腹症全腹多层螺旋CT急腹症是指一组以急发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外科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若延误时间就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故要引起重视。
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大多相似而无法区别,然而尽早鉴别诊断急腹症的病因,对于尽早治疗急腹症,及时适当手术治疗外科急腹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对急腹症诊断价值越来越大,减少了术前误诊导致手术延误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合理充分术前评估,提高了对急腹症的病因诊断能力,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本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急腹症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75岁,平均40岁,发病时间3~70h,平均32h,临床表现主要为剧烈腹痛。
1.2 CT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4排螺旋CT扫描机。
检查范围为全腹平扫,层厚5mm,层间距5mm连续扫描,重建层厚2mm,重建间隔2mm。
经工作站后处理进行多方位重建(MPR),所有图像均采用多个窗宽、窗位进行观察分析。
2 结果25例中10例肠道肿瘤致肠梗阻,5例急性阑尾炎(其中2例特殊:急性阑尾炎穿孔致膈下脓肿、阑尾粘液囊肿继发肠套叠),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1例肠系膜脂膜炎。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月 第3卷第16期急腹症具有病情复杂、进展快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身心不适感,部分病情危重者甚至会面临死亡威胁。
因此,及早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对于缓解其不适感并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1]。
此次研究选取237例急腹症患者,均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37例急腹症患者,纳入标准: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为恶心、低热、腹痛等;能够正常沟通及交流;均经手术病理确诊。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心脏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全身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神经疾病或者精神病史患者[2]。
男性134例,女性103例,平均年龄(48.9±5.2)岁。
1.2 方法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调节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对其上下腹部进行扫描,自膈顶扫描至耻骨下缘,球管电流:300mA;球管电压:120kV;螺距:0.984:1;层距:0.625mm;层厚:0.625mm。
完成常规扫描后给予患者增强扫描,将90~100ml碘海醇镜高压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注射速度以每秒3~3.5ml为宜,完成扫描后将数据资料上传至工作站[3]。
1.3 评价项目分析CT诊断的价值,主要包括灵敏度以及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
2 结果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63%、68.57%、83.97%、47.06%、94.09%,见表。
3 讨论主动脉夹层血管受损、肠系膜扭转、静脉性栓塞以及肠系膜动脉性栓塞等均有可能引发急腹症,该病具有变化快、进展迅速以及感染并发率高等特点,若临床诊断出现失误,容易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
当前,临床常用诊断方式包括X线片、螺旋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中,X线片由于敏感性较差且具有较低的组织分辨率,而且对间接征象有较大影响,无法准确判断病灶,会加大临床误诊及漏诊风险,而且容易导致患者辐射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低,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4]。
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在临床上有着较广的应用范围。
急腹症病因复杂,必须尽快确诊以节约患者治疗时间,减轻其不适感。
多层螺旋CT由于球管容量大、扫描迅速且图像清晰,患者仅需一次屏气即可,而且CT影像不受患者胃肠道蠕动等的影响,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能够迅速获得数据。
除此之外,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扫描完成后即可分析相关数据,有助于准确定位病灶并方便临床医生进行定性判断[5]。
CT扫描能够发现肠梗阻患者肠壁及肠腔内外变化情况,急性肠膜上静脉患者通过CT扫描可见不均匀管腔内密度,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增厚肠壁,无造影剂充盈或者可见充盈缺损,消化道穿孔患者CT扫描影像中有明显的游离气体征象。
因此,不同病变状态多层螺旋CT征象也存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赵福昌(彭水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600)【摘要】目的:以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进行病情诊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37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腹症患者并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结果:CT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63%、68.57%、83.97%、47.06%、94.09%。
结论: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评估和诊断,同时还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参考。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腹症诊断;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6-0188-02表 CT诊断价值分析疾病类型nCT诊断结果CT诊断价值阳性阴性假阳性假阴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血管源性急腹症211332381.2560.0076.1950.0086.67泌尿系急腹症241721480.9566.6779.1733.3394.44肠梗阻332551292.5983.3390.9171.4396.15消化道穿孔272031386.9675.0085.1950.0095.24急性阑尾炎493631980.0075.0079.5925.0097.30胆系急腹症413152391.1871.4387.8062.5093.94急性胰腺炎423333391.6750.0085.7150.0091.67合计23717524112786.6368.5783.9747.0694.09188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月 第3卷第16期在明显区别,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病情特点做出判断。
扫描图像可事实薄层重建并经二维处理后成像,可获得更加直观、立体的诊断信息,从而可为临床制定病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防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6]。
此次研究中,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63%、68.57%、83.97%、47.06%、94.09%。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使急腹症严重程度以及正确位置得到显示,同时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损伤分型进行准确判断并掌握患者腹腔是否有其他并发症,从而为临床进行病情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彭兴洲,杨军妍.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38-39.[2]吴伟斌,孟家晓,邹映文,朱建设.多层螺旋CT与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对照研究及影像表现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917-919.[3]宋江斌.多层螺旋CT在各类型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163-164.[4]邢万平.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与急性阑尾炎影像学鉴别诊断及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146-147.[5]谢勇刚,欧阳晓明,尹俊,等.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1):1208-1209.[6]马强胜,王锦霞,魏述鹏,等.多层螺旋CT在感染急腹症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J].特别健康,2018,(18):59.目前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作为全世界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无疑是肝癌研究领域的重点[1]。
早期肝癌因临床表现不明显,但发展迅速,极易发生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2]。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3],利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因此本研究收集100例早期肝癌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符程度,现将取得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诊治的100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观察取材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结果。
患者年龄28岁~58岁,平均年龄(56.27±2.42)岁;过往病史:肝炎病史41例,肝硬化史32例。
10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肝脏穿刺活检的适应证,无穿刺术禁忌证。
1.2 方法1.2.1物品准备 运用东芝Aplio 3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穿刺时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18号穿刺活检针。
术前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行术前常规抽血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等。
1.2.2操作方法 术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前利用探头探查获取病变的具体位置,根据彩色多普勒影像避开周围血管及胆管等组织,进行体表标记,在肿块的表面投影为最佳入路。
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和穿刺探头,铺巾,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确定进针方向和穿刺路径,利用实施超声引导,调整针位置到引导线,嘱患者屏气勿动,按下活检枪按钮,取出标本,快速拔出穿刺针,穿刺点予以加压处理避免出血。
每例患者均穿刺取材3次左右,长度均大于1.5cm,使用浓度为10%的甲醛对活检样本进行固定,按照常规方法使用石蜡包埋,HE 染色,由病理医师观察并记录病理结果。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0.5h,如未有明显不适则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验结果,该100例早期肝癌患者同期进行肿瘤标记物及常规CT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鉴别早期肝癌价值评价孔雅露,汤 红,徐安丽(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 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鉴别早期肝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100例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取材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100例患者共穿刺256次,均成功取材,取材成功率为100%。
病理学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51例(51%),转移癌10例(10%),肝炎性结节14例(14%),肝硬化性结节16例(16%),病理阴性4例(4%),随访中发现硬化结节5例。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确诊率为95%。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简单方便,安全可行,对早期肝癌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早期肝癌【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6-0189-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