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9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D)A.通货膨胀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C.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 C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B.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C. 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B. 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C. 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D.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4. 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 )A.负B.正C. 零D. 16.市场均衡要求( D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B.价格与数量相等C.价格保持不变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7.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C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B. 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C.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8.当生产函数Q=f ( L,K )的APL为递减时,则MPL( D )。
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情况都可能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C )A. MPK / PK<MPL/ PLB. MPK / PK>MPL / PLC. MPK / PK=MPL/ PLD. MPK / PK ≥MPL/ PL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成本下降C.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 A )。
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经济学原理》一书问世为标志,建立微观经济学的是BA.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B.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C.法国经济学家萨伊.D.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
2.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DA.面粉。
B.大白菜。
C.点心。
D.金项链。
3.在下列条件中,只有一种不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你认为它是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自身价格变化。
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4.当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此时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移动。
5.收支相抵点是指CA.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
B.AC曲线与AR曲线的交点。
C.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
D.TC曲线与TR曲线的交点。
6.完全垄断厂商在控制供给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价格歧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这种价格歧视被称为A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一级和二级价格歧视。
7.在家用电器市场上,垄断竞争的厂商凭借着产品差别进行竞争,这种差别可以是AA.LG电视机与长虹电视机的差别。
B.LG电视机与健伍音响的差别。
C.LG电视机与熊猫VCD的差别.D.LG电视机与海尔冰箱的差别.8.从整个社会看,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左下方倾斜的线。
9.如果有一种物品可以使每个人都同时进行消费,而且不能将一个人排除在外,那么这种物品一定是D A.社会物品。
B.公益物品。
C.集体物品.D.公共物品。
10.在市场经济中,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因是BA.竞争和垄断。
B.垄断和寻租。
C.寻租和腐败。
D.腐败和竞争。
11.国民生产总值不能用于下面哪一种方法测度BA.所生产的用于最终需求的产品流量。
B.用于这些产品流量的购买支出。
C.经济中所有货币交易的加总D.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的价值总和。
经济学基础知识题库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1. 基础概念1.1 什么是“稀缺”?回答:稀缺是指需求高于可用资源的状况。
1.2 什么是“机会成本”?回答: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个经济决策所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的代价。
1.3 什么是“边际收益”?回答: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1.4 什么是“市场失灵”?回答:市场失灵是指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时出现的现象。
1.5 什么是“外部性”?回答:外部性是指某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影响。
2. 供给和需求2.1 什么是“需求曲线”?回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2.2 什么是“供给曲线”?回答:供给曲线反映了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所提供的商品数量。
2.3 什么是“市场均衡”?回答: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相等时所达到的均衡状态。
2.4 什么是“弹性”?回答:弹性是指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2.5 弹性的种类及其经济意义?回答: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
弹性的大小代表着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动做出的反应程度。
3. 生产、成本和利润3.1 什么是“生产函数”?回答: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2 什么是“短期”?回答:短期是指生产者只能改变某些输入因素,另一些输入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生产。
3.3 什么是“长期”?回答: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通过改变所有输入因素来进行生产。
3.4 什么是“固定成本”?回答:固定成本是指与生产规模无关的成本。
3.5 什么是“边际成本”?回答: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商品所需增加的总成本。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1. 基础概念1.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回答:GDP是一国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1.2 什么是“通货膨胀”?回答:通货膨胀是指总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1.3 什么是“经济波动”?回答:经济波动是指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或经济活动总量的变化。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正确答案:D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B、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C、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D、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正确答案:C3、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
A、几家B、不确定C、一家D、相当多正确答案:A4、费雪效应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A、实际利率B、实际收入C、名义利率D、名义收入正确答案:C5、某计算机助理工程师不满意现在某工厂的工作环境,辞职准备去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失业属于()。
A、自愿失业B、磨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正确答案:B6、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付B、减少税收C、增加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正确答案:B7、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净出口的支出会使得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是()。
A、消费预算线B、等产量线C、无差异曲线D、等成本线正确答案:C9、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D、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正确答案:B10、通货膨胀的含义是()。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一种解释认为,这是因为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比较缓慢,这是()。
A、黏性工资理论B、黏性价格理论C、错觉理论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2、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的是()。
第三章 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 XY =-ΔYΔX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P Y即有 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经济学原理(二)》期末复习资料参考教材信息:请到导学资料下载区,下载《经济学原理参考教材》、《经济学原理》讲稿》。
第21章选择题1.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CA.无差异曲线。
B.边际替代率。
C.预算约束线。
D.消费限制。
2.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BA.7-11便利店的汽油和快客便利店的汽油。
B.右脚鞋和左脚鞋。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百城淡啤酒和库尔斯淡啤酒。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B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编辑无差异率。
4.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5.如果收入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线将C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第21章判断题1.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错2.当在一个用每条轴表示一种物品量的图上作图时,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负的)的直线。
错3.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想换出去的物品多,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换另一种物品。
对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对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对第22章选择题1.约翰的汽车需要修理,因此,约翰决定卖掉这辆破车,以避免修理费。
由于不知道有问题,苏珊买了这辆车。
这是以下哪一项的例子?AA.逆向选择。
B.道德危险。
C.效率工资。
D.隐蔽行为。
2.朱迪想避免买一辆次品车。
在她购车之前,她把她想买的车给她的机械师。
这称为DA.道德危险。
B.逆向选择。
C.发信号。
D.筛选。
3.克里斯是一家服装公司的外出推销员。
在这种就业关系中,克里斯是BA.委托人。
B.代理人。
C.发信号者。
《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B )。
A.减少B.增加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B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价格上升3、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4、当网球拍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网球的需求量A(不属于无弹性物品)(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变动情况不能确定5、在下列需求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 )。
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6、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将会导致(A )。
A.卖者总收益增加B.买者需求量减少C.买者总支出减少D.买者需求量增加7、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98元,需求数量为200件,价格下降到80元,需求数量仍保持原来的水平,那么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C )A 1B 1.2C 0D 不能确定8、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9、低档商品的收入弹性为(C )。
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大于110、某商品供给富有弹性,若该商品价格下降10%,则供给量B(A) 也下降10%(B) 下降幅度大于10%(C) 下降幅度小于10%(D) 不能确定11、某商品的收入弹性为一2,此商品可能是D(A) 高档化妆品(B) 小轿车(C) 移动电话(D) 白菜二、多项选择题1.均衡价格就是B CA.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D.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E.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2.需求曲线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A B CA.边际效用最大化B.消费者均衡的考虑C.价格的高低D.在既定收入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考虑E.政府意志3.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 EA.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B.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C.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D.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E.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4.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A B C D E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单元弹性D.无弹性E.弹性无穷大三、计算题1、市场研究显示出以下有关巧克力棒市场的信息:需求表可以表示为方程式:QD=1600-300P,这里QD是需求量,P是价格。
高一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题目一:货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绝对和相对属性在经济学中,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具有一系列的基本属性和绝对、相对属性。
本文将介绍货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绝对、相对属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1. 货币的基本属性: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 价值属性:货币具有价值,并且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 交换媒介属性: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可以方便地用于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
(3) 价值储藏属性:货币可以被储藏和保存,并在未来使用。
(4) 结算手段属性:货币可以用于清偿债务和结算交易。
2. 货币的绝对属性:货币的绝对属性是指货币作为一种通用等价物,在经济中具有以下特点:(1) 价值稳定性:货币应具备相对稳定的购买力,以保持货币的价值不受通货膨胀或通缩的影响。
(2) 可分割性:货币应该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以便进行精确的交换。
(3) 可替代性:货币应该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论是纸币还是硬币。
3. 货币的相对属性:货币的相对属性是指货币与其他商品和服务相对而言所具有的特点:(1) 流通性:货币应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以方便市场交易。
(2) 可信度:货币的发行应该被广泛认可和信任,以维护货币的价值。
(3) 可容易拓展性:货币需要有足够的供应量来满足经济的需求,以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
总结起来,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具有价值属性、交换媒介属性、价值储藏属性和结算手段属性。
作为货币的绝对属性,货币应该具备价值稳定性、可分割性和可替代性。
而货币的相对属性则表现为流通性、可信度和可容易拓展性。
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基本属性和绝对、相对属性的货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的需求。
题目二: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与关系在经济学中,需求与供给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1. 请解释边际效益递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请解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并说明它们如何影响价格和数量。
3. 请阐述弹性(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以及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4. 请解释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通货膨胀。
5. 请解释边际税负的概念和影响,以及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启示。
6. 请解释垄断的特征和成因,以及垄断市场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7. 请解释市场失灵的概念,并提供一个例子来说明政府如何可以通过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
8. 请解释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并说明政府如何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来纠正负外部性或促进正外部性。
9. 请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以及它们与垄断市场的异同。
10. 请解释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并说明它们如何影响经济
活动和经济增长。
《经济学原理》课程部分复习题(电子版)一、名词解释稀缺性机会成本外部性通货膨胀 GDP平减指数结构性失业市场失灵均衡价格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公共物品私人物品边际成本边际产量规模经济价格歧视国内生产总值 CPI 比较优势货币中性自然产量率无谓损失经济利润沉没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C、牛排价格从3美元涨到4美元D、汉堡价格从每千克2美元降到1.5美元2、比萨和炸玉米饼是替代品,如果比萨价格上升,则()A、比萨的需求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B、两种商品的需求都减少C、炸玉米饼的需求量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D、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3、下列哪项不列入GDP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经济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费C、政府为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在面对()时做出选择的一门社会科学A.必要性 B.贫困 C.稀缺 D.效率5、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 D.加大销售量6、一国的GDP大于GNP,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7、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主要区别是( )A.产品差异程度 B.市场中厂商的数量C.长期当中厂商获得的利润D.进出行业的容易度8、我们必须在“是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的问题上作出选择,这主要是(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利用问题C.资源配置问题D.选择的普遍性9、照相机和胶卷是( )A.非相关品B.独立产品C.互补产品D.互替产品10、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200元B.1000元C.1200元D.无法确定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2、一个行业的市场被几家厂商控制,他们通过操纵价格来决定这个行业产品的价格,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1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4、假定短期内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15、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A.生产的外在经济B.消费的外在经济C.生产的外在不经济D.消费的外在不经济16、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预期的通货膨胀C.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惯性的通货膨胀1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规定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督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A.减少税收 B.制定物价管制政策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公共事业投资19、利润最大化原则是()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20、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时,()A、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B、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C、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D、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2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A、外部经济B、内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B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为止D、如何避免进行权衡取舍2、一般来说,需求曲线越陡峭,越可能的情况是AA、价格缺乏弹性B、价格富有弹性C、单位价格弹性D、以上各项都不对3、如果一个买者对一辆新本田车的支付意愿是20000美元,而他实际以18000美元买到了这辆车,他的消费者剩余是BA、0美元B、2000美元C、18000美元D、20000美元4、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表明,决定利率的是CA、可贷资本的供求B、劳动的供求C、总供给和总需求D、货币的供求5、约束性价格上限A、过剩B、短缺C、均衡D、短缺或过剩取决于确定的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之上还是之下6、以下哪一个市场最接近于满足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BA、金块B、电器C、有限电视D、汽水7、需求定理说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BA、该物品需求减少B、该物品需求量减少C、该物品供给增加D、该物品供给量增加8、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BA、公共物品问题B、竞争性问题C、公有地悲剧D、搭便车者问题9、以下哪一项不是工人人力资本的一部分?DA、教育B、在职培训C、经验D、努力10、GDP应该包括以下哪一项DA、家务劳动B、非法毒品交易C、咨询服务D、中间品销售11、如果通货膨胀率是8%,实际利率是3%,那么名义利率是BA、5%B、11%C、24%D、-5%12、如果一种物品价格高于其均衡价格B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会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会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会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会下降13、如果一个鞋匠购买了100美元的皮革和50美元的线,并用它们生产并向消费者出售了价值500美元的鞋,对GDP的贡献是CA、50美元B、100美元C、500美元D、600美元14、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是DA、政府支出、赋税,以及法定准备金B、货币供给、政府购买,以及赋税C、铸币、现金,以及活期存款D、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以及贴现率15、政府支出增加的最初效应是A、总供给向右移动B、总供给向左移动C、总需求向右移动D、总需求向左移动二、判断题1、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才行动(对)2、钢铁价格的上升使汽车的供给向右移动(错)3、当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头上飞过时,噪音引起外部性(对)4、如果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率是6%,那么实际利率就是6%(对)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无论储蓄来自公共还是私人,投资总等于储蓄(对)6、如果决策选择使经济走出衰退,就应该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工具(错)7、如果银行选择有超额准备金,则信贷减少,货币供给增加(对)8、如果铅笔和纸是互补品,铅笔价格上升引起纸的需求减少,或向左移动(对)9、价格歧视可以提高经济福利,因为产量增加到大于垄断定价下引起的水平(错)10、自然失业率是即使长期中它本身也不能消除的失业量(对)11、M1货币供给包括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以及其他支票存款(对)12、在长期中,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产量,并使物价上升(错)13、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使总剩余最大化(对)14、如果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率是7%,那么实际利率就是5%(对)15、降低法定准备金提高了货币乘数并增加了货币供给(对)三、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
单项选择题第1章经济学导论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下列哪一项是实证方法的说法?()A、目前的社会救济金太少B、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C、男女应同工同酬D、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3、下列论述中属于规范方法的是:()A、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导致储蓄增加C、经济发展中出现收入水平差距拉大D、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第2章供给与需求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3、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4、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5、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7、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9、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10、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的学科。
()A.如何才能增加财富B.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C.生产和消费D.市场和交换2.经济学研究的理性人是指_________的人。
()A.道德高尚B.行为合法C.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损人利己3.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是______。
()A.稀缺性B.健康与医疗保障C.减少失业D.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4.市场主要是通过____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B.产品和要素的价格C.计划和指令D.宣传和广告5.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____。
()A.物价上涨B.利率升高C.经济增长速度加快D.以上都对6.实证表述是________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B.关于“是什么”C.关于“应该是什么”D.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7.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导致_______。
()A.生产手机的成本下降B.对手机的需求增加C.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手机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8.以下________会导致大米价格上升。
()A.风调雨顺水稻产量大增B.面粉价格下降C.焦虑心态下人们大量购买大米囤积D.新的大米品种大大提高了单产9.需求定理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___________。
()A.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B.需求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C.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无关D.需求量与价格关系不确定10.由于收入减少,小明购买了更多的方便面,所以对小明而言方便面是________。
()A.互补品B.替代品C.正常品D.低档品11.关于市场供给曲线,__________是正确的。
()A.生产厂商数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B.消费者收入增加会导致市场供给曲线左移C.市场供给曲线右移会提高市场价格D.每一个价格下所有厂商供给量相加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12.以下________一定会导致物品的均衡价格上升。
()A.供给减少且需求增加B.供给增加且需求减少C.供给和需求都增加D.供给和需求都减少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_______的百分比。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A )。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弹性;D.完全无弹性。
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价格变动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绝对值的影响;B.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的反应程度;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 )。
A.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B )。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C )。
A NN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NP=5亿元6、所谓净出口是指(A )。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出口;D GNP减进口。
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 )。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B.最低点;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10、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垄断;D.寡头。
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D )。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 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下降,将使y(D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量不变D. 需求量不确定2. 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B)。
A. 客观的B. 主观的C. 客观和主观的统一D. 既非客观,也非主观3. 菲力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是(D )A. 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B. 低失业率和高工资率不可兼得C. 低失业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D. 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不可兼得4. 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 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 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 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D. 以上均对5.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的研究内容不包括(B )。
A. 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B.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 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 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 下列(D )不是影响存款乘数的主要因素A. 法定准备率B. 超额准备比率C. 定期存款比率D. 货币流通速度7. 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C )。
A. 1.6B. 2.5C. 5D. 48.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 )。
A.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 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 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9.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B )A. 正B. 负C. 0D. 111. 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D)A. 必然得到最大利润;B. 不可能亏损;C. 必然得到最小亏损;D. 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下降,将使y(D)。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C.需求量不变D.需求量不确定2.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B)。
A.客观的B.主观的C.客观和主观的统一D.既非客观,也非主观3.菲力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是(D)A.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B.低失业率和高工资率不可兼得C.低失业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D.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不可兼得4.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C)。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D.以上均对5.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的研究内容不包括(B)。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下列(D)不是影响存款乘数的主要因素A.法定准备率B.超额准备比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货币流通速度7.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C)。
A.1.6B.2.5C.5D.48.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B)A.正B.负C.0D.111.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D)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B.不可能亏损;C.必然得到最小亏损;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西方经济学复习三计算题部分一、均衡价格和弹性导学1.已知: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 =30-4Q ,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 =20+2Q ,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解:因为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所以:30-4Q =20+2Q 解得6Q=10Q=1.7代入P=30-4Q ,P=30-4×1.7=23答:均衡价格为23,均衡产量为1.7。
教材49页:1.已知某种商品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试求: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 根据价格弹性公式://d Q Q E P P∆=-∆ 1.2(10%)12%d Q P E Q P∆∆=-⨯=-⨯-= 1.5(10%)15%d Q P E Q P∆∆=-⨯=-⨯-= 答: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3.在市场上有1000个相同的人,每个人对X 商品的的需求方程为8d Q P =-,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对X 商品的供给方程为4020s Q P =-+。
试求:X 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解:因为市场上有1000人,代入可得X 商品市场的需求方程为:10001000(8)80001000d d TQ Q P P =⨯=-=-市场有100个相同的厂商,代入可得X 商品市场的供给方程为:100100(4020)40002000s S TQ Q P P =⨯=-+=-+均衡时d s TQ TQ =,所以有:8000100040002000P P -=-+解得均衡价格为:P =4将均衡价格P =4代入80001000d TQ P =-或40002000s TQ P =-+可求得均衡产量:Q = 4000答:X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4;均衡产量是4000。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第一章绪论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B. 欲望满足的需要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 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 经济体制D. 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B. 产量决定C. 成本决定D. 利润决定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 收入决定B. 物价水平C. 经济增长D. 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D. A、B、C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B. 稍有增加C. 不变D. 减少10.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1.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 不断增加B. 不断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先减少后增加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B. 缺乏弹性的C. 单元弹性的D. 不能确定13.( )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 需求和供给都增加B. 需求和供给都减少C.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D.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问答题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2.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
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3.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 为负值,但不断增加2.当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
A. 达到最小B. 达到最大C. 为零D. 为正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
A. 87B. 40C. 31D. 714.消费者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所能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
A. 需求曲线B. 供给曲线C. 无差异曲线D. 预算线5.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决定于( )。
A. 消费者的偏好B. 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价格6.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如果购买4单位商品,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
A. 18B. 19C. 68D. 507.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
A. 增多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多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多消费yD. 同时减少消费x和y。
8.当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其总效用的变化是( )。
A. 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增加B. 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C. A和B都对D. 以上都不对9.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
A. 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B.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D. 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10.序数效用论从( )推导出需求曲线。
A. 价格消费曲线B. 无差异曲线C. 效用可能性曲线D. 收入消费曲线11.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 )效用。
A. 最小B. 可能最大C. 最大D. 不能确定简答题1.试析无差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的原因。
2.消费者预算约束线是如何确定的,并说明其变动的特点?3.解释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
4.水的使用价值大于钻石的价值,但水的价格却小于钻石的价格,为什么?论述题1.结合图形说明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2.结合图形分析正常商品、价格商品和吉芬商品的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计算题1.已知商品x的价格Px=40,商品Y的价格Py=60,当某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达到效用最大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2.假设某人的月收入是1440,且被全部用于消费两种商品X和Y,如果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Py=1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2y2,那么,这个理性消费者每月会分别购买多少单位的X和Y使其总效用最大,并求出最大总效用。
3.若需求函数为Q=30-2P,求:(1)当商品价格为10元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其价格由10元下降到5元时,消费者剩余又如何变化?4.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4x+8y+xy+12,其预算线为:4x+8y=32,求:(1)消费者达到均衡时的x、y的值;(2)货币的边际效用;(3)消费者均衡时的总效用。
5.已知某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P,该消费者每月的收入I=1000元,此商品原来的价格P=10元。
现在由于市场供过于求,该商品价格下降到5元,试问:价格下降的价格效应是多少?其中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又各为多少?第四章生产理论1.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 总产量B. 平均产量C. 边际产量D. 以上都不是2.当TP下降时,()。
A. APL递增B. APL为零C. MPL为零D. MPL为负3.当APL为正且递减时,MPL是()。
A. 递减B. 负的C. 零D. 以上任何一种4.生产过程中某一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B. 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C.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D. 产量以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5. 生产的第Ⅱ阶段始于()止于()。
A. APL=0,MPL=0B. APL=MPL,MPL=0C. APL=MPL,MPL<0D. APL>0,MPL=06. 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A. 边际替代率B. 边际技术替代率C. 等成本线的斜率D. 边际报酬率7.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量,则MRTSlk为()。
A. 1/3 B. 3 C. 1 D. 6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9.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就应该()。
A. 增加成本支出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减少成本支出D. 不减少成本支出10.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该厂商()。
A. 总收益为零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C. 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D. 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问答题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及成因。
2.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及其原因。
3.作图说明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上生产?五、计算题1. 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2-0.32K2,若K=10。
(1)求APL和MPL函数;(2)求APL递减的产出范围;(3)求MPL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2. 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1.5L1.5+22KL+15K0.5L0.5(1)求要素L的边际技术替代率;(2)若PK=1,PL=4,求生产的扩展线方程;(3)若PK=10,PL=30,TC=140,求该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3.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
(1)判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2)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3)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4.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试证明:(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第五章成本理论与利润最大化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 显性成本B. 隐性成本C. 经济利润D. 生产成本2.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 以递减的速率下降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有关。
A. 规模报酬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C. 要素的边际报酬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例4.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