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作用及岩体地应力状态等。

2、工程地质问题:由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

1、工程岩土学:是以工程地质观点,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变化的学科,以适应各类工程建筑的要求,它也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部分。

1、岩土体:由岩、土组成的地质体。

1、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地壳表层的岩土体(建筑地基、建筑介质、建筑材料)2、根据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2)、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岩土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

征对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3)、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

(4)、研究岩土和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5)、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

和变化规律,并预测这种变化对各种建筑物的危害。

(6)、研究改良岩土体性质的原则和方法。

2、工程岩土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一般地质学方法(2)专门试验方法

第一章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土:是具一定成因的各种矿物的松软集合体,是土体的组成成分。

2、土体:是由一定的主体材料组成,具有一定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

境中的地质体。

二、问答题

1、土体由哪几相物质组成?

答:(1)固体相(2)液体相(3)气体相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

一、名词解释

1、土的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2、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各种土粒的矿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3、土的化学成分:组成土的固体相和液体相部分和气体部分的化学元素、化

合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2、土的粒径: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

粒度。

3、粒组: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或者粒级。

4、粒径累计曲线法:以粒径d为横坐标,以该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Xd为纵坐

标,在此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者的关系曲线称累计曲线。

5、粘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

具有片状或链状结晶格架的颗粒细小、亲水性强、具有胶体特性的铝硅酸盐矿物。

二、问答题

1、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什么?

答:(1)漂、卵、砾粒组:多为岩石碎块。由这种粒组形成的土,孔隙粗大,透水性极强,毛细上升微小,甚至没有;无论在潮湿或干旱状态下,均没有连结,既无可塑性,也无胀缩性,压缩性极低,强度高。

(2)砂粒组:主要为原生矿物颗粒,其成分多为石英、长石、云母等。有这种粒组组成的土,其孔隙较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很小,潮湿时粒间具有弯液面力,能将细颗粒连接在一起,干燥及饱水时,粒间没有连结,呈松散状态,既无可塑性,也无胀缩性,压缩性极弱,强度较高。

(3)粉粒组:是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的混合体。它的性质介于砂粒与粘粒之间。由该粒组组成的土,因孔隙小而透水性性弱,毛细上升高度很高,湿润时具有粘性,因其比表面积较小,所以失去水分时连结力减弱,导致尘土飞扬,有一定的压缩性,强度较低。

(4)粘粒组: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由该粒组组成的土,其孔隙很小,透水性极弱,毛细上升高度较高,有可塑性,胀缩性,失水时连结力增强使土变硬,湿润时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强度较低。

2、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粒组划分时粒径的界限值是什么?

答:1、碎石土:漂石粒(>200mm)卵石粒(200~20mm)砾粒(20~2mm)2、砂土(2~0.075mm)3、粉土(0.075~0.005mm)4、粘性土(<0.005mm)

3、怎样从土的粒径累计曲线求得土的不均匀系数C u和曲率系数C c,来判别土

的均一性?

答:C u

=d

d

60

10

C c=d30d

10 d60

当C u≥5,

C c

=1~3时,为良好级配的土。若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则

为不良级配的土。

4、组成土的矿物成分有哪些?

答:土中的固体颗粒是由矿物构成的。按其成因和成分首先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有机质等。

1、原生矿物:指母岩风化后残留的矿物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2、次生矿物:母岩受到风化后及在风化搬运过程中,继续遭受风化剥

蚀,使原来的矿物因氧化、水化及水解、溶解等化学风化作用而进一步

分解,形成的一种新矿物。

3、有机质:土层中的动植物残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而形成的。

2

5、土中含有哪些形式的水?

答:

第二章粘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比表面积:(S)就是每克或每立方厘米的分散相具有的总表面积,单位为

平方厘米。

2、离子交换:粘粒与水溶液相互作用后,吸附在其表面的阳离子(或者阴离

子)可与溶液中的离子(或者阴离子)进行交换,这种现象称离子交换。

3、交换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土中所有土粒的反离子层内具有交

换能力的离子总数,以每百克干土中含有多少毫摩尔的交换阳离子来表示。4、聚沉作用:相邻粘粒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集合体的作用称聚沉作用或絮凝作

用。

5、稳定作用:原来成为集合体的土粒,由于扩散层变厚,或者使带有相反电

荷符号的土粒转为带有同号电荷,也能使扩散层增厚,当粒间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时,颗粒重新分离,这种作用称“稳定作用”。

6、触变:当粘粒发生聚结,如果受到振动、搅拌、超声波、电流等外力作用

的影响,则往往会“液化”,变成溶胶或悬液,而当这些外力作用停止后,它们又重新聚结,这种一触即变的现象,称“触变”。

7、陈化:有的触变性土,经一定时间后就失去液化的能力,失去了原有的触

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叫做“陈化”。

二、问答题

1、土粒比表面积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

答:(1)土粒的大小(2)土粒的形状,而土粒的形状又往往取决于矿物成分。

2、粘粒具有哪些胶体特性?

答:粘粒表面具有表面能,吸引其周围物质(也可能被溶液中的离子替换,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称为吸附作用。显然,比表面积大,表面能也大,吸附作用也强。

3、粘粒表面上的电荷是如何产生?

答: 1)、选择性吸附,它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它本身结晶格架中相同或相似的

离子。

2)、表面分子解离,若粘粒由许多可解离的小分子缔合而成,则其与水作用后生成离子发生基,而后分解,再选择性地吸附与矿物格架上性质相同的离子于其表面而带电。

3)、同晶替代,粘土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可以产生负电荷。

4、影响粘粒扩散层厚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扩散层厚度的变化是固、液两相相互作用的结果。固体相的因素有土粒的矿物成分及分散程度;液体相的因素有空隙溶液的离子成分、浓度及pH 值。

5、影响离子交换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1)、颗粒的矿物成分及分散程度[土粒直径↓,比表面积↑,交换

容量↑]。

(2)、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与pH值。

第三章土的结构和土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土的微观结构:是指组成土的基本单元体(单粒)和结构单元体(集粒)

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定量比例关系、各结构单元体在空间的排列状况及其结构连结特征和孔隙特征的总称。

2、土体结构:系指土体形成时期伴随形成的相的特征,以及后期改造过程中

产生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在土块内的排列、组合特征。

3、结构连结:组成土的颗粒之间的连结、组合关系。

4、排列:是指土的结构单元体(单粒和集粒)的排列方式,即指土颗粒间排

列组合关系。通俗地说,就是指土颗粒排列的松紧程度。

5、土体结构:是指土层组合和被节理、裂隙等切割后形成的土块在土体内排

列、组合方式。

二、问答题

1、土颗粒之间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

答:(一)、按连结物质性质的分类

(1)、结合水连结(2)、胶结连结(3)、毛细水连结(4)、冰连结(5)、无连结

(二)、按连结力的性质分类

(1)、化学连结(2)、静电连结(3)、离子—静电连(4)、毛细力连结(5)、分子连结(6)、磁性连结2、细粒土的排列方式如何分类?

答:细粒土的排列,可以根据孔隙比的大小来判断其排列的紧密程度。

e>1.0,称为“松散排列的土”→以架空的接触或远凝聚型的接触方式为主

e<0.7,称为“紧密排列的土”→以镶嵌接触方式为主

0.1

3、土中的孔隙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种?

答:(l)、粒间孔隙(2)、粒内孔隙(3)、溶蚀孔隙(4)、大孔隙

4、粗粒土的微观结构类型如何? 答:粗粒土的结构主要为单粒结构。根据单粒间的排列接触关系分为松散 结构和紧密结构。将松散排列的砂土称为松散结构;将紧密排列的砂土称为紧 密结构。

5、细粒土的微观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1)骨架状结构(2)絮凝状结构

(3)蜂窝状结构(4)海绵状结构(5)叠片状结构(6)基质状结构(7)凝块 状结构(8)团聚状结构

第四章 土的物理性质

一、名词解释 1、土粒密度:是指土颗粒质量 ms 与其体积 Vs 之比,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ρs = m s V s (g/cm )

1、 土的比重:是指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 4℃时蒸馏水的质量之比,无量纲。

2、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 m 与总体积 V 之比,即土单位体积的质量(亦 称质量密度,单位为 g/cm )。

4、天然密度:指天然状态下的土的密度,即天然状态下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ρ= (g/cm ) V V s V v

5、干密度:土空隙中没有水时干土的密度称干密度,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总

体积之比 ρd = m s V

(g/cm ) 6、饱和密度:土的孔隙完全充满水时的密度称饱和密度,亦即土孔隙中全部充

满水时的单位土体积质量,ρ sa t = m s

V v w V (g/cm )

7、重度(重力密度):它是指单位体积的土所受的重力,其值等于土的质量密 度乘以重力加速度。(kN/m )

8、含水率:土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率,也称 为含水量。

9、饱和含水率:土的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时的含水率称饱和含水率,用 ωsat 表 示,ωsat = ×l00%

m s 10、饱和度:Sr 表明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Sr 用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

的百分比值表示,即 Sr=

表示: Sr= ×100%

sat V w V v

×100% 或用天然含水率与饱和含水率之百分比 11、土的孔隙性:主要是指土孔隙的大小、形状、分布特征、连通情况及总体 积等。

12、孔隙率(也称孔隙度):是土的孔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比表 示: n= V v V

×100% 13、孔隙比:是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常用小数表示:e= V V v

s 3 3 m m

s m w 3 3

3 3 V v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作用及岩体地应力状态等。 2、工程地质问题:由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 1、工程岩土学:是以工程地质观点,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变化的学科,以适应各类工程建筑的要求,它也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部分。 1、岩土体:由岩、土组成的地质体。 1、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地壳表层的岩土体(建筑地基、建筑介质、建筑材料)2、根据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2)、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岩土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 征对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3)、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 (4)、研究岩土和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5)、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 和变化规律,并预测这种变化对各种建筑物的危害。 (6)、研究改良岩土体性质的原则和方法。 2、工程岩土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一般地质学方法(2)专门试验方法 第一章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土:是具一定成因的各种矿物的松软集合体,是土体的组成成分。 2、土体:是由一定的主体材料组成,具有一定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 境中的地质体。 二、问答题 1、土体由哪几相物质组成? 答:(1)固体相(2)液体相(3)气体相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 一、名词解释 1、土的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2、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各种土粒的矿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3、土的化学成分:组成土的固体相和液体相部分和气体部分的化学元素、化 合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2、土的粒径: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 粒度。 3、粒组: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或者粒级。 4、粒径累计曲线法:以粒径d为横坐标,以该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Xd为纵坐 标,在此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者的关系曲线称累计曲线。 5、粘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

2013工程岩土学复习提纲1

《工程岩土学》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 土:地壳表层岩石经过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 2. 土体:与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和强度有关的土层的集合体。 3. 粒组: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合并归组。 4. 不均匀系数:Cu = d60 / d1(以及如何用不均匀系数与曲率系数判断土的级配) 5. 次生矿物:原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细小的新矿物。 6. 粘土矿物:是由原生铝硅酸盐类经水解作用而形成的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具 层状或链状晶体结构,化学成分一般不稳定,外形多呈片状,且含有不同数量的水。 7. 弱结合水:位于强结合水之外,电场引力作用范围之内 8. 分散体系:一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介质中形成分散体系。 9. 矿物的等电PH 值:使固体颗粒呈中性不带电时介质溶液的PH值,不同矿物有各自的等电PH值。 10. 同晶替代(同晶置换):粘土矿物的粘粒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组成,四面体中的Si4?可被Fe「、AI3?置换,八面体中的Al「被Ca^、Fe2?置换,产生过剩负电荷,在晶层表面形成永久负电荷。 11. 交换容量:用来衡量土离子交换能力大小的指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 干土中,所有土粒反离子层中具有交换能力的离子总数,以每百克土粒中所含有 的毫摩尔数表示。 12标准交换容量:工程上规定PH=6.5,浓度为0.05mol/dm3的BaCI2溶液反复作用于1kg的干土,测得的交换容量。 13. 土的结构:指土中颗粒和集粒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排列状况及其结构连接和孔隙特征。 14. 土粒比重:土粒的密度与4?C时同体积纯蒸馏水的密度的比值。 15. 砂土的相对密度:D^ e max— e max —e min 16. 细粒土的塑限:细粒土由固态、半固态转换成塑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17. 细粒土的液性指数:I L

岩土工程专业词汇

一. 综合类 https://www.doczj.com/doc/0918205809.html,,blog 1.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岩土工程 2.foundation engineering基础工程 3.soil, earth土 4.soil mechanics土力学 cyclic loading周期荷载 unloading卸载 reloading再加载 viscoelastic foundation粘弹性地基 viscous damping粘滞阻尼 shear modulus剪切模量 5.soil dynamics土动力学 6.stress path应力路径 7.numerical geotechanics 数值岩土力学 二. 土的分类 1.residual soil残积土groundwater level地下水位 2.groundwater 地下水 groundwater table地下水位 3.clay minerals粘土矿物 4.secondary minerals次生矿物 https://www.doczj.com/doc/0918205809.html,ndslides滑坡 6.bore hole columnar section钻孔柱状图 7.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工程地质勘察 8.boulder漂石 9.cobble卵石 10.gravel砂石 11.gravelly sand砾砂 12.coarse sand粗砂 13.medium sand中砂 14.fine sand细砂 15.silty sand粉土 16.clayey soil粘性土 17.clay粘土 18.silty clay粉质粘土 19.silt粉土 20.sandy silt砂质粉土 21.clayey silt粘质粉土 22.saturated soil饱和土 23.unsaturated soil非饱和土 24.fill (soil)填土 25.overconsolidated soil超固结土 26.normally consolidated soil正常固结土

(完整版)岩土参数计算

n 1 1i m i n ??==∑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征岩土工程性质的主要参数的特征值: ⑴ 岩土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根据公式:∑=Φ=Φn i i n m 1 1 (3-1) ⑵ 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根据公式:???????????? ??--= ∑∑=n i i i f n n 122111φφσ (3-2) ⑶ 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 根据公式:m f φσδ= (3-3) 上几式中: Φm -算术平均值,σf -标准差,δ-变异系数 Φi ——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n-参加统计的数据个数。 ① 先用公式(3-1)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求含水比αw 、液塑比Ir 的平均值a w 、I r ; ② 根据a w ,I r 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用线性插值法) 得f 0; ③ 根据公式(3-2)和(3-3)分别求w a , Ir 的标准差f σ和变异系数δ; ④ 求综合变异系数δ和回归修正系数f ψ,查表得第二指标的折算系数ξ,根据公式:21ξδδδ+=得δ,根据公式:δψ???? ??+-=2918.7884.21n n f 得f ψ。 ④ 根据公式: f ak f f ψ?=0求承载力ak f 。

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如下: ⑴ 静压预制桩:据勘察成果,按预制桩规格为450mm ×450mm 的方桩,桩端进入圆砾⑥层2m 。取ZK10号钻孔估算静压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u =4651.3kN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式 D.0.1 p ps i sis u A q l q u Q ?+?=∑s β)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 Q u /K=2326kN (K=2) 最终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 ⑵ 钻(冲)孔灌注桩:据勘察成果,桩径按2000mm ,桩端进入泥岩⑦层1.5m 。取ZK10号钻孔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u =195722kN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规程》(JGJ72—2004)中8.3.12条∑∑==++=n i n i p pr ri sir r i sis s A q h q u l q u Q 11u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 Q u /K=9786kN (K=2) 根据压缩试验结果,计算各级压力下的ei ,计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根据剪切试验结果,绘制τ-σ曲线,直接求得内摩擦角φ、粘聚力C 直剪试验:用直接剪切仪来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直剪仪一般分为:应力式和应变式,一般我们国家应用较多的都是应变式的。根据加荷的速率的快慢将直剪试验划分为:1、快剪,本方法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的-6次方的细粒土,试验时在施加垂直力以后,拔去固定销钉,立即以0.8mm/min 的剪切速度进行剪切,使试样3~5分钟剪破,试样每产生0.2~0.4mm 剪切位移时,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读数,直到出现峰值或者剪切位移达到4mm 记录破坏值,试样得的抗剪强度为快剪强度。2、固结快剪,本方法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的-6次方的细粒土,试验时在施加垂直力后,每小时读一次变形,直至固结稳定,然后拔去销钉,进行与快剪同样的剪切过程,所得抗剪强度为固结快剪强度。慢剪:试验时加垂直力后,待固结稳定后,再拔去销钉,以小于0.2mm/min 的速度使试样充分在排水条件下剪切,得到的是慢剪强度。对于三种试验所得结果:粘聚力快剪>固快>慢剪,内摩擦角快剪<固快<慢剪 三轴试验:直接量测的是试样在不同恒定围压下的抗压强度,然后根据摩尔库伦原理推求土的抗剪强度。三轴根据固结和排水条件分为:不固结不排水(uu )固结不排水(Cu )固结排水(CD ),在进行三种不同方法试验时,都要先使试样在一定的围压下固结稳定,若是UU 就是在不排水条件下围压增加一个增量,然后在不允许水进出的条件下逐渐施加轴向力q 直至试样破坏;若是CU 在允许排水条件下围压增加一个增量固结稳定,然后再不允许水进出的条件下逐渐施加轴向力直至试样破坏;若是CD 在允许排水条件下围压增加一个增量固结稳定,然后在排水条件下逐渐施加轴向力直至试样破坏。所以固结不固结是相对于围压增量来说的,排水不排水是相对于轴向力来说的。 根据压缩试验结果,计算各级压力下的ei ,计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压缩系数:a= (e1-e2)/(p2-p1) 压缩模量:ES1-2=(1+e1/a

岩土工程论文选题1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论文选题 1、岩土工程勘察岩石风化程度的判定 2、岩土工程勘察基础资料的评价 3、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的重要性 4、岩土工程勘察孔的合理布置 5、岩土工程勘察根据静力触探划分土层的方法 6、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评价要求 7、岩土工程勘察黄土湿陷性判断 8、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勘探的方法和重要性 9、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勘察的方法及重要性 10、击实试验及其对工程的指导意义 11、岩土工程施工湿陷性黄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方法 12、结合具体工程论述某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是换填法、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排水、水泥土搅拌桩、注浆、碎石桩、石灰桩、CFG桩、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旋挖桩等等) 13、结合具体工程论述某一种边坡支护方式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是重力式挡墙、挂网喷浆、土钉墙、锚杆、地下连续墙等等) 14、结合具体工程论述基坑监测的方法及重要性 15、×××公司(队)工程地质勘查施工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策的探讨 16、××机台安装管理的现状调查报告 17、项目施工经验与体会 18、岩土工程技术问题的探讨——以×××项目为例 19、工程地质勘查技术总结——以×××项目为例 20、钻孔灌注桩灌注过程中质量控制 21、不稳定地层钻井液的控制方法 22、承压水地区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探讨 22、挤土桩施工顺序探讨(可以是某个工艺的) 23、硬脆碎地层切削具性能的探讨

24、××工程土层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25、××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 26、土工试验发展前景浅析 27、土工试验参数相关性分析 28、浅析××试验 29、标准量入试验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30、如何选取土工试验参数 31、基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2、工程勘查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33、工程勘查中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浅谈 34、地基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35、举例分析岩土工程勘查方法的优缺点 36、岩土工程勘查相关问题 37、岩土工程勘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岩土工程课表

武汉岩土力学所 081401 01.岩体加固理论与技术02.岩土工程中的快速监测、安全性分析、施工优化与控制研究03.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与智能分析方法04.软土地基加固原理与技术 05.岩土工程爆 If you make friends with yourself you will never be alone.” ~Maxwell Maltz I've always been a rebel—independent, and a bit of a loner. I've prided myself on self-sufficiency. I like to do things my own way, and I don't care for unrequested input (to put it mildly!). I've been self-employed since I was 22 in a profession it can be tough to make a living in. In large part, I've been successful because of my ability to care for and emotionally support myself. For me, this self-love has served my goal of doing what I want to do with my life, regardless of whether I have any support from the outside world or not. Despite all the practice, I don't fully have this self-love thing down. It's an ongoing project, and some day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On the not-so-fab days, I've got some techniques I use to up the ante on feeling great about me. 1. Make a list of your accomplishments. I guarantee there have been many. Nobel prize nominations are not required. The fact that you bake amazing pies or are the person your friends always call when they want a sympathetic ear are great examples; so are getting a degree or knowing how to change your car's oil. Refer to this list when you are feeling not so special. Soak in all the cool stuff you've achieved and remind yourself how awesome you are. Personally, I love the reminder that I was voted “most unique” in high school. 2. Learn something new. You don't have to become an expert on an entire subject (unless that's appealing). Learn how to say “have a nice day” in German

岩土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三、问答题 1.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及其附图的主要内容。 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总结性文件,一般报告由正文、附图、附件三部分组成。 1、报告的内容 (1) 委托单位、场地位置、工作简况,勘察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以往的勘察工作及已有资料情况。 (2)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包括各项勘察工作的数量布置及依据,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方法的必要说明。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内容,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4)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包括各项岩土性质指标的测试成果及其可靠性和适宜性,评价其变异性,提出其标准值;

(5) 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的建议。 (6) 根据地质和岩土条件、工程结构特点及场地环境情况,提出地基基础方案、不良地质现象整治方案、开挖和边坡加固方案等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建议,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7) 对建筑结构设计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等。 二、报告应附的图表 (一)报告应附图表类型 勘察报告应附必要的图表,主要包括: (1) 场地工程地质图(附勘察工程布置)。(2) 工程地质柱状图、剖面图或立体投影图。 (3)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4) 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5) 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 2、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异同点。 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建筑全方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工程地质是对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勘探,并根据勘探成果,对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和预测(如建、构筑物在建成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变化和问题),在工程施工及建成后应采取哪些措施对工程及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如边坡支护)。它是一个单一的工程阶段。 岩土工程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全部内容,即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监理等。工程地质只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工程地质只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基础阶段。 3.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哪几个阶段?划分阶段的目的是什么?

岩土工程讲义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岩土工程》 教案简稿 土木工程学院:邓荣贵 2011年

1. 前言 1.1岩土工程概念 (1)岩土工程的概念包含的意义: 1)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一门技术性边缘学科; 2)以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弹行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地基基础工程学和力学试验分析等为理论与技术基础; 3)解决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服务于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勘察与论证、设计与施工(监理)、监测与检测、营运维护与病害处理、加固与更新等。 (2)岩土工程的服务领域 1)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 2)交通运输工程; 3)水利水电与能源工程; 4)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5)其它。 1.2岩土工程工作的特点 1)工作对象的复杂性; 2)工作成果的不可预见性; 3)工作失误的难以弥补性; 4)工作失误的严重性。 1.3岩土工程涉及的具体工程问题 1)土地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2)工程勘察设计; 3)地基基础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4)地基、边坡与隧道围岩的利用与处理; 5)海岸场地评价及方案设计; 6)环境工程; 7)地基土改良; 8)监测和检测;

9)工程抗震及地震工程等。 1.4岩土工程建立的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1)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2)各种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3)可选择场地地质条件变得复杂; 4)因岩土工程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工程事故占总事故的70%以上; 5)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 1.5岩土工程专业(学科)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是土木工程的基础 (2)是地质类学科与上部结构类学科的“桥梁” (3)不懂得岩土工程,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 (4)岩土工程典型事例。 参考书 1、参考教材:《岩土工程》,汤康民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 2、参考书: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 (2)《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岩土工程监理手册》; (5)《国内外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1)

1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施工勘察。 2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味测试、现场监测和资料整理。 3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 4残积土: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的碎屑堆积物。 5坡积土:高处的岩石风化碎屑物在降水的搬运或重力作用下,堆积在较平缓边坡上或坡角处的堆积物。 6洪积土:由暂时性洪水急流作用而形成的山前堆积物。 7冲积土:由河流流水作用,在山区河谷、平原河谷或河流入海、入湖口处形成的堆积物。 8淤积土:在静水或缓慢的水流作用下,在湖泊、沼泽中形成的堆积物。 9碎石土密实度:重型<5松散<10稍密<20中密>20密实 10砂土密实度:重型<10松散<15稍密<30中密>30密实 11土的目力鉴定:粉土表面粗糙,摇动时出水与消失都很迅速,土条不能再搓成土团后重新搓条,易于用手捏碎和碾成粉末。粉质黏土土面光滑但无光泽,摇振时反应很慢或基本没有反应,可以搓成土团,但手捏即碎裂,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黏土土面有油脂光泽,摇振时没有反应,能在揉成土团后再次搓条,用手指压不碎,捏不碎,抗折强度大,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12粉土摇振反应迅速、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黏性土摇振反应无,有光泽、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中等,韧性高、中等。 13勘探点布置: 1勘探点宜按建筑物的周边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2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建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3建筑地基设计的原则是变形控制,将总沉降、差异沉降、局部倾斜、总体倾斜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而影响变形控制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性,所以当同一建筑物内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4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结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分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1 复习大纲

2013 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复习大纲 李文强何凯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 学院 2013/12/11

(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常见地质灾害形成机理? 地质灾害: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 类型:地质构造成因灾害-地震与火山;环境工程地质灾害-河湖水库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海水入侵、冻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灾害-矿井突水、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矿井及地下工程热害、煤自燃;表层工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能分析给定的地质资料,解释特定的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的形成? 地形地貌(陡坡、高山峡谷区) 地质条件(特殊构造单元、岩体结构、易滑岩组) 自然条件 “总诉”气候条件(降雨、温差) 植被条件(地表水入渗、水土流失) 直接作用 人为因素 间接作用 “分诉”崩塌:位于陡崖,陡坡前缘的部分岩土体,突然与母体分离,翻滚跳跃崩崖坠底或塌落在坡脚的过程与现象。一般顺断层或风化层,沿裂隙面,探头崩塌(软硬岩层互层)。 形成条件:内部结构1.坡形(大于45度,内部受力,外部临空,稳定性差); 2.岩性(不同强度岩石在坡体内部结构及坡面边缘不同部位受力情 况); 3.分离面(岩土块体之间或块体与母体分离的间断面,指岩层层面,节理面, 断层面,各种成因的裂隙和裂缝)及组合特征。 外部环境:1.地震;2.水位升降(增大动水压力,软化岩土,减小抗滑力,岩土的侵蚀作用,加宽裂缝);3.风力,水力,冻融作用;4.植物的根劈作用; 5.人为活动。 防治措施:1.主动撤离和躲避;2.防护:拦石沟,落石沟,拦石桩,拦石墙,遮挡明洞;3.地质体改造:地质体材料强化(注浆),结构面强化改造(喷混凝土或挂网喷筋),结构体改造,地质环境条件改造。

岩土工程专业土动力学课件非常完整

第一章绪论 土动力学是研究各种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强度特性及土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一、动荷载的类型及特点 有两类常见的动荷载:冲击荷载与振动荷载。 1.冲击荷载。爆破、爆炸以及各种冲击引起的荷载,这类荷载对土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荷载的速率效应对土体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2.振动荷载。地震,波浪,交通,大型机器基础等引起的荷载,这类荷载对土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荷载的速率效应对土体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2)荷载循环次数的影响(疲劳) (3)荷载幅值的大小 二、土动力学的研究任务 探求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强度变化的规律性,运用近代力学的原理,分析研究土工建筑物及建筑物地基在各种动力影响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研究内容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土的动力特性 土的动力稳定性 6个方面的研究问题,包括: (1)工程建筑中的各种动荷作用及其特点 (2)土体中波的传播 (3)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动强度、动变形、土的震动液化等。

(4)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本构关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问题)(5)土动力特性测试方法与测试技术 (6)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稳定性,包括动荷作用下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以及挡土墙的土压力。 三、土动力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第1阶段(20世纪30年代)动力机器基础研究 第2阶段(2次世界大战以后)冲击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 第3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振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地震、海洋、交通等) 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4点): (1)注重研究土体的动力失稳机理 (2)进一步深化对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 (3)进一步深化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即利用更加真实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将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形与破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仿真计算分析。 (4)注重现场观测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计算分析结果的相互印证研究 第二章土的动力特性 土的动力特性是指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强度特性与土的动变形特性。 研究土的动力特性,就是依据动荷载作用特点,揭示土的动力破

岩土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岩土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招收高中、三职学校毕业生三年制基础工程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工程岩土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培养编写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对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为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编写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及工程地质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与建筑有关的地质学的一般知识。 2.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3.掌握常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识别常见的岩石和土的类型。 2.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具体做法及工程地质勘察编图的能力。 3.具备编制编写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能力。 4.能理解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 5.具有组织建筑工程勘察工作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讲授课题(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建议

四、讲授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课题一绪论 掌握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和有关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工程岩土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区别及关系; 了解工程地质理论的发展及课程的重要性。 课题二土的物质组成及结构 掌握土的基本组成 理解并掌握土的生成、土的颗粒成分、土的矿物成分、土中水的性质及土的结构和构造的基本概念。 课题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理解土的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 掌握并能熟练计算土的的物理性质指标。 课题四土的水理性质 理解土的水理性质的基本概念; 了解水和土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

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完整版

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二)辅导—建筑工程测量 第三部分建筑工程测量 一、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建立施工控制网,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称为施工放样,又称测设。竣工运营阶段对测量工作的要求是:测绘竣工图和监测建筑物稳定性,称为变形观测。 施工测量与测绘地形图一样,也需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和“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细部。 建筑物的施工放样与测图比较,则放样的精度要求较高,因为放样的误差将1:l地影响建筑物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建筑物施工期间和建成后的变形观测,关系到施工安全、建筑物的质量和建成后的维护等重要问题。变形观测一般需要有更高的精度,并要求及时提供变形数据,以便作出变形分析和预报。 二、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1.钢尺法 2.测距仪法 用测距仪测设水平长度时,由于可以直接测得水平距离,并且可以预先设置改正值因此比钢尺法更为简便。 (二)设计水平角度的测设 测设设计的水平角时,是按已知的水平角值和地面上已有的一个已知方向,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测设到地面上。测设的方法如下: 1.正倒镜分中法

当测设的高程点与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很大时,可以用悬挂的钢卷尺来代替水准尺,以 测设设计的高程。 三、建筑施工测量 (一)建筑物轴线测设 对于民用建筑物的施工测量,首先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设计位置进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放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方法,依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条件而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 规划道路的红线点是城市规划部门所测设的城市道路规划用地与单位用地的界址线,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的关系应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因此,靠近城市道路的建筑物设计位置应以城市规划道路红线为依据。 2.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 在原有建筑群中增造房屋的位置设计时,应保持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测设设计建筑物轴线时,应根据原有建筑物来定位。 (二)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即可详细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并以桩顶钉一小钉的木桩作为标志(称为中心桩),测设后,检查房屋轴线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1/2000。最后,根据中心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边线。 由于施工时中心桩会被挖掉,因此,在基槽外各轴线的延长线上,测设轴线的施工控制桩,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为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我院受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委托,于2010年9月承担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西杭商住南组团A42地块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结古镇南片区,西为西杭路,东为巴曲路。7度抗震设防,勘察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1)、查明拟建场地内各岩土层分布、结构、均匀性,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发育情况并提出整治方案; (3)、查明地下水类型、水位、埋藏条件、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等; (4)、判定地基土地震液化可能性,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5)、对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供基础设计方案,并对基坑开挖和降水方案提出建议及设计参数。 3、勘察执行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JGJ 118-98)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9-92)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4、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拟建场地进行了综合性勘察。 本次外业勘察工作于2010年9月8日开工至9月15日结束,共投入150型钻机10台,采用回转钻进工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无水干作业,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 完成勘察工作量如下:本次勘察共布设33个钻孔;取样及原位测试孔(含控制性钻孔)17个,孔深20.0米,其一般性钻孔16个,孔深15.0米,累计钻探进尺580.0米。 采取扰动样122件,并进行了相应的室内扰动土的筛分试验以及土的腐蚀性试验,现场于钻孔内做动力触探102次。 二、区域地质概述 1、气候特征 玉树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冷季由青藏高原冷高压所控制,风大、干燥、温低,长达7~8个月;暖季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又具有半湿润气候特征,降雨量多且集中,比较湿润,只有4~5个月。据玉树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

工程岩土学考试思考题

工程岩土学思考题 1.土体与岩体的主要区别。土的力学性质与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差别。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厚度不等,具有一定次序并含有一定结构的多层岩土层,且存在于一定的地下水、温度及应力场环境中的地质体。岩体与土体共性:a.都为矿物结合体;b.有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相体系;c.相互转化:土---成岩作用---岩石;岩石--风化作用---土;岩体与土体差别: a.结构形式岩石--存在断层、节理、裂隙等结构面; 土一般是连续;b. 连结形式岩石--结晶连结、胶结连结--硬连结;土--无连结、水连结或水胶连结等;c. 力学性质岩石比土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及整体性和抗水性好,但缺陷是存在断层、节理等构造面;d. 地应力岩体--有较高地应力;土体--只有自重应力存在。 土的力学性质: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压缩变小的性能。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空隙中的水河气体被挤出,土粒相互移动靠拢,致使土的空隙体积减小而引起的。压缩试验和载荷试验(条件是什么、判断压缩性高低的标准a1-2(0.1、0.5)、载荷试验的三个阶段).压密定律及参数:应力增量不大时,孔隙比的变化(减小值)与压力变化(增加值)之比为常数,定义为压密指数。压缩性指标是压缩指数和弹性模量。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而土的抗剪性是指土具有抗剪强度的特性。影响因素是土的物质组成和土所处的状态等;其次是土所受的应力状态。抗剪强度指标是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土的击实性:是指用重复的冲击动荷载可将土压密的性质,影响因素是摩擦力、咬合力、粘聚力。土的压密程度用干密度来表示,它与土的含水率和击实功关系密切。击实的目的是使土变形减小,强度增加,透水性减小。在击实曲线上的干密度的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与之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偏干(W

工程岩土学题目

1、在某建筑地基中存在一细粒土层,该层土的天然含水量为24.0%。经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求得:对应圆锥下沉深度2mm、10mm、17mm 时的含水量分别为16.0%、27.0%、34.0%。请分析判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对本层土的定名和状态进行判别。 解: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该层土的塑限为16%,10mm 液限为27%,17mm液限为3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对土的定名和评价采用10mm液限。该层土的塑性指数为:I p=ωL—ωp=27—16=11,大于10,小于17,为粉质黏土。 液性指数为:I L=(ω0—ωP)/I P=(24—16)/11=0.73,属可塑状态 2、某原状土的土样体积为70cm3,湿土质量为129g,加热驱水后干土质量为104g,比重法测得土粒比重ds=2.68,求土样的密度、重度、干土密度、干土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饱和密度及饱和重度? 解: 密度:ρ=m/V=129g/70cm3≈1.84g/cm3 重度:γ=ρ·g=1.84g/cm3×10=18.4kN/m3

干土密度:ρd=m s/V=104g/70cm3≈1.48g/cm3 含水量:ω=(m w/m s)×100%=[(m-m s)/m s]×100%=[(129g-104g)/104g]×100%≈24.04% 孔隙比:e=V v/V s=ρs/ρd-1=2.68/1.48-1≈0.81 孔隙率:n=e/(1+e)=0.81/(1+0.81)≈44.75% 饱和度:S r=V w/V v=ωρs/e=24.04%×2.68/0.81≈79.54% 饱和密度:ρsat=(m s+V vρw)/V=nρw+ρd=44.75%×1g/cm3+1.48g/cm3≈1.93g/cm3 饱和重度:γsat=ρsat g=1.93g/cm3×10=19.3kN/m3 3、某建筑地基需要压实填土8000m3,控制压实后的含水量w1=14%,饱和度Sr=9 0%,填料重度γ=15.5KN/m3、天然含水量W0=10%,相对密度Gs=2.72,需要填料方量多少? 解: 压实前填料的干重度 γd1= γ/1+ω=15.5/(1+0.1)=14.09KN/m3 压实后填料干重度 γd2=S r G sγ/S r+ωG s=(0.97*2.73*10)/(0.9+0.14*2.72)=19.1KN/m3 因为压实前后土体干质量相等,所以填土方量为 V1γd1=V2γd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