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绘就彩云州—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栉风沐雨谱华章继往开来铸辉煌——XX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202308)XX县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栉风沐雨、谱华章的努力,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本文将综述XX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首先,XX县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过去几年里,XX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特别是在农业和制造业方面,经过不断的创新,农产品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产值持续增长;同时,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XX县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推进。
县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求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发展。
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此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XX县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育领域,县里注重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着力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在医疗卫生领域,县里加强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还加大了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最后,XX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县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XX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
总的来说,XX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城乡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但是,也需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尚需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大力度等。
相信在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县将继往开来,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XX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临沧市云县县城商业调查报告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的北部,东与思茅市的景东县隔江相望,南与临翔、耿马两县接壤,西与凤庆、永德两县为邻,北以澜沧江为界与大理州的南涧县隔江相望。
县境内北最大纵距90.4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4.2 公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全县总面积 3760 平方公里,辖 7 镇 5 乡, 194 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总人口43 万。
1、城市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总人口43 万(县城人口10万左右)国民生产总值(GDP):37.88 亿元财政年收入:4.19 亿元年社会零售总额:7.64 亿元,比上年增长24.7%2、城市商圈分布和特点(附图)传统、新兴或潜在的商业圈分布情况?商圈是单中心型还是分散型?传统商业圈:县城周边外围(杂乱差)新兴商业圈:县城中心(商业街)(具有浓烈民族特色,房屋新,档次高)潜在商业圈:三江江边三江半岛商业街(房屋新,档次高,环境好)县城商圈属于分散型。
商圈消费力分析:人群流量?消费层次和习惯?县城周边外围(不是很多,人流量适中)(中等)(零星购买)县城中心商业街(很多,人流量较多)(中上)(逛街购物)三江江边三江半岛商业街(基本无人流)(无)(无)3、商圈分析:已经、正在租售以及将要发展商业物业的市场情况分析(开发模式、引进主力店调查、租金调查、经营情况、购物人流等)。
县城周边外围:私人自建房,无开发模式。
主力店(手机通讯、五金百货等)。
租金30—50元/月/平米。
经营情况一般,人流少。
县城中心商业街:房产商开发。
主力店(服装、手机通讯、超市、日用百货店等)。
租金70—110元/月/平米。
经营情况好,人流多。
拥有2楼商业(美容院、茶室、网吧等)租金15—20元/月/平米。
三江江边三江半岛商业街:房产商开发。
主力店(暂无)。
经营情况无,人流无。
(还未经营)4、县城当地租、售价格最高的商铺调查。
县城中心商业街中心地段(服装专卖、手机通讯营业厅等),110元/月/平米。
云县漫湾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中共云县漫湾镇委员会云县漫湾镇人民政府(2012年2月15日)尊敬的毛副书记、各位领导:首先,我谨代表漫湾镇党委、人大、政府对毛副书记及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漫湾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一、基本镇情漫湾镇成立于1987年,是因兴建漫湾水电站而成立的一个建制镇,位于云县东北部,东有澜沧江环绕,东北隔澜沧江与普洱市的景东县和大理州的南涧县相望,西与云县茂兰镇接壤,南与云县忙怀乡相邻,国道214线从东北方向通过,祥临二级路从西南方向通过,是临沧八县区通往昆明的交通要道,也是从外州市进入临沧的“第一个镇”,被誉为“临沧的北大门”,辖区总面积为256.6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为980米,最高海拔为2834米,有森林面积为3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03%。
全镇辖11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104个自然村,5206户21334人,有耕地面积28433亩,其中水田5037亩,旱地23396亩。
二、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加强党建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扣“一山、一湖、一线”的基本镇情,按照“建设生态产业乡镇、促进库区繁荣稳定,展示良好窗口形象”的总体定位,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和“旅游强镇工程”,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民富、景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漫湾。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镇经济总收入达21291万元,年均递增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年均递增21%以上;总人口控制在21743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文明和谐漫湾取得新成效。
美丽的云县作文100字作文素材,供参考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温暖的阳光照出变幻的轮廓在水面上留下清晰的倒影一个晴朗温暖的云县就这样不期而遇(云县)临沧市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三江褶皱系南段的临沧地质结构复杂东、北与景东、南涧隔江相望西与凤庆、永德毗邻南与临翔、耿马接壤东西最大横距8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0.4千米总面积3659平方千米(云县拦河坝夜景)莽莽群山、奔腾不息的澜沧江和埋藏在这片土地下的新石器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也见证着云县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据《云县志》记载云县古名大侯是勐佑蒲蛮部落十三寨之一西汉时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三国、两晋时属益州永昌郡唐时归南诏统治,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国时期,属永昌郡元中统年间,属麓川路明、清时属顺宁府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废大侯土州设流官改名为云州,知州从五品,属顺宁府1913年全国废府、厅、州名为县治,云州改为云县1950年2月15日,云县解放成立云县人民政府,属大理专区1956年8月1日改隶临沧专区1959年1月与凤庆县合并称云凤县同年10月两县分设,恢复云县建制(云县滨河公园广场县标)云县各族人民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叶荃,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为民主革命和维护共和做出了重要贡献胡瑛,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毕业参加过辛亥革命重九起义、护国护法战争历任重庆卫戍司令,黔军总指挥云南宪兵司令、代理云南省政府主席等他们都为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英勇奋斗董文英任国民党陆军第182师1078团上校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壮烈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云县人民也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与解放军密切配合,歼灭匪徒保卫人民政权1942年4月因战争导致不得已摧毁滇缅铁路在修筑到损毁的过程中云县人民经历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为记录和展示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于是建设滇缅铁路遗址纪念园(滇缅铁路遗址园)境内矿产分布范围较广矿种品类多,开采历史悠久从明、清时代起就有开采、加工金、银,冶炼铜铁的记载矿种有铁、锰、铜、铅、锌钴、煤等14种,矿点共计46个云县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这里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这块肥沃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河谷地带稻米飘香,丘陵山地甘蔗流蜜千年以上的古茶树生机勃勃糖、茶、核桃、木瓜等农产品在基地化规模化种植中不断发展壮大(涌宝镇水稻种植)云县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忙怀型”新石器遗址、西汉铜鼓、铜矛元明陶器、茂兰长安桥、县城文笔塔古老清真寺、雄伟的大武庙等“忙怀型”新石器遗址证明了云县是澜沧江文化发源地众多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彰显了云县的历史文脉(忙怀型新石器)白莺山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拥有云南大叶种茶种植生长的最佳环境有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这里茶树如满天星般散落在山中形成了上万亩古茶树群有存活树龄最大的“二嘎子”茶王树龄2800多年白莺山被誉为“古茶树基因库”“茶树品种博物馆”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古茶文化资源还有着美得“醉人”的山水风光漫湾山山相连、紧紧相依山上树木丛生,生态甚好是真正的“生态乡镇”因漫湾水电站大坝的建成造就了“高山峡谷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在大丙山脚波光粼粼从昔宜码头坐船顺流而下,两岸景色如画湖面如镜,蓝天、白云、青山人影倒映水中,相映生辉放眼望去,画中有景,景中有画(漫湾百里长湖一角)大朝山东北一脉直抵江边远观犹如神龟饮水,颇有灵气立于大朝山之巅大朝山水电站尽收眼底无量山诸峰举目可见大雪山群峰高耸入云朝山日出、澜沧江晨雾雾山云海美不胜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朝山的灵气传播甚远山上建有一座明清时代的老君庙即朝山寺每逢正月十五至十七、二月八日和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都会前来朝拜(澜沧江“金龟入海”)澜沧江百里长湖旅游区随着漫湾电站和大朝山电站冲天而起形成了两个如梯相连沉静如画的高峡平湖和百里长湖因两座大坝对水位的共同抬升作用使原来的青山变矮了形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湾半岛湖面也由此而迂回曲折,形状奇特多变荡舟湖中,舟移景换,一步一景颇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感受令人情不自禁联想起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掩隐在万绿丛中的村落如诗如画(大朝山水电站)“手撕鸡”选用原生态食材因其地道的特殊做法而得名风味独特肉质鲜美细嫩,鸡皮纯香弹润鸡皮上,晶莹而散发甘香油脂适中,鲜美含汁嚼之既不油腻也不柴硬并带有浓郁的鲜香味,直至骨髓是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云县手撕鸡)悠悠岁月,滔滔澜沧江云县自古是西南边陲进入内地的咽喉要冲这里水能资源丰富不仅有澜沧江县城内还有“一城三河″云县交通便利,古有茶马古道如今214线国道、大临铁路穿行而过(漫湾昔宜大桥)进入新时代魅力云县在绿色发展中正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浓墨绘就彩云州—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临沧日报讯(何强宇)“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是云县开拓奋进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丰收的一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4亿元,增长7.3%以上;财政收入3.11亿元,比上年可比实绩增长0.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增长15%。
农业篇谈起发展,云县广大山区农民体会最深。
近年来,县委、政府以推广农业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畜牧产业化发展为重点,把实施“三村”工程作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群众素质、产业和能源结构,使全县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推进,畜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工程取得实效,农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全县农村已初步呈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持续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的良好景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向前推进。
农民朋友说得好:“三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三村”是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的引路人,“三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如此巨额投入,云县历史上千百年没有……工业篇针对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关联度低、规模效应不够、主导作用没有形成等问题,县委、政府抓住被列为全省首批47个县域经济发展扶持试点县之一的机遇,出台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多项优惠政策,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对6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挂牌保护。
以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被确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企业为契机,大力支持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云南茅粮酒业集团、云南云塑企业集团等几家云县知名非公企业做强做大,酒类产品占云南省酒产品市场的57%,云县正在打造中国知名酒乡。
云县委、政府抓住临沧工业园区云县片区被省政府列为30个重点园区之一的机遇,完成了《云县新型工业化企业发展规划纲要》、《临沧工业园区云县片区建设规划方案》、《云县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云县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目标考核办法》的编制以及云县片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加大了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使茶叶、核桃、畜产品等农副产品在深加工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了江天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做强做大。
如今的云县,工业经济占GDP半壁江山,工业产值跃升首位,工业兴县、非公富县已现端倪,糖、酒、茶、矿、电工业项目亮点频现。
社会事业篇近年来,云县委、政府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6.27%。
“普九”工作进一步提升;扫盲工作扎实有效;改造中小学危房4.15万平方米;对全县教育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全面落实。
依法规范土地征用工作,实现和保障了耕地的占补平衡;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沼气池建设8026口,退耕还林21万亩,累计造林36.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4.1%,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普及,参合率达88.45%。
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实现旅游业总收入0.67亿元,年均递增25%。
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1%和94%,电话普及率达5.76%。
招商引资篇近年来,云县县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工程作为云县发展的第一要务,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意识,建立“大招商、招大商、讲诚信”的工作机制。
在具体实践中,实施“三沿”开发(沿路、沿江、沿河)、“五资”(上级投资、银行贷款、利用民资、引进外资、盘活国资)并举方略,制定出了八个方面14条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云县引资项目有,浙江亚泰投资有限公司伟星集团总投资10.5亿元的南河—罗扎河流域水电能源开发项目,临沧源鑫电力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的大寨河、拿鱼河10个电站开发项目,蒙自矿冶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栗树铜多金属开发项目,浙江商会投资1.2亿元的云兴商业街开发项目,保山商客杨志敏在幸福投资3000万元的金属硅开发项目,湖南商客刘再生投资4000万元的商贸城开发项目。
招商!把云县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党建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加快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保证。
近年来,云县县委、政府就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旗帜下,切实开展了“三讲”、“三学”、“三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及“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建立健全四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到按“五个好”目标的要求,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建立健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到举办各级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培训班;从举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到各支部定期地开展支部活动……全县党组织不断健全,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呈现出“党员带头干、人人比贡献”的工作氛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云县的干部群众说:“党的建设锤炼人民公仆、党的建设造就优秀村官、党的建设培育致富能手。
引领云县人民阔步迈向小康,敢于争创一流,是云县广大共产党员的雄心与气魄!”展望篇盘点云县近年来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累累硕果,都源于体制新、机制活。
全县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公路通车里程等主要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云县因此而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双拥工作模范县、全省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先进县、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县、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云南华能漫湾发电厂、云县人民医院、晓街乡月牙村、茶房乡大垭口村等4个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分别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单位(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憧憬未来,云县41万各族人民昂首阔步,信心百倍地踏上新的创业征程。
2007年,云县县委、县政府将紧紧围绕“开放云县、和谐云县、经济云县”的总体目标,分别在一、二、三产业中实施具有突破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一二一”发展战略工程(即:种好一棵小康树——泡核桃,再造30万吨燃料乙醇和10万吨多金属冶炼两个工业基地,建设一座现代化园林城市),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云县建设成为临沧市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经济中心”,为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完)浓墨绘就彩云州——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是云县开拓奋进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丰收的一年。
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8.29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3元,农业篇谈起发展,云县广大山区农民体会最深。
近年来,县委、政府以推广农业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畜牧产业化发展为重点,把实施“三村”工程作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群众素质、产业和能源结构,使全县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推进,畜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工程取得实效,农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全县农村已初步呈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持续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的良好景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向前推进。
农民朋友说得好:“三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三村”是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的引路人,“三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如此巨额投入,云县历史上千百年没有……工业篇针对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关联度低、规模效应不够、主导作用没有形成等问题,县委、政府抓住被列为全省首批47个县域经济发展扶持试点县之一的机遇,出台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多项优惠政策,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对6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挂牌保护。
以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被确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企业为契机,大力支持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云南茅粮酒业集团、云南云塑企业集团等几家云县知名非公企业做强做大,酒类产品占云南省酒产品市场的57%,云县正在打造中国知名酒乡。
云县委、政府抓住临沧工业园区云县片区被省政府列为30个重点园区之一的机遇,完成了《云县新型工业化企业发展规划纲要》、《临沧工业园区云县片区建设规划方案》、《云县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云县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目标考核办法》的编制以及云县片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加大了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使茶叶、核桃、畜产品等农副产品在深加工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了江天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做强做大。
如今的云县,工业经济占GDP半壁江山,工业产值跃升首位,工业兴县、非公富县已现端倪,糖、酒、茶、矿、电工业项目亮点频现。
社会事业篇近年来,云县委、政府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6.27%。
“普九”工作进一步提升;扫盲工作扎实有效;改造中小学危房4.15万平方米;对全县教育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全面落实。
依法规范土地征用工作,实现和保障了耕地的占补平衡;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沼气池建设8026口,退耕还林21万亩,累计造林36.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4.1%,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普及,参合率达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