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易斯、格林摆臂方式的力学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77.50 KB
- 文档页数:18
跑步摆臂动作的力学原理跑步是一种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其动作涉及到一系列的力学原理。
其中,跑步摆臂动作是跑步过程中与手臂的协调动作,它对身体的稳定性、步伐流畅性以及提高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针对跑步摆臂动作的力学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摆臂动作在跑步中的重要作用是平衡身体,维持稳定性。
当我们跑步时,身体会自然地倾向于左右晃动。
而通过摆臂动作,我们可以以一种对称的方式平衡这种侧向晃动。
这是因为在跑步过程中,摆臂动作会产生一个向相反方向的惯性力,从而抵消身体侧向摆动的力。
这个原理与牛顿第三定律相关,即每一个作用力都会引起一个与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因此,通过一定节奏和幅度的手臂前后摆动,可以帮助我们在跑步时保持稳定,避免摇摆过大而消耗过多的能量。
其次,跑步摆臂动作还能够提高跑步速度。
摆臂动作在跑步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弹簧的系统,能够储存并释放能量。
当手臂向前摆动时,臂部肌肉会被拉伸,储存弹性能量;而当手臂向后摆动时,臂部肌肉会迅速收缩,释放储存的能量。
这个过程类似于弹簧的伸缩,能够使身体向前推进。
这种能量转化的原理与动量守恒定律有关,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因此,通过恰当的摆臂动作,我们可以将上肢的能量转化为整体身体向前推进的动能,从而提高跑步速度。
此外,跑步摆臂动作还能够减少能量的浪费。
摆动手臂可以帮助我们在跑步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利用能量,减少无谓的能量损耗。
这是因为通过规律而有力的手臂摆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保持姿势的稳定性。
同时,手臂的前后摆动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身体的前进。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能量投入到推动身体前进的过程中,减少能量在其他方向上的损耗。
对于长时间的跑步活动来说,这种高效利用能量的方法可以延缓疲劳,使跑者更加持久,并提高整体的跑步效率。
最后,跑步摆臂动作还可以增强上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频繁的摆臂动作,我们可以锻炼手臂、肩膀和背部等上肢肌肉,增强其力量和耐力。
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实践研究作者:王景文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摘要在短跑技术中,正确的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在阐明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剖析短跑中合理的摆臂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训练实践,对20名训练队短跑队员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的正确摆臂动作与对照组沿用的原来摆臂动作在提高成绩的幅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出原地摆臂练习、负重摆臂练习、条件限制摆臂练习等方法,以期为提高短跑运动技术和短跑成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摆臂技术短跑提高一、摆臂技术对短跑成绩的影响两臂的摆动是短跑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腿的快速交换,要求两臂快速摆动,两臂的摆动与腿的摆动是同步的。
在发展频率的基础上应增加上、下肢的振幅,以积极发展步长而促使速度的提高。
摆臂对短跑成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增加后蹬力量,加大全程跑的步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两腿交换的频率,提高步频和步幅;(2)提高身体的稳定性,维持人体的平衡,保持向前的水平速度;(3)两臂进行快速有力的摆动,有利于更好的送髋和带动腿的前摆、后蹬,增大步幅和步频,提高跑速,从而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
二、短跑队员摆臂技术现状分析《田径运动教程》等一些田径教材中对摆臂技术的一般要求是:两臂屈肘时成90度角,手指自然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
屈肘摆动的角度在跑动中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当向前摆臂时屈肘角度减小,向后摆臂时屈肘角度增大,摆臂动作应自然、有力,前摆稍超过下颊,后摆稍朝外,不耸肩,贯通肩关节的横轴应与两臂同时饶脊柱运动,就是当臂前摆时同侧肩亦前移,而另一侧肩向后运动。
对2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正确摆臂者不到总数的10%,其它大部分学生耸肩,有左肩在前,右肩在后,左右横摆,摆臂无力,幅度小,上下摆臂,大臂摆动小,小臂摆动上下敲鼓等典型错误动作,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正确指导,养成错误的动作,对摆臂的技术概念不清,由于躯干力量不足或跑时含胸,造成摆臂方向不正确,手臂和肩带力量不足,灵活性较差。
本科生毕业论文短跑中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以及训练方法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任务书 (3)开题报告 (4)中期检查表 (6)评审成绩表 (7)中(英)文摘要 (8)前言 (8)研究对象与方法 (9)研究对象 (9)研究方法 (9)结果与分析 (9)摆臂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9)短跑摆臂的运动生理学原理 (9)短跑的运动心理剖析 (9)短跑的合理摆臂技术 (10)短跑不同阶段的摆臂技术 (10)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 (11)两臂摆动的作用 (12)摆臂技术模式 (12)对格林摆臂方式的力学分析 (14)研究对象与理论分析法 (14)对格林摆臂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4)对格林研究的结论 (15)讨论 (15)目前我国运动员还存在的问题 (15)摆臂的训练方法 (16)结论与建议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7)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院年级班级填表日期年月日学院年级班短跑中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以及训练方法运动训练专业指导老师摘要::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后蹬力量的人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力。
并且在较低层次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
结合训练实践,运动力学知识,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 ,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 ,剖析短跑不同阶段摆臂的合理技术 ,并阐明了合理的摆臂技术调节跑的节奏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中的作用。
现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摆动技术,包括摆臂技术,我们都非常羡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强有力的摆臂姿势。
通过自身的训练和本文的研究体会到摆臂的力量、速度、幅度和方向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提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和摆臂效果。
关键词:田径运动;短跑;摆臂技术;短跑成绩;训练;Lay bare the arm technology and dash achievement relation and train method indash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ves the special field training: wen peng peng Guide a teacher: wang yi gongAbstract:Goodness and badness laying bare the arm technology has direct impact to an athlete make the acquisition small , affect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body as well as step frequency stride kicking the strength people the day afer tomorrow forward level speed and body's coordination effort. And in lower arrangement of ideas dash training, lay bare the arm technology but being sometimes ignored that by coach, have restrained athlete level speed improving and extent thereby. Carrying out , moving Mechanics knowledge combining with training , start with the inner link laying bare the arm technology and dash , wield the principle moving biomechanics , moving physiology and sports psychology , be tied in wedlock modern dash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have analysed the different stage of dash laying bare rational arm technology, and have expounded reasonableness's. Modern dash trains arm posture to take the swing technology seriously Y ue Lai Y ue , lays bare including laying bare arm technology , our admiring forceful of excellent athlete of world very much. Understanding arrives at the strength laying bare an arm , speed , extent and direction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effect to the speed improving a sprinter by self's training and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research. Therefor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provide effective training laying bare the arm technology and arranging arm result coming to raise an athlete's method.Key words:Athletics;Dash;Lay bare the arm technology;Dash achievement;Train1前言:目前我国短跑技术水平较低,有许多传统的技术理论和观念还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我国短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摆臂技术在短跑运动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作者:吴华金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9期摘要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力。
现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摆动技术,包括摆臂技术,我们都非常羡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强有力的摆臂姿势。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短跑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分析以及对摆臂技术的研究,并从生物力学浅论了摆动腿的技术,其目的在于高度重视摆动技术,以提高青少年短跑技术水平。
关键词田径运动短跑摆臂技术短跑成绩训练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0前言短跑是一项以最短时间跑完所规定距离的径赛项目。
短跑的动作感最强,是体育美的集中表现。
短跑全程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
全程跑成绩,取决于起跑反应速度、起跑后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速度的距离以及各部分技术完成的质量。
一般认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以及终点冲刺跑是短跑的技术关键,因此无论在训练还是教学中都非常重视下肢技术,对短跑技术的研究上,除了对短跑重点的技术进行研究外,我们认为一些次要的方面也不能忽略。
作为短跑技术中有机组成部分的摆臂技术,怎样摆臂才合理、对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才有帮助呢。
本文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对短跑中摆臂的基本原理、技术以及跑的各阶段中的合理摆臂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由此,我们认为摆臂的作用与效果对短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广大教师、教练员的足够重视。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搜索文献以及查阅以往资料。
1.2.2逻辑分析法根据运用理论观点和实践进行逻辑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摆臂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200 m、400 m 的弯道是半圆型的,弯道跑遵循圆周运动力学,人体绕圆周人运动需要一个始终指向圆心的向心务来维持。
145当代体育短跑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格林进行观察杨振豪随着当今短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短跑的技术动作分析也更加全面,本文通过观察法对美国短跑名将格林比赛的视频进行观察,从短跑的技术动作结构创新、多学科参与下的理论创新以及准确的训练手段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视频中找出创新点,为短跑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通过对格林短跑比赛视频进行观察,对其技术动作进行了解,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找出格林短跑的技术动作与其他运动员的不同之处以及优势所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奠定基础。
以下就是通过对格林短跑比赛视频观察后并查阅资料然后对短跑技术动作创新方面具体详细的分析:1 短跑技术动作更加规范化纵观世界上短跑运动的发展过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不断的提高,世界纪录也在不断的刷新,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在背后默默的对短跑运动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得短跑运动技术更加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正是因为短跑技术动作的不断创新与改进才使得田径短跑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更加协调和完美。
通过观察格林在比赛中的视频可以看出他的跑步动作比较连贯、自然、放松和协调。
从起跑开始直到冲刺跑整个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加速能力,而且他的身体重心很稳,上下起伏的波动小,上下肢协调配合且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也将自身所具备的力与美很完美的呈现给了观众。
2 短跑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化短跑运动的技术结构在不断的创新与演变过程中正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有不少的研究专家继续创新研究,从而使得技术结构更加的合理化。
本文将通过观察美国短跑名将的短跑技术动作,对其技术动作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创新点并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对进一步提高短跑技术动作的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1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短跑技术结构进行分析在田径中的短跑运动中是属于短时间高强度运动,通过观察格林在第6、7届世锦赛男子200米决赛的成绩可以看出所有运动员后100米速度比前一百米速度要快。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刘易斯模型是由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发展经济学研究中。
该模型主要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工业化刘易斯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被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中,推动城市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劳动力供应过剩,无法在农业部门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这些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业部门后,可以提高工业产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 城市工业化与资本积累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于建设工业基础设施和购买生产设备等。
这些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国家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引进,通过投资和贷款等方式实现。
资本积累的加速可以提高城市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3. 城市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会导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随着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会逐渐减少。
这种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城市工业化与收入差距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会相对紧缺,从而提高了城市工人的工资水平。
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会导致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5. 城市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吸纳农村劳动力、积累资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城市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王保林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22期摘要:中长跑是一项非常耗费体能的运动,在中长跑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运动员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同时还需要运动员能够掌握一些跑步技巧,只有良好的体能与科学的训练以及在跑步当中的技巧,才能使运动员在中长跑中取得优势,而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到运动员在跑步当中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向前跑动的水平速度,该文将着重的对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摆臂动作运动员中长跑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a)-0044-02田径项目一直是我国各项运动中较为弱势的一个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身体素质的缘故,而我国大部分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其训练目的都集中在如何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而忽视了对于运动技巧的训练,这样导致运动员受到训练的影响,在实际中长跑的项目中摆臂幅度以及摆臂技术的特征很不明显,没有利用好摆臂动作对中长跑运动的帮助,使得中长跑项目的水平一直难以提高。
在先天身体素质与其他国家有差异的情况下,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更加应该对中长跑中的摆臂动作做出更多的研究与应用。
1 我国中长跑运动的现状问题中长跑运动是指800 m及其以上的径赛运动,在800~1 500 m内属于中距离运动,3 000 m以上的项目属于长距离运动[3]。
在中长跑的过程中需要运动员能够减少体力消耗,保持一定的跑速,同时还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加速跑,所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跑步时的技巧对中长跑项目非常重要。
中长跑运动一直是我国重点研究的体育项目之一,在体育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大量资料中显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原训练、发展战略研究、生理生化研究和对中长跑教育训练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我国运动员中长跑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中长跑运动员都非常的具有帮助,但在国内对于中长跑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体能方面,而对中长跑项目的运动技巧研究却非常的少,尤其是在摆臂动作与运动员中长跑之间的关系以及摆臂动作的正确统一规范上都没有做出具体的研究,这也导致在我国现阶段的中长跑项目中,运动员的摆臂动作不够规范,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摆臂方式上还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