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免疫应注意哪些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1019.80 KB
- 文档页数:3
表现为肝肾功能损伤,还可对造血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表现为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咪唑类抗真菌剂也存在不良反应,例如克霉唑(抗真菌1号),长时间使用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但发现及时停药后便可恢复,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5.3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称为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在家畜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中使用广泛。
但过量使用利巴韦林可引起动物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厌食。
有关文献还表明该药可导致骨髓抑制,对造血功能产生影响。
6 防治临床上合理用药、控制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等方法来预防药物中毒;严格按照使用剂量给药、控制用药疗程是预防药物中毒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有的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减轻毒性作用、增加疗效,例如磺胺与甲氧苄啶合用;但有的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庆大霉素与复方氨基比林合用可导致犬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变态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发现药物中毒时,应立即停止给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是口服给药中毒,早期可以采取催吐(催吐可用医用过氧化氢),用0.01%~0.05% KMnO4或2%~3%鞣酸洗胃以减少药物的吸收。
药物中毒与其他类型的中毒的治疗方法大致相同,其治疗原则是排毒、保肝、补液等,还可以通过止血、抗过敏等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1] 肖景龙.关于兽药使用不当引起中毒的探讨[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全国家畜内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 1.[2]黄巨恩,徐志文,陈纡,等.庆大霉素毒性作用及防治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02(09): 555-557.[3] 陈院.家畜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0(11): 114.[4] 王志婷.浅谈犬伊维菌素中毒的救治[J]. 现代农业,2018(06): 90.动物免疫时需要的几点注意事项郭学伟/辽宁省建平县深井动物卫生监督所 122400摘 要:动物免疫是进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浅谈家畜家禽免疫注意事项疫苗免疫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疫苗免疫可使动物获得坚强的抵抗力。
由易感动物转变为不易感动物,从而保障动物的健康。
特别是对病毒性疾病,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疫苗免疫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疫苗免疫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内在质量、类型以及保存、运输条件,动物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条件、环境、应激、母源抗体,以及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和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因子等等。
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疾病发生或流行,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并影响动物食品质量安全。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科学地开展疫苗的免疫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保护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免疫前的准备工作1.市级相关部门应培训县级骨干,而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乡镇兽医、村级防疫员和其他协助人员的组织,并进行疫苗免疫技术、个人防护知识和防止疾病扩散知识的专门培训。
2.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
村级防疫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品种及数量,乡镇兽医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的品种及数量。
因此,乡镇兽医可计算所需疫苗的品种、数量以及需要的防疫人员数量、天数。
县级畜牧局根据各乡镇养殖量的不同,负责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协调。
3.准备充足的免疫物品。
准备充足的疫苗,并配备保温桶和冰块,供村级防疫员使用;一定数量的注射器具,足够数量的针头,并做好消毒;其它物品,如隔离物品、消毒药、免疫记录表(免疫档案)、耳标、耳标钳和耳标阅读器等。
二、免疫人员的安全防护1.可能的安全隐患动物自身动物产生的危害;免疫操作的误伤;疫苗感染;动物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人员的隐性感染(人畜共患病)。
2.防护物品和防护措施及意义2.1 防护物品主要有:卫生帽、乳胶手套、口罩、隔离防护服、胶靴等。
2.2 防护措施主要是进行防护知识培训。
1、动物接种疫苗应处于健康状态疫苗本身是一种经弱化处理的病原体,对于健康动物这种弱化的病原体不会引起动物的疾病,但是对于患病的动物,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在注射疫苗后机体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或者造成机体免疫机能进一步下降而不利于动物的健康。
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将抑制动物免疫应答的产生而导致免疫失败。
因此患病动物或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不宜进行免疫。
为降低接种疫苗时对畜禽群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一天用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2、注射疫苗时剂量要到位,不能随便加大疫苗的用量,确需加大时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注意疫苗质量问题,失效疫苗、过期疫苗和失真空疫苗不能使用,疫苗自稀释后15℃以下4小时、15~25℃2小时、25℃以上1小时内用完。
4、免疫用具须灭菌处理,注射时注意用具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一个针头多次使用。
5、动物在饮水免疫前要停水,时间长短可根据温度高低适当调整,要保证每只动物都能充分饮水,并在短时间内饮完,饮完后经1-2小时再正常给水。
饮水免疫时,忌用金属容器。
6、防止干扰。
免疫前后应避免使用抗血清、免疫抑制剂、干扰素。
血清等可直接与疫苗中的相应抗原结合而使疫苗失效,而免疫抑制剂和干扰素等将抑制病毒抗原或免疫细胞等的增殖和复制,影响动物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天,应停止对畜禽群使用对菌苗敏感的药物,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5天,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
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如同时接种鸡痘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则两者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使两者的功效降低,导致免疫失败。
7、个别畜禽在注射疫苗后半小时左右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全身潮红或苍白等可疑过敏症状,一般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解救。
8、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的要求选用稀释液。
严禁用热水、温水及含氯等消毒剂的水稀释,准确掌握稀释液用量。
9、接种期间,应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机体的抗病力:(1)注意隔离检查。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预防胜于治疗”,所以我们要让畜禽们提前做好免疫工作,免受疾病的困扰。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畜禽们做免疫接种呢?又有哪些免疫注意事项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1. 注射法注射法是最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把疫苗打入畜禽的肌肉或者皮下组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疫苗吸收快,效果好。
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容易引起疼痛,影响畜禽的生活质量。
2. 喷雾法喷雾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
我们可以把疫苗喷洒在畜禽的口腔、鼻腔或者眼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针头,不会让畜禽感到疼痛。
但是,它的缺点是疫苗吸收较慢,效果不如注射法。
3. 口服法口服法是将疫苗混入饲料中,让畜禽通过食物摄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不需要额外的操作。
但是,它的缺点是疫苗吸收较慢,效果不如注射法和喷雾法。
三、畜禽免疫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疫苗我们在给畜禽做免疫接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疫苗。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疫苗,而且还要根据畜禽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疫苗。
2. 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疫苗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有效性。
所以,我们在给畜禽做免疫接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条件,确保疫苗的质量。
3. 观察畜禽的反应在给畜禽做免疫接种的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它们的反应。
如果发现畜禽出现异常症状,如高热、呕吐、腹泻等,要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4. 遵循兽医的建议我们在给畜禽做免疫接种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兽医的建议。
兽医会根据畜禽的具体情况,为我们推荐合适的免疫接种方案。
我们要严格按照兽医的建议来进行免疫接种,以确保畜禽的健康。
四、结语给畜禽做免疫接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畜禽免疫应注意一、注意掌握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要做到在流行之前预防。
二、预防接种之前,应注意详细了解被注射动物的品种及健康状态,在临床检查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免疫。
凡是患有慢性病、瘦弱、怀孕后期或饲养管理不良的畜禽暂时均不宜免疫注射。
三、疫苗使用前,注意查阅疫苗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要明确容量、然释液、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的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以免影响效果,造成事故。
凡是疫苗使用说明书与瓶签不符、药品色泽等物理性状与其说明书不一致的或包装瓶破损、封口不严、瓶签差错不清的一律不得使用。
四、注意预防过程要严格消毒。
注射器、针头等要洗净、煮沸消毒,免疫注射时针头应逐头(只)更换,每个疫苗瓶上固定一个针头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绝汉有再回注到疫苗瓶内,也不能用已给动物注射过的针头吸取疫苗。
五、注意免疫注射时不能用一个注射器混用多种疫苗。
液体苗在每次吸苗前应充分摇匀,冻干苗用稀释液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在每次吸苗前亦要充分摇匀,以免影响效力或发生不安全事故。
六、注意个别疫苗免疫后能引起过敏反应,可及时用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等药进行脱敏,以免导致死亡。
七、注意弱毒活疫苗一般均具有残余毒力,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对敏感动物和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能激发病情,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在全面开始防疫之前,应对每批疫苗做20-30头份的安全试验,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全面开展防疫注射。
八、注意预防注射使用过的器械、废弃的疫苗、用完的疫苗空瓶等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九、注意做好畜禽免疫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疫苗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注射地点、注射日期、免疫头数、未免疫头数及原因等,以备发现问题便于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编号:2002-7-3-15)。
畜禽强制免疫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畜禽强制免疫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畜禽通过强制免疫疫苗来预防疾病,可以大大地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改善母畜的生殖能力,确保畜牧养殖的健康和经济。
强制免疫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措施,它可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延长畜禽的寿命,提高畜禽的繁殖能力,改善畜禽的营养和饲养状况,改善环境质量。
强制免疫疫苗一般包括:防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仔猪菌痢病等;防细菌性疾病,如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等;防衣原体疾病,如白痢、牛瘟等;防寄生虫病,如牛脲虫病、狂犬病等。
使用强制免疫疫苗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操作步骤,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免疫的效果。
首先,根据待接种畜禽的年龄和体内免疫力水平选择合适的疫苗;其次,根据疫苗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温度,保持疫苗的贮存温度;再次,根据要求进行皮内注射,直接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最后,根据疫苗的保质期,把用过的疫苗即时处理掉。
使用强制免疫疫苗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必须提醒:首先,请确保接种疫苗的动物状态良好和体内抗体水平不低;其次,请务必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以免诱发不良反应;再次,及时给畜禽施加必要的营养补给,以预防接种后表现出的症状;最后,请随时注意动物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及时予以治疗。
总之,强制免疫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畜禽疫苗,可以有效预
防畜禽患病,确保畜禽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能力,但是在使用时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疫苗的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畜禽免疫过后六注意
为有效预防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饲养户必须对畜禽进行适时免疫,使畜禽产生对传染病有免疫力的抗体。
但免疫过后须注意以下6点:
一、降低饲养密度,避兔因畜禽过于拥挤而碰撞注射部位,导致疫苗流失或加重注射部位肿胀程度。
一、免疫后几天内,特别是24小时内,要使畜禽充分休息,禁止剧烈运动。
三、避免畜禽下水或给其洗澡,并防止淋雨,以免污染针口,造成感染。
四、免疫后l周内尽量不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五、免疫后,畜禽一般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这是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
这时,畜禽体内的伉体正在形成,一般情况下不必用药,对个别体温高的畜禽,可采用冷敷或用白酒擦拭等方法降温。
六、免疫后3O分钟,饲养户应随时观察畜禽有无过敏反应,如有过敏反应要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
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给畜禽进行免疫接种,那就是为了预防疾病,保障家禽家畜的健康。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畜禽的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免疫接种方法1.1 注射法注射法是畜禽免疫接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用于大部分病原体。
注射疫苗时,需要先对疫苗进行稀释,然后用注射器将疫苗注入家禽家畜的肌肉或者皮下组织。
注射后,家禽家畜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疫苗能够有效产生免疫力。
1.2 喷雾法喷雾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进行预防,如流感病毒等。
喷雾疫苗可以直接喷洒在空气中,使家禽家畜在呼吸过程中接触到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喷雾疫苗的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1.3 饮水法饮水法是将疫苗加入水中,让家禽家畜自由饮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需要注射或喷雾的疫苗,如口蹄疫病毒等。
饮水疫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家禽家畜容易接受,但缺点是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较为困难。
二、免疫注意事项2.1 疫苗选择在给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疫苗。
不同的病原体需要使用不同的疫苗,而且同一病原体的疫苗也需要根据家禽家畜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选择。
还要关注疫苗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使用的疫苗是新鲜有效的。
2.2 疫苗稀释在使用疫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
稀释比例过高会导致疫苗失效,稀释比例过低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一般来说,注射疫苗的稀释比例为1:1000-1:2000,喷雾和饮水疫苗的稀释比例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疫苗注射部位不同的免疫接种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注射疫苗时,要确保注射部位干净无菌,避免感染。
一般来说,注射疫苗的部位有肌肉、皮下组织和腹腔等。
具体选择哪个部位,需要根据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来决定。
畜禽免疫注意事项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和管理不当,使得畜禽疫病更加复杂化,实际生产中传染病种类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有效发展,因此在生产中养殖户应高度重视防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减少畜禽死亡、降低损失。
免疫接种是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
动物免疫接种有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前者是畜禽生产中制定的有机会的免疫接种,后者是应急接种,通常意义上提的免疫主要是预防接种。
但无论是哪一种接种方式,都必须由合理的免疫的免疫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免疫安全和免疫效果。
在畜禽实际生产中,并不是做了免疫就一定会取得效果,免疫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笔者总结有以下注意事项:一、疫苗1、疫苗选购优质疫苗是免疫效果的关键,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疫苗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养殖户在选择疫苗种类时不免会挑花眼,因此切不可随大流、盲目跟风,要据实合理、科学选择。
应选择经过官方质量认证并通过相关部门批准的正规厂家,要仔细检查疫苗瓶,凡苗瓶破裂、无标签、标签字迹不清、瓶盖松动、苗中混有杂质、变色、灭活苗破乳层分离、已过期失效、未按规定条件保存的均不可选用。
2、疫苗保存选购到的疫苗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一般情况下冻干苗在-25℃~-18℃保存,灭活苗和佐剂于2℃~8℃保存,稀释液常温保存等,忌疫苗反复冻融致使失活或降低效价;忌日光照射;疫苗瓶、器械须消毒。
3、疫苗使用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剂量适合、方法得当;一般采用“用多少领取多少,随用随稀释”的原则进行,充分保证疫苗的有效性;为减少畜禽应激,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在注射前要使疫苗恢复至室温后进行接种。
使用新型疫苗前应小范围试用,无异常反应再扩大使用。
二、畜禽1、畜禽自身状况:畜禽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如畜禽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此时免疫必然影响免疫效果;有些养殖户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类药物,这会容易导致免疫失败;免疫抑制性基本会使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最终免疫失败。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一、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1. 注射接种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免疫接种方法,就像我们打疫苗一样。
饲养员会把疫苗注射到动物的身体里,让它们产生免疫力。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很好。
但是,有时候动物会感到疼痛,所以饲养员需要耐心地照顾它们。
2. 口服接种法:这种方法是让动物吃下含有疫苗的药物。
这种方法比较温和,不会让动物感到疼痛。
但是,有些疫苗需要在动物的胃里消化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饲养员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3. 喷雾接种法:这种方法是把含有疫苗的液体喷到动物的身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能注射或者口服的动物,比如鸟类和爬行动物。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注射和口服的方法好。
4. 皮肤接种法:这种方法是把疫苗贴在动物的皮肤上,让它自然吸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皮肤病比较严重的动物,因为它不会对动物的内部器官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注射和口服的方法好。
二、免疫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疫苗:不同的动物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饲养员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疫苗。
饲养员还需要了解疫苗的有效期,以免浪费资源。
2. 观察动物反应:在接种疫苗后,饲养员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如果动物出现异常症状,比如发烧、呕吐等,饲养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它们的健康。
3. 保持环境卫生:疫苗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所以饲养员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饲养员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毒通过人传播给动物。
4. 避免过量接种:虽然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但是过量接种可能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饲养员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年龄来确定合适的接种剂量。
畜禽免疫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饲养员需要掌握各种免疫接种方法,并注意免疫过程中的各种事项,确保动物的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畜禽免疫接种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