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1 第3单元 非选择题五大命题点规范答题指导1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第三册复习讲义)课时1细胞质遗传(一)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概念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2、特点母系遗传概念:原因:子代性状无一定分离比原因:3、物质基础:4、育种原理:雄性不育系:*三系法杂交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二、思维拓展紫茉莉杂交后代一些性状产生的原因绿色雌株×花斑雄株→绿色植株绿色雌株所产生的卵细胞中控制质体的物质均为叶绿体的物质,而花斑雄株产生的精子中参与受精的几乎没有细胞质,所以受精卵中的控制质体的物质都是叶绿体的物质,子代叶片颜色都是绿色。
②花斑雌株×绿色雄株→花斑、绿色、白色植株花斑雌株的卵原细胞中含控制叶绿体、白色体两种质体的物质。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该物质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的。
有的卵细胞同时得到两种控制质体的物质,后代为花斑,有的卵细胞就只得其中一种控制质体的物质,后代就只为绿色或白色。
(白色植株无法正常光合作用,所以不能长大。
)2、花斑种子萌发后所成植株枝条有白、绿、花斑的原因同时有叶绿体、白色体两种控制质体的物质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植株有的枝条为绿,有的为白,有的花斑。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分配是均等的,每个子细胞得到完整的一套。
但控制质体的物质的分配还是随机、不均等的。
后代细胞可能同时有两种控制质体的物质,则发育而成的枝条为花斑,也可能只得其中一种控制质体的物质,枝条为白或绿色。
从而说明,不仅在减数分裂时质基因的分配是随机、不均等的,在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遗传物质的场所:核遗传物质在细胞核,质遗传物质在细胞质②遗传物质所在的配子类型:核遗传在雌雄配子,而质遗传主要在雌配子③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核遗传是精确的、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的,而质遗传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的。
④正反交时,F1的表现型:核遗传是相同的,质遗传是由母本决定的。
(2)联系:①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②它们遗传的桥梁都是配子③它们的性状表达都是通过体细胞进行的④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分三种类型:只受核基因控制的遗传(人的血型)只受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紫茉莉叶色的遗传)受核、质基因同时控制的遗传(水稻的雄性不育)4、如何判断某一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看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来源。
人教版(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共5册知识点考点提纲汇编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第1节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修正者——魏尔肖。
2.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说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强调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无论单、多细胞生物,细胞都是其基本功能的单位。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从细胞起源的角度说明细胞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细胞的生命历程必须建立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
)【注意】新细胞也可由老细胞融合而来,如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细胞学说未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以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4.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罗伯特·虎克,活细胞发现者是列文·虎克。
5.意义: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②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③使生物学的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④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1.概念: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①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
②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各类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①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等)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理清两大代谢的物质、能量关系,把握相关曲线及三率测定,全取高考拉分题重点1辨析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第一步⇨研析内涵、明点析线,宏观微观并举,点悟解题切入点1.常考曲线分析2.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1)微观点悟(2)归纳总结3.常考曲线分析⎩⎪⎨⎪⎧曲线Ⅰ:总光合量曲线Ⅲ:呼吸量曲线Ⅱ:净光合量(即Ⅰ-Ⅲ差值)交点D 对应E ,此时净光合量为“0”,B 点为植物 生长最快点⎩⎪⎨⎪⎧曲线a :总光合强度曲线b :呼吸强度ab 间差(a -b ):净光合强度或干物质量;交点F :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此时净光合速率=0,植物 不能生长,相当于图1中D 点和E 点)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曲线c :净光合强度曲线d :呼吸强度c +d :总光合强度交点G :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此时植物仍能生长直至曲线c 与横轴相交使得净光合量降为0时,才与图1中D 、E 点相当)【特别提醒】 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表示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不要认为净光合速率曲线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也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总光合速率恰恰是呼吸速率的2倍。
第二步⇨研析题型,变换视角,全取高考拉分题视角1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的计算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 h ,再光照1 h (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图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27 ℃时生长最快,在29 ℃和30 ℃时不表现生长现象B.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4个温度中都是29 ℃C.在27 ℃、28 ℃和29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解析暗处理后有机物减少量代表呼吸速率,4个温度下分别为1 mg/h、2 mg/h、3 mg/h、1 mg/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代表1 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量和2 h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差值,所以4个温度下总光合速率(有机物制造量)分别为5 mg/h、7 mg/h、9 mg/h、3 mg/h。
非选择题五大命题点规范答题指导(一)|
光合、呼吸细胞代谢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
[典题示范]
(2018·东北三校模拟)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日温和夜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进行实验,每昼夜给予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曲线A:植物所处环境的日温固定为26 ℃,夜温如横坐标所示
曲线B:植物所处环境的日温与夜温保持一致
(1)为完成本实验,研究人员至少要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为①________组,并将其置于相应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2)曲线A在夜温10 ℃和20 ℃条件下,茎生长速率不同的原因是白天
②________(生理过程)强度相同而夜间③________(生理过程)强度不同。
(3)图中最有利于番茄茎生长的温度条件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⑤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名师指导]
1.提取关键信息,防止推理错误。
(1)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曲线A植物所处环境的日温固定为26 ℃,夜温分
别为5 ℃、10 ℃、15 ℃、20 ℃、25 ℃。
曲线B植物所处环境的日温与夜温保持一致,分别为5 ℃、10 ℃、15 ℃、20 ℃、25 ℃。
因此,实验应将幼苗分为10组。
(3)最有利于番茄茎生长的温度条件应是A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温度条件,日温
为26 ℃,夜温为20 ℃。
2.熟记教材核心知识,表述力求精准完整。
(2)曲线A在日温固定为26 ℃,夜温10 ℃和20 ℃条件下,茎生长速率不
同的原因是白天(温度相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夜间(温度不同,为10 ℃和20 ℃)细胞呼吸强度不同。
(4)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
结果。
[评分细则]
(1)10(2分,根据坐标图下的说明分析曲线A和曲线B植物所处的实验条件得出,其他答案不得分)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分,或答“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或答“净光合”,只答光合作用不得分)呼吸作用(2分,或答“细胞呼吸”)
(3)日温26 ℃,夜温20 ℃(2分,只答夜温20 ℃不得分)
(4)基因组(1分,或答“基因”或答“一系列基因”,但答“DNA”不得分)
[强化一练]
(2018·高考押题卷)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
若
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图中A点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植物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受到影响。
对于甲植物来
说,图中限制Ⅰ和限制Ⅱ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