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2020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14.42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为更好地指导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结合各区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际需要,我委制定了《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8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一、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加大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效指导各区、集团公司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市经信委组织相关单位联合制定了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201 8版)(以下简称《负面清单》)。
本《负面清单》涉及电力、化工、电子、钢铁、有色、建材、医药、机械、轻工、纺织、印刷、船舶、电信等15个行业,共541项内容(淘汰类337项、限制类204项),可作为相关单位开展结构调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差别电价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依据。
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编制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等。
2.限制或淘汰期限。
条目后括号内年份为限制或淘汰期限,如“(2021年)”是指应于2021年底前限制或淘汰,未标年份的应立即限制或淘汰。
3.调整措施。
1)属于限制类、淘汰类的企业、工艺、装备、产品等以及环境污染违法情况的,按规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2)对《负面清单》中所列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应按规定期限淘汰,届时一律不得生产、销售、使用和转移。
如企业未按规定实施整改,相关信息将记入该企业信用档案,提供给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4.条目说明。
1)本市已公布的相关目录与《负面清单》不一致的,以《负面清单》为准。
对已列入国家相关目录但本《负面清单》未包含的项目,仍严格进行限制或淘汰。
2)本《负面清单》部分条目涉及到的相关标准均未注实施日期,其标准以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为准;3)国家已颁布产品能效限定值标准但本《负面清单》未涉及的,仍严格按照限制类条目执行;4)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行政部门文件对相关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另有规定且标准高于本《负面清单》的,从其规定;5)本《负面清单》所涉标准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的,在本市范围内以本《负面清单》为准。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09•【字号】沪府发〔2015〕27号•【施行日期】2015.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以下简称“四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素质和能级水平,推动制造业能级提升,不断提高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1.坚持改革开放。
尊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创新制度供给、公平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
2.注重创新融合。
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导航定位、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发展“四新”经济。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2014 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编委会成员顾问:周波徐逸波编委会主任:李耀新王建平副主任:原清海杨莉编委会成员:侯金花吴金城刘慧倪前龙刘卫星徐海朱静蕾黄德马傅海楼振飞张忠成李贤葵魏玉剑俞增盛主编:原清海副主编:侯金花刘慧刘卫星徐海责任编辑:单丛利朱静蕾陶然黄德马编辑:-i—王茜茜秦宏波任庚坡郑东林朱冰张敏张麒顾海雯肖榕任春江刘珈铭王祺孟思齐巫蓓联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市经济信息化委结构调整推进处市统计局能源资源统计处市节能监察中心市能效中心电子邮箱:wangxx@联系电话:23112730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效,是上海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为更好指导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统计局编制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把由限制类、淘汰类目录、产品能耗限额、设备能效限定值构成的“负面清单”与由能效标杆值、节能评价值、新建准入值、能效平均水平构成的“能效指南”有机整合,“负面清单”重点指向“压和减”,具有约束性、强制性,旨在推进产业转型调整,扩展产业升级新空间;“能效指南”重点指向“新和增”,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旨在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负面清单”收录涉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等12 个行业、386 项限制类、淘汰类生产工艺、装备、产品指导目录,汇总107 项工业产品单耗限额值、569 项重点用能设备能效限定值,按照“高起点、高要求、高基准”的要求,新增和提升的条目横向比较全国最严。
该清单配套本市差别电价办法的实施,将进一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空间。
“能效指南”遴选60 种工业产品117项国际国内能效标杆值,4 类非工业行业39项节能评价值,5类重点用能设备561项节能评价值,整理45 个工业产品单耗行业平均水平,及35 个大类行业、155 个中类行业的产值能效平均水平。
附件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和淘汰类(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一、编制说明为有效指导各区、集团公司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相关单位联合制定了《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
本《目录》涉及电力、化工、电子、钢铁、有色、建材、医药、机械、轻工、纺织等15个行业,共781项内容(限制类346项、淘汰类435项),可作为相关单位开展结构调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差别电价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依据。
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编制依据。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推广先进与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高耗能老旧电信设备淘汰指导目录》和《上海市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实施细则》等。
2.淘汰期限。
条目后括号内年份为淘汰期限,如“(2020年12月31日)”是指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淘汰,未标年份的应立即淘汰。
3.条目说明。
(1)本市已公布的相关目录与本《目录》不一致的,以本《目录》为准。
对已列入国家相关目录但本《目录》未包含的项目,仍严格进行限制或淘汰;(2)本《目录》部分条目涉及到的相关标准未标注实施日期,其标准以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为准;3)国家已颁布产品能效限定值标准但本《目录》未涉及的,仍严格按照限制类条目执行;4)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行政部门文件对相关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另有规定且标准高于本《目录》的,从其规定;5)本《目— 2 —录》所涉标准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的,在本市范围内以本《目录》为准。
4.调整措施。
(1)属于限制类、淘汰类的企业、工艺、装备、产品等以及环境污染违法情况的,按规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2)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3)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应按规定期限淘汰,届时一律不得生产、销售、使用和转移。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沪府发〔2021〕23号•【施行日期】2021.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发〔2021〕2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立健全本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总体目标到2025年,本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增强,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高地初步形成,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成为全国典范,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更为优良,生态之城基本建成。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一)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进一步提高新增项目能耗准入门槛,加快推动制造业低碳化、绿色化、高端化优化升级,持续深入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调整。
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
附件: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目的)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推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七十七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7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78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等有关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差别电价的涵义)本办法所称差别电价是指根据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对限制类、淘汰类装置(含产品、设备、生产线、工艺、产能等,下同)及单位产品能耗超标的生产装置所用电量,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加价政策,向所属企业征收高于普通电价的电费。
第三条(实施范围)市经济信息化委根据以下文件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情况,明确阶段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一)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的;(二)列入国家《部分高能耗产业实行差别电价目录》的;(三)列入国家《部分工业行业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四)列入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指导目录》的;(五)生产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或本市颁布的限额标准的(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时,使用地方标准,下同);(六)其他国家及本市相关文件规定的。
第四条(征收标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对列入实施名单的有关对象征收差别电价。
(一)征收对象差别电价征收对象为限制类、淘汰类及生产单位产品能耗超标的生产装置。
1、征收对象用电量能够用市电力公司安装的收费电表(按照国家计量标准)单独计量的,仅对该部分用电量征收差别电价。
2、征收对象用电量不能单独计量的,根据包含征收对象的上级由市电力公司安装的(按照国家计量标准能够单独计量的)收费电表电量和实际生产情况征收差别电价。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0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12.12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价格
正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0版)》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工作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我委制定了《上海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0版)》(以下简称《目录清单》),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各相关单位。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0版)》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12月12日附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沪府发〔2013〕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8日上海市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安排,现制订上海市2013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如下:一、主要目标实施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企业调整500项以上,其中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30家左右;印染业淘汰产能1000万米以上,年内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本市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继续推进宝钢吴淞地区钢铁产业、高桥地区石化产业的布局调整;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转型升级,研究推进普陀桃浦地区、宝山南大地区等8个重点区域的专项调整。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石化、钢铁产业重大项目布局调整。
以炼化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为目标,继续平稳有序推进高化调整。
按照计划继续推进宝钢吴淞地区钢铁产业调整,研究吴淞工业区的转型和宝钢罗泾基地新产业的发展。
(二)推进重点行业减量调整。
加快推进工业区块外的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印染、普通建材、传统轻工等行业和四大工艺企业的调整。
启动实施全市烧结粘土砖企业的行业性专项调整,逐步关停不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的粘土砖企业。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0.09•【字号】沪府发〔2017〕78号•【施行日期】2017.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定资产投资,节能管理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7〕7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7年10月9日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第一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降耗的源头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节能审查,是根据节能法规、政策、标准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节能情况进行审查并形成项目节能审查意见(以下简称“审查意见”)的行为。
第四条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未按照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五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对本市项目节能审查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协调和管理,编制相关工作规范和指南,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其他由市政府确定的机构(包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和其他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的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等)以及区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为本市节能审查部门(以下简称“节能审查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节能审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2.20
•【字号】沪府办〔2021〕14号
•【施行日期】2021.02.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价格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府办〔2021〕14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沪经信产〔2020〕1128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你们制订的《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请自行印发并会同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2月20日。
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助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促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以及本市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部门职责)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助工作由市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负责,市有关部门按照以下分工开展工作: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提出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市级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市级专项补助资金”)使用计划,并对各区提出的市级专项补助资金申请提出意见。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本市节能减排相关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市财政局做好市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平衡和计划下达工作。
市财政局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下达市级专项补助资金。
市统计局负责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减少能源消耗量的核准,并出具证明。
市环保局负责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减排废气、废水、危险废物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所属区域的审核确认,并出具证明。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本市产业结构重点专项调整区域涉及分流安置职工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的审核确认,并出具证明。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产业结构重点区域的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及减量化工作,规划划定的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用地的审核确认,并出具证明。
第三条(专项补助资金来源)市级专项补助资金在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各区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本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
其中,获得市级专项补助资金补偿的区,要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第四条(专项补助范围和条件)专项补助资金的补助范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经市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单个重点调整项目、重点区域调整专项以及其他国家下达或经市政府同意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阶段性降低本市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通知正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阶段性降低本市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通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各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共渡难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发改价格〔2020〕25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0〕110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决定阶段性降低本市企业用电成本,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阶段性降低企业电费。
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的,本市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它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含已参与市场交易用户),电网企业在计收电费时,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述高耗能行业范围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二、实施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
自2020年2月7日起至6月30日止,实施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1、对暂不能正常开工、复工的企业,放宽容(需)量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和减容(暂停)期限,电力用户可申请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
申请变更的用户不受“暂停用电不得小于15天”等条件限制,减免收取容(需)量电费。
对于疫情发生以来停工、停产的企业,可适当追溯减免时间。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五部门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23•【字号】•【施行日期】2008.08.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五部门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地税局、市外经贸委《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O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意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上海时提出的“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加快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调研时关于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目标要求,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若干政策意见:一、鼓励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高档商务楼宇,继续推进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允许零星工业点、零星旧里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配套的社会服务。
鼓励郊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有条件的老工业基地和工业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优化金融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各类金融业务。
自2008年起至2011年,对总机构设立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在本市开展外币经营业务的,由市财政给予政策扶持。
三、支持商业连锁企业跨区域发展,促进商业连锁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进一步完善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财力分配办法,扩大连锁企业财力分配政策惠及面。
自2008年1月1日起,将在本市注册登记并跨区域开设连锁分支机构,且由总机构统一核算、统一纳税,年纳税额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纳入财力分配范围,在市与总、分支机构所在区县之间进行财力分配。
上海市物价局关于疏导上海市电网电价矛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物价局•【公布日期】2004.06.14•【字号】•【施行日期】2004.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上海市物价局关于疏导上海市电网电价矛盾的通知上海市电力公司、各发电企业、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疏导华东电网电价矛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1039号)要求,现将疏导本市电网电价矛盾,调整电价水平,规范电价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适当提高销售电价水平。
本市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含税,下同),居民生活和农业排灌、农副动力用电价格不提高,农业生产用电中执行非普动力价格的每千瓦时降低0.10元执行,高校学生生活用电(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和浴室)执行居民电价。
为进一步合理电价结构,缩小电石、铁合金生产用电价格和一般工业电价的差价;原执行基建动力价格的用户,执行非普动力电价标准;原执行菜篮子电价标准的用户,试行农业生产分时电价。
调价金额用于解决电网企业建设和改造投资还本付息、煤炭价格上涨、新投产发电企业核定上网电价等问题。
电价调整后各类用户用电价格见附件一。
二、实行夏季季节性电价(一)除居民生活和农副业动力生产用电外,执行两部制分时电价用户的用电价格,高峰时段每千瓦时提高0.06元,平时段每千瓦时提高0.015元,低谷时段每千瓦时降低0.04元;执行单一制分时电价用户的用电价格,高峰时段每千瓦时提高0.03元,低谷时段每千瓦时降低0.04元;未实行分时电价用户的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09元。
电石、铁合金生产用电价格执行一般工业两部制分时电价。
各类用户夏季季节用电价格见附件二。
(二)试行避峰(可中断负荷)补偿电价。
凡与电力部门签订避峰让电协议、实施负荷监控的用户,避峰补偿电价标准为:隔日通知避峰每千瓦每小时补偿0.30元,当日通知避峰每千瓦每小时补偿0.80元,随时可中断用电避峰每千瓦每小时补偿2元。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落实国家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1.28•【字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价格正文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落实国家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华东能源监管局、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各有关发电企业、电力市场主体: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规〔2019〕1658号)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就落实国家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化方向,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进一步深化本市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改革,加快构建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求变化、与市场化交易机制有机衔接的价格形成机制,为全面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加快确立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稳步推进,分步实施。
按照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稳步推进煤电市场化改革,分步实施改革政策,有序扩大价格形成机制弹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逐步实现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坚持统筹谋划,保障供应。
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电价之间的关系,统筹谋划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用户销售电价形成机制,强化配套保障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和价格稳定。
坚持强化监管,规范有序。
按照放管并重的要求,加强电力价格行为监管,建立价格异常波动调控机制,健全市场规范、交易原则、电力调度、资金结算、风险防范、信息披露等制度,确保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合理形成。
三、改革举措1、为稳步实现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目标,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
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2020修订版)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推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18〕943号)、《十六部门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7〕30号)和《关于本市促进资源高效率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8〕41号)等,结合本市实际,对《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4〕12号)进行修订,形成本办法。
第二条(差别电价的涵义)
本办法所称差别电价,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加价政策,向所属企业加收高于普通电价的电费。
第三条(实施差别电价对象认定标准)
企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对其实施差别电价:
1.列入国家《部分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存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限制类和淘汰类的;
2.生产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或本市颁布的强制性限额标准的;
3.列入本市各区通过实施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认定为D类(整治淘汰类)的;
4.其他国家及本市相关文件规定的。
第四条(加收标准)
(一)计量范围
1.加收对象用电量能够通过市电力企业安装的收费电表(按照国家计量标准)单独计量的,仅对该对象用电量加收差别电价。
2.加收对象用电量不能单独计量的,对企业全部用电量加收差别电价。
(二)加价标准
1.限制类装置用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20元;淘汰类装置用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50元。
2.对单位产品能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含)以内的,比照限制类装置电价加价标准执行;对单位产品能耗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比照淘汰类装置电价加价标准执行。
3.对各区通过实施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认定为D类(整治淘汰类)的企业,对其全部用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50元。
存在本办法第三条(认定标准)中多项情形的,按照就高原则执行,但不重复征收。
第五条(职责分工)
市经济信息化委:总体协调差别电价政策制定和完善,根据国家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等相关要求研究制订和调整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等。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制订和调整差别电价加收标准等。
市财政局:负责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的核算管理、拨付使用、监督、评价绩效等。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差别电价具体执行,包括确定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日常管理、信息上报,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调整、资金使用、争议处理等。
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行业专家或委托专业机构评审等形式研判企业情况。
第六条(操作程序)
(一)筛选
并向社筛选提出拟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各区产业部门根据差别电价认定标准,
会进行公示。
根据公示结果审定最终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并通知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
(二)执行
市经济信息化委根据各区报送的企业名单通知市电力公司加收差别电价电费。
市电力公司按月收缴差别电价电费。
(三)退出
企业不再符合执行差别电价认定标准时,可书面向所在区产业部门提出停止执行差别电价申请。
区产业部门进行核实,经核符合退出条件的,则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退出执行差别电价;不符合退出条件的,则继续执行差别电价。
第七条(电费收缴)
市电力公司按照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及时足额收取差别电价电费,对差别电价电费收入单独立账管理,并监测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日常用电情况。
市电力公司须在月度终了后10个工作日内,将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全额上缴市级财政,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监督和管理)
各区产业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每年向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报本区差别电价执行情况,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市电力公司负责对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用电和电费收缴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报有关情况。
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产业园区和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对各区执行差别电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资金使用及监督管理)
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作为本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来源之一,专门用于本市节能减排工作。
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其使用范围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财政等有关部门研究明确,监督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违规处理)
相关部门、机构、企业如存在瞒报、伪造、篡改数据,骗取、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违规行为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争议处理)
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对执行过程有异议的,主要由各区相关部门处理解决,市经济信息化委加强指导和协调处理;对执行差别电价所提起的法律诉讼,依照相关法律程序解决。
第十二条(应用解释)
本办法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19年X月X日起施行,《上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电价实施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4〕12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