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毛毛虫不见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变化的资料。
3、归纳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4、能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变态发育过程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创设情景、问题导入:一、揭示课题1、师:讲故事。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毛毛虫。
我每天都在不断的寻找新鲜的树叶吃,今天我爬呀爬,爬到一条小河边。
我想过河,可是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我又不会下河游泳,这可怎么办呀?过些日子,我居然没借用任何物体就过了河。
你们猜猜,我是用什么妙招过河的?生:变成蝴蝶过河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百科全书》图片、看电视、查电脑。
师:对,你已经学会用观察法和查找资料法来研究问题了。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用观察法和查找资料法来研究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其他的动物是不是也跟毛毛虫一样?板书课题:15毛毛虫不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活动一: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课件视频展示(毛毛虫的变态过程)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的时候要做好记录。
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也可以拍照和拍摄的方式观察和记录。
师:“毛毛虫过河前后在形态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毛毛虫的变化一共经历了几个过程?这几个过程分别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视频”生:说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卵——幼虫(毛毛虫)——蛹——成虫。
师:说的真好,现在你该知道毛毛虫是靠什么过河的了吧!师:其它昆虫也会像蝴蝶一样,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吗?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除了形态上的变化,还有其它方面的变化吗?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昆虫的生长过程,对比来看,他们是否也和蝴蝶一样生长过程要经过四个阶段呢活动二:昆虫变态分类(课件展示)蜻蜓变态图。
师:与蝴蝶相对比,他们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与蝴蝶的生长过程有哪些不同?生1:蜻蜓无经过蛹的的变态生2: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
15.毛毛虫不见了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身边的植物动物有一些基础的感性认识,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不是细致的、系统的、科学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道昆虫的多样性;2.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入手理解变态发育;3.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4.举例说明昆虫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昆虫多样性的学习,培养观察能力;2.在不同昆虫的比较学习中培养分析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昆虫在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生活习性的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有益昆虫的意识。
重点: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难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条毛毛虫它爬到了小河边,它想过河,可是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毛毛虫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啊?过了些日子,毛毛虫居然没有借用任何物体却过了小河。
你猜猜毛毛虫是用什么妙法过河的?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分组观察标本。
2、讨论:(1)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期。
(2).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
小结:像家蚕、蜜蜂一样,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
你知道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了吧。
三、其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回忆昆虫的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有触角;(3).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4).身体覆盖外骨骼。
15,毛毛虫不见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蟋蟀、青蛙、蟾蜍等)。
3、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4、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能说出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报纸、书籍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毛毛虫的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引入时毛毛虫巧妙过河及毛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准备的各种发生变态动物的发育过程的资料库(电脑中);各种图片、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小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样吗?常见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又有哪些特点呢?2、课件引入,提出问题。
下面我就通过电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昆虫同学们来到盼望已久的计算机室,望着熟悉的电脑,课件出示:嗨!你们好!认识我吗?我就是毛毛虫,我可喜欢你们了,今天天气真好,我去外边走走……,咦,一条小河,河对岸会有什么好玩的呢?我真想过去看看,可是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我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呀!过了些日子,我居然没借用任何物体过了小河,同学们猜一猜,我是用什么好办法过河的?二、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1、你认为毛毛是怎亲过河的?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3、我们的假设正确吗?怎样证明4、生回答:可直接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或饲养毛毛虫;查找资料。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毛毛虫不见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生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能用二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观察和展示毛毛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观察,记录现象,然后进行相关扩展的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大头针、透明胶条、硬纸板和泡沫塑料块。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想象你的面前有一条河,而你身边没有桥也没有船。
你会怎么过河?(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二、新课学习(教师)非常好,同学们都喜欢动脑筋想办法,能克服身边的困难。
那么,我们假设的要过河的不是大家,而是一只毛毛虫。
毛毛虫又不会游泳,那它能过河吗?(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结果是毛毛虫居然过了河。
它不但没受伤,也没有被浸湿。
而且,全身上下还换了一身好衣服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毛虫是用什么妙招过的河吗?(学生)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各样毛毛虫渡河的招数。
但是你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对的呢?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交流)同学们将自己的验证过程和发现介绍给大家。
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教师)其实,毛毛虫过河是飞过去的,大家知道毛毛虫是怎么飞过河的吗?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的方法验证,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
如果采用观察的方法,要做好观察记录;如果是进行查阅资料,则要收集充足有力的证明。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总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教师)蝴蝶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变化,像这样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发生变化的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问题)那你还知道其它哪些动物也要经历变态发育的呢?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像蝴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态阶段呢?(学生)通过查资料寻找资料和证据,然后说说自己的观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授时间】XX年月【授内容】《毛毛虫不见了》【教材理解】《毛毛虫不见了》是冀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生长与变化单元中的一节,本节是一堂通过“毛毛虫是怎样过河”这样的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蝴蝶、青蛙等常见动物的变化,搜集相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活习性的显著变化的资料和信息。
因此教材设计了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和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活动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好奇心设计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从猜测到假设、实验验证到交流讨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着重体现玩中学。
【学情介绍】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在实践活动中将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蟋蟀、青蛙、蟾蜍等)。
3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4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6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7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8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教学方法】激趣指导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评价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报纸、书籍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毛毛虫的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引入时毛毛虫巧妙过河及毛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教学;为学生准备的各种发生变态动物的发育过程的资料库(电脑中);各种图片、录像资料。
【时安排】2时(第一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预设(师生活动)阶段目标后反馈一、情景导入:二、合作探究: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三、展示交流四、精讲点拨五、堂小结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毛毛虫不见了》,深入探究生长发育的奥秘。
教案编辑专员:《四年级科学下册毛毛虫不见了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玩具、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毛毛虫玩具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毛毛虫去哪里了吗?2. 新课导入:(1)介绍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讲解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3. 观察与思考:(1)让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上。
(2)引导学生思考: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毛毛虫变态发育的过程和原因。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毛毛虫,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变态发育现象?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毛毛虫玩具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毛毛虫去哪里了吗?2. 第二步:讲解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介绍毛毛虫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讲解毛毛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毛毛虫不见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教学准备:毛毛虫的观察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春天来了,原野上鲜花盛开,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条毛毛虫看见了,它也想爬到对岸,去闻花香,在花间舞蹈,可是它的去路却被小河挡住了,它想过河。
可是河上没有桥也没有船,毛毛虫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呀?可是过了些日子,毛毛虫没有借助任何物体却过了小河。
你猜猜,毛毛虫是用什么妙法过河的?大胆猜想,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查阅资料探究新知1、如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呢?我们可以查阅一些资料来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查找有关资料?自由发表意见。
生:亲自观察,进行记录。
生:上网查阅。
生:查阅有关书籍。
生:可以请教饲养员2、教师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有关蝴蝶一生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观看的时候要仔细的听,看完之后要向大家说一说你在录像中了解了哪些知识?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①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②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一样吗?③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4、小组讨论填表5、汇报交流奖励礼物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生: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板书)生: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生:原来毛毛虫是变成蝴蝶飞走了。
三、交流展示,归纳总结1、我们已经知道了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这样的呢?把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吧!学生展示相关昆虫的资料。
(螳螂、蜻蜓、蜜蜂等)2、打开老师送的礼物,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同学们来仔细观看。
3、(课件出示“变态”这一概念)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些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
《毛毛虫不见了》教学设计《毛毛虫不见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毛毛虫不见了》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及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方法梳理: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作了如下的要求:“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经历具体的生命现象的探究,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化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科学教师要通过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学情分析:本课位于四年级下册的“生长与变化”单元。
教材设计了2个活动即:“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和拓展活动“制作蝶的标本”,本课教学安排为2课时,设计所授课为第一课时:活动1“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了解毛毛虫是如何过河的,又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探究其它昆虫、青蛙等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从而引出变态概念来。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大多数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2、能与小组其他人协助观察、讨论和探究。
3、愿意探索自然,保护大自然。
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教学材料:1、教师自制课件、视频《蝴蝶的一生》。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昆虫一生的变化过程,理解变态这一概念。
15.《毛毛虫不见了》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蟋蟀、青蛙、蟾蜍等)。
3.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4.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5.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6.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7.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8.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在实践活动中将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激趣指导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评价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报纸、书籍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毛毛虫的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引入时毛毛虫巧妙过河及毛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准备的各种发生变态动物的发育过程的资料库(电脑中);各种图片、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环:教学预设(师生活动)情景导入:第二环1、合作探究: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2、展示交流3、精讲点拨4、课堂小结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5课《毛毛虫不见了》,深入探究生长发育的奥秘。
第三环课件引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都喜欢脑筋急转弯,出一个脑筋急转弯,考验一下你的智慧。
课件出示: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一)提出假设1.你认为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2.我们的假设正确吗?怎样证明?生回答:可直接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或饲养毛毛虫或查找资料。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生长与变化15毛毛虫不见了教案1冀教版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目标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能力与过程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生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
3.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4.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5.能按照要求制作出较为规范的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2.能与小组其他人协助观察、记录和制作动物标本。
二、教学重难点观察和展示毛毛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三、教学用具不同时期的变态多媒体材料、制作标本使用的各种材料(见课本)。
五、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观察,记录现象,然后进行相关扩展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同学们,想象你的面前有一条河,而你身边没有桥也没有船。
你会怎么过河?(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都喜欢动脑筋想办法,能克服身边的困难。
那么,我们假设的要过河的不是大家,而是一只毛毛虫。
毛毛虫又不会游泳,那它能过河吗?(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结果是毛毛虫居然过了河。
它不但没受伤,也没有被浸湿。
而且,全身上下还换了一身好衣服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毛虫是用什么妙招过的河吗?(学生)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各样毛毛虫渡河的招数。
但是你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对的呢?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交流)同学们将自己的验证过程和发现介绍给大家。
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教师)其实,毛毛虫过河是飞过去的,大家知道毛毛虫是怎么飞过河的吗?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的方法验证,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
如果采用观察的方法,要做好观察记录;如果是进行查阅资料,则要收集充足有力的证明。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总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教师)蝴蝶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变化,像这样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发生变化的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15.毛毛虫不见了教学目标探究目标 1. 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3.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几个阶段。
情感目标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2.能与小组其他人协作观察、记录和制作动物标本。
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创设情景)课件演示:“一条毛毛虫过河,它想过诃,可是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它不会游泳,怎么办?过了些日子,毛毛虫自己过河了,你猜猜它用了什么办法?”1.生自由猜想。
2.生自由质疑。
探究活动一.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1.请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2.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
(提示:可以亲自观察,也可以查找资料等办法来查找答案。
)3.比一比谁的理由更充分,谁的解释更清楚。
4.参照课本上的对毛毛虫生长变化的观察。
拓展搜集有关毛毛虫的资料(第二课时)引入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毛毛虫的资料生自由介绍。
探究活动一.活动:“毛毛虫的变化”1.分组交流我们找到的毛毛虫的秘密。
2.看课本提供的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变化。
3.用自己的话解释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
二.讨论活动1.讨论:“其他昆虫叶也像蝴蝶一样吗?”(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拓展集更多的昆虫的生长变化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第三课时)(复习课)引入课前交流会1.将我们找的资料与小组同学分享。
探究活动一.活动:“昆虫的一生”1.介绍一种昆虫的一生变化情况2.互相评价。
3.看书理解什么叫变态发育。
二.讨论活动1.全班同学观察到的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又哪些相同和不同?拓展.根据课本提示学做昆虫标本板书设计15.毛毛虫不见了毛毛虫→蝶蛹→蝴蝶(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虫卵→蝌蚪→青蛙(变态发育)。
毛毛虫不见了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主要围绕“变化”这一概念统整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单元与课题。
《毛毛虫不见了》属于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中的第六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化中的特殊现象——动物的变态。
整个教学过程从“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入手,把学生引入探究蝴蝶、青蛙等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教学内容之中,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观察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搜集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显著变化(变态)的资料和信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昆虫标本,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青蛙等);3、能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归纳出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4、能按要求制作出比较规范的动物标本。
情感目标: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发现;2、能与小组其他人协作观察,记录和制作标本。
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并说出蝴蝶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名称。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以及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STSE)目标: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能说出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课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三、教学活动准备教师备:各种各样发生变态的动物发育过程的图片,以及部分昆虫标本,教学课件(powerpoint幻灯片),“毛毛虫变蝴蝶”动慢音像学生备:搜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自己捕捉的昆虫(如果条件允许,可在课堂上完成标本的制作)。
四、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导入——由毛毛虫过河的故事引入课题活动(一)猜想并验证:毛毛虫用什么妙法过河?1、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又该如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呢?方法1 :亲自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
《毛毛虫不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各种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
3、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情感目标:1、能以各种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
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
四、教具:课件、蝴蝶演变视频、青蛙生长标本五、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1.同学们,请问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呢?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于毛毛虫的知识。
3.板书课题《毛毛虫不见了》二、蝴蝶的生长过程1. 老师这里有一道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课件出示毛毛虫过河的问题)谁能猜一下毛毛虫到底是怎样过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出毛毛虫最终是变成蝴蝶飞过河的。
2. 那你知道毛毛虫到底是怎样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段视频,然后总结出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咱们来比比看谁说的答案最标准!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最终总结出蝴蝶的一生要经历4个阶段,即卵——幼虫——蛹——成虫3. 蝴蝶的身形渺小生命也很短暂,但是它却非常美丽,请观察下面的蝴蝶图片,并且要答应老师以后要爱护蝴蝶呀!4. 小组讨论:其它昆虫也像蝴蝶一样,在生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很多昆虫生长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
5.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小组观察青蛙生长变化标本,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知识点最多。
总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卵——蝌蚪——青蛙三、变态的含义1.利用蝴蝶、青蛙等生长演变过程总结出变态的含义。
2.你能用“变态”一词说一句话吗?3. 请你仔细观察黑板,思考一下蝴蝶、蜻蜓它们的变态过程有什么不同点?4. 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毛毛虫不见了-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2.掌握使用科学方法做实验的基本步骤;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科学实验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一、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一盆毛毛虫,并与学生共同观察和描述毛毛虫的形态特征。
二、教师提出问题:“毛毛虫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该如何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呢?”三、根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和观察,集体探讨问题,搜寻有关信息。
(二)探究一、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实验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二、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目的以及已有知识,确定实验过程和实验要求。
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采集数据、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所在,讨论解决方法。
(三)巩固一、教师向学生介绍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轮回生命。
二、通过观察图文材料或实物,让学生掌握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外貌、习性等知识。
三、让学生围绕毛毛虫的生长变化,绘制图表或制作模型,梳理和总结内容,加深印象。
(四)拓展一、教师介绍一些与昆虫有关的知识和趣闻。
二、在有关书籍中发现关于昆虫、蝴蝶形态的问题,学生自行设想一种科学实验方法,设计并进行实验,并展示实验结果。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毛毛虫的基本形态特征。
2.学生能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3.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4.学生能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我发现分组协作练习可以让一些“害羞”的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