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现状与前景展望分析一、水产品加工行业基本概况我国水产加工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加工体系已基本形成,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冷冻品、鱼糜、罐头、熟食品、干制品、腌熏品、鱼粉、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产品系列的加工体系已经形成。
水产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供给加工原料,主要涉及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中游是水产加工企业;下游消费市场群体包括终端消费者以及餐饮企业等。
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和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鱼肝油、水解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的非食品加工业。
具体产品主要包括:冷冻水产品、鱼糜制品及干腌制水产品、藻类加工品、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和水产品罐头制造产品等。
二、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国之一,从产量上看,2013-201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938万吨,达到近几年顶峰,2019年水产品产量为6450万吨。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水产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570家,同比增加46家,说明行业集中度正进一步提升。
在企业数量下降的同时,我国水产品冷库数量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冷库冻结能力在逐年提升。
2015-2019年,我国水产品冷库数量从8654座下降至8057座;冷库冻结能力从91.92万吨/日提升至93.05万吨/日。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
2019年,水产品加工行业全年总产值约4440.99亿元,同比增长2.40%。
三、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品结构分析在我国水产加工品中,水产冷冻品的加工量最大,约1532万吨,占水产总加工量的70.6%;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加工量约292万吨,占比13.5%。
水产品加工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水产品加工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介绍了水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最后,探讨了水产品加工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引言水产品加工业是指将从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捕获的鱼类、贝类、虾类等水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和包装的产业。
水产品加工业在提供人类所需的高质量蛋白质食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它也是水产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加值转化的关键环节。
2.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资源有限和工艺水平不高,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业规模较小且技术落后。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阶段,水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
在21世纪初,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
国家对水产品加工业进行政策扶持,并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重视。
同时,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推动了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3.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目前,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业涵盖了鱼类、虾类、贝类等多个品种,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
然而,中国水产品加工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产品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
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对水产品加工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水产品加工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4. 水产品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在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国家,水产品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产品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我国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1. 生产状况1.1 渔业生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据统计,我国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
特别是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和捕捞,这三大渔业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渔业主要生产形式。
1.2 水产品质量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水产品质量监管政策,加强对水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水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消费趋势2.1 消费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水产品作为一种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各种水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2.2 出口市场我国水产品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出口前景。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之一。
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1 环境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域污染的加剧,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一些不合理的渔业开发方式导致了水产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环境污染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品质。
3.2 质量安全虽然我国加强了对水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但一些黑作坊、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任感。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治理。
4. 发展前景尽管我国水产品行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生产、提高质量,我国水产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水产品出口渠道,也将为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我国水产品发展现状的一些情况和展望。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第一篇: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我国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
我国水产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罐头、腌熏品、鱼粉、鱼油、藻类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水产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行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科学,水产品出口过分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这四大市场,精深加工水产品比率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行业组织化程度缺乏力度,其内部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
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第二篇:×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错综复杂的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嵊泗县要达到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就是发展。
嵊泗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优势,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历来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产业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水产品加工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1.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洗、破鱼、配料、分割等环节逐渐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加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产品溯源能力和食品安全。
2.鱼糜加工技术:鱼糜是利用鱼肉、鱼骨等副产品制作成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近年来,鱼糜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利用混合肉糜、鱼糜果冻等方式开发出了多种水产品新品类。
3.冷链物流技术:在水产品流通过程中,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对保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冷链物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温控仓储设备、冷藏车辆、温度传感器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二、水产品流通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1.电子商务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为水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遇。
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开始销售海鲜水产品,同时也涌现了众多专门的海鲜电商平台。
2.溯源技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促使水产品流通中的溯源技术得到了重视。
通过使用条码和RFID等技术,可以对水产品的来源、生产流程等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产品流通中的数据共享和管理。
例如,利用传感器监测水质、水产养殖情况,实时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提高水产品生产效率和品质。
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产业科技在自动化、智能化、冷链物流和溯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产业将更加高效、智能化,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的更高要求。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经管1101 史兆一2011306201803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水产品加工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先进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引进,我国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方法和手段逐步改善,一些水产品经过加工后经济附加值有较大提高的产品,如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保健品、医药化工等成为研发的主要方向。
与此同时,水产品加工业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行业的标准体系不完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东盟和欧盟,产品技术含量低,精深加工产品比率小,产品废料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安全质量问题较多,业内信息不流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
本文针对目前水产品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市场现状问题、对策和建议未来趋势前言: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总面积达470万km ,有3 00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可养殖、捕捞的鱼类有1 700种左右。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占全球产量的70%,至2010年我国水产贸易量突破200亿美元,约占全球水产品贸易总量的10%,201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更是到达5603.21万吨,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5005.01亿元,其中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3526.71亿元,实现增加值1248.10亿元。
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尤其是淡水鱼养殖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年水产品产量达5 000余万t,产值达近7 000亿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为40 kg。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水产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毛利率均在15%以上,可见我国水产业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我国丰富的渔业资源与潜力巨大的水产品加工能力为我国水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水产品加工业作为一种以水产捕捞和养殖的产品为原料,进行保鲜、贮藏或加工成各种形式的食品或其他产品的生产部门,产品主要有鱼、虾、蟹、贝、藻类等经济水产动植物的冷冻、冰鲜、腌制、熏制、干制、罐装和熟食品等水产食品。
一、水产品加工发展概况1、水产品加工量水产加工业是指对鱼类等各种水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和加工的生产活动。
近年来,我国水产加工行业的企业数量呈小幅下降趋势。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水产加工企业9136个,较上年减少187个,同比下降2.01%。
《2021-2027年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在水产加工企业数量总体下降的同时,我国水产品冷库数量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冷库的冻结能力在逐年提升。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水产冷库8188座,较上年增加132座,同比增长1.64%。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水产加工品总量2090.79万吨,较上年减少80.62万吨,同比下降3.71%。
其中,海水加工产品1679.27万吨,较上年减少96.82万吨,同比下降5.45%;淡水加工产品411.51万吨,较上年增加16.19万吨,同比增长4.09%。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2477.16万吨,较上年减少172.8万吨,同比下降6.52%。
其中,用于加工的海水产品1952.98万吨,较上年减少138.81万吨,同比下降6.64%;用于加工的淡水产品524.18万吨,较上年减少33.99万吨,同比下降6.09%。
2020年,我国用于加工的海水产品1952.98万吨,占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的78.84%,较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用于加工的淡水产品524.18万吨,占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的21.16%,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
2、水产品进出口量2020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49.04万吨,较上年减少104.28万吨,同比下降9.89%。
水产品加工业分析报告水产品加工业是指将捕捞或养殖的水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贮存和销售的一系列活动。
水产品加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行业概况、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况水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业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
加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也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山东等地。
这些地区具备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较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产品以其鲜美的 taste 和高蛋白质的含量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鱼和海鲜等水产品在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在满足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技术进步水产品加工业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往,水产品加工主要是以传统的腌制、熏制等方式进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加工技术得到了应用,如速冻技术、真空包装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保鲜性和品质,也延长了产品的销售周期。
同时,一些高科技设备的引入,如自动化生产线和质量检测设备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发展趋势水产品加工业在未来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品供应量将继续增加,为加工业提供更充足的原料。
其次,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品加工业需要加强质量监管,保证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生产。
此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产品加工业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总之,水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具备较高的地位和潜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品加工业有望继续发展。
国内外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水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和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增加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水产品加工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水产品加工是指将捕捞、养殖等方式获得的水产品进行分割、清洗、脱水、冷冻、烹饪等一系列工序,以提高水产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化程度。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水产品加工市场的发展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水产品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水产品加工市场规模水产品加工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水产品加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市场,拥有庞大的水产品消费人群和丰富的水产品资源,水产品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2. 水产品加工工艺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水产品加工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常见的水产品加工工艺有分割、脱鳞、去内脏、洗净、脱水、冷却、烹饪、冷冻等环节。
同时,一些新型工艺技术如真空包装、超声波处理等也逐渐应用于水产品加工中,提高了产品的保鲜性和食品安全性。
3. 水产品加工市场面临的挑战尽管水产品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水产品加工企业存在规模不一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水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质量监控和食品安全管理,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高水产品加工产业的整体效益。
4. 水产品加工市场发展趋势水产品加工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水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发展更多的健康、方便的水产品加工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产品加工技术将不断革新,更高效、更环保的加工技术将得到应用。
此外,市场多元化也是水产品加工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开发水产品加工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等,将进一步推动水产品加工市场的发展。
结论水产品加工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孙智昕(食工1401 学号:0611140119)摘要:在我国,水产加工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与对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密切关系。
由于加工能力较弱,以及质量意识的淡薄和基础研究薄弱,使得其产品附加值低,商品深加工品种少,出口创汇少。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需求的改变,水产加工企业必须把提高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加以保障,同时发展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的食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TS我国是渔业大国,近几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在4500万吨左右,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水产品不仅能提供人类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而且营养及功能成分均十分突出.水产食品具有高蛋白,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和保健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呈味物质如:肌肽、鹅肌肽、氧化三甲胺、甜菜碱、游离氨基酸、肌酐酸牛磺酸、琥珀酸等,从而构成了水产食品特有的风味,令消费者喜爱,而且,水产品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渔业隹产获得丁持续稳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攀升。
200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4278.99万t,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鞋的30 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61.28万l,淡水养殖1516.93万t。
随着渔业产业的长足进腱,水产品加工业同样也有_广长足的进步。
水产加工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将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不断扩大,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据FAO(联合国粮农织织)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品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
水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腌制品、干制品、熏制品,槽制品等就是古代最常用的加工方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水产冷冻品、腌干制品、罐头制品、调味制品、鱼糜制品、鱼粉、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鲜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工艺品等十几个行业门类.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水产品加工总量从415万t增长到651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20.9%。
所谓“一业兴,百业旺”。
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品养殖中常规品种的销路,部分地解决了城镇下岗富余人员的就业出路,增加了国家税收。
而且,在淡水水产品生产相对过剩,水产品滞销情况下,水产加工业被认为是朝阳产业,它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的组合运作,促进渔业生产从原料的初级生产向工业制品转化,又通过不断创新,使产业真正体现水产品加工业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点[3]。
因此,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对渔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1 我国水产加工业的现状1.1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水产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加工能力不高,有的企业仍然是依靠手工操作,冷冻卫生设备差,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必然导致其产品加工率低,致使加工产品附加值低[4]。
调查还显示: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淡水水产品高精深会逐步纳入HAccP体系[6],实现国际接轨,安全健康的水产加工品将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生产无污染的安全食品将是今后水产加工业的一大商机[5]。
1.2水产品加工行业已成多元化发展态,从加工品种结构看,目前我国形成的水产品加工工业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烤鳗加工业自1982年我国引进日本烤鳗设备,到1996年已发展到50多家烤鳗厂,年产量达3.52万t,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的50%,其中,85%到90%的产品出口日本。
2000年,我国烤鳗出口量近7万t,出口额 7.5亿美元,出口创汇额长期位居水产品第一位。
由于烤鳗加工业利润较高,今年来国内烤鳗厂发展较多,导致企业间竞相压价,竞争激烈而利润滑坡,造成该领域增产减收的被动局面。
1.2.2冷冻鱼、虾加工业 2002年我国鱼类总产量2371万t(其中海产鱼类1020.5万t),海产虾类71.73万吨。
因此,冷冻鱼、虾加工业一直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主体。
2002年我国冻鱼及鱼片产品出口为96.2万t,占水产品出口的30%以上;虾类产品出口16万t,占水产品出口总量的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与加工业已有了长足地发展,加工出口量有1998年的473t提高到2002年的3.2万t,增长势头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摸。
1.2.3鱼粉加工业鱼粉一直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品种,2002年我国进口鱼粉95.8万t,堪称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
因此,开发国内一些低值水产品用于鱼粉加工,能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饲料[7]。
1.2.4鱼糜加工业鱼糜加工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以手工加工为主,品种单一。
自1984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冷冻鱼糜制品生产线后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002年,我国各类鱼糜制品产量为10.24万t,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且还研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档鱼糜制品与冷冻调理食品,如鱼丸、虾丸、鱼香肠、模拟蟹肉、模拟虾肉以及鱼排、海胆黄等冷冻调理食品[8]。
此外,随着相关加工技术的突破,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如河豚素的提取,用于保健和医疗的DHA、EPA、DPA、鲨鱼软骨素、活性多糖和多肽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2 未来水产品行业发展方向2.1加强新型产品研制与开发2.1.1合成水产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而天然水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级海产品的海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需要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出以鱼类、海藻等大众水产品为原料,配以适当的调味料且色、香、味俱佳的仿生食品,如鱼翅、虾仁等。
同时还要加快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的综合开发利用。
2.1.2水产保健食品前嚣广阔逐渐富裕的人们,越发重视健康长寿,不仅希望饮食能够补充营养,更希望饮食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等功能。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水产品具有广泛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海水鱼的脂肪中舍有高达70%吼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w一3脂肪酸是陆地动植物没有的,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脑、增强记忆力、视力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预防痴呆和某些癌症等方面有一定功效。
此外,水产品中台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和人体功能需要的纤维索,所以,不少水产品也是名贵的滋补品。
以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或鱼的内脏经过特殊加工,再配以适当辅料,研制成各种保健品,诸如:鱼鳞食品、鱼眼食品、墨鱼汁食品、鱼油食品等具有广阔的市场[9]。
目前,我国已有包含多烯鱼油在内的保健品几十种,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此类产品的开发过于单调,基本上限于液体形式的口服保健品,且产品食有效成分差异很大,质量不够稳定,以DHA、EPA为添加剂的产品沿未形成规模生产。
而日本已开发出胶囊化D姒、凹A产品,这种产品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与氧气的接触,同时可改善鱼腥昧。
鱼籽食品、蟹肉食品、虾仁食品等,因其具有健美功效和富含卵磷脂等物质,符合时尚潮流,丽备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从鱼体中提取的骨胶原是制造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可增进皮肤健康,使皮肤光泽、润滑、有弹性,另外水产品含有微量元素硒、v。
、v。
等具有延缓衰老、美容作用的成分,这些都将成为市场的亮点[10]。
2.1.3方便食品将大受欢迎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水产加工品的发展与消费的方便化需求是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可将过去用作动物饮料或废弃的低值水产品、小杂鱼,加工成精制鲜鱼浆,进一步加工成各具风味的鱼卷、鱼糕、鱼丸、鱼饼、鱼肠、鱼片等方便食品,这种食品不仅食用方便,而且能把低值水产品变成高价的营养品,不仅丰富了加工品品种,方便人们居家、旅游食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11][12]。
2.2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各加工企业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新兴食品工程单元, 优化配置, 组成高效率的、经济上合理的生产作业线。
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 避免直接手工操作造成的对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
并积极地引进和使用好各种人才, 同时与各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大力培养现代知识型人才, 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开发体系, 加强各学科交叉和合作, 形成群体攻关优势。
2.3 改变经营理念以提升经营水平2.3.1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
直接摆到了桌面上, 企业由于商标注册等问题而对簿公堂已经不是新闻, 而许多老牌企业正是因为没有及早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而败诉。
这样的政治和经济损失,值得各传统食品企业引以为戒。
2.3.2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是任何一个产品牢固占领市场份额的根本保证。
由于水产食品在消费历史上形成的惯性和独特性, 要保证水产食品的品质, 不仅需要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作保证, 还需要在口感、风味等许多主观性较强的质量指标上保证其传统性。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控制。
2.3.3 注重品牌意识传统食品做品牌,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水产食品在考虑品牌优势的时候, 不应该仅仅利用这份无形资产, 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 将这个品牌做得更加深入人心, 才能使传统产品的品牌青春永驻。
2.3.4 强化包装和宣传意识包装不仅仅在于产品的形象、外观, 还包括整个企业的公共关系与社会效应。
当然, 包装和宣传必须建立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
2.3.5 强强联合策略水产食品企业的强强联合, 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水产食品企业之间的联合; 二是传统水产品与新型产品的联合; 三是民族产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联合。
通过这样的联合模式, 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拿来主义”, 去芜存精, 实现资源共享, 学习先进经验, 把水产食品产业带上可持续发展的通途。
展望过去,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达到小康。
与此同时, 我国水产品加工生产也将持续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一个新的数量。
显然, 这一增长形势, 为水产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机遇, 并提出了挑战。
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 狠抓水产加工业。
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培植龙头, 骨干企业, 加快技术进步, 初步建立起以冷冻品加工为主、专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水产加工体系;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创立名牌( 品牌) , 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同时要引导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 以加工为龙头, 实施产、加、销一体化, 贸、工、渔一条龙, 促进水产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