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之酶工程
- 格式:pptx
- 大小:566.89 KB
- 文档页数:22
生物工程中的酶工程技术使用方法引言:生物工程是一门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与现代产业和生活密切相关,并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酶工程技术作为生物工程的核心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工程中酶工程技术的使用方法。
一、选取合适的酶在生物工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酶对目标产物进行催化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因此,在进行酶工程之前,需要调研目标产物及其催化反应的特点,以确定最适合的酶。
例如,对于酶可承载的底物种类、反应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酶。
二、酶工程基因的选择与改造酶工程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基因工程的手段。
通过DNA重组技术、启动子的选择、基因调控元件的设计等手段,可以将理想的酶基因导入到宿主生物中。
这需要将目标基因与宿主生物的基因组进行兼容,并确保其在宿主生物中的表达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目标酶本身的改造也是酶工程技术的重要步骤。
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目标酶进行特定的突变,以改变其活性、稳定性或底物特异性。
例如,酶突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酶的氨基酸序列,从而提高其活性或选择性。
三、酶工程系统的优化酶工程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酶工程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酶的产生(发酵)、分离纯化和催化反应等步骤。
在建立酶工程系统时,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进行优化。
首先,酶的产生通常利用大规模发酵技术。
要实现高效的产酶,需要确定优化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
此外,还需考虑基因表达的调控,如改变启动子和编码序列等,以提高目标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其次,分离纯化是酶工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层析、电泳和过滤等方法。
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和亲和层析技术的进步,分离纯化的效率得以提高。
选择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实现高纯度的酶产物。
最后,催化反应是酶工程中的核心步骤。
1、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显著特点。
2、酶研究的两个方向:理论研究方向和应用研究方向。
理论研究方向:酶的理化性质、催化性质、催化机制等。
应用研究:促进了酶工程的形成。
3、酶工程的定义:利用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借助于酶的催化作用,通过工程学手段生产产品或提供社会服务的科学体系。
4、酶工程的应用范围:①对生物资源中天然酶的开发和生产②自然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技术③酶的固定化技术④酶反应器的研制与应用⑤与其它生物技术领域的交叉与渗透。
5、酶工程的组成:①酶的发酵生产②酶的分离纯化③酶分子修饰④酶和细胞固定化⑤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方面。
6、酶工程的主要任务:通过预先设计,经过人工操作控制而获得大量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发挥其最大的催化功能。
8、酶的分类:第1类,氧化还原酶;第2类,转移酶;第3类,水解酶;第4类,裂合酶;第5类,异构酶;第6类,合成酶;第7类,核酸类酶。
9、酶的作用机制:酶的催化机理可能与几种因素有关:酶与底物结合时,两者构象的改变使它们互相契合,底物分子适当地向酶分子活性中心靠近,并且趋向于酶的催化部位,使活性中心这一局部地区额底物浓度大大增高,并使底物分子发生扭曲,易于断裂。
在另一些情况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酶反应速度稍有一些提高,如酶与底物形成有一定稳定度的过渡态中间物——共价的ES中间物,这种ES中间物又可迅速地分解成产物,又如酶活性中心的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对底物分子进行了广义的酸碱催化等。
10、酶的催化能力:酶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酶本身在反应前后也不发生变化例如肽键遇水自发地进行水解的反应极为缓慢,当有蛋白酶存在时,这个反应则进行得十分迅速,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S)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使这些分子进入“过渡态”,这时就能形成或打破一些化学键,形成新的物质——产物(P)。
第一章酶学概论1.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2.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
3.酶活力(enzyme activity):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初速度。
4.酶活力单位(IU):在特定条件下(温度可采用25℃,pH值等条件均采用最适条件),每1min催化1µmol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这个单位称为国际单位(IU)5.酶转换数Kp: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
即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催化效率的一个指标。
6.酶的催化周期:转换数的倒数,即催化周期是指酶进行一次催化所需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或微秒(µs)。
7.酶结合效率:又称为酶的固定化效率,是指酶与载体结合的百分率。
酶结合效率的计算一般由固定化的总活力减去未结合的酶活力所得到的差值,再除以用于固定化的总酶活力而得到。
8.酶活力回收率:指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与用于固定化的总酶活力的百分率。
9.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酶RNA)量的固定化酶活力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
10.核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抗体酶(Abzyme):具有催化活力的抗体。
11.组成型酶:有的酶在细胞中的量比较恒定,环境因素对这些酶的合成速度影响不大,如DNA/RNA聚合酶。
12.适应型酶/调节性酶:有的酶在细胞内的含量变化很大,其合成速度明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β-半乳糖苷酶13.模拟酶:又称人工合成酶或酶模型,是指根据酶的作用原理,用人工合成的具有活性中心和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结构的化合物。
14.酶催化作用的特点:1.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强(相对/绝对专一性) 2.酶催化作用的效率高3.酶催化作用的条件温和 4.酶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15.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底物浓度的影响2.酶浓度的影响3.产物浓度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5.pH值的影响6.抑制剂的影响7.激活剂的影响16.酶生物合成的调节:1、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2、酶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3、酶生物合成的反馈阻遏作用17. 从如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酶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
酶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药、食品、化学等。
以下是几个酶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 医药领域: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制药过程中。
例如,通过酶工程可以改进药物合成的效率和产量,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纯度和质量。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酶药物,并提高制药过程的效率和环保性。
2. 食品工业: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面包、啤酒、酸奶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通过酶工程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鲜性。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开发,用于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专用酶用于食品加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环境保护:酶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酶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染物,降解有机废弃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降解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具有高效降解性和低成本的酶用于环境治理和再生资源的利用。
4. 新型酶的发现和优化:酶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发现和利用新型酶及其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酶被发现和鉴定,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过
程。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的方法,可以对酶进行定向进化和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新型酶和创新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生物工程中的酶工程技术在药品合成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品合成领域。
通过运用酶工程技术,可以改变酶的特性以及底物范围,从而提高药品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
本文将介绍酶工程技术在药品合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酶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在药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活性成分。
许多药物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往往需要使用昂贵的试剂和催化剂。
然而,这些催化剂通常具有有害或不稳定的性质,容易产生副产品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比之下,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合成反应,具有高效、绿色、选择性好等优点。
通过酶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改变酶的催化活性和底物特异性,使其适应特定的药品合成反应。
另一个酶工程技术在药品合成中的应用是合成药物前体。
许多药物在体内需要经过生物转化才能发挥药理作用。
通过酶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和优化合成药物前体的酶催化转化过程,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例如,某些药物前体需要经过酶的选择性氧化或还原反应,而这些反应通常是难以通过传统合成方法实现的。
通过酶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挖掘和改造天然存在的酶,使其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和选择性,从而加速药物的合成过程。
此外,酶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合成中的催化剂回收。
在传统的化学合成过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催化剂来促进反应,但这些催化剂往往不能循环使用,会增加废物排放和成本。
通过酶工程技术,可以将催化剂固定在载体上,并与底物分离,以便将酶与产物分离和回收。
这种酶固定的催化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可以有效降低废物排放和药品生产成本。
酶工程技术在药品合成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药物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还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然而,酶工程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酶催化反应的速度通常较慢,反应时间较长,这对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问题。
其次,酶的稳定性和耐受性通常较低,容易受到高温、酸碱催化剂和底物的影响。
此外,酶的产量也是一个限制因素,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酶的表达和产量。
酶工程名词解释酶工程名词解释酶: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形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从应用目的出发研究酶,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的物质。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溶菌酶;由多条肽链组成,肽链间二硫键相连构成一整体。
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
多酶复合体(multienzyme complex):由几种酶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
催化转换数: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
酶活力(酶活性):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的大小: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酶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酶的活力单位(U,activity unit):酶活力的大小及酶含量的多少。
酶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这样酶的含量可以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单位来表示(U/g或U/ml)。
Katal(Kat)单位:一个katal单位是指在最适反应条件下,1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代表酶的纯度,比活力用每mg蛋白质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数表示。
对同一种酶比活力愈大,纯度愈高。
酶的转换数:以一定条件下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酶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以及影响此速度的各种因素的科学。
抑制剂:任何分子直接作用于酶使他的催化速度降低即称为~。
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而引起酶活性丧失,不能用透析,超滤或凝胶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复活。
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引起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能用物理的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