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口服液薄层鉴别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301.47 KB
- 文档页数:2
复方芩兰口服液板蓝根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摘要:目的:建立TLC方法,以精氨酸和板蓝根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复方芩兰口服液样品的鉴别检测方法研究;结果:复方芩兰口服液样品色谱中均可检出精氨酸和板蓝根药材色谱中相应位置的斑点;结论:上述检测方法操作简单, 快捷, 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板蓝根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复方芩兰口服液 ;板蓝根;薄层色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复方芩兰口服液为较常用的抗病毒中药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
为了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其中板蓝根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
1、仪器和试药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板蓝根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21177-201608);精氨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40685-201707);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批号:20200325);复方芩兰口服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S200628-1,S200628-2,S200628-3);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2.1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复方芩兰口服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4mL,置于水浴锅蒸干,加入50mL无水乙醇,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浓缩蒸干,加5mL无水乙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板蓝根对照药材粉末0.5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mL60%乙醇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精氨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固定相:硅胶G薄层板。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
点样量: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2μL。
检视条件:喷以2%茚三酮试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2方法学研究2.2.1专属性试验同法制得不含板蓝根药材的复方芩兰口服液作为阴性对照。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作者:白妮刘杰张红梅杨振萍来源:《世界中医药》2019年第02期摘要;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黄柏、栀子、赤芍等主要药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金银花的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
结果:确立了清热解毒口服液中连翘、黄柏、栀子、赤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在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建立了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其方法学均符合药典要求。
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清热解毒口服液;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质量标准Study on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Qingre Jiedu Oral SolutionBai Ni1,Liu Jie2,Zhang Hongmei1,Yang Zhenping1(1 Yan ′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 hinese Medicine,Yan ′an 716000,China; 2 Yan ′a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an ′an 71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Qingre Jiedu Oral Solution. Methods:TLC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Forsythiae Fructus,Cortex Phellodendri,Fructus Gardeniae and Radix Paeoniae Rubra,and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chlorogenic acids of the main drug Flos Lonicerae. Results: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TLC about Forsythiae Fructus,Cortex Phellodendri,Fructus Gardeniae and Radix Paeoniae Rubra etc in Oral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Under the selected conditions of HPLC,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hlorogenic acids in Oral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ology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Pharmacopeia. Conclusi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Qingre Jiedu Oral Solution.Key Words; Qingre Jiedu Oral Solutio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lorogenic acids; Quality standard中图分类号:R289.5;R28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9.02.010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黄柏等10味中药组成,是延安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的临床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泻火的功效。
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栀子甙的薄层扫描定量
郜迎晨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1994(016)004
【摘要】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栀子甙的含量,本方法直接点样,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平均回收率为101.67%。
变异系数为3.74%。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郜迎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0
【相关文献】
1.薄层扫描法测定沙日-毛都-8中栀子甙的含量 [J], 李桂兰;巴雅尔;荀雅书
2.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薄层扫描测定 [J], 刘伟;周有恒
3.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清热解毒注射液中的栀子甙 [J], 郜迎晨
4.薄层扫描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栀子甙的含量 [J], 荀雅书;吴敬
5.薄层扫描法测定蒙药特木仁-5中栀子甙含量 [J], 陈玉花;肖德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头翁汤提取工艺的研究及薄层鉴别优化张启迪;张慧;邹明;单虎【摘要】为了提高白头翁汤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化白头翁汤薄层色谱鉴别条件.本试验以出膏率来评价提取次数对该方提取的影响,以沉淀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白头翁汤最佳配伍方式,从改变氨水添加顺序的角度对方中黄连、秦皮的随层色谱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白头翁汤提取4次时得膏率最多为29.47%;全方提取时沉淀量最少为6%;秦皮的鉴别不需要用浓氨水预饱和处理,而黄连鉴别则需要浓氨水预饱和处理后进行展开.【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4(050)010【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白头翁汤;提取工艺;薄层鉴别;浓氨水【作者】张启迪;张慧;邹明;单虎【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3白头翁汤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中药汤剂,始出于张仲景的《伤寒论》。
该方由白头翁15 g、黄连6 g、黄柏12 g、秦皮12 g 4味药组成。
其中,白头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为白头翁口服液中的君药。
黄连苦寒,泻火解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2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1]。
秦皮为木犀科白蜡树植物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用于热痢泄泻,目生翳膜等[2],为白头翁口服液中的佐药。
该方证原为治湿热痢疾的首选方剂[3]。
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白头翁汤的深入研究,在兽医临床上也逐渐广泛应用。
肖琛闻等[4]曾采用白头翁汤治疗鸭疫里默氏菌病,结果该方能改善症状并减少死亡率。
祝国强等[5]试验证明,白头翁汤对沙门菌接种的鸡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随着该药的广泛生产使用,进一步充分提取药物有效成分、优化鉴别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清热解毒胶囊质量研究刘志荣;李安平;杨锡;杨平荣;胡旭东【摘要】Honeysuckle, Fructus Gardeniae, Fructus Forsythiae, Radix Ophiopogonis, Radix Gentianae and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ere indentified by TLC.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baicalin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CAPCELL PAK C18 column (5 μm,4.6 mm×250 mm)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acetonitrile-0.1%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in a gradient mode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1 . The UV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326 nm while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at 30℃.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range of 0.0479-0.957μg (r =0. 9999) and 0.153-3.064 μg (r =0. 9999) for chlorogenic acid and baicalin,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the two components were 92.7% (RSD =1.9%) and 98.9% (RSD =2.0%),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simple, exclusive,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deter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qingrejiedu capsules.%目的:完善提高清热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金银花、栀子、连翘、麦冬、龙胆、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测定处方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采用CAPCELL PAK C18 (5 μm,4. 6 mm ×250 m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 ℃.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样品中的绿原酸和黄芩苷峰按照拟定的试验方法测定分离度良好,分别在0.0479μg~0.957 μg(r=0.9999)、0.153μg~3.064 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7%(RSD=1.9)和98.9%(RSD=2.0).经HPLC测定,10批样品中2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绿原酸3.74~4.51 mg·g-1,黄芩苷18.94~21.76 mg·g-1.结论:该法简便、专属、准确,可用于清热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期刊名称】《分析仪器》【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88-94)【关键词】清热解毒胶囊;TLC;HPLC;绿原酸;黄芩苷【作者】刘志荣;李安平;杨锡;杨平荣;胡旭东【作者单位】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 730070;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730070;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 730070;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730070;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清热解毒胶囊处方由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等12味中药材组成,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可用于风热型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型脑炎等症[1,2]。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分析发布时间:2022-01-21T09:07:55.69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9期作者:于永杰李卉[导读] 应从中药材的源头控制及制剂生产环节全过程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9摘要: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
对治疗畜禽感冒、炎症、细菌感染等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且其毒副作用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批双黄连口服液的合格率为33.33%:而定性检测合格的比例为66.67%;黄芩苷含量范围为0.17%~439.61%,黄芩苷含量合格率为61.11%;绿原酸含量范围为0.02%~231.48%,绿原酸含量合格率为33.33%;连翘苷含量范围为0.46%~341.87%,连翘苷含量合格率为38.89%。
源于18个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合格率仅为33.33%,且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因此,应从中药材的源头控制及制剂生产环节全过程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一、方法1.定性鉴别。
(1)黄芩苷、绿原酸的定性鉴别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量取18个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1mL,分别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既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11.49mg、绿原酸对照品1.14mg,加入75%乙醇分别定容在10mL量瓶中,浓度为1.122和0.114mg/mL。
方法测定: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36%乙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苷对照品、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板蓝根【鉴别】(3)方法的改进《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学领域的权威参考书,对于药品的鉴别、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板蓝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药效。
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对板蓝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规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鉴别方法,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板蓝根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板蓝根的鉴别方法规定。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板蓝根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呈不规则的薄片状或块状,外表皮铺贴整齐、薄而质脆,破面暗黄褐色,具有网纹、皱纹及显著的明显分叉状条痕;质脆,断面不规则,具纤维状组织,皮部可见细胞排列,韧皮部细胞长方形或圆形,壁薄并被厚壁细胞覆盖;气微香,味微苦。
还要进行薄层鉴别和显微鉴别。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鉴别板蓝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改进:一、提高鉴别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目前,《中国药典》对板蓝根的鉴别方法大多是基于人工感官观察和主观判断,这样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显微镜、红外光谱等仪器设备进行辅助鉴别,以提高鉴别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红外光谱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从而更准确地鉴别板蓝根。
二、完善薄层鉴别方法。
薄层鉴别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鉴别手段。
《中国药典》中对板蓝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并不够详细,只是简单地提到了一些显色试剂和显色反应。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显色试剂和实验步骤,建立更严谨的鉴别方法,提高薄层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指纹图谱数据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药材的指纹图谱数据库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通过采集板蓝根的指纹图谱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结合专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可以对板蓝根进行更精准的鉴别。
清热解毒口服液生产工艺及质量研究【摘要】目的: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生产工艺方法进行分析,基于此创建质量研究方法,测定含量;方法:此次试验通过澄清吸附沉淀及醇沉法等不同的方法制备口服液,同时进行大批量生产,选择部分样品作为观察对象,掌握其质量变化;结果:经试验测定,最终结果满足中国药典提出的需求,样品质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此次试验选用的制备工艺具有可行性,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药品质量与疗效有所保障。
【关键词】清热解毒口服液;生产工艺;质量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以中药味主要材料制成的药品,在临床领域主要用于治疗因流感、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病症。
对《中国药典》中该药物制备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现有工艺技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黄酮提取含量较低、成品率较低等。
正因如此此次试验考虑到中药具有的特性以原有工艺技术作为基础进行优化改进,将澄清吸附沉淀法和醇沉法相结合,通过试验观察样品质量并记录相关信息内容,试验详情如下:1仪器与试药1.1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干燥箱;酸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澄清剂(自制);l000ml提取器(自制)。
1.2试药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跟、知母、麦冬。
辅料为蔗糖、糖精钠、桔子香精、谷氨酸钠、苯甲酸钠。
2处方与制备工艺2.1处方石膏670g、金银花134g、玄参107g、地黄80g、连翘67g、栀子67g、甜地丁67g、黄芩67g、龙胆67g、板蓝根67g、知母54g、麦冬54g。
2.2制备工艺将处方中的地黄与玄参两味药另取,按照水提醇沉法,将其制成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5g为甲液。
另将处方中剩余的十味中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放凉后向其中加入澄清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于10℃放置沉淀24h。
取上清液、过滤,滤液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5g为乙液。
3种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方法改进
王琦
【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15(011)008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3种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方法的手段。
方法:在每一展开系统下利用薄层色谱法同时对2种中药成分进行鉴别。
结果:在同一条件下,薄层色谱鉴别法能够同时鉴别出浓百合剂中盐酸小檗碱与黄苓苷、复方金银花合剂中的绿原酸和黄苓苷以及月矾中空栓中的血竭与青黛。
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法准确性较高,能够快速将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出来,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王琦
【作者单位】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通化134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1
【相关文献】
1.3种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方法改进 [J], 袁汀;桑育黎;金岩;李嫄
2.南板蓝根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J], 谭颖仪;杨志业;潘银蕉
3.止嗽立效丸中麻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J], 叶松华;张文琴;阮文辉;王晓燕
4.大山楂片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J], 刘立辉;常华;周艳林;钟小清;吕高荣;邹准;邹节明
5.医院中药制剂中几种常见中药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探讨 [J], 郭月秋;陈代贤;高珊;王玉兰;于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广泛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败毒、化痰止咳等功效。
然而,市面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这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进行研究和规范化。
一、总体要求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法规相关规定,并达到以下要求:1. 药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其他法定药典的要求,保证药材来源的地点、品种、采集时间等均符合药典规定。
2. 产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要求,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所有原材料、生产过程和包装过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无重金属、无农药残留标准。
4. 满足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并符合剂型适应症。
二、成分含量清热解毒口服液应标注各种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1. 对于单成分制剂应注明每100mL中含有该有效成分的含量。
三、理化指标1. 外观:清热解毒口服液为淡黄色或黄绿色液体,无不良气味或异物。
2. 相对密度: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标注的相对密度范围。
4. 溶解度:清热解毒口服液应易于在水中溶解。
5. 包装: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标注的包装规格和要求,并在包装上注明生产日期、有效期限。
四、微生物限度清热解毒口服液中不应含有致病微生物,且不应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限度。
五、镉、汞、铅等重金属限量六、农药残留限量清热解毒口服液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且应符合药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的相应规定。
七、贮存与运输清热解毒口服液应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并避免与有害气体、湿度等影响药品质量的物品接触。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震动及与有害气体、湿度等影响药品质量的物品接触。
八、结语制定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既有助于规范和提高药品质量,也有助于维护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药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作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让患者更加放心地使用这种中药方剂。
乌进行鉴别,专属性强,鉴别效果清晰,且操作简便。
412 由于市售制何首乌品种混乱,而且即使是正品者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为保证本制剂的质量,应增加对其原料药制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从而控制投料比例。
413 本文先后用无水乙醇、甲醇作溶媒,采用超声、加热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或加热回流后,再用酸水解后提取,结果前两种法测得的大黄素含量低。
后两种法测得的大黄素含量高,并且几无差别。
414 本文先后试验了不同比例的流动相:(甲醇2水(75∶25);甲醇2水2冰醋酸(95∶25∶8);甲醇2 1%磷酸(85∶1);甲醇2水2磷酸(90∶30∶012),结果以最后一种作为本品含量测定的流动相,分离度较好,保留时间适宜。
415 用H PL C法测定心安宁片中大黄素的含量,快速,简便,准确,使其质量标准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可作为心安宁片中质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一清颗粒薄层鉴别的改进陈巧华① 范世明② 包国荣③ 马淑虾④(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泉州362000;②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福州350003)摘要 目的:对一清颗粒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方法:对提取方法、展开剂进行改进。
结果:提取方法简单,简化了操作过程,薄层鉴别结果斑点清晰。
结论:实验结果为一清颗粒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一清颗粒;薄层鉴别;黄芩;大黄;黄连I m provem en t on the Iden tif ica tion of Th i n Layer Chroma tography i n Y iq i ng GranulesChen Q iaohua1,Fan Sh i m ing2,B ao Guo rong3and M a Shux ia4(1.S econd H osp ita l of F uj ian M ed ica l U n iversity,Q uanz hou 362000;2.D ep a rt m en t of P ha r m acy,F uj ian Colleg e of T CM,F uz hou350003)Abstract Objective:To i m p rove an identificati on m ethod fo r T h in layer ch rom atograph of Y iqing Granule.M ethod:TL C w as selected as a m ethod fo r the identificati on of Y iqing granule.Result:T he effect of separati on in the m ethod is good,si m p le, rap id and accurate.Conclusion:T he studies of the experi m ent p 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e fo r the i m p rovem ent of quality contro l of Y iqing Granule.Key words Y iqing Granule,T h in layer ch rom atograph,baicalensis 一清颗粒由黄连、大黄、黄芩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作用,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清热解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发布时间:2021-12-23T04:56:54.29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李玲[导读] 清热解毒口服液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12味中药制成的成方制剂,用于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病症。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是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9摘要:清热解毒口服液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12味中药制成的成方制剂,用于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病症。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是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关键词:清热解毒口服液;连翘苷;含量测定前言清热解毒口服液由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黄芩、栀子、连翘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该药使用量较大,生产厂家众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11家生产企业。
清热解毒口服液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证。
清热解毒口服液栀子、甜地丁、龙胆、板蓝根、石膏、玄参、地黄、连翘、知母、麦冬、金银花、黄芩组成。
连翘苷为连翘主要成分之一。
连翘苷是连翘药材中一种重要的木脂素类活性化合物,并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连翘苷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功效。
连翘苷常用于温热、疮疡、瘰疬、丹毒、班疹、流感等。
1清热解毒口服液简介中医认为热毒内盛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或内有湿火而又外感风热之邪,两相搏结,郁而化火。
证见高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或见疮疡肿毒。
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金银花苦寒,归肺、心、胃经,其气味芳香,即善清血分之热,又可疏散肺经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心而祛上焦诸热,散结消肿而治痰。
二药合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结消肿为君药。
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与病机相符。
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李颖;曹爱民;邬晓鸥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06(18)1
【摘要】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热解毒合剂中平贝母、甘草、紫苑、麦冬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主成分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液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157~0.7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7.5%(n=5),RSD为1.6%.结论:本方法可作为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总页数】3页(P4-6)
【作者】李颖;曹爱民;邬晓鸥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深圳,518029;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广东省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深圳,518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
【相关文献】
1.清热解毒冲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J], 焦正花;李文萍;赵凤菊;禚君
2.清热解毒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J], 李志浩;朱雪松;郑芳;孙新建;周雪红
3.桑叶清热解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J], 何振洋;钟婷;许士杰;和东亮;赵珊珊;胡冬华
4.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J], 白妮;刘杰;张红梅;杨振萍
5.清热解毒冲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J], 焦正花;李文萍;赵凤菊;禚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兽药中黄连、盐酸小檗碱薄层鉴别方法中展开剂改进方法探讨陈建蓉;吴佳佳;吴春燕;邓亚婷【摘要】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中的清瘟败毒散和《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中的清热解毒散、白头翁口服液三种成方剂中薄层鉴别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方法中的展开剂,与同一药典中其他成方剂中相同薄层鉴别方法不一致的问题,对展开剂进行调整,在调整后的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中的斑点清晰,可视性好,效果满意.该方法对兽药典检验方法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9(060)002【总页数】3页(P17-18,封2)【关键词】薄层鉴别;展开剂改进;黄连;盐酸小檗碱【作者】陈建蓉;吴佳佳;吴春燕;邓亚婷【作者单位】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宁夏银川 750011;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农牧局,宁夏中宁 755100;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宁夏银川 750011;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宁夏银川 7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分别将清瘟败毒散、清热解毒散以及白头翁口服液3种成方剂中薄层鉴别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方法中的展开剂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12∶6∶3∶3∶1)替换成对人体危害比较小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 - 三乙胺(3∶3.5∶1∶1.5∶0.5∶1),并与该药典中的成方剂白头翁散、黄连解毒散、郁金散中同样是薄层鉴别黄连、盐酸小檗碱的方法中的展开剂作了比较,经过反复验证,方法可靠,斑点清晰,可视性好,效果满意。
1 试验方法1.1 仪器ZF-6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KQ-400KDB超声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10 uL微量注射器(上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PL602E电子天平、100 mm×200 mm薄层色谱展开槽(上海楚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医院制剂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建立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连翘进行定性鉴别。
结果针对连翘的特征描述,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
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清热口服液是我们医院内部制剂,收录在《黑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1]里,本品性状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味苦。
方中由柴胡、黄芩、大黄、钩藤、桑叶、僵蚕等9味药物组成,工艺为方中九味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3倍量水,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5℃)的清膏,加入苯甲酸钠3g,蔗糖200g,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封,即得。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惊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肺炎、惊风等症。
因原制剂质量标准比较简单,不能很好控制制剂药品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连翘进行定性鉴别。
以提高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以便更好的控制制剂的质量。
1仪器与试药r200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mp2000电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765紫外/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厂)。
本项研究所用的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均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硅胶g薄层板,试剂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2]2.1大黄的tlc鉴别取本品30ml,加盐酸1ml,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6: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