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96 MB
- 文档页数:46
农药知识培训教材一. 农药1.农药概念与分类农药是指防治农林牧业生产中及卫生行业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原菌、杂草、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1.1按用途分类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2按照剂型分类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胶悬剂(悬浮乳剂、油悬剂)、水剂、可溶性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泡腾片剂等。
农药剂型是不断发展变化,现大约有80多种剂型。
1.3 按来源分类分为天然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
1.4 农药按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分为有机氯(六六六、DDT、硫丹)、有机磷(辛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敌敌畏、三唑磷、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灭多威、涕灭威、仲丁威、克百威、异丙威、残杀威等)、拟除虫菊酯类(高氯、来福灵、氰戊菊酯、敌杀死、甲氰菊酯等)、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磺、杀虫环等)、无机类(磷化锌、磷化铝)其他类如灭幼脲、氟铃脲、哒螨灵、米满、阿维菌素、溴虫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等。
杀菌剂分为无机类(石硫合剂、硫磺、硫酸铜)、有机硫类(代森系列、福美系列)、有机磷类(乙膦铝、稻瘟净)、有机砷类(福美砷)、有机汞类、有机锡类、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灵)、杂环类(多菌灵、叶枯唑、三唑酮、腈菌唑)、抗生素类(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
除草剂分为苯氧羧酸类(2,4-D,二甲四氯、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精稳杀得等)、二苯醚类(三氟羧草醚、虎威、克阔乐)、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三氮苯类(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磺酰脲类(苯磺隆、玉农乐)、有机磷类(草甘膦)、二硝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地乐胺)、吡啶类(百草枯、毒溴啶)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参考其它有关书籍。
1.5 按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保护剂、治疗剂、防腐剂、诱导剂、驱避剂、不育剂、灭生剂。
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
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
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
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有经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是内吸剂,如多菌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等均具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而甲霜灵和三乙膦酸铝这样的内吸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与向基基双向内吸传导作用。
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有经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是内吸剂;如多菌灵、三环唑、三唑酮、井冈霉素等均具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而甲霜灵和三乙膦酸铝这样的内吸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与向基基双向内吸传导作用..发挥治疗作用特别优越..③铲除剂:杀菌剂直接接触植物病原并杀伤病菌使它们不能侵染植株..铲除剂因作用强烈;有的不能用在生长期的植株;石硫合剂药液浓度高时具有铲除作用;如在桃树萌芽前施药;可杀死枝干上的桃缩叶病菌..3、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触杀性除草剂:药剂施用后杀死直接接触剂到药剂的杂草该部位活组织..如百草枯是灭生性触杀剂除草剂;地上绿色部分接触药剂会很快受害干枯;但它不会影响到植物的地下部分..②内吸性除草剂:药剂施用于植物体或土壤;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最终能杀死杂草植株..如草甘膦有强烈内吸传导作用;可以向顶性、向基性双向传导;施用于杂草植株;能杀死其地上部分;也能杀死其地下根、地下茎等地下部分;因此可以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4、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其中有的能刺激生长;如赤霉素;有的能抑制生长;如矮壮素;有的能改善植物内在或外在质量;如乙烯利可用于催熟..二按来源分: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三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氮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氨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苯甲酸类、三唑类等..三、什么是农药的三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农药登记制度..“三证”指农药登记证、农药标准证和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其中农药登记证由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证..农药标准证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每一个商品化的农药产品如果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必须统一执行该标准;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由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并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农药批准证由国家发改委发放..农药生产许可证由设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发放..四、农药登记证分为几种情况农药登记可分为:临时登记、正式登记、分装登记、续展登记、一次性出口登记CHD登记五种情况..1临时登记LS:指经过国家指定的科研机构对产品进行大面积试验后进行示范试验、试销、试用或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农药时期..临时登记有效期一年..2正式登记PD:指经过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商品流通的农药;生产者应向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正式登记申请;经国务院农业、化工、卫生、环保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由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价;评审通过的发给农药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五年..3分装登记F:指已取得登记的产品;为了便于销售和使用;由其它企业将其大包装产品分成小包装产品的登记..有效期一年..4续展登记指农药登记到期申请办理的登记手续..5一次性出口登记CHD登记:指为办理“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而采取的一种有利于我国农药出口的一项登记措施..有效期半年..五、农药一般有哪几种名称农药名称是它的生物活性即有效成分的称谓..一种农药一般有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1化学名称是按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根据化学命名原则定出化合物的名称..例如“福美双”的化学名称应为“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2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学名”;是标准化机构规定的农药生物活性有效成分的名称..通用名称又分为国际通用名称和中文通用名称..例如“福美双”为中文通用名称..国际通用名称应为“thiram”..3商品名称是农药生产厂为其产品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用以满足商品流通时需要..商品名称受法律保护..如我公司“50%福美双”商品名称为“平菌”..六、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四大剂型..其他还有乳粉、胶悬剂、超低容量油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剂、气雾剂等..1粉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陶土、粘土等填料;经机械粉碎加工;混合而成的粉状混合物;它不易被水润湿;也不能分散和悬浮于水中;所以不能加水喷雾使用..一般低浓度粉剂直接喷粉使用;高浓度粉剂可作拌种、土壤处理或配制毒饵..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工效快且不受水源的限制..2可湿性粉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填料陶土等并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扩散剂、展着剂等经粉碎、混合等加工过程制成的粉状混合物..可湿性粉剂能被水润湿后均匀的分散在水中;主要作喷雾使用..其主要特点:1.使不溶于水的农药经加工后可兑水作喷雾或泼浇使用..2.药剂有较好的润湿性能;能较均匀地展着在作物或杂草的茎叶上;提高了药效..3.包装、运输简便;节省溶剂..3乳油: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等按一定的配比;经混溶调制而成的透明油状液体;兑水后经稍加搅动即分散成白色油状液..特点:1.药剂兑水后喷洒在作物上;能很好地粘附于作物表面;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2.药剂很容易浸入或渗透到病菌、害虫体内或浸入到作物表皮内部;大大增强了药剂的防治效果..4颗粒剂:是由农药原药或加工制剂和粗细相等的载体如:陶土、细砂、煤渣、玉米芯等均匀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制剂..颗粒剂的特点:能控制农药释放速度、残效期长、用药量小、使用方便且不易发生药害..七、可湿性粉剂有哪些特点1不能兑水使用的农药通过加工制成可湿性粉剂;可作叶面喷雾..2可湿性粉剂兑水后;经搅拌成均匀的悬浮液;在悬浮液中上无浮粉;下无沉淀或有极少沉淀..3喷雾的雾滴溅落到作物表面或病虫草的表面上;容易湿润展布增加与病虫接触的机会..4防治效果比同种药剂的粉剂要高30%~40%;且药效期较长..5药剂容易附着在作物表面;较耐雨水冲刷;提高了药剂的防治效果..6包装方便;成本低与液体农药相比..八、在使用可湿性粉剂时如何改善药液性能和防治效果我国目前的可湿性粉剂在加工方法;设备和选用的助剂还不是很先进的;加工出来的质量不是很稳定;特别是细度差、悬浮率低;再加上有时贮藏和存放条件不合要求;因此加水配药时;有时出现上有浮粉;下有沉淀的现象;可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改善药液的性能;提高防治效果..1精心调制..在配制可湿性粉剂时;应先在药液中加少量的水;充分搅动;调成均匀的糊状;不能有小的球状颗粒;然后再加入余下的稀释水量..使用时还应不断搅动..2水质要好..应采用江;河;湖等自然水源;不宜用井水;泉水;咸水或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水等硬水..3在稀释的药液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洗衣粉等..4与一些乳油杀虫剂混用可改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九、什么是病虫的抗药性杀菌剂抗药性有什么特点所谓病虫抗药性;指病虫的一个品系在有药剂的环境下;形成耐受农药常用的剂量;而这个农药剂量对正常种群中大多数敏感个体仍然有效;那就说明该个体有了抗药性..对杀菌剂而言;病菌对保护性杀菌剂如硫磺、福美系列、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不易产生抗药性;而对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甲托、三唑酮、甲霜灵、抗菌素等很容易产生抗药性..这是因为保护性杀菌剂对病菌的生命活动的抑制是多位点作用;一种病菌不可能在全部位点引起突变..而内吸性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点是单一的;药剂只针对病菌的单一代谢环节;病菌很容易在此作用点发生突变..十、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有哪些1有效成分含量:指药剂中能产生杀菌效果的各种单剂在整个药剂中所占百分比;一般含量指标采用“≥”..2润湿性:指微粉被水浸湿的能力..一般用药粉倒入水中到完全润湿下降的润湿时间来表示..润湿时间越短;润湿性越好..润湿时间越长;润湿性越差..目前可湿性粉剂润湿时间规定≤60秒..3悬浮性:指分散的药粒在悬浮液中保持悬浮一定时间的能力;通常用悬浮率表示..常说的悬浮率指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的悬浮率..悬浮率与产品的细度及所采用的制剂有很大关系..外国悬浮率标准一般在75%以上;我国产品规定悬浮率在60%以上..我公司产品悬浮率均在≥75%4细度:指药粉粒子的大小..我国现规定产品细度一般为通过44um325目标准筛为≥95%..5水分:指可湿性粉剂中含有水量的多少..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为≤1.5%..6酸碱性ph值:指可湿性粉剂的酸碱程度..我公司产品一般都呈中性;即ph值在6.0-8.0之间..7热贮稳定性:指制剂在贮藏一定时间后;其物理、化学性能变化的大小..我国标准一般情况下规定在54±2℃条件下存放14天;其悬浮率、润湿性均应合格;有效成分含量与热贮前分解率≤5%..十一、农药的毒性及标志:农药的毒性:是指农药损害生物体的能力;其毒力大小通常用对实验动物的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浓度来表示..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是根据农药产品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大小来划分的..共分五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毒性标志:1剧毒以骷髅图案表示;并用红字注明“剧毒”..2高毒以骷髅图案表示;并用红字注明“高毒”..3中等毒以X表示;并用红字注明“中等毒”..4低毒用红字注明“低毒”..5微毒以红字注明“微毒”..农药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药剂性质及加工剂型特点和环境的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成本、减轻污染、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1喷雾法:此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以液体状态作用于防治对象的一种使用方法;可以兑水使用的农药剂型有: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糊剂、悬乳剂、浓乳剂、微乳剂、乳油等..2喷粉法:是用鼓风机械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不需用水、工效高、在作物上的沉积分布性能好;着药比较均匀;使用方便;在干旱;缺水地区喷粉法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3撒粒法:是最简单;最方便的农药使用方法;大多不需任何机械;受风影响小;适合土壤处理;水田施药和多种作物的芯叶施药..4熏蒸法:是利用熏蒸剂在常温密闭或较密闭的场所产生毒气或汽化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5浸种和拌种法:拌种是将药剂与种子均匀混合;从而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害虫..浸种是将种子或幼苗浸在一定浓度的药液里;使种苗、粘着吸收一定量的药剂;从而达到杀死种子、幼苗所带病虫害的目的..6土壤处理法:此法是将农药采取喷雾、喷粉、撒毒土直接在地面或一定层内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具体有三种方法:1、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地面;然后耕翻..2、将农药与土混合后撒在地面..3、将农药兑水后浇灌在植物根部..7植株药剂注射法和包扎法:注射法:是采用强制性办法把内吸药剂注入树干..包扎法:是把药剂包在树干外;药剂通过皮孔进入导管系统..十三、农药药害及其处理:一作物药害及症状:农作物药害是指使用农药不当;引起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植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斑点:主要发生在作物叶片上;药斑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几种..药斑与生理性病害斑点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没有规律性;而后者通常普遍发生;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是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而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2.黄化:表现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发生较多..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缺乏的黄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全田表现有轻有重;后者往往全田黄苗表现为一致性..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3.畸形:表现在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畸形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4.枯萎:此类病害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枯萎没有发病中心;发生过程较慢;先黄化;后死株;根茎基部无褐变..5.停止生长: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一般除草剂的药害抑制生长较普遍..6.不孕:在作物生育生长期用药不当会引起不孕症..7.脱落: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和落果症状..8.劣果: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果实体积变小;果表现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和经济价值..从药害症状表现时间划分;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1急性药害:是指施药后10天内所表现的症状..一般发生较快;症状明显;大多表现为斑点、失绿、烧伤、凋萎、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枯焦等..2慢性药害:施药后数十天才会出现药害症状;且症状不明显;主要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如出现黄化、生长发育缓慢、畸形、小果、劣果等..二药害的补救措施:1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对于发现较早的药害;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尽量把植株表面的药物洗刷掉;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都比较容易减效;可在喷洒的清水中加适量0.2%小苏打溶液或0.5-1%石灰水;进行淋洗或冲刷;以加快药剂的分解..同时由于大量用清水淋洗;使作物吸收较多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对作物体内的药剂浓度能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2迅速追施速效肥:在药害发生的农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增强农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的种芽、幼苗;效果比较明显..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针对导致发生药害的药剂;喷洒能缓解药害的药剂..如农作物受到氧乐果、对硫磷等农药的药害;可在作物上喷0.2%硼砂溶液;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4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这种措施常在果树上使用..如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方法..使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药剂;若因施药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对受害较重的树枝;应迅速去除;以免药剂继续下传导和渗透;并迅速灌水;以防药害继续扩大..十四、农药剂型表示符号:剂型符号剂型符号乳剂 EC 粗粉剂 DB可湿性粉剂 WP 颗粒剂 G可溶性分剂 SP 微粒剂 MG超微粉剂 GP 大粒剂 GG粉剂 D 微胶囊剂 GG干拌种粉剂 DS 水分散粒剂 WDG油剂 OL 拌种用可湿性粉剂 WS液剂 L 静电喷雾剂 ED超低溶量液剂 UL 毒饵 RB水溶剂 SL 片剂 TB糊剂 PA 气雾剂 AS拌种用悬浮剂 FS十五、农药标签类别颜色标志带:在标签的下方;应加一条与底边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征颜色标志带;以表示不同的农药类别..农药产品中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有效成分时;其产品颜色标志带应由各有效成分对应的标志带分段组成..除草剂----------------------------绿色杀虫/螨/螺剂---------------------红色杀菌剂/线虫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黄色十六、农药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防治对象不明确作物生长期中往往是几种病虫同时发生;不了解各种病虫的生物学及生活习性而滥用农药;如用拟除虫菊酯防治红蜘蛛;甚至用杀虫剂防治病害;或用杀菌剂防治害虫等等..2喷雾时间欠佳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有两种情况;一是打药不及时;不见病虫不打药;看见病虫大量发生了再打药;以至延误了打药的最佳时间;以后虽连连用药;但收效甚微;另一种情况是不按指标用药;见虫就治;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随时都可见少数病斑或害虫;见虫就治;见病就防;有虫无虫打保险药、放心药、浪费人力、财力..3喷雾质量差打药时怕费力;图省事;药液喷雾不到位;不均匀;植株内膛、叶背面往往打不着药;有的随意加大喷雾器片口径;甚至将片去掉;使喷出的药液不均匀接触虫体;这样就难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4不管天气、时间、随意用药不顾高温、高湿、刮风等天气;随意打药造成防治效果差;甚至发生药害或人员中毒..5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第一、用药品种单一;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使害虫或病菌很快产生抗药性;第二、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和药量;许多人认为某药使用2-3分钟见虫死就认为该药量或浓度有效;否则加大用药量;结果使害虫很快产生抗药性..6药物混配不当不清楚农药的特性与功能;盲目混配;导致药效降低或发生药害..7忽视生物控制作用喷雾不注意保护天敌;习惯用对硫磷等广谱性剧毒农药;造成大量杀伤天敌;尽管频繁用药;效果却不佳;并使害虫更加猖獗..解决对策如下:明确防治对象;正确选用药剂;做到对症下药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是什么病或虫;同时要了解农药的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病虫不同种类型及发生期、发育阶段;选用相应的农药种类、剂型和浓度;做到对症下药..搞好预测预报;适时用药预测预报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实际中应注意;在详细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确切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和规律;弄清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在确实需要时再进行施行;同时龄前的幼龄阶段以及虫量小、尚未开始大量取食危害之前是防治最佳时期;防治病害要抓住初侵染前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之前进行..提高喷雾质量根据病虫在植物上栖息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或器械;如山楂叶螨在果树叶背为害;且前期内膛较多;达到防治指标后遍布全树;因此喷雾要掌握打膛打尖绕树转圈;掏窟窿打内膛;按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做到全树喷雾均匀周到;虫体匀着药液;此外;在喷雾时还必须注意喷雾的压力要大;在植物上的展着性才好..选好天气和时间打药注意天气变化;尽量安排在好天进行;刮风下雨或即将下雨时不要打药;以免影响药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和控制药剂用量..试验证明用高浓度药剂经低浓度药剂产生抗药性快;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切忌随意加大用药量..科学混用农药农药混合后不应在物理或化学上出现不良反应;如混合后药效降低;增加对人畜毒性或产生沉淀等..碱性农药与酸性农药不宜混用;微生物农药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混合后会产生硫化铜沉淀;其溶解后产生过量铜离子会对作物产生药害;故不易混用..保护和利用天敌当害虫较少而天敌较多时;可不喷雾;害虫较多非喷雾不可的尽可能用高效低毒对天敌影响不大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