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健康
- 格式:pptx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36
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与健康微量元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缺乏它们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生成。
如缺乏铁,可以导致铁贫血症的生成;缺乏碘,有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的生成等。
而适量摄取微量元素可预防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龋齿等多种疾病。
下面店铺将对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健康的关系和食物的来源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它们,做到“心中有数”。
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微量元素属于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但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并不多。
目前被确定对人体有益,且必需摄取的微量元素有十四种,包括:铁、铜、锌、锰、铬、钴、钒、锡、镍、钼、碘、氟、硒、硅。
当体内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或者人们参加外界运动时,它们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并且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1、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微量元素通过参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各种生物和化学反应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例如促进多种酶的合成,并且增强酶的活性,而酶是机体进行各种活动、维持生命运动的基础。
此外它们还具有抑制自由基、抵抗氧化、参与激素合成、进行信息传递、维持细胞生命力以及人体感官功能的正常发挥等作用。
人体内长期缺乏微量元素或者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失调,就有可能阻碍生长发育、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引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癌症)等。
因此,人们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正常参加各种活动,就要学会合理摄取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微量元素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很重要,如果摄取不当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生成,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例如微量元素铁具有造血功能,严重缺乏就有可能患有各种贫血症;微量元素锌能够促进酶的合成,并且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等,儿童缺乏它会严重阻碍生长发育,孕妇缺乏它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等;微量元素碘能够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严重缺乏时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疾病的生成;等等。
微量元素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有时缺乏一种微量元素就有可能生成多种疾病,如缺乏微量元素锌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有可能导致生殖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受损等。
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概念。
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五种基本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和土。
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相生相克,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而这种元素的相互作用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金行与人体健康金行代表金属元素,象征着坚硬、锐利、刚直的特征。
金与人体中的肺脏相对应,而肺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掌管着呼吸和气机的流通。
因此,金行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金行的能量特征为收敛和下降,因此应保持呼吸顺畅、肺部健康是保持金行能量平衡的关键。
良好的呼吸习惯可以增强体内金行能量的流动,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
同时,金行也与皮肤有关,可通过保持皮肤的健康来促进金行能量的平衡。
2. 木行与人体健康木行代表木头植物,象征着生长、发展和蔓延的特征。
木与人体中的肝脏相对应,肝脏被认为是调节气血、储存血液、维持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
因此,木行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影响。
木行的能量特征为生发和伸展,因此良好的肝脏健康与木行能量的平衡密切相关。
保持规律作息、饮食健康、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有利于维持肝脏的健康状态,进而促进木行能量的均衡。
3. 水行与人体健康水行代表水流、潮汐等特征,象征着润泽、柔软和弹性。
水与人体中的肾脏相对应,肾脏被视为藏精纳气的器官,对人体的生育、生长和激素分泌等起着重要作用。
水行的能量特征为下降和寒凝,因此保持肾脏的健康与水行能量平衡密不可分。
良好的饮水习惯、适当的运动、减少肾脏负担的食物等,都有利于维持肾脏的健康状态,促进水行能量的顺畅。
4. 火行与人体健康火行代表火焰和热量,象征着热情、活力和光明。
火与人体中的心脏相对应,心脏是人体的主导器官,调节着血液的循环和鸣脉的搏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火行的能量特征为向上和炽热,与心脏的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心理健康、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都有助于提升心脏的健康水平,同时维持火行能量的平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1.碳(C):碳是有机分子的基本构成元素。
人体内大量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包含碳。
这些有机分子在能量转化和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2.氧(O):氧是呼吸和细胞代谢中必需的元素。
氧气进入肺部,通过呼吸,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然后分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支持细胞的能量和功能。
3.氮(N):氮是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键元素。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则在身体中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如构建和修复组织、运输分子和调节酶的活性。
4.钙(C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它不仅是骨骼和牙齿的构建单位,还参与神经传导、血液凝固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5.镁(Mg):镁是身体需要的重要矿物质之一、它参与骨骼、酶活性、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多种生物化学过程。
镁还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律和血压。
6.磷(P):磷是构成DNA、RNA和ATP(细胞能量的储存和传递分子)的关键成分。
磷还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酶催化反应。
7.钠(Na)和钾(K):这两个元素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神经传导的电解质。
钠和钾之间的浓度差异产生了细胞膜上的电位差,这对神经和肌肉活动至关重要。
8.铁(Fe):铁是血红蛋白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与氧结合并在体内运输。
铁还参与细胞呼吸和DNA合成等过程。
缺铁可导致贫血和能量不足。
9.锌(Zn):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免疫系统的调节、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10.硒(Se):硒是一种抗氧化剂,与多种酶一起,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它还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 引言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不仅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还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化学元素,包括其功能、摄入途径、生理作用以及相关疾病。
2. 钙(Ca)2.1 功能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之一,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它对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钙还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
2.2 摄入途径人体摄入钙主要通过饮食,包括奶制品、豆类、鱼类和绿叶蔬菜等。
此外,钙还可以通过钙补充剂进行补充。
2.3 生理作用钙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和牙齿蛀牙。
其次,钙参与神经传导过程,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钙还参与肌肉收缩,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最后,钙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
2.4 相关疾病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牙齿蛀牙等问题。
另外,钙过量摄入也可能引发高血钙症,导致肾脏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等。
3. 铁(Fe)3.1 功能铁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运输氧气和电子传递的过程。
此外,铁还参与细胞呼吸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3.2 摄入途径铁主要通过饮食摄入,包括肉类、禽类、鱼类、豆类和谷物等。
其中,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3 生理作用铁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它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此外,铁还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促进能量产生。
铁还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4 相关疾病铁缺乏会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头晕和心悸等症状。
另外,铁过量摄入也可能引发铁中毒,导致肝脏和心脏等器官受损。
4. 锌(Zn)4.1 功能锌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生殖健康非常重要。
4.2 摄入途径锌主要通过饮食摄入,包括肉类、海鲜、全谷类和坚果等。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如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电子白板和视频,并结合具体事例采用讨论的方法介绍人体的组成元素,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对人体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人体也是由物质组成的唯物主义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网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
四、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喜欢去超市么?你一定见过以下食品,屏幕展示强化食品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里的钙、锌、碘、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添加这些元素?可见元素与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出示课题。
活动一:自主阅读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色彩斑斓的世界已知元素有一百多种,人体有多少种化学元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阅读教材,标记重点。
教师巡回指导。
【屏幕投影】出示题目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后轮流抢答。
检验学习成果。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但是摄入过多过少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我们将进一步探究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二:活动与探究出示缺钙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病名、病因,引出钙元素。
1.钙引导自主阅读教材,获得钙元素的知识。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一、选择题10.( 2019年广西贺州, 10 题)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摄取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B.如果蛋白质摄人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C.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能量D.食盐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答案】 A【解析】人类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摄取维生素不足,会患营养缺乏症。
1.( 2019 年吉林, 1题)科学饮食,有益健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三餐应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地原则 ,尤其要注意晚上机体不需要动用能量,不仅正餐要少吃 , 还要坚决取消吃夜宵地习惯。
好吃就一直吃会造成人体营养过剩,造成身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
白开水中含有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不是没有营养。
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摄入过多的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
故选A。
5.(2019 年黑龙江绥化, 4 题)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饮食健康” 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加铁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C.用地沟油炸制油条D.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答案】 A【解析】甲醛和亚硝酸钠有毒性,地沟油对人体有害,酱油加铁的意义在于: 1. 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2. 预防缺铁性贫血 ,3. 改善酱油的味道 ,增加黑色素 4.减少厨房污染物 ,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补铁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1.( 2019 年黑龙江大庆, 1 题)化学物质正逐渐政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B.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C.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答案】 A 【解析】应该是不能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不能使用不在国家标准里面的添加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化学信息;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和药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辩证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一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结合已经学习的化学物质如水、溶液和营养素,促进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趋向完整和深入。
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元素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掌握常见元素的生理功能、摄入途径及缺乏症状。
2. 培养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必需元素:氧、碳、氢、氮、钙、磷、钾、钠、镁、氯、硫等。
2. 微量元素:铁、锌、铜、硒、碘、锰、钼、氟、铬、钴、镍等。
3.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理功能、摄入途径、缺乏症状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人体必需元素:介绍氧、碳、氢、氮、钙、磷、钾、钠、镁、氯、硫等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摄入途径及缺乏症状。
(2)微量元素:介绍铁、锌、铜、硒、碘、锰、钼、氟、铬、钴、镍等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摄入途径及缺乏症状。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讲解化学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缺乏或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疾病与化学元素缺乏的关系,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化学元素,预防疾病。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考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1. 常见元素:(1)氧:参与细胞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篇1摘要: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生命体,同时又是各种化学反应密切配合的体系。
人体与外界环境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类生存需要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无论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而Cd等无生物功能作用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只能有毒害作用。
关键词:微量元素;人体健康;地质环境;常量元素;必需元素;有毒元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是新兴的由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领域,它与化学、生物学、药学、环境科学、地学、食品营养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化学痕量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配位化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立,促使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现从地质与环境、环境与微量元素入手,侧重阐述几种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地质与环境人类是地球演化过程的产物,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与地质环境戚戚相关。
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
恩格斯指出:“地球表面和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直接导致有机体的渐次改变和他们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
”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生物演化的根本规律。
地壳演化不断为生命活动提供新的物质基础,而生命通过自然选择始终和地壳物质保持统一。
当今的生物群落和人类都是地球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地壳物质始终保持平衡。
地质背景不同会导致地质环境差异,例如:花岗岩区的风化物中富含KRbCLiBa;基性、中性岩区的纯土壤中都含有丰富的FeTiCuV的化合物;而超基性岩区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CrNiCoMg,且重金属离子与镁的含量成正比。
而不同地质环境所分布的生物群落又有不同,从而不难理解植物和动物群落的界限常常与一定的地质建造界限相吻合,不同的土壤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显然不同。
2环境与微量元素地质环境是通过物质作用于生命体的,这种将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活跃于大自然的各种化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