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80.66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教育漫话》是 17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洛克对于教育的见解和主张,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摘抄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摘抄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心得:这段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对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的获取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滋养。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同时,健康的精神状态也至关重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摘抄二:“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
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心得:洛克的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在幼年时期如同一张白纸,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和经历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印记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格外重视孩子早期的教育,为他们提供积极、正面、有益的环境和引导。
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一位耐心、智慧、有爱心的启蒙老师,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摘抄三:“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11.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2.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3. 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
4. 让孩子相信自己,别摧毁他们的梦想。
5. 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
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6.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会增添多少个医生、兽医、考古学家、律师、慈善家……7. 教师必须以高标准来要求每个孩子,并且要尽力推动他们到达那样的水准。
8. 如果我们把教育浅表化,并且因为学生努力了就给他们A和B,那我们其实就是在帮倒忙或者做绊脚石,这样做无法帮他们做好在现实世界获取成功的准备。
9.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随便拍背鼓励,就因为我们想让他感觉好受一些。
不应当得到的表扬只会让我们的学生遭遇更多的失败。
10. 高期望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
但是,你不能仅设定目标而不采取行动,只是说“努力进取吧〞。
11. 当呈现给学生们的是积极的鼓舞,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被鼓舞的状态时,他们就如同时刻面临一场挑战,他们就会愿意别离一搏。
12. 应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信任之桥。
13. 当人们还在努力工作时,也许他们尚未做到最好,如果你对他们表达了感谢和赞赏,他们就会受到一种鼓舞,今儿为了不辜负你的感谢而更加努力。
14. 相互尊重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互相支持关系的最正确方式之一。
15.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孩子们时常抱怨老师是天性使然。
他们一般会抱怨老师不喜欢他或者老师责备他了。
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想想老师为班级以及为他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
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保持积极状态,而不是把他们带入消极的泥潭。
16.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17. 教师应该提醒自己,你所希冀的并非来自孩子们的感谢,你追求的应该是孩子们的成就以及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
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
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漫话》是 17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著作。
这本书以漫谈的形式,围绕着绅士教育这个主题,阐述了洛克对于教育的诸多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良好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
他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绅士首先应该具备善良、勇敢、诚实、节制等品德。
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智慧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洛克主张让儿童学习有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
他认为,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儿童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拥有智慧。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有时候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礼仪对于绅士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洛克认为,良好的礼仪能够使人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体,赢得他人的好感。
他强调了礼貌、谦逊、尊重他人等品质的重要性。
这也让我反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足够注重礼仪的培养,是否能够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学问方面,洛克并不主张让儿童过早地学习过多的知识,而是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他认为,应该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避免过度的压力和负担。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方式和节奏。
洛克还非常重视体育教育。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他提倡让儿童进行充分的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教育方法上,洛克强调了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他认为,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好奇心的个体。
因此,教育者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教育名著,该书出版于1693 年,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摘抄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心得:这段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如今,孩子们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缺乏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时间,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摘抄二:“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
”心得:洛克再次强调了健康对于工作和幸福的基础性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为身体不好而失去了很多机会,甚至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的身体能够让他们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去探索世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摘抄三:“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心得:这让我反思了教育方法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制定了一大堆规则,希望他们能够遵守,但往往效果不佳。
因为规则太多,孩子记不住,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内化。
而培养良好的习惯则不同,一旦习惯养成,就会成为孩子自觉的行为,不需要时刻提醒和监督。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摘录一:导师的重大任务,在于塑造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心灵;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于将人世的真实情况逐渐地显示给学生,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于培养学生的活力、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勤奋不懈的品质。
虽然各种学问都需要学生学一点,但其目的只是给他打开大门,让他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形,了解一些情况,而不是让他长久停留在那里。
摘录二:孩子长大点以后,应该与他多谈谈,甚至征求他的意见。
越早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来看待,他就会越早地变成一个成人。
当孩子看到自己有了知识便能够谈论事情,当他能够参加大家的谈话,自己所讲的道理有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听从,并从中找到了乐趣和信任时,他就会开始看重知识了。
摘录三:缺乏教养的人有两种表现,要么是忸怩羞怯,要么是轻狂放肆。
要避免这两种情况,要恰如其分的遵守一个规则:既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要预防忸怩羞怯,就要让孩子多交朋友,尤其是多与地位较高的人交往。
要预防轻狂放肆,就要让他们养成不愿冒犯他人的习惯,并要有表现那种心理的最受欢迎、最令人愉悦的方式。
良好教养的唯一功用,就在于使那些与我们交往的人感到安逸舒畅。
摘录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能知道的东西全都交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是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
应该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走向与其相邻的、与其连贯的知识。
摘录五:现今这个时代,要使一个人年轻人避免染上邪恶而完全不让他知道邪恶的事儿,那是做不到的。
他被蒙蔽的时间越久,一旦走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越看不清外面的事物,就越容易成为自己与别人的牺牲品。
一个年轻绅士,应该在他的承受能力范围以内逐步走入社会,而且越早越好,一边能够得到可靠的、有能力的人的指导。
加入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去冒险,那么,让他不时地受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麻烦,只要不知损伤他得清白、健康和名誉,也不失为教他加倍小心的好方法。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诲头脑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名流教诲头脑,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奇迹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材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名流的体育。
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康健。
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康健的一系列题目,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旧难得的发起。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品要平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行喝,药物要用得少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行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快,脚风俗冷水,应与水打仗。
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固的,宁肯用絮绒,不行用羽绒。
将身材风俗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奇迹的一个关键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名流的种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行缺少的。
”因为洛克的名流教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变。
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听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听从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情谊来维系这种权势巨子。
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联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制太严,精力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劳,那样更糟糕。
而纵脱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样平常,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醒目巨大的人物。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教育漫话》是 17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所著的一本教育名著。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阐述了洛克对于教育的独特见解,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读书笔记摘抄1、“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洛克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追求知识和智慧,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身体健康的培养。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洛克强调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的经历和印象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要特别重视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3、“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洛克主张通过培养习惯来教育孩子,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规则的灌输。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按时作息、认真学习、尊重他人等,这些习惯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帮助他们成为有教养、有道德的人。
4、“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
”洛克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应该如何行为处事,这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
在书里,洛克谈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观点,有些和咱们现在的想法还挺不一样的。
比如说,他觉得孩子的身体要先锻炼好,才能更好地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学校组织了一场运动会。
我呢,因为从小身体就比较弱,体育成绩一直不太好,所以对于运动会这种事儿,我向来都是在旁边当观众的。
可那次,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我居然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
当时报名的时候,心里还挺忐忑的,怕自己跳不好丢人。
回到家跟我爸妈说,他们倒是挺支持我,说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那可真是“魔鬼训练”啊!每天放学回家,我就拿着那根跳绳,在院子里不停地跳。
一开始,我跳不了几个就气喘吁吁的,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而且还老是被跳绳绊住,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我记得有一次,跳着跳着,突然被绳子绊倒了,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膝盖直接磕在了地上,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坐在地上,看着那根跳绳,心里别提多委屈了,真想放弃算了。
可这时候,我妈走过来,把我扶起来,帮我拍拍身上的土,说:“孩子,这点困难就把你打倒啦?多练练,肯定能行的!”我咬咬牙,又继续跳了起来。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跳得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
终于到了运动会那天,我心里特别紧张,手心里全是汗。
比赛开始了,我深吸一口气,飞快地跳了起来。
耳边只听到跳绳呼呼的声音和同学们的加油声。
我也不知道自己跳了多少个,只知道一直不停地跳。
等比赛结束,我累得瘫倒在地上。
没想到,最后成绩出来,我居然得了第三名!当我拿着奖状回到家,那种自豪和喜悦的心情,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就像洛克说的,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洛克还强调了习惯的养成。
他说,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弟的事儿。
我表弟小时候特别调皮,不爱收拾东西。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五篇_《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漫话》一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表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漫话》读后感1《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所著。
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
读起来像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语,深入浅出,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
这本书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首先提及体育即健康教育。
开篇洛克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讲述。
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
洛克先生给出的方法有: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
这些方法也简单易行。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道德品质。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
当然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
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
众所周知,孩子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爱模仿别人。
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说教的力量要大。
那孩子不慎犯了错怎么办?洛克指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
《教育漫话》念书笔录 ( 优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漫话》念书笔录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诲脑筋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论述了他的绅士教诲脑筋, 即怎样才能培育出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华的绅士或许有开辟精神的奇观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第一,在身材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育强健的体魄放在所有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的确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康健。
书中,洛克还详尽论述了保养和锻炼小孩康健的一系列题目,提出了很多到现在依旧难得的倡始。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利于健康; 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 食品要平;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以喝,药物要用得少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以过暖过紧,特别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民俗冷水,应与水打仗。
孩子的卧床,应当是坚固的,宁可用絮绒,不可以用羽绒。
将身材民俗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奇观的一个重点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能够集中为一句话:“要忍受劳累,不要养尊处优。
”这些思想即详细建议对我们当今的初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道德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以缺乏的。
”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诲除了体育外,可概括为“道德、智慧、修养、学识”,而前三项都与德育相关,我也认为,精神质量的培育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的事。
所以,管教小孩,要从极小开始。
你要想孩子大后遵从你,第一要他在小孩遵从你。
跟着孩子的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色,用和情来系种巨子。
洛克小孩的德育也提出了好多详细意,如榜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教育、合等。
其余,我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向:小孩被管制太,精力沮唐,失掉活力和勤,那更糟糕。
而脱的青年,常生活虎一平时,精神 ; 一但上了道,常常能够成一些醒目巨大的人物。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感触颇多的书。
洛克在书中谈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观点,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对于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视。
他说:“习惯一旦养成,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侄子的一件事儿。
我小侄子刚上小学那会儿,特别不爱收拾书包。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书本、文具撒得满屋子都是。
他爸妈一开始也没太在意,觉得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可没想到,这事儿变得越来越糟糕。
有一次,第二天就要考试了,晚上他准备复习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数学课本。
一家人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最后才在沙发缝里发现了那本可怜的书,已经被压得皱皱巴巴的了。
结果可想而知,小侄子那天晚上复习得一塌糊涂,第二天考试考得也不怎么样。
从那以后,他爸妈决定要好好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他们先是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书包,还有各种整理文具的小盒子,试图引起他的兴趣。
然后每天放学回家,都陪着他一起收拾书包,把书本按照科目分类放好,铅笔削好,橡皮摆整齐。
一开始,小侄子可不情愿了,总是嘟嘟囔囔地说:“哎呀,烦死了,我不想收拾。
”但是他爸妈没有放弃,还是耐心地陪着他,一点点地引导他。
慢慢地,小侄子开始不再那么抗拒收拾书包了。
有一天,他居然主动把书包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得意地跑到他爸妈面前说:“看,我收拾得好不好?”他爸妈当然是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
从那以后,收拾书包这件事儿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个难题了。
通过这件事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就像洛克说的,如果小侄子从小就能养成收拾书包的好习惯,就不会出现找不到课本、考试没考好这样的糟糕情况了。
洛克还强调了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妹学画画的经历。
表妹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家里的墙上、本子上到处都是她的“杰作”。
她爸妈看到她这么喜欢画画,就给她报了个画画班。
可是去了那个画画班之后,表妹却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 心得体会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9528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Reading notes on Education
实用文本 | PRACTICAL TEMPLATE
读书心得
第 2 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话》中,洛
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
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
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健康之精
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这正应了现
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
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
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
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
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
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
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这
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简介: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
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
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内容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请放心使用。
实用文本 | PRACTICAL TEMPLATE
读书心得
第 3 页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
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
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
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
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
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
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
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
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同时,洛克还
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
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
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
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
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
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
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
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
实用文本 | PRACTICAL TEMPLATE
读书心得
第 4 页
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
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
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
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
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
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
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
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
施。
总之,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
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
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