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施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第一篇: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重点:1、掌握配方施肥的概念。
2、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及依据。
3、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难点:1、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2、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内容: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配方施肥的含义配方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条件下,产前提出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技术流程:测量———配方———施肥实质:根据植物需肥特点和土壤肥力情况,作出合理的营养补充,以足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调配土壤养分平衡三、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为了维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取走”的矿质养分以肥料的形式归还土壤,使土壤养分保持平衡。
2、最小养分律土壤中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再多,植物也不能获得高产。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施肥量与植物产量呈正比,但随着施肥量的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因而,并不是施肥量越大,产量和效益越高。
4、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取决于全部生活因素的适当配合和综合作用。
如果其中一个因素供应不足,过量或其他因素不协调,就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如土壤、气象、水文及农业技术条件等因素。
四、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1、植物营养特性①植物营养临界期②植物营养最大效用期***真叶2、肥料利用率3、其他因素: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条件五、课后总结六、作业1、简述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2、试述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
NP2O5K2O现蕾开花成熟第二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农业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经过全国各地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增产提质、节肥增收的技术措施。
幼儿园肥料制作教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方,其中生态教育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肥料制作活动,能够带领孩子们了解生态系统、学习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孩子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有机肥料的概念和种类。
2.了解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学习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4.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有机肥料的种类。
讲解天然有机肥料和制造有机肥料的方法。
2.有机肥料的功效。
介绍有机肥料对根、茎、叶和花果的作用。
3.制作有机肥料的步骤。
学习利用自然资源制作有机肥料,了解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以幼儿园自制的垃圾肥为例,向孩子们介绍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如腐烂果皮、菜叶、草木和废旧纸张等,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孩子亲身体验有机肥料制作的方法。
2.引导孩子们观察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实践中学会吸收养分,掌握植物生长的规律。
3.在肥料制作过程中, 引导孩子们发现困惑并寻找答案,如为什么要搅拌有机肥料成分,或者有机肥料不足可用什么来补充等。
4.结合幼儿园周边环境,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生态环境,了解附近的植物品种,以及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考察孩子们有机肥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
例如,有机肥料的作用、种类、制作过程和原料来源等。
2.通过观察孩子制作的垃圾肥植物成长情况,了解孩子们对肥料制作的运用能力和植物生长规律的掌握情况。
3.考察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表现,如是否拾捡垃圾并且分开分类处理。
六、延伸活动1.参观生态农场,了解现代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范围。
2.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分析有机肥料对不同植物生长的影响。
3.带领孩子们在幼儿园内进行环保倡导宣传,关注垃圾分类、减少塑料垃圾污染等问题。
七、教学心得通过有机肥料制作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园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能了解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过程,促进幼儿园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自制植物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需要的营养。
2.学会制作自制植物肥料。
3.培养幼儿养成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1.对植物肥料的介绍。
2.自制植物肥料制作实验。
3.观察和记录植物肥料效果。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自制植物肥料。
请宝贝们想一想,植物需要什么才能健康成长?2.基础知识在幼儿园的课堂中,我们曾经学过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光、空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下,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营养对于植物而言就像水分对于人类而言一样重要。
营养有哪些呢?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片和文字向孩子们介绍以下5种营养素:氮、磷、钾、钙、镁。
3.自制肥料实验教师带领孩子们制作自己的植物肥料。
需要的原材料有:果蔬残渣、蛋壳、炭粉、蜂蜜、水。
步骤如下:(1)将果蔬残渣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泥状。
(2)将搅拌好的果蔬渣倒入杯中。
(3)将蛋壳压碎后倒入杯中。
(4)加入适量的炭粉。
(5)注入适量的蜂蜜。
(6)挤入适量的水。
(7)用勺子搅拌均匀即可。
4.实验效果观察和记录教师将自制的植物肥料和商店购买的植物肥料进行对比使用,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向孩子们解释肥料作用原理。
并且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明显的生长差距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留下记录。
教学附加内容:1.讲解肥料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鼓励孩子们积极植树、绿化环境;3.培养幼儿的爱花护花、守护绿地的情感。
教学参考:Doris,酸性肥料、中性肥料、碱性肥料分别适用于何种植物。
ABC Science, [2021-07-28]4.课堂作业:到家里的花园或植物栽培区为自己的植物施以自制肥料,记录生长情形,撰写心得。
教学反思:幼儿园的学习教育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本次教案通过制作自制植物肥料,以及对肥料作用原理的讲解,让幼儿们感受植物生长中所需的营养。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们深刻体会植物肥料对植物的重要性。
最终将积极培养幼儿爱护植物、守护环境的情感。
幼儿制作肥料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制作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需要肥料来生长和保持健康。
2. 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制作肥料来回收利用废弃物。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废弃果皮、蔬菜残余物、咖啡渣等有机废弃物。
2. 幼儿园内的花园或种植盆。
3. 小铲子、小水壶、小桶等园艺工具。
4.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介绍肥料的作用和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察花园或种植盆中的植物,询问幼儿植物需要什么来生长和保持健康。
2.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肥料的作用,引导幼儿认识到植物需要适当的营养才能生长得更好。
主体活动:3. 解释幼儿园内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以用来制作肥料,带领幼儿一起收集废弃果皮、蔬菜残余物和咖啡渣等。
4. 在户外或室内的适当地方,设置制作肥料的工作台,为每个幼儿准备小铲子、小水壶和小桶等园艺工具。
5. 指导幼儿将废弃物放入小桶中,并使用小铲子将其搅拌均匀,加入少量水分,使废弃物湿润。
6. 鼓励幼儿观察废弃物的变化,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废弃物可以变成肥料。
总结活动:7. 让幼儿观察制作好的肥料,并带领他们将肥料撒在花园或种植盆中的植物周围。
8. 引导幼儿总结制作肥料的过程和肥料对植物的作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拓展活动:9. 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的肥料制作活动,与家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10. 在日常的园艺活动中,让幼儿参与植物的养护和肥料的施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制作肥料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听取幼儿对肥料制作过程和肥料作用的描述。
3. 观察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花卉市场,了解更多关于肥料的知识。
2. 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的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了解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差异。
3. 引导幼儿进行小实验,比较使用肥料和不使用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教案一、教案概述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评价,确定所需的肥料种类和使用量,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教案旨在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帮助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正确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运用测土配方施肥进行农作物生产。
三、教学内容1.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和作用;2.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3.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和技术。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1.教师简要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和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优势。
2.教师详细讲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
重点包括土壤理化性质的检测、土壤养分的测定和计算、合理施肥公式的制定等。
3.教师分步骤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操作技术,如土壤取样方法、土壤养分分析方法、养分推荐公式的使用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强实践能力。
4.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师进行小结,强调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问学生,考察其对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一个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问题,评估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师准备案例分析和实验指导;2.准备实验室和实验设备;3.班级提供土壤样品供学生操作。
七、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实际农田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践,并结合其他农艺管理措施,比较不同施肥方案的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八、教学反思教师回顾课堂教学,总结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动手制作肥料实验教案【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动手制作肥料实验教案】一、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自然科学教育一直是备受重视的一环。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建立基础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而动手实验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肥料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在动手制作中体验科学知识的魅力。
二、肥料实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肥料实验教学活动,幼儿应能够:1)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2)理解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3)掌握简单的动手制作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 教学准备1)准备所需材料:土壤、肥料、水杯、种子等;2)布置实验场地:选择宽敞明亮的教室角落或户外场地;3)整理相关教学资料:准备有关肥料和植物生长的图片、实物等。
3. 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向幼儿介绍肥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2)实验操作: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肥料,并在种植植物时添加肥料;3)观察记录: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记录生长状态;4)总结与共享: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4. 教学反思1)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教师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
三、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1.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精神动手制作肥料实验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精神,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操作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习肥料的种类和用途,还能够亲身体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记录能力通过肥料实验,幼儿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记录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来发现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逐步形成科学推理和分析的思维模式,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增加知识面和拓展思维肥料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理解肥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配方肥料实施方案一、前言。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我们制定了配方肥料实施方案,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肥料管理方案。
二、配方肥料的概念。
配方肥料是指根据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方将氮、磷、钾等养分混合制成的肥料。
配方肥料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比例合理、肥效稳定,能够满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形式。
三、配方肥料实施方案。
1. 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状况。
在施用配方肥料之前,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以便合理调整配方肥料的配比。
2. 根据作物需求确定配方比例。
根据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量,确定合理的配方比例。
一般来说,生长期短、生长迅速的农作物对氮的需求较大,而果蔬类作物对磷、钾的需求较大。
3. 合理施肥,科学施用。
在确定了配方比例之后,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生长状况,科学施用配方肥料。
一般来说,播种前施用底肥,生长期适时追肥,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养分的供应。
4. 监测肥效,调整配方。
在施用配方肥料后,需要定期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状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配方比例,确保作物养分供应的准确性和充分性。
四、配方肥料实施方案的优势。
1. 养分供应精准。
配方肥料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比例进行配比,能够精准地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避免了过量施肥或养分不足的情况。
2. 肥效稳定持久。
配方肥料的养分含量高、比例合理,能够保证肥效的稳定和持久,避免了传统肥料养分释放不均匀、肥效不稳定的问题。
3. 减少环境污染。
配方肥料的施用量精准,能够减少农田中的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对环境友好。
五、结语。
配方肥料实施方案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管理方案,能够精准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幼儿园自制植物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需要营养物质来生长,并且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肥料原料;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制作植物肥料的乐趣;3. 提高幼儿对植物爱护的意识,让他们明白爱护植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植物需要肥料来生长,并且掌握制作植物肥料的方法;2. 难点:让幼儿明白植物肥料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正确使用肥料来帮助植物生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腐烂的果皮、蔬菜残渣、鸡粪等;2. 准备教学用具:搅拌工具、容器等;3.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来让幼儿了解各种原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介绍植物需要营养物质,并且了解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展示和讲解所需的原料和工具,让幼儿了解所需的制作植物肥料的材料和步骤;3. 引导幼儿动手参与,制作植物肥料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讲解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4. 让幼儿亲自浇水施肥给教室内的盆栽植物,并且与他们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5. 整理教学环境和用具,引导幼儿分享制作植物肥料的乐趣并且总结活动。
五、教学反思1.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让幼儿了解植物需要肥料来生长,并且能够动手制作植物肥料;2. 在活动中,幼儿对植物的爱护意识提高,并且能够体验到制作植物肥料的乐趣;3. 在教学结束后,能够让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且加深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全程参与,多加强育人过程的引导和沟通;2. 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使之增加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3. 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引导幼儿进行分享和讨论,能够使整个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通过本次自制植物肥料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对植物的了解更加深入,动手制作植物肥料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对植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并且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配方施肥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学会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进行配方施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关注,树立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配方施肥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进行配方施肥。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进行配方施肥;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配方施肥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多种肥料混合施用,以实现最佳施肥效果的一种施肥方法。
(二)新课讲授1. 配方施肥的概念、原则和方法a. 概念:配方施肥是指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多种肥料混合施用,以实现最佳施肥效果的一种施肥方法。
b. 原则:因地制宜、科学施肥、合理施肥、经济施肥。
c. 方法:土壤测试、养分平衡、肥料配方、施肥技术。
2.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a. 介绍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特点。
b. 分析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差异。
3. 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进行配方施肥a. 分析土壤肥力对施肥的影响。
b. 根据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配方施肥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配方施肥实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配方施肥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在配方施肥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四、作业与思考1.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某作物制定一份配方施肥方案。
初中化学配制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 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 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2. 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3. 常见化肥样品。
4. 电脑及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化肥一、创设情境1. 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 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肥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习化肥的种类和作用1. 学生各自展示搜集到的常见化肥样品,介绍化肥的种类。
2. 教师总结化肥的种类,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3. 讨论化肥的作用,如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三、学习化肥的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1.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化肥的保存方法,如避光、防潮等。
2. 讨论化肥的施用注意事项,如适量施用、避免污染等。
四、学习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1. 学生观察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缺磷的小麦植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分析它们缺少的养分。
2. 教师讲解氮、磷、钾肥的特点和区分方法,如颜色、溶解性等。
第二课时:配制肥料一、复习化肥的种类和作用1. 学生回顾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教师提问:如何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二、学习配制肥料的方法1. 教师讲解配制肥料的基本原理,如比例、混合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配制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一、前言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施肥则是土壤肥力的调整过程。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民施肥水平,改善土壤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1、了解土壤施肥基本知识,掌握土壤类型分类及其性质特点;2、掌握测土方法、测土工具的使用;3、掌握施肥原则和方法;4、掌握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水平;三、培训内容1、土壤施肥基本知识1.1 土壤的分类及特点根据成土过程和成土因素,土壤可以分为石质土壤、粉质土壤、壤土壤三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土壤成分和理化性质,土壤可以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碱性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有其特点和适宜的作物,了解土壤的分类及特点对于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1.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掌握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技术。
2、测土方法2.1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土壤样品采集点,采集土壤样品。
教授合理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技巧,使学员掌握土壤样品采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2 样品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情况。
通过分析土壤样品,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
3、施肥原则和方法3.1 施肥原则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
教授施肥原则,包括按作物的需要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施肥、科学施用各种肥料等。
3.2 施肥方法授予施肥的各种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施肥、叶面喷施等,指导农民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
4、施肥技术4.1 氮、磷、钾肥的施用技术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了解氮、磷、钾肥的性质和施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用氮、磷、钾肥。
4.2 有机肥的施用技术有机肥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了解有机肥的使用原则和方法,指导农民合理施用有机肥。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四、配方(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复习:(2・3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配方施肥的含义和依据,以及配方施肥的考虑分析因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配方施肥的含义和需考虑分析因素。
一、含义:学生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介绍并对概念点评。
①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成果如: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施肥技术等方面②以有机肥为前提,考虑营养元素适用量和比例③包括二方面内容:即3、配方:b、施肥:二、因素:1、植物营养特性厂—一二特别强调“肥料利用率”因素,2、肥料利用率亠]为推导公式做准备!3、其他因素J ------------------------------ 丿引入:那么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配方施肥呢?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学生吞书后回答: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4分钟)学生回答:有地力分区(级)配方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等。
书中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养分平衡法即平衡施肥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养分量’按剩余的差数予以施肥补充。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要求出肥料施用量,除了与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所供养分量,还与肥料的哪些因素有关?(4-5分钟)学生回答:还与肥料利用率、肥卑养分含量有关。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沁「如巣学生未能答出勿或未能答扁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呛Ji叙老师昭扁以引知性量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先在纸上写一下,然后举手告诉大家!(5-6分钟)学生回答: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1 _ 土壤所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血严1、作物需肥量:(5-6分钟)作物目标产量需肥料=目标产量X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例一:计划667m:水稻户600kg 稻Q师指出公式中1、2、3是参数订、据资料可求得,那么根据4(即肥料中养分含量),可求出x (即肥料施谷,请同学们查表(7-6)计算:每667『水稻需N、P、K各多少kg?9 9水稻需氮量= 600X -J—= 13. 2(kg)肥料施用量“水稻需磷量=600X 7. 5 (kg)水稻需钾量= 600X F「= 19・86(kg-)注意:N、P、K分别是指N 、P2O5、K2OJ2、土壤供肥量:(1-2分钟)看书后回答:土壤供肥量通常用什么方法确定?学生回答:用不施肥(空白区)产量确定例二:现以氮肥用量的计算来说明养分平衡法:某菜农讣划番茄产量每667m25000kg,不施氮区(空口区)每667m‘番茄产量为1000kg,问该菜农实现讣划产量每667m‘应施多少尿素(含N46%,利用率35%)(5~6分钟)解:(1)由表(7—6):每形成100kg番茄需携出纯氮(\)0.45kg,由此可知作物目标产量需N量= 5000X0.45/100 = 22. 5 (kg)(2)计算土壤供N 量= 1000 X 0. 45=4. 5 (kg)(3)根据公式肥料施用: 日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 土壤所供养分量聿肥料利用率(%)X肥料养分含量(%)每667n?应施尿素二-二;-:斜二1H.8 Ckg)例三:某菜农共有番茄地10亩,计划产量每亩5000kg,不施氮区(空白区)每亩番茄产量为1000kg,计划每亩用土粪2000kg作基肥(含N0. 5%,利用率20%), 问该菜农实现讣划产量共应施多少尿素(含N46%,利用率3概)(8-10分钟)分析:本例题较例题二多了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番茄地的面积不再是一亩, 而是10亩;另一个条件,增加了“基肥”。
测土配方技术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教育学生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二、教学重点: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三、教学过程:测土配方施肥是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上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肥用有机肥料的基础,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一个核心环节、九项重点内容.1、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议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系等基石参数; 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地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配方施肥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掌握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配方施肥的概念和原理。
2. 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和方法。
2. 不同作物施肥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
3. 土壤样品、植株样品、水样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配方施肥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配方施肥与传统施肥方法的区别。
二、讲授新课1. 配方施肥的概念和原理- 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 配方施肥的原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作物所需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 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1. 采集土壤样品: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要求,采集土壤样品。
2. 分析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等指标。
3. 植株、水样品分析:根据需要,分析植株、水样品中的养分含量。
4. 布置田间肥料效应小区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
5. 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6. 制定施肥方案: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 教师讲解不同作物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配方施肥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回顾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配方施肥技术?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配方施肥技术的优势。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配方施肥的典型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中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配方施肥技术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
四、配方(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复习:(2-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配方施肥的含义和依据,以及配方施肥的考虑分析因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配方施肥的含义和需考虑分析因素。
一、含义:学生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介绍并对概念点评。
①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成果
如: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施肥技术等方面
②以有机肥为前提,考虑营养元素适用量和比例
③包括二方面内容:
即a 、配方: b 、施肥: 二、因素:1、植物营养特性 2、肥料利用率 3、其他因素
引入:那么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配方施肥呢?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学生看书后回答: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4分钟)
学生回答: 有地力分区(级)配方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等。
书中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养分平衡法
即平衡施肥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养分量,按剩余的差数予以施肥补充。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要求出肥料施用量,除了与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所供养分量,还与肥料的哪些因素有关?(4-5分钟)
学生回答:还与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有关。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所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同学们请想一下,这四个量与肥料施用量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先在纸上写一下,然后举手告诉大家!(5-6分钟)
学生回答:
1、作物需肥量:(5-6分钟) 作物目标产量需肥料=目标产量×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例一:计划667m 2
水稻户600kg 稻
谷,请同学们查表(7—6)计算:每667m 2
水稻需N 、P 、K 各多少kg ?
教师指出公式中1、2、3是参数根
据资料可求得,那么根据4(即肥料中养分含量),可求出x (即肥料施用量)
特别强调“肥料利用率”因素,
为推导公式做准备!
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或未能答全,老师应当加以引导。
2、土壤供肥量:(1-2分钟)
看书后回答:土壤供肥量通常用什么方法确定?
学生回答:用不施肥(空白区)产量确定
例二:现以氮肥用量的计算来说明养分平衡法:某菜农计划番茄产量每667m 25000kg ,不施氮区(空白区)每667m 2番茄产量为1000kg ,问该菜农实现计划产量每667m 2应施多少尿素(含N46%,利用率35%)(5-6分钟)
解:(1)由表(7—6):每形成100kg 番茄需携出纯氮(N )0.45kg ,由此可知作物目标产量需N 量=5000×0.45/100=22.5(kg )
(2)计算土壤供N 量=1000×0.45=4.5(kg) (3)根据公式
例三:某菜农共有番茄地10亩,计划产量每亩5000kg ,不施氮区(空白区)每亩番茄产量为1000kg ,计划每亩用土粪2000kg 作基肥(含N0.5%,利用率20%),问该菜农实现计划产量共应施多少尿素(含N46%,利用率35%)(8-10分钟)
分析:本例题较例题二多了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番茄地的面积不再是一亩,而是10亩;另一个条件,增加了“基肥”。
教师提问:如何在公式中处理“10亩”和由“基肥”提供的N 素营养,请同学们想一下,根据已有的公式写出“完善”公式。
然后请我们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此题的解答。
我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进行解答!
基本的解题步骤如下: 解:前面两步和例题二类似
实际计算过程中常用此法!
注意:N 、P 、K 分别是指N 、P2O5、K2O
(1)由表(7—6):每形成100kg 番茄需携出纯氮(N )0.45kg ,由此可知作物目标产量需N 量=5000×0.45/100=22.5(kg ) (2)计算土壤供N 量=1000×0.45/100=4.5(kg) (3)土粪提供的N 肥=2000×0.5%×20%=2(kg ) (4)根据公式
小结:(3分钟)
推 导
作业: (3-4分钟)
1、计划667m 2
产马铃薯3000kg ,计算需N 、P 2O 5、K 2O
的量?
2、某农户冬小麦计划产量450千克/亩,土壤不施肥
产量200千克/亩,基肥中准备施用中等质量有机肥2500千克/亩(养分利用率30%,氮含量0.2%,磷含量0.15%,钾含量0.15%),硝酸磷肥40千克/亩(氮含量25%,利用率50%;磷含量13%,利用率25%),问追肥中还需施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多少千克/亩? 3、实践: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如何利用养分平衡法指导施肥?
此公式较书上公式完善,比较通用!
根据学生所
做的情况,推导出下面的公式!
通用公式:基本适合任何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