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5)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7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填空题]*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单选题]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正确答案)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2、立即寻址是指()o [单选题I*A.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B.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正确答案)C.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3、直接寻址是指()o [单选题]*A.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正确答案)B.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C.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4、间接寻址是指()o [单选题]*A.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B.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C.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D.指令中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15、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o [单选题]*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正确答案)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6、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o [单选题]*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偏移量)(正确答案)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7、定点数补码加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符号位();二是相加后最高位上的进位要舍去。
[单选题]*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B.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1正确答案)C.要舍去D.表示溢出8、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数短,后者阶码短、尾数长,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o [单选题]*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正确答案)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9、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单选题]*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正确答案)10、在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第五章指令系统5.1 指令系统概述及指令格式随堂测验1、下列关于指令(机器指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B、是程序员操作计算机硬件的接口C、是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原理的载体D、是指挥计算机指令特定操作的命令2、下列关于指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的操作码定义了指令的功能B、指令的地址码字段是不可缺少的C、单地址指令只能处理一个数据D、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可以表示一个地址,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据3、下列关于指令格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对采用定长操作码的计算机而言,若需要支持65条指令,则其操作码字段最少需要7位B、若指令中每个地址字段位均为4位,则对RR型指令而言,可以使用16个寄存器C、指令字长确定的情况下,指令的地址字段越多,则其位数就越少D、计算机硬件是影响指令格式设计的因素之一5.2 寻址方式及指令寻址随堂测验1、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执行的效果是将将指令地址送入()(单选)A、程序计数器PCB、地址寄存器MARC、数据缓冲寄存器MDRD、偏移地址累加器2、下列关于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包括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的寻址方式B、形成指令和数据所在虚拟存储器地址的方法C、形成指令和数据所在主存地址的方法D、形成指令和数据在Cache地址的方法3、下列关于指令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的有效地址通过指令中形式地址字段给出B、程序中有条件和无条件转移采用的就是跳跃寻址C、指令的不同寻址方式需要通过寻址方式特征位来标识D、顺序结构中CPU依次访问不同指令采用的就是顺序寻址4、某计算机字长64位,采用单字长指令,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字长为64位B、指令字长为16位C、顺序寻址时,PC <- (PC) + 1D、顺序寻址时,PC <- (PC) + 85.3 操作数寻址方式随堂测验1、在数据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寻址方式是( ) ( 单选)A、寄存器寻址B、立即数寻址C、直接寻址D、间接寻址2、若指令的形式地址中给出的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该指令采用的寻址方式是( ) ( 单选)A、直接寻址B、立即数寻址C、寄存器寻址D、变址寻址3、假定计算机字长64位,采用单字长指令, 某指令采用间接寻址,则取操作数至少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为( ) (单选)A、1B、2C、3D、44、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所提供的相对地址是( ) (单选)A、本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B、本条指令的下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C、本条指令的上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D、本指令操作数的直接有效地址5、下列关于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直接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数据的寻址范围B、间接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数据的寻址范围C、立即数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立即数的大小D、寄存器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立即数的大小5.4 指令格式设计随堂测验1、采用将操作码字段扩展到没有使用的地址码字段的指令格式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单选)A、减少指令长度B、充分利用地址字段,提高指令效率C、保持指令长度不变,增加指令数量。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关注薇公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一、计算机的分类
1电子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2电子数字计算机
(1)概述
电子数字计算机是用数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其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2)分类
①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是针对某一任务设计的计算机。
②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分类及区别如图1-1所示。
图1-1多核机、单片机、PC机、服务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之间的区别
3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区别
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①电子管计算机
②晶体管计算机
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⑤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描述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2计算机性能指标
三、计算机的硬件
1硬件组成要素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表示为如图1-2所示。
图1-2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结构
2运算器
运算器示意图如图1-3所示。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因此通常称为ALU(算术逻辑运算部件),其运算方式为二进制。
图1-3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第5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上一章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计算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平台系统,知道了在模式开关的控制下有两种不同的工作平台。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所有课程设计都将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完满的得到实施。
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述。
例如,一个简单的设计可能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就够了。
但一个复杂的设计可能要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来描述,而其中的每一个功能模块可能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也可能用原理图来描述,这样的描述方式就是混合输入的设计方法。
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原理图输入方式最适合课程设计的实施。
以此为基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5-1所示。
课程设计共分三个阶段:1、设计初始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按照《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课程设计报告书中完成方案设计并画出逻辑线路图。
2、编程设计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将以PC机为平台,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编程软件系统在PC机上生成所画出的逻辑线路,这就是所谓的原理图输入方式。
在逻辑线路的生成过程中,可调用元件库提供的元件(例算术逻辑部件、多路开关、寄存器、译码器、逻辑门等),也可以自定义元件。
这与常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相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设计的灵活性,满足了学生的灵活设计思路,是对设计能力的最好体现。
当原理图输入完毕后,编程软件系统可对原理图文件进行编译、优化、适配,将错误消灭在设计阶段。
最后生成对isp LSI的编程文件。
3、isp LSI编程和测试阶段当一个设计完成且产生编程文件后,就可以对isp LSI进行编程。
对isp LSI的编程是由编程软件系统中的下载软件驱动的。
对ispLSI编程与测试阶段图5-1 课程设计步骤下载结束后,逻辑线路就固化在isp LSI1032E中,在模式开关的控制下选用不同的平台,利用提供的开关、指示灯、存储器等硬件资源对逻辑线路进行功能测试,若有错误,则通过审查、修改原理图文件、重新下载、重新测试直至成功为止。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指令系统测试1.在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哪种指令的执行时间最长?(单选)A。
RR型指令B。
RS型指令C。
SS型指令D。
程序控制类指令2.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什么?(单选)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3.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常需采用的寻址方式是什么?(单选)A。
立即数寻址B。
寄存器寻址C。
隐含寻址D。
直接寻址4.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单选)A。
为了实现软件的兼容和移植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
为程序设计者提供更多、更灵活、更强大的指令D。
丰富指令功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5.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存放在哪里?(单选)A。
通用寄存器B。
主存C。
数据缓冲寄存器MDRD。
指令寄存器6.指令采用跳跃寻址方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单选)A。
访问更大主存空间B。
实现程序的有条件、无条件转移C。
实现程序浮动D。
实现程序调用7.以下哪种寻址方式有利于缩短指令地址码长度?(单选)A。
寄存器寻址B。
隐含寻址C。
直接寻址D。
间接寻址8.假设某条指令的一个操作数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假定指令中给出的寄存器编号为8,8号寄存器的内容为1200H,地址1200H中的内容为12FCH,地址12FCH中的内容为3888H,地址3888H中的内容为88F9H,则该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什么?(单选)A。
1200HB。
12FCHC。
3888HD。
88F9H9.假设某条指令的一个操作数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假定指令中给出的寄存器编号为8,8号寄存器的内容为1200H,地址1200H中的内容为12FCH,地址12FCH中的内容为3888H,地址3888H中的内容为88F9H,则该操作数的值是什么?(单选)A。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 中:(1)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IR ); (2)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R )(3)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 DR )和( 通用寄存器 )。
2.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O Rl ,(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l 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O R1, (R2)的指令流程图及微操作信号序列如下:3.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2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解:LAD R3, (R0)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4.假设主脉冲源频率为10MHz ,要求产生5个等间隔的节拍脉冲,试画出时序产生器的逻辑图。
解:5.如果在一个CPU 周期中要产生3个节拍脉冲;T l =200ns ,T 2=400ns ,T 3=200ns ,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取节拍脉冲T l 、T 2、T 3的宽度为时钟周期或者是时钟周期的倍数即可。
所以取时钟源提供的时钟周期为200ns ,即,其频率为5MHz.;由于要输出3个节拍脉冲信号,而T 3的宽度为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一个节拍电位的时间是4个时钟周期,所以除了C 4外,还需要3个触发器——C l 、C 2、C 3;并令211C C T *=;321C C T *=;313C C T =,由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公用微指令,所以总微指令条数为80? (4-1)+1=241条微指令,每条微指令32位,所以控存容量为:241?32位 7.某ALU 器件是用模式控制码M S 3 S 2 S 1 C 来控制执行不同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