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管理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玻璃物品管理制度一、前言玻璃是一种易碎物品,需要经过细心管理和维护,才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规范玻璃物品的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制定并实施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玻璃制品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容器、玻璃器皿等。
三、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玻璃物品的管理工作,确定玻璃物品管理的职责、义务和工作要求,并定期检查、督促、考核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 不同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明确岗位责任、权限、义务,保障玻璃物品管理工作的落实。
3. 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玻璃物品管理工作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四、玻璃物品的购置1. 购置玻璃物品应严格按照公司采购程序进行,在选择供应商时要严格审核其资质,确保产品合格。
2. 采购人员要对所购置的玻璃物品进行验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退货并通知供应商。
3. 所有购置的玻璃物品应及时登记备案,建立档案,明确库存量和使用情况。
五、玻璃物品的存储1. 玻璃物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不受阳光直射和避开机械碰撞的仓库内。
2. 存放玻璃物品时应按照规格、品种、数量等进行分类存放,标明名称和规格,并进行定期清点和检查。
3. 玻璃物品应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发生破损。
4. 定期清洁和维护存储区域,确保存储环境干净整洁。
六、玻璃物品的使用1.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摩擦造成破损。
2. 使用完毕的玻璃器皿应及时清洁和归位,不得暴晒或受潮。
3. 禁止将玻璃物品用于超出其承载能力的工作场景,以免发生意外。
4. 严禁私自更换玻璃物品的用途,如需更换应经过申请批准。
七、玻璃物品的维修与保养1. 玻璃物品出现损坏时,应及时检修,严禁继续使用损坏的玻璃制品。
2. 经修复维护后的玻璃物品应重新验收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3. 定期对玻璃器皿进行保养,如清洁、消毒等工作,确保器皿清洁卫生。
八、玻璃物品的报废与处理1. 玻璃物品达到使用年限或因质量问题无法继续使用时,应报废处理。
食品生产区域玻璃控制程序一.目的为了防止食品生产区内、仓库内玻璃及其他易碎玻璃物质在正常或非预期使用下发生破裂,对食品造成安全性危害,特制定对玻璃及其他易碎玻璃物质的管理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场所及仓库,而公司工作活动场所,办公室及实验室内的相关物品的控制不适用本规定。
三.职责1. 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相关程序及技术文件,以及文件的批准发布等工作;2. 生管部:对所有生产场所的玻璃制品的使用、维护、保管和监视负直接责任;相关岗位上的操作工,对这些物品的安全使用负直接责任。
3. 财务部:对所有产品及原料仓库的使用、维护、保管和监视负直接责任;相关岗位上的操作工,对这些物品的安全使用负直接责任。
4. 品控部:负责玻璃制品使用情况的监控,同时负责相关技术性支持文件的起草和拟定;品控部有权在出现玻璃制品使用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求停机整改,并确认整改完成后恢复正常生产。
四.玻璃制品的控制1.生产场所的建筑物的窗户上,允许采用玻璃制品;采用玻璃制品的窗玻璃应该加贴玻璃纸。
根据实际要求,部分生产设备上禁止使用玻璃制品的,应当按要求采用类似玻璃等透明装置或其他类玻璃的透明材料。
2. 原则上非生产场所必须的玻璃、其他易碎玻璃物品(如个人的玻璃制茶、个人照明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域。
生产区域内的操作员工不得佩戴眼镜,若因近视必须佩戴眼镜的,其镜片必须是采用树脂等坚固材料制成的,以防对人身和产品造成安全威胁;生产区域内的操作员工不得佩戴任何玻璃或类玻璃的饰品。
生产区域内必须使用的玻璃制品,如钟表(罩)、灯管灯,须在带入生产区域前在玻璃制品表面包装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或加固塑料套;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时检查,使用结束后及时撤离生产区域。
4. 原则上,在生产区域内,不得将照明灯直接安装在操作台或有裸露产品的生产线的正上方;对已安装的所有照明设施的固定装置应加以保护,以防其破损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
5.化验室、维修部等外围协助部门因工作需要携带玻璃器皿、灯管、用具(如试管、试验用玻璃瓶等),化验员、维修员在工作期间应保持玻璃器皿、用具的相对隔离和安全,使之不至于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并对带入和带出的数量进行清点,以免玻璃制品遗留在生产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1.0目的:
对本公司所有范围内的玻璃/硬胶、灯管等易碎品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及防止產品受到污染,玻璃光管需要安裝保護罩, 玻璃窗及其他玻璃表面需要貼上保護膜。
2.0内容:
2.1每天由行政部负责人检查各区域的所有玻璃、灯管灯罩及其它易碎品;
2.2所有的玻璃必须是完好无损,所有玻璃需贴好防护膜;
2.3所有灯管需安装灯罩,灯罩不能烂或脱落;
2.4地面及其他任何角落都不得有硬胶等易碎品;
2.5部门检查时发现,或生产中若有发现损坏应及时申报,需及时将周围三米内的产品进行隔离和
防护,检查有无混入玻璃碎片,如有碎片混入该批货需报废处理;
2.6破碎的玻璃和灯罩应立即更换;
2.7损坏的碎品先用扫把清扫,并用胶带将所有的碎品粘掉,以防止碎品伤到人及污染产品;
2.8所有的损坏的碎品应放入指定地点,不得与其他垃圾混放;
2.9碎品必须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回收不得随意丢弃;
2.10完成易碎品更换和清理工作后,行政部应及时通知责任部门负责人进行检讨,并杜绝类似事件
再次发生。
2.11做好<<易碎品更换记录>>表。
建筑玻璃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建筑玻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在建筑的外墙幕墙、窗户以及室内隔断等位置。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建筑玻璃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建筑玻璃的安全使用,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建筑玻璃安全管理规定,以规范建筑玻璃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
二、建筑玻璃设计要求1. 建筑玻璃的厚度、类型和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选择玻璃类型时,应考虑建筑的用途、位置以及可能遭受的风、雨、冲击等自然因素。
2. 玻璃的尺寸设计应合理,尽量避免使用大尺寸玻璃,并考虑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或安装防护条等。
3. 玻璃的安全边缘处理应符合相关要求,以减少边缘损坏和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三、建筑玻璃安装要求1. 建筑玻璃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或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2. 安装前,应对建筑外墙或室内墙体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墙体结构的稳定和承重能力满足玻璃的要求。
3. 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四、建筑玻璃维护要求1. 建筑玻璃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发现玻璃有裂纹、脱落或变形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维护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维修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建筑外墙玻璃维护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如有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确保行人和周围建筑设施的安全。
五、建筑玻璃使用要求1. 在建筑使用玻璃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不得将玻璃用于非正常用途或超负荷使用。
如在玻璃上进行钻孔或添加额外负荷,应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后方可进行。
2. 建筑内部使用大尺寸玻璃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行人的安全。
例如,应设置警示标识、拉起安全网或设置防护条等。
3. 需要破坏建筑玻璃时,应经过相应审批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玻璃品控制程序
为确保产品中不混入玻璃碎片,影响产品质量及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特制订玻璃品控制程序。
一、员工禁止将茶杯放在工作台上,防止茶水洒到产品上,造成产品表面有茶渍,影响产品的质量。
二、员工禁止将茶杯入在绣花机旁边,防止茶杯因抖动导致玻璃杯破碎,不慎将碎片混入产品中,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三、员工应将茶杯放在指定地点,集中放在,应与产品进行隔离,如有发生玻璃杯破碎情况应立即清理。
四、员工禁止将玻璃弹珠、水晶等带入工作区域,以防落入产品中,被小孩吞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玻璃品控制程序要求每个员工必须做到,车间主任负责监督。
本程序自制订之日起执行。
公司
年月日
首饰控制程序
为保证产品中不混有首饰等不必要的物件,特制订首饰控
制程序:
工厂员工不得戴耳环、项链、手链、戒子等饰品进入工厂。
员工如有佩带首饰,请进入工厂自行脱下。
工厂管理人员对生产员工及自身进行有效监督。
此程序自制订之日起执行
台州黄岩圣展工艺品有限公司
2008-4-11。
验厂专用文件玻璃管理控制程序验厂专用文件:玻璃管理控制程序一、目的为了确保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玻璃制品的使用和管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防止玻璃破碎对产品造成污染和危害,特制定本玻璃管理控制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玻璃制品的区域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三、职责分工1、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玻璃制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生产设备上的玻璃部件,如防护玻璃、观察窗等,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2、仓库部门负责仓库内玻璃制品的储存和管理,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玻璃制品受损。
对进出库的玻璃制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完好。
3、品质管理部门制定玻璃制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玻璃制品进行定期抽检。
监督各部门对玻璃制品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对生产设备上的玻璃部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当玻璃部件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玻璃制品的分类和标识1、分类根据用途,将玻璃制品分为生产用玻璃、照明用玻璃、展示用玻璃等。
根据易碎程度,将玻璃制品分为易碎玻璃和坚固玻璃。
2、标识对所有玻璃制品进行清晰的标识,包括名称、用途、易碎程度等信息。
标识应采用不易脱落的标签或标记,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清晰识别。
五、玻璃制品的采购和验收1、采购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玻璃制品符合质量要求。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玻璃制品的质量标准、规格型号、包装要求等内容。
2、验收仓库部门在接收玻璃制品时,应按照采购合同和检验标准进行严格验收。
检查玻璃制品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裂纹等缺陷。
测量玻璃制品的尺寸、厚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对验收合格的玻璃制品,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的玻璃制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处理。
六、玻璃制品的储存和防护1、储存仓库内应设置专门的区域存放玻璃制品,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玻璃制品应放置在平稳、干燥的货架上,避免倾斜、挤压和碰撞。
一、总则为加强玻璃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玻璃行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企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
3.各部门、车间、班组及员工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严禁违章操作。
(2)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3.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4.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1)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6.安全记录与统计(1)建立安全生产记录,对事故、隐患等进行统计分析。
(2)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事故,按规定程序处理。
四、奖惩措施1.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个人和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玻璃行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各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1目的避免产品由于玻璃制品及硬塑料的损坏带来的产品安全隐患。
2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破损后可能污染食品的玻璃制品及硬塑料制品的清扫、更换、检查。
3术语3.1玻璃制品:系指玻璃窗、门、灯具、镜子等所有玻璃制品。
3.2硬塑料制品:系指塑料制成的灯检台面、窗、门、钟表、灯罩、温度计、仪表的所有塑料制品。
4职责本程序由生产部负责实施。
5具体内容和工作程序清扫消毒有可能污染到食品的玻璃塑料制品的清扫消毒必须在制品下方和周围没有食品的情况下进行。
清扫消毒过程中应避免强力冲撞被清扫、消毒的玻璃制品及塑料制品。
清扫、消毒完的玻璃及塑料制品应由专人负责检查无损后方可投入使用。
更换维修在玻璃、塑料制品损坏后,应填写记录表及维修通知单,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更换。
更换时确保制品下方和周围没有食品或做好了非常严密的防护措施。
如系灯管不亮而非爆裂等不至于造成产品安全隐患及不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情况可在下班后进行更换维修。
车间内玻璃、塑料制品出现爆裂,应迅速停止该区域的生产。
并隔离该区域所有的产品或半成品,并做废弃处理。
该生产区域由专门人员用专用工器具清理,清理完毕后工器具也做废弃处理。
该生产区域所有设备(工作台)要经过单独反复冲洗、洗刷、消毒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该生产区域所有员工的工作服单独打包后,做废弃处理。
全部处理工作完成后由主任和设备人员审核。
冷库内玻璃及硬塑料的破损需要检查原料或成品是否裸露在空间中,如果裸露做废弃处理,如果包装完好,对包装进行检查,在确认没有玻璃及硬塑料残渣后更换包装。
5.4检查设专人根据玻璃及透明硬塑料的编号每天进行检查是否完好并做记录。
上述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填写《玻璃及硬塑料检查更换记录表》。
6本文涉及表格《玻璃和透明塑料编号图》6.2《玻璃及硬塑料检查更换记录表》6.3 《玻璃及硬塑料风险评估台账》7.相关文件《卫生标准控制程序(SSOP)》。
玻璃品质管理制度大全一、品质管理体系1.1 品质管理目标本公司的品质管理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2 品质管理原则本公司的品质管理原则包括客户导向、持续改进、全员参与、过程导向、系统管理等,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1.3 组织结构本公司设立品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策略和目标,并对全公司进行品质管理培训和指导。
1.4 责任分工全公司各部门要明确品质管理的责任分工,全员参与品质管理,形成全员品质管理的氛围。
1.5 管理体系本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品质管理手册、品质管理程序文件、品质管理工作指引等,确保品质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品质管理流程2.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阶段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的采购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2.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定期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4 检测和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要求。
2.5 产品追溯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进行追溯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和处理。
2.6 不良品处理对不良品要及时处理和处理,确保不良品不流入市场,维护用户权益。
2.7 品质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品质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三、品质管理措施3.1 品质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品质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品质管理意识和能力。
3.2 品质管理评估建立品质管理评估机制,定期对品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3 品质管理审核定期组织品质管理审核,审查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确保品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4 品质管理奖惩建立品质管理奖惩制度,对品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品质管理工作不力的员工进行惩罚。
3.5 品质管理沟通建立品质管理沟通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玻璃、易碎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玻璃、易碎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采取一定的预防性维护和控制措施,以降低或避免该类物品对产品、生产环境造成的危害。
2、范围:适用于车间内及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内使用的或附属的玻璃、易碎塑料品、陶瓷制品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经营部对车间内的玻璃等易碎品的使用、维护、监管负直接责任;3.2、事务部负责对生产经营部相关监管活动的监督和验证。
4、玻璃、易碎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的防护与控制。
4.1玻璃物品的安装4.1.1流水线、大型设备上方禁止安装灯管等玻璃属性的物品。
如属必要,应将其高度适当提高以防碰撞、防护适当加强以保证安全。
4.1.2灯具的安装离工作台保持1.2-1.5米距离,特殊作业区域为避免工作时发生碰撞也可调高灯管高度。
4.1.3车间内原则上要最少程度的使用玻璃制品或带有玻璃附件的制品,无法避免时应对其表面粘贴防爆膜,或安装防爆灯罩,同时对其实施编号,定期检查并记录。
4.2车间内无法编号的瓷砖、周转筐、托盘等也要定期检查并记录。
4.3化验取样时必须带入生产区域的玻璃器皿,必须装入安全的容器内方准进入。
4.4在使用有机玻璃的位置,生产经营部应每月检查其自然老化情况,以防止爆裂;发现有老化迹象时应及时予以更换。
5、紧急情况处理:5.1生产区域窗户玻璃、灯管、仪表表面、钟表盘面等发生破碎时,生产区域应立即停止生产,并以破碎点为中心,将半径3米内(如属破碎物较大、跌碎时,控制面积应适度加大)的产品予以隔离,周边物品在经过检查、确认无污染时方可转移,否则应立即扩大控制范围;待周边物品转移后将受污染的产品再行转移并做废弃处理,在转移时要使用的托盘、叉车等加以垫附等防护措施,以防发生交叉污染。
废弃后,其所使用的盛具必须单独清理、清洗、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行使用。
该盛具的清理禁止使用清洗池以防碎片深沉;盛具的清理必须移出车间外后再行清理。
现场的清理:现场处理人员保持为3人,其中两人负责污染区内清理,另1人负责污染区外接应。
一、目的
为了保证本厂生产的产品不含有玻璃及其破碎物,不会对产品和顾客构成潜在的危害,避免顾客购买及使用本厂生产的产品不受到意外伤害;同时,也为了保护本厂的职员在生产过程中不致出现意外事故,特制定本规则。
二、要求
1、生产过程中,不可使用带玻璃的辅具、玻璃工具、带玻璃的台面;
2、如果产生的产品确实需要玻璃性的辅件,需要对玻璃辅件进行严格的控
制,包括辅件的收发记录,辅件的检验,确保辅件的完整性;
3、员工的水杯,统一放在饮水处,不得带入生产区域;
4、玻璃窗户要安装牢固;并且对车间内所有的窗户、隔断、灯具、钟表等
部位的玻璃和透明硬质塑料进行登记,每天检查并记录;
5、严禁员工携带与工作无的玻璃物品到生产场所使用,如化装镜、平面镜
等;
6、现场维修(包括更换灯管、玻璃、零件等零星维修)时,应先将现场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工器具彻底清理后再进行,维修完毕彻底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后再进行生产。
三、如果发生玻璃破碎情况的处理
当生产区域遇到玻璃意外破碎,,必须上报车间,由车间管理主任或组长要及时停工,车间主任或质量主管根据情况将周围(范围由车间主任根据情况确定)的产品/半成品/原料进行隔离,及时清理破碎的玻璃,清理干净现场,将现场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认真的检验,确保每件物品不带有破碎的玻璃;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及备检查和追溯。
四、附记录表格
1、窗户、灯具等每日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