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88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及框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基本问题: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与汇率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1、GDP概念: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2、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注意:1、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2、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所以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4、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库存看作是存货投资。
5、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6、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4、GDP的衡量国民经济恒等式: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增值法:又称部门法。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计算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产出的价值—购买中间产品的价值(2)收入法:收入法又称供给法,也是产品要素支付法即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 分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GDP=C+I+G+(X-M)(4)重点了解支出法中各项的概念与含括。
5、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GDP的折算指数=某年的名义GDP/某年的实际GDP6、其他经济指标:GNP、NNP、NI、PI、DPI,需要了解其概念,相关关系及计算7、GDP的缺陷:非市场活动无法得到反映;地下经济计入与不计入;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经济的总体情况,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核心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其中,生产法是以产出角度计算GDP,支出法是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个部分的支出角度计算GDP,收入法是以工资、利润、租金和税收等收入角度计算GDP。
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GDP数据应该是一致的。
二、国内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其中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包括在境外工作的居民)在广义经济活动中创造的收入总和。
GNP包括在境内和境外的经济活动,因此,它比GDP更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总量。
GNP的计算方法与GDP类似,也可以通过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衡量。
三、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的速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其中一时期的人口减去前一时期的人口,然后除以前一时期的人口,最后乘以100%。
人口增长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一定期间内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速度。
通货膨胀率通常通过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
CPI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而PPI主要衡量生产品价格的变动。
通货膨胀率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都可能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五、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通常通过调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去计算。
失业率是衡量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高失业率意味着经济运行不佳,低失业率则意味着就业机会较多。
第1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了解经济的增长速度、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关键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决策。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出总值的指标。
它包括国内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几个方面的数据。
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潜力,是判断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劳动力市场指标劳动力市场指标包括就业率和失业率。
就业率指的是劳动力参与就业的比例,反映了一定经济区域就业状况的衡量指标。
失业率则是衡量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反映了一定经济区域失业状况的衡量指标。
三、通货膨胀指标通货膨胀指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
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的变化对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重要影响,政府和央行需要通过调控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四、贸易指标贸易指标包括出口、进口和贸易平衡等指标。
出口和进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贸易水平。
贸易平衡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反映了国际收支状况。
五、投资指标投资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股票和债券市场等。
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活动的指标,可以反映经济的投资和建设状况。
股票和债券市场反映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情况,也是衡量经济风险和投资机会的指标。
以上是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的几个方面。
这些指标相互影响,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
政府、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决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指标的准确性和局限性,避免片面理解和评价经济状况。
宏观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所创造的总价值。
根据不同的能力和需求,GDP的衡量方法主要分为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产值法是通过计算产业内每个行业的产出来进行衡量,支出法则是根据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支出总和来计算,收入法是通过对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总收入进行统计。
2. 通胀率(Inflation Rate)通胀率是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为依据。
通胀率的计算方法是比较不同时间段内CPI的差异,如果CPI有显著增长,就意味着通胀率也相应增加。
通胀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对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运行都有较大影响。
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指标,它表示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比例。
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劳动力中的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进行统计。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对经济稳定性和社会团结度都有一定影响。
4.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总和,它通常以美元计价。
外汇储备主要用于维持外汇市场稳定、应对国际收支压力和支持货币汇率稳定等。
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对外贸易影响力。
5. 公共财政收支(Public Fiscal Balance)公共财政收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财政状况的指标,它表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额。
第9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的市场价值总和。
[单选题] *A.所有经济交易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正确答案)2. 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单选题] *A. 500和200亿美元(正确答案)B.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1500和2200亿美元3.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单选题]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正确答案)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4. 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单选题] *A.C+I(正确答案)B.C+I+GC.C+I+G+X-MD.C+I+G+M-X5. 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单选题] *A.C+I+G+XB. C+I+G+X-M(正确答案)C.C+I+G+MD. C+I+G+M-X6. 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
[单选题] *A.转移支付(正确答案)B.利息C.租金D.利润7. 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单选题] *A.购买公司债券B.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D.上述都不是(正确答案)8.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单选题] *A.属于消费支出(正确答案)B.属于政府支出C.属于投资支出D.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9. 如果A国200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该国2001年GDP平减指数为2,实际GDP比2000年增加了50%,那么2001年的名义GDP等于()。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是用来衡量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所在,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
1.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贡献。
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的衡量可以通过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上涨速度的指标,一般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或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内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情况,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3.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可以揭示经济体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对于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在其中一特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债务负担和通货膨胀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活动来推动经济增长。
5.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数量,包括外汇存款、外汇债券、黄金储备等。
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支付进口商品、偿还外债、维持汇率稳定等,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体现。
6.贸易顺差/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的价值,贸易逆差则相反。
贸易顺差/逆差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方式的介绍,实际上宏观经济领域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指标,如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投资水平等。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GDP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核算GDP的支出法支出法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一国经济按照产品和服务需求方面可以的分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家庭部门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一般用C来表示,可分为三种类型: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企业部门用于投资支出,一般用I来表示,主要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上的投资;政府部门是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的称为政府支出,例如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一般用G来表示;国外部门中出口算入GDP,而进口不算,用X来表示出口,M来表示进口,则X-M(NX)来表示国外部门。
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为GDP=C+I+G+NX三.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反映了经济体总体价格水平发生的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四.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商品及其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
CPI=现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基期价格下商品篮子的费用额*100%五.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的过程六.失业/失业率失业: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七.失业的类型,政府最关注的失业失业的类型有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工人和工作之间不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宏观经济学运行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的扩张而下降。
政府最关心的是周期性失业。
因为周期性失业一般发生在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标志着经济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