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
- 格式:doc
- 大小:50.08 KB
- 文档页数:4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题库一、判断题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就是指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答案:错误2、行政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得重要方式。
()答案:正确3、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
()答案:正确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答案:正确5、行政执法公示就是保障行政相对人与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重要措施。
()答案:正确6、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与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
()答案:正确7、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公开本机关得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
答案:正确8、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可以不用出示执法证件,只需向当事人与相关人员表明身份即可。
答案:错误9、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出具行政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
答案:正确10、国家规定统一着执法服装、佩戴执法标识得,执法时要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
()答案:正确11、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办理进度查询、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信息。
答案:正确12、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得除外。
答案:错误13、行政执法机关作出得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得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得除外。
李秀云与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行政征收或者征用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征收【审理法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4.15【案件字号】(2021)陕行终7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勇张慧颖张安品【审理法官】王勇张慧颖张安品【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李秀云;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当事人】李秀云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李秀云【当事人-公司】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李某某北京诚略律师事务所;孟士统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某某北京诚略律师事务所孟士统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某某孟士统【代理律所】北京诚略律师事务所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李秀云【被告】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权责关键词】行政征收合法违法证据不足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涉案项目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尚未被批准征收为国有。
XX村XX 户村民,目前绝大部分村民已签订安置协议,房屋被拆除。
原审判决查明其余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征收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批准。
本案中,李秀云的房屋所在土地为集体土地,长安区政府在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土地的情况下,作出被诉房屋征收决定,违反前述法律规定。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题库一、判断题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就是指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答案:错误2、行政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
()答案:正确3、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
()答案:正确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答案:正确5、行政执法公示就是保障行政相对人与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
()答案:正确6、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与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
()答案:正确7、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公开本机关的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
答案:正确8、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可以不用出示执法证件,只需向当事人与相关人员表明身份即可。
答案:错误9、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出具行政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
答案:正确10、国家规定统一着执法服装、佩戴执法标识的,执法时要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
()答案:正确11、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办理进度查询、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信息。
答案:正确12、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错误13、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题库一、判断题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指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答案:错误2、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
答案:正确3、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
答案:正确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答案:正确5、行政执法公示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
答案:正确6、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
答案:正确7、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公开本机关的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
答案:正确8、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可以不用出示执法证件,只需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表明身份即可。
答案:错误9、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出具行政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
答案:正确10、国家规定统一着执法服装、佩戴执法标识的,执法时要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
答案:正确11、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办理进度查询、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信息。
答案:正确12、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错误13、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征收与征用:法律规定与实践探讨引言:行政征收与征用是国家权力行使的一种形式,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正当权益,政府有时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土地、房屋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
本文将对行政征收与征用的法律规定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一、行政征收的法律规定1. 行政征收的概念与目的行政征收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依法对个人土地、房屋等财产进行收归国家所有的行为。
其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2. 行政征收的法律依据行政征收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土地管理法、房屋征收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行政征收的程序、权限、赔偿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保障了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行政征收的程序和权限行政征收的程序一般包括征收计划、公告、勘验评估、协商征收等。
征收的权限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通常是由地方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具有相应的权限。
二、行政征收的关键问题1. 征收的义务与权益平衡在行政征收过程中,政府具有征收义务,即为了公共利益保障而采取措施征收财产。
然而,征收的同时也涉及到被征收者的权益损失。
因此,如何平衡征收的义务与被征收者的权益成为关键问题。
在实践中,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合理的赔偿措施,确保被征收者的正当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征收程序的合法性和透明性由于行政征收涉及到被征收者的财产权益,其程序的合法性和透明性非常重要。
政府在征收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被征收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征收过程的公开和监督,确保程序的透明性。
3. 征收补偿标准的公正性征收补偿标准的公正性是保障被征收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当根据市场价格、财产价值以及被征收者的实际损失等因素,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保证被征收者的合法利益得到公正保障。
三、征用的法律规定与实践问题1. 征用的概念与目的征用是指政府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暂时占用或使用个人土地、房屋等财产的行为。
Chapter 71、行政征收的概念和特征:是行政主体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采取强制的方式向行政相对人无偿征集一定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他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基本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移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由国家负责分配和使用,从而保证国家财政开支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特征:1)法定性,行政征收权来自于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指向的是行政相对人的经济利益。
2)羁束性,行政征收不仅要有法定依据,而且要严格遵循羁束的原则,而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3)强制性,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征收行为,不仅不需要征求相对人的同意,而且可以凭借各种强制方式迫使行政相对人履行相关义务。
4)无偿性,是财产的单向流转,相对人不会得到任何补偿,这是由行政征收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一性质所决定的。
2、行政征收的种类:我国的行政征收体制主要由税收征收和各种社会费用征收组成。
(一)1)税收征收。
税收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从动态意义上讲,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税收功能: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反过来,税收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功能;其次,税收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再次,税收具有监督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功能。
4)税收征收的主体:根据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
5)税收征收的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委托代收。
(二)社会费用征收1)概念和特征:是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或者授予其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代价,社会费用征收也称为行政收费。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题库一、判断题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指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答案:错误2、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
()答案:正确3、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为重点。
()答案:正确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答案:正确5、行政执法公示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
()答案:正确6、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
()答案:正确7、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公开本机关的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
答案:正确8、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可以不用出示执法证件,只需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表明身份即可。
答案:错误9、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出具行政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工作。
答案:正确10、国家规定统一着执法服装、佩戴执法标识的,执法时要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
()答案:正确11、政务服务窗口要设置岗位信息公示牌,明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申请材料示范文本、办理进度查询、咨询服务、投诉举报等信息。
答案:正确12、行政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错误13、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要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 个工作日内公开,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申请和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按照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前提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以相对人申请为前提条件,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行政行为,未经相对人的申请,行政主体不得主动为之。
典型的依申请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许可,例如在授予律师执业资格的行政许可中,司法行政主管机关接受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颁发许可。
如果没有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即使其符合颁发条件,行政机关也不得主动颁发许可证。
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主动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典型的依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处罚,例如在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中,公安机关根据自己掌握的证据,依法主动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
划分意义:1行为开始程序不同。
前者是以相对人申请为前提,没有申请就没有行为;后者的开始不取决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2行政程序中举证责任不同。
前者由申请人承担提供充分证据的举证责任;后者是行政机关主动调查证据,由其承担举证责任。
第六章依职权行政行为一、依职权行政行为概述1、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概念依职权行政行为,或称主动性行政行为、积极性行政行为,是指依据行政机关所具有的法定行政权,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即可做出的行政行为。
2、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特征A、法定性B、强制性C、主观能动性D、及时、迅捷性E、侵权救济性3、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种类依职权行政行为的种类很多,包括行政规划、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在这里只将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作一介绍。
二、行政征收1、行政征收的概念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2、行政征收的特征A、强制性B、无偿性C、法定性3、行政征收的内容我国行政征收的内容主要是征收税和费。
税,即国家税收,包括普通税收和关税税收。
(一)行政征收的概念、特征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向负责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方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其特征有:(1)法定刑;(2)强制性;(3)无偿性。
(二)行政征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征收与公用征收公用征收,它是行政主体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并给予相应补偿的情况下以强制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权益的一种行政行为。
它们同是行政主体征收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强制手段。
但两者亦存在着区别:(1)行政征收是无偿的,它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而公益征收则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只有在预先给予行政相对人相应补偿的前提下才能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实施征收。
(2)行政征收是相对固定的、连续的,行政主体一般都是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范围、种类、标准进行,法律的规定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只要根据以征收的事实存在,行政征收就会连续进行下去;而公益征收则是非固定的,它只有在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征收。
(3)行政征收完全依据行政程序进行,只有在行政相对人对征收行为有异议的情况才能通过司法程序去解决;而公益征收的程序则比行政征收程序严格、复杂,在许多国家它必须经过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两个阶段才能完成征收行为。
(4)所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行政征用,实质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相对方财产或劳务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在于:(1)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转移。
(2)从行政的标的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财产标的外还可能包括劳务。
(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外一般影视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四节具体⾏政⾏为——依职权⾏政⾏为 ⼀、⾏政征收 (⼀)⾏政征收的概念与特征 ⾏政征收,是指⾏政主体凭借国家⾏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政相对⼈强制地、⽆偿地征集⼀定数额⾦钱或实物的⾏政⾏为。
其特征为:强制性、⽆偿性、法定性。
(⼆)⾏政征收的内容与分类 ⾏政征收的内容主要有:(1)税收征收。
(2)建设资⾦征收。
(3)资源费征收。
(4)排污费征收。
(5)管理费征收。
(6)滞纳⾦征收。
以⾏政征收发⽣的根据为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因使⽤权⽽引起的征收。
资源费、建设资⾦征收可以归⼊此类。
(2)因⾏政法上的义务⽽引起的征收。
税收、管理费的征收均可归⼊此类。
(3)因违反⾏政法的规定⽽引起的征收。
排污费、滞纳⾦的征收可归⼊此类。
(三)⾏政征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政征收与⾏政征⽤的区别 ⾏政征⽤是指⾏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政相对⼈财产或劳务的⼀种具体⾏政⾏为。
它与⾏政征收的区别为: (1)征⽤的范围包括相对⼈的财产和提供的劳务;⽽征收只限于相对⼈的财产。
(2)征⽤是对财产暂时性的使⽤,它是使相对⼈对财产的使⽤权发⽣转移;⽽征收是对财产的永久占有,是将相对⼈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国家。
(3)征⽤具有补偿性,对相对⼈的财产是有偿地使⽤,即给予⼀定的经济补偿;⽽征收是⽆偿的。
2.⾏政征收与⾏政没收的区别 ⾏政没收,是指在相对⽅违反⾏政法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政主体依法以强制⽅式取得相对⽅财产所有权的⼀种⼀次性⾏政处罚⾏为。
它与⾏政征收的区别为: (1)⾏政征收是以相对⼈负有⾏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条件;⽽⾏政没收只能以相对⽅违反⾏政法的有关规定为前提条件。
(2)两者法律性质不同。
征收属于⼀种独⽴的⾏政⾏为;⽽没收则属于⾏政处罚⾏为的⼀种。
(3)两者在⾏为的连续性上不同。
征收只要据以征收的事实依据存在,征收⾏为可以⼀直延续下去,往往具有连续性;⽽对没收来说,对某⼀违法⾏为只能给予⼀次性没收处罚。
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序号职权类型职权编码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备注1行政征收01273083-6-ZS-0001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森林植被恢复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2.【规范性文件】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晋财综[2002]155号)“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米6元。
未成林造林地每平米4元。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米8元。
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米1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米3元。
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米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
”1.受理责任:告知(征收金额计算方式、征收方式、办理时限及办理方式以及其他应当公示的内容)。
2.审核责任:审核通知。
3.决定责任:做出审核决定、开具票据。
4.事后监管责任:开展年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管理使用。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1-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序号职权类型职权编码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备注2行政征收01273083-6-ZS-0002育林基金的征收【规范性文件】《全省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晋财综[2010]45号)第二条“凡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育林基金。
”第三条“国有林木采伐单位,按照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非国有林木采伐单位和个人,按照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6%计征。
”1.受理责任:告知(征收金额计算方式、征收方式、办理时限及办理方式以及其他应当公示的内容)。
2.审核责任:审核通知。
3.决定责任:做出审核决定、开具票据。
4.事后监管责任:开展年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育林基金的管理。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1-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4.关于印发《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9]32号)第十六条“育林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序号职权类型职权编码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备注3行政征收01273083-6-ZS-0003森林植物检疫费的征收1.【行政法规】《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令第98号发布,1992年5月13日修订)第二十一条“植物检疫机构执行检疫任务可以收取检疫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2.【规范性文件】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森林植物检疫及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收费标准的通知》(晋价涉字(1992)18号)“调运检疫(按货值)调运竹类、木材林木种子0.2%、药材0.5%果品0.1%、盆景1%、苗木0.8%、工本费1元。
产地检疫(按货值)苗木(包括花卉及观赏苗木)及其繁殖材料0.4%、林木种子0.1%、药材0.3%、果品0.05%。
”1.受理责任:告知(征收金额计算方式、征收方式、办理时限及办理方式以及其他应当公示的内容)。
2.审核责任:审核通知。
3.决定责任:做出审核决定、开具票据。
4.事后监管责任:开展年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森林植物检疫费的管理。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1-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4.林业部、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印发重新修订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收费办法》的通知(林护字[1988]429号)第十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按有关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制度对森林植物检疫收支进行管理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者要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