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标准规范(送审稿)中国文物研究所2006.12目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管理办法 (1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1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 (2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3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相关标准 (39)——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 (39)——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 (42)——不可移动文物定名标准 (45)——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标准 (49)——不可移动文物计量标准 (5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 (5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数据统计规范 (60)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县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规范(试行) (6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规范 (6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文物发现报告制度 (7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档案保管备案制度 (7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人员工作守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我国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文物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各项文物保护政策、长远规划和保护制度的重大举措。
这次文物普查是上个世纪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继续,对于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环境,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的要求,对普查工作实施做出的具体部署。
一、普查的目标、任务(一)目标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全面掌握全国范围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情况、环境状况,总体评价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生存状态;为编制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总体保护规划、落实国务院提出的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提供依据。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布部门】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08.09.28
【实施日期】2008.09.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普查办:
根据各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便于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局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进行了部分调整,并制定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
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内页第一页(修改后)。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数据审核填写规范及要求文物普查登记表是文物普查重要成果的载体。
为了进一步规范数据审核和填写表格,现依据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有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际情况,再次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表格各页设臵的栏目分别叙述其填写规范和基本要求,以便审核普查数据和进一步修改中参照执行。
表格第一页:复查、新发现:所谓新发现,既可以是本次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可以是第二次普查(或其他调查工作)之后发现的、未正式登录在册的对象。
/复查,特别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一个以上独立文化遗存,根据情况区分,分别登记。
/被复查者,公布保护单位后,已搬迁,现维持原貌,按一处登记,并注明原地。
/《登记表》分纸质文本记录、电子文本录入,两者要素、信息、数据必须一致。
/《登记表》信息、数据一经上报,不得变更。
/《登记表》各项数据,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述。
名称:简约、准确、易懂、应避免重复。
复查的对象用原名,新发现的按定名标准命名。
一般来说为能使复查结果和原登记情况进行复核,名称以不改动为最好,除非原名称确实存在错误。
如果确需更改应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并一定要将原登记名称标注清楚。
/地名:用法定、通行的名称,不用机构、单位名称。
/古遗址:最小行政区域名或自然地名+遗址,同地有多处遗址,地名后+方位+遗址;类别或性质特殊的,最小行政区域名或自然地名+类别(性质)+遗址。
/古城址:有名称者用原名,无名称者,同古遗址命名。
/同一地点,含有多种文化内涵,难以确定主体或有截然不同性质的多个遗存时,应分为多处分别登记。
审定人(签字):填写县(区)普查队负责人。
抽查人(签字):填写省普查办成员。
表格第二页:名称:同第一页,全称。
代码:省普查办填写。
地址及位臵:省、市、县、乡(镇、街道办)、村(街、巷、社区),与某参照点相对位臵、距离、范围、四至等。
附件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盘锦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附件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刘家台烽火台遗址2.王铁汉故居3.侯家坟墓葬4.南井子知青俱乐部旧址5.镇海寺庙址6.辽宁省五七干校一营旧址7.胡家革命烈士陵园8.大荒段长城边墙遗址9.东楼台烽火台遗址10.东坨子烽火台遗址11.田家坟遗址12.西坨子烽火台遗址13.海云寺遗址14.鲜丰五七干校旧址15.廿家子五七干校旧址16.甜水五七干校旧址17.小荒五台子烽火台遗址18.后鸭厂商业部五七干校旧址19.马克顿河闸20.光正台烽火台遗址21.新开河人工运河22.李龙石旧居23.古城子村烽火台遗址24.高升革命烈士陵园25.赵荒西大坨遗址26.高家台烽火台遗址27.于坨子村八台子烽火台遗址28.东三台子边墙遗址29.二道桥子抽水站旧址30.崇兴寺庙址31.东风烈士陵园32.红旗知青旧址33.吉家节制闸遗址34.驾掌寺庙址35.盘锦农垦局旧址36.平安烈士陵园37.七道闸址38.清水革命烈士纪念碑39.清真寺庙址40.日本民居旧址41.荣兴变电所旧址42.田庄台变电所旧址43.荣兴抽水站44.三门闸遗址45.圣清宫庙址46.长发福网铺旧址47.佟家水库闸遗址48.望海观庙址49.魏家沟过滤池遗址50.魏家沟水塔址51.五岔排水闸遗址52.赵圈河苇场旧址53.于化鹏功德碑54.永顺泉旧址55.北沙岗子遗址56.镇武堡城址57.大堡子城城址58.盘锦市烈士陵园59.点将台遗址60.北沙坨遗址61.赵荒西大坨遗址62.小盐滩遗址63.创业南坨子遗址64.唐家房后岗子遗址65.桑林城址66.沟北遗址67.夏家南台子烽火台遗址68.新民小学遗址69.田庄台烈士陵园70.大洼烈士陵园71.于喜彬革命烈士纪念碑72.蛤蜊山遗址73.西榆树台烽火台遗址74.王荒北坨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