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汇总一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35
执业药师内部知识点总结一、药学知识1.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对各种药物的药理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2.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知识,以便选用合适的药物。
3.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制、贮存、稳定性等方面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掌握各种药剂学知识,包括制剂的加工方法、贮存条件、稳定性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4.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分离、鉴定、定量等方面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掌握各种药物分析方法,以便分析药物的成分和质量。
5.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毒性及其对机体的损害机制,以便评估潜在的风险。
6. 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学科,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用药禁忌、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药物相关法律法规1.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熟悉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使用反馈管理办法》等,以便规范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2. 药品供应管理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品的采购、验收、贮存、配送等方面的管理法律法规,包括《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储存管理规范》、《药品配送质量管理规范》等。
3. 药师执业管理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了解《执业药师管理办法》、《药师考试管理办法》、《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便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
三、药物知识产权1. 专利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以便了解药物的专利保护情况,规避侵权行为。
2. 药品注册法律法规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法规,以便申请药品注册、备案等工作。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5个常考知识点:
1、具有内在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是:吲哚洛尔
2、属于代表性的N受体阻断药是:美卡拉明
3、作用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物是:硝酸毛果芸香碱
4、胆碱受体拮抗剂是:硫酸阿托品、氯化琥珀胆碱
5、对受体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是激动剂
6、对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的是部分激动剂
7、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是拮抗剂
8、精神药品标签的颜色由:绿色白色组成
9、外用药品标签的颜色由:红色白色组成
10、麻醉药品标签的颜色由:蓝色白色组成
11、非处方药分为甲类、乙类的依据是:药品的安全性
12、需要保存三年备查的处方是:麻醉药品处方
13、化学药品的分类为:五类
14、属于抗代谢类的抗肿瘤药物是:氟尿嘧啶
15、属于萜类的抗疟药是:青蒿素
16、属于一级药品管理的是毒性药品原料药
17、属于β内酰氨酶抑制剂的是:克拉维酸
18、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有机胺皂
19、属于血浆待用液的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20、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新洁尔灭
21、属于对因治疗的药物作用方式的是青霉素治疗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尼可刹米属于:酰胺类中枢兴奋药
23、扑热息痛属于:苯氨类
24、EDTA在注射液中做:金属离子螯合剂
25、DMSO是属于:极性溶剂。
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大全执业药师是负责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方案和药品服务的专业人员,他们在临床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下面总结了执业药师所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药物学- 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剂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 药物的毒理学、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2. 临床药物治疗- 常见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治疗方案,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 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药物的特殊用法,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3. 药物制剂- 药物的基本剂型和剂量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 各种制剂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
4. 药学管理- 药品采购、入库、配送、配药流程的标准化管理。
- 药品库存管理、药品质量控制和药品安全保障。
5. 药品信息咨询- 给予病人正确的用药建议和指导。
- 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有效的解答,如药物副作用、用药时间和药物联合应用等。
6. 药学研究- 参与临床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相关工作。
- 分析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药物监测- 对用药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 考察药物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8. 药品法规- 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政策。
- 药品执业诊所的规范管理。
9. 专业素养-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药品监管法规。
总之,执业药师需要掌握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学、药物制剂、药学管理、药品信息咨询、药学研究、药物监测、药品法规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这些知识总结能够对执业药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职业药师中药知识点总结一、中药材的性味归经1. 中药材的性味中药材的性味是指中药材的品性特点,即中药材所具有的气、味、色等特征。
中医药学认为,中药材的性味对于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用药配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比如,中药草乌味苦、性温,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因此,中药材的性味在中医药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中药材的归经中药材的归经是指中药材所归属的经络系统和脏腑器官。
在中医药理论中,人体的经络系统和脏腑器官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中药材通过归经的特点来指导其临床应用。
比如,川芎属于血药,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陈皮属于脾经,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
因此,中药材的归经对于指导中药的药效机制和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药的药理作用1. 中药的药效中药的药效是指中药通过其药理作用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药效不仅取决于中药材的成分和用药剂量,还取决于中药材的性味、归经等特点。
比如,黄芪具有补气益阳、固表止汗的作用;当归具有调经活血、补血养血、调养脏腑的作用。
2. 中药的适应症中药的适应症是指中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的疾病和症状。
中医药理论认为,中药具有整合调节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疼痛疾病、内分泌失调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比如,人参适用于气虚或气血两虚引起的体虚乏力、乏力疗后的体虚以及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白血病等。
三、中药的制剂与用法1. 中药的制剂中药的制剂是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制成的成品药物。
中药的制剂包括饮片、丸剂、散剂、膏方、酊剂、颗粒剂等。
中药制剂的选择取决于病情的特点、患者的体质和用药的需要。
比如,病情较重,可用饮片或颗粒剂,病情较轻,可用丸剂或散剂。
2. 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用法是指中药制剂的具体用法和用量。
根据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和病情特点,中药的用法包括口服、外用、熏洗、吸入等多种方式。
比如,煎服、泡服、煮服等口服方法;敷贴、擦洗、热敷等外用方法。
执业药师药综知识点一、药品基础知识1. 药品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 药品分类:-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3. 药品剂型:药品剂型是指药品给药形式的分类,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溶液剂等。
4. 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药品质量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等。
二、药品管理法规1. 《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法律要求。
2.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3. GD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4. 药品广告法:规定了药品广告发布的法律要求和限制。
三、药品使用与处方1. 处方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2. 处方格式: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等;正文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后记包括医师签名、调配药师签名等。
3. 药品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4. 药品不良反应:指正常用药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四、药品储存与养护1. 药品储存条件:根据药品性质,储存条件包括常温、阴凉处、冷处等。
2. 药品有效期: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限。
3. 药品养护:包括药品的定期检查、清洁、防止污染等。
五、药品调剂与审核1. 药品调剂:根据医师处方,将药品准确无误地调配给患者的过程。
2. 药品审核:对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进行审核。
3. 药品配伍禁忌:某些药品之间存在不能混合使用的关系。
六、特殊药品管理1.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因其具有依赖性和滥用潜力,需严格管理。
执业药师考试思维导图《药学专业知识一》一、药理学1. 药物的分类•化学分类•可以排毒的药物•成分分类•作用分类2. 药物的作用机制•靶点作用•增强或抑制生物体的代谢或功能•扩张或缩小生物组织的血管•调节生物体内平衡的物质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吸收–经口给药的吸收–经肌肉给药的吸收–经皮肤给药的吸收–经静脉给药的吸收•分布–血液分布–组织分布•代谢–药物代谢酶–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排泄–肾脏是主要排泄器官–肾脏排泄药物的类型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间相互影响•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酒的相互作用•药物与其他治疗措施的配合使用二、药物治疗学1. 药物治疗的原则•合理用药原则•数量剂量原则•综合治疗原则2. 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降压药•抗菌药•利尿药•镇痛药3.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4.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5. 急性中毒的处理•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药物的中毒症状•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三、临床用药学1. 妊娠哺乳期和儿童期的用药•妊娠哺乳期的用药原则•儿童期的用药原则2. 老年人的用药•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特殊用药问题3. 医疗用药规范和合理用药宣传教育•医疗用药规范•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方法4. 药品的储存和管理•药品储存的条件•药品的管理四、药物化学1.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组成•药物的物理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2. 药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天然药物的合成方法3. 药物的杂质及其控制•杂质的来源•杂质的分类•杂质的控制方法4.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腐败•药物的降解•药物的稳定性以上是《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思维导图,主要涵盖了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临床用药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执业药师考试中重要的考点,希望通过这个思维导图的学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如果您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
药师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1、生物化学生化反应和物质代谢。
了解脂肪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合成及降解等相关知识。
2、有机化学了解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3、药理学掌握药物的性质、作用机理、作用部位和不良反应等。
了解药物的毒理学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4、药剂学掌握制剂的制备技术、质量标准、使用和存储等相关知识。
了解制剂的剂型和特点。
5、化学分析了解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酸碱滴定法、光度法和色谱法等。
6、药物分析掌握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7、微生物学了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培养、鉴定和应用。
掌握微生物的检测和去除方法。
8、药物代谢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影响因素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
二、药物学1、药理学掌握不同类别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
2、药效学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效学参数。
掌握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方法和相关技术。
了解临床上常用药物的剂量、副作用、相互作用和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选择和用法。
4、药物毒理学掌握毒物的种类、毒性作用和解毒方法。
了解毒物的致毒机制和致毒剂量。
5、药物动力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力学原理。
掌握药物的体内动力学参数和影响因素。
6、药物合理使用了解药物的合理使用概念和原则。
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和用药规范。
三、临床药学1、用药指导掌握药物的用药指导原则,包括用药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2、临床药学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掌握临床上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效评价方法。
3、处方审核掌握处方审核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常见处方错误和审核意见的提出。
4、用药指导了解用药指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用药指导的内容和形式。
了解用药指导对患者用药的重要性。
5、药品供应了解医院和社区药品的管理、调配和发放程序。
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治疗作用、药理作用、化学结构,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等。
执业药师需要熟悉各种药物的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2. 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指药物在体内产生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与生物体内的生化过程等。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助于药师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3. 药物的用药原则执业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在临床使用时的用药原则,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4. 药物的不良反应执业药师需要熟悉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包括药物的毒性、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用药的建议。
5. 药物的评价和监测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评价和监测指标,包括疗效评价指标、不良反应监测指标等,以便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监测。
二、药学知识点1. 药物制剂学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常见药物的制剂种类和特点,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制剂选择建议。
2. 药物质量标准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质量标准,包括药品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以便为患者提供合格的药物选择建议。
3. 药物储存和稳定性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储存条件和稳定性特点,以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物储存建议和使用建议。
4. 药物配伍禁忌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5. 药物信息咨询执业药师需要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合理的药物信息咨询服务,包括药物的用途、用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三、临床药学知识点1. 临床药理学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原则,以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2. 药物的用药指导执业药师需要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理的药物用药指导服务,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确保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下面将对执业药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包括药学知识、临床用药、药物治疗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药学知识1. 药理学知识: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原理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
2. 药物化学知识:包括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 药剂学知识:包括药物的制剂、保存、给药方式、稀释、配伍等知识。
4. 药物分析学知识:对药物的质量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分离纯化等有一定的了解。
5. 药物毒理学知识:包括毒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二、临床用药1. 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肿瘤等。
2. 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制定用药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给药方式。
3. 药物剂量计算:了解各种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单位转换和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 药理治疗方案:掌握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案,包括选择药物、用药剂量、疗程等内容。
5. 用药监测与评估:对患者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药物治疗1.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药物的药效、毒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合理用药建议。
2. 临床新药应用:了解新药的研发进展、临床试验结果和上市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新药的合理应用建议。
3. 药物配伍与稀释:掌握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合理稀释方法,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4. 中药和外用药物:了解中药的使用原则和副作用,以及各种外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
5. 药物储藏和运输:对药物的储藏条件、保存方法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执业药师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药学基础知识1.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药效学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知识,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监测。
2.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的科学。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药物的合成原理,以便进行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3.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方、制备和生产工艺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配方制备、药品的储存和保存以及药品的制剂质量控制等知识,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4. 药品毒理学药品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和毒理机制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特性,以便进行药品的风险评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5. 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研究药物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药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以确保药物质量的合格性。
二、临床药学知识1. 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药物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用药原则和指导。
2. 药物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药物在人群中使用情况及其与健康相关的问题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情况,以便进行监测和干预。
3. 药物治疗监测药物治疗监测是指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治疗监测的方法和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失效情况。
4. 临床药学指导临床药学指导是指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药物合理用药指导和教育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用法,以便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教育。
5. 药物治疗方案评估药物治疗方案评估是指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和药物治疗方案,以便进行合理用药评估和调整。
药师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知识点1. 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掌握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如受体结合、离子通道调节、信使传递等。
2. 药物代谢和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熟悉体内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和排泄动力学。
3. 药物毒理学:了解药物毒性机制、毒性表现和预防措施,熟悉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等不同类型的毒性表现及处理方法。
二、药品学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了解药物的分类方法和常见的药物分类,掌握药物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化学名称、结构式等相关命名规则。
2. 药剂学:了解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不同药剂剂型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3. 药品储存和配制:了解药品的储存条件和要求,掌握药品的配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流程。
三、药物医学知识点1. 药物治疗原则: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
2.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
3. 药物处方审核和指导:了解处方审核的要点和方法,熟悉患者用药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四、药物监管知识点1. 药品管理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对药品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掌握药品注册、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的全过程。
2. 药品安全监测:了解药品安全监测的流程和方法,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
五、临床药学知识点1. 临床用药指南:了解常见疾病的治疗指南和用药规范,掌握慢性病、急性病和常见传染病等不同类型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2. 药学服务:了解药学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掌握患者用药的指导和监测技能。
以上就是药师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师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专业的技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执业药师考前知识点总结一、药学基础知识1. 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的一门学科。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合理用药非常重要,考生需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包括药效、药物相互作用等。
2. 药物化学基本知识: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科学。
考生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对于一些重要的药物及其结构特点进行重点掌握。
3. 药剂学基本知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制、保存、及药物在人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药剂学是执业药师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之一,考生需要掌握药物的配制方法、贮藏条件及其影响、药代动力学知识等。
4. 药物分析基本知识: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成分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各种分析仪器和技术,对于一些重要药物的分析方法进行重点了解。
二、临床药学知识1.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疾病学等,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一定的了解。
2. 常见病症药物治疗考生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药物,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方法和用药常识需要有一定了解。
3. 临床应用药理学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考生需要对于一些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进行较全面的了解。
4. 临床药物治疗规范药师需要了解药物治疗的规范,包括用药原则、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三、药物管理知识1. 药物法规政策考生需要对相关的药品管理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
2. 药品货架管理和库存管理了解药品的货架管理和库存管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知识,需要了解药品的保存条件、期限、库存管理的相关规定等内容。
3. 药品质量管理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检验及合格认证规定,监督相关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重点笔记一、药学专业知识(一)1、药品与药品科学的基本概念(1)药品的定义与分类。
(2)药品科学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2、药物化学基础(1)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基本任务。
(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3)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及原理。
3、中药与天然药物(1)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2)中药的组方原则及方剂的组成。
(3)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4、药物制剂与剂型(1)药物制剂的概念及重要性。
(2)常用药物剂型的特点与制备方法。
(3)药物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二、药学专业知识(二)1、药理学基础(1)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方法。
(2)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3)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及影响因素。
2、药物治疗学基础(1)药物治疗学的概念、任务及研究范围。
(2)药物治疗的原则、方案及评价。
(3)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
3、药物不良反应与风险管理(1)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
(2)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原则。
(3)药物风险管理的概念及措施。
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和高危人群的用药管理特点与常用药物介绍,如: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常见肿瘤的药物治疗等。
以及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高危人群的用药特点与管理原则。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重点笔记一、药学专业知识(一)1、药品与药品科学的基本概念(1)药品的定义与分类。
(2)药品科学的基本概念与任务。
2、药物化学基础(1)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基本任务。
(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3)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及原理。
3、中药与天然药物(1)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2)中药的组方原则及方剂的组成。
(3)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4、药物制剂与剂型(1)药物制剂的概念及重要性。
(2)常用药物剂型的特点与制备方法。
(3)药物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
二、药学专业知识(二)1、药理学基础(1)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方法。
执业药师总结知识点引言作为一名执业药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好药品管理工作,还要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协助医生合理用药,参与临床药学服务等各项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药物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执业药师需要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位执业药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药物学知识1. 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或改变生理功能的任何化学物质,包括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生物制剂等。
按照药物的来源、性质和用途不同,药物可分为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天然药物、合成药物、抗生素、激素药物等不同类型。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学的基本概念。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和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便在药物管理和用药指导中提供准确的建议。
3. 药物与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执业药师应当熟悉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药品管理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和标准等。
只有依法合规,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二、药理学知识1. 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机制和效应的一门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毒理学等。
2.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和机制,包括作用部位、作用途径、作用对象等。
只有了解了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指导患者用药,并预防和解决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并提醒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注意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三、临床药学知识1. 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概念临床药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一项专业工作。
执业药师备考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1. 药理学基础知识(1)药理学定义和分类(2)药物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代谢和排泄(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理学2.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1)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2)抗病毒药物及其作用机制(3)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4)心血管系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6)内分泌系统药物及其作用机制(7)抗过敏药物及其作用机制(8)抗炎症药物及其作用机制3.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1)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机制(2)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3)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4. 药物的合理使用(1)药物的剂量计算及用药原则(2)重要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3)用药过程的管控与监测二、药典与药物标准(1)中国药典的性质和作用(2)中国药典的规定和审定流程(3)中国药典中的药物标准2. 国际药典(1)国际药典的性质和作用(2)国际药典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3)国际药典与中国药典的比较3. 药物标准的制定与执行(1)药物标准的制定流程和原则(2)药物标准的执行管理和监督(3)药物标准的更新和修订三、临床药学1. 临床药物治疗原则(1)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应用(2)临床用药的个体化和定制化(3)临床用药的监测与评估2. 药物治疗与疾病管理(1)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2)慢性病的药物管理(3)临床用药的长期监测和评估3. 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1)用药指导的原则和方法(2)用药咨询的技巧和要点(3)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的实践案例1. 药物的供应与配送(1)药物配送的流程和管理(2)药品库存的管理和监控(3)药物配送的质量控制2. 药物使用与用药安全(1)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操作(2)药物管理的跟踪和监督(3)用药安全的管理与评估3. 药物管理与信息化(1)药物信息的采集和整理(2)药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3)药物管理的数据库和资源五、法律法规与伦理1. 药物管理法规(1)药物管理法规的基本原则(2)药物管理法规的内容和执行(3)违法药物行为的监督和惩处2. 药师的伦理和职业道德(1)药师的伦理规范和职业操守(2)药师的执业标准与职业素养(3)药师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行为六、药学知识综合1. 药学综合知识(1)药学研究的进展和现状(2)药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3)药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2. 药学前沿科技(1)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药物分子设计和结构优化(3)药物制剂的改进和创新结语以上是执业药师备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执业药师备考强调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药师必会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药理学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生物碱,异丙腈类,肽类,多糖类,核苷类等。
根据药理学作用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菌药物,解痉镇痛药等。
根据临床应用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止泻药物等。
二、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通过生物化学变化将外源性物质转化为内源性物质的过程。
药物代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药物在肝脏中发生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生成极性代谢产物;第二阶段是将极性代谢产物连接上一些常见的内源性物质,然后通过尿排出体外。
药品的代谢过程非常重要,代谢不良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者治疗效果不佳。
三、药物修饰和合成药物的修饰和合成是一种将存在的天然药物或者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经过人工合成或者改良后,增加其药效、改善药物性状的过程。
药物的修饰和合成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发酵等多种方法进行,成功实现药物结构和性质的改良、传统药物种类的扩展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四、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例如:直接靶标作用,信号转导作用,酶的特异性抑制作用等。
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副作用。
五、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来评估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危害性。
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六、药物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是指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药师需要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原则,以便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建议。
七、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药师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学1. 药物分类•按来源分类: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合成药等。
•按药理作用分类:抗生素、抗炎药、镇痛药等。
•按用途分类:内科药、外科药、儿科药等。
2. 药物制剂•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液体制剂:口服液、注射剂、外用液等。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栓剂、凝胶等。
3. 药物存储与贮藏•温度要求:不同药物的贮藏温度要求不同,需根据药品说明书进行储存。
•光线要求:有些药物对光线敏感,需在遮光条件下贮藏。
•湿度要求:一些药物容易吸湿,需储存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二、药理学1.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药物吸收: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血液循环、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的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代谢产物。
•药物排泄:药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等途径排出体外。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药效增强、药效减弱、毒副作用增加等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可通过药物代谢酶的影响、药物的化学反应、药物对受体的竞争等方式发生。
3. 药物副作用与禁忌症•药物副作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药物禁忌症:某些人群或疾病禁用某些药物,如孕妇禁用某些药物、高血压患者禁用某些药物等。
三、药品管理与法律法规1. 药房管理•药品采购:根据需求、质量要求和价格进行合理采购。
•药品存储:根据不同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定期检查药品保质期。
•药品配给:根据医嘱进行合理配给,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药品法律法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药品销售法律法规:药品广告管理法、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等。
四、临床应用1. 常见疾病与用药•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第 1 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根源与分类药物主要包含化学合成药物、根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构造与命名药物的名称包含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一)药物剂型与辅料1、制剂与剂型的观点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疗、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一样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依据某种剂型制成必定规格并拥有必定质量标准的详细品种,简称制剂。
制剂名=药物通用名 +剂型名 , 如维生素 C 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2、剂型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剂型形态学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2、给药门路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和尿道。
分别系统真溶液、乳剂、混悬液、气体分别、固体分别、微粒制法不常用,如浸出、无菌作用时间速释、一般缓和控释3、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升药物稳固性、提升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理药物作用、增添病人用药的适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辅料根源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作用用途60 余种,如溶剂、助溶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给药门路用等(二)药物稳固性及药品有效期1、药物制剂稳固性变化稳固性变化详细变化方式化学水解、氧化、复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碎,胶系统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物理出速度的改变生物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2、影响药物制剂稳固性的要素影响要素详细内容处方要素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外界要素温度、光芒、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资料3、药物制剂稳固化方法:控制温度、调理 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赶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良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固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良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