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AM-266-2010汽车禁用物质的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178.41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汽车产品有毒有害物调查及禁用物质管理建议一、调查概况《汽车管理再利用管理措施研究》课题正式启动以来,在2007年7月和8月的两次课题组会议上,研究小组和课题参与企业充分讨论了中国汽车产品有毒有害物的调查的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确定本次调查的有害物质为铅、汞、镉、六价铬以及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组织协调、国内主要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材料样品、材料检测机构负责样品的有毒有害物检测的方式来完成本次摸底调查。
图 1 调查组织形式本次调查原则上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国内整体企业至少提供一款车型的零部件材料(见附件一),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提供零部件材料样品,截止至2008年1月,本次调查最终统计了共19家企业(其中9家合资企业)提供的22个车型的样品。
本次调查以乘用车为主,共调查了乘用车产品18个,涵盖轿车、SUV、MPV和微客;另有重卡产品3个,轻客1个。
参与调查的企业和车型见下表:表 1 参与调查的企业及车型二、抽样情况和检测方法按附件一的零部件材料清单,各整车企业准备样品,所选车型的零部件材料与清单上所列不一致,用同等材料替代,最终企业提交并检测了911个材料样品,去除采样失败的材料(厚膜封装胶2个)和未纳入本次抽检范围的材料(铅平衡块1个),共908个材料样品纳入统计,分类数量如下:表 2 材料抽样检测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汽车产品有毒有害物的检测方法,因此本次材料检测参考采用了电子电器中有毒有害物的检测方法。
全部检测采取定量测试,直接得出材料样品中有毒有害物的含量。
各种有毒有害物的检测方法见下表:表 3 检测方法汇总表注:检出限是指根据采用的检测方法所能够检出的最低含量。
三、调查结果统计本次调查908个样品中,金属样品(含镀层)296件,非金属样品612件。
金属样品只做四项重金属(铅、汞、镉和六价铬)检测,非金属样品还要做两种有机物(PBB和PBDE)的检测。
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
然而,由于发展阶段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有害物质的豁免标准整体较低,一些有害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钢材、玻璃、刹车片、电子器件、皮革、镀层等部件或材料中。
这些有害物质在汽车生产、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环节,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也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品走出去的绿色壁垒。
本文分析了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汽车材料;有害物质;应对策略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超过2亿辆,汽车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
汽车生产需耗用大量的钢铁、塑料、橡胶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此外,汽车产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这些物质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钢材、内外饰件、电子器件等等部件或材料中,在汽车的生产、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等环节,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汽车产业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会日益突出,这将严重制约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1.汽车零部件材料含有的有害物质。
汽车零部件材料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铅、汞、镉、六价铬等金属及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石棉等非金属。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规定:除在一定期限内豁免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外,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每一均质材料中的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1%,镉的质量百分数不得超过0.01%。
我国行业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我国汽车企业已经接受了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提高可回收利用性的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目前,我国70%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建立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率管理体系,铅、镉、六价铬、汞、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有害物质含量的达标率约90%。
附表:汽车有害物质信息表存档号:基本信息生产企业车型商标车型型号(款式)通用名称车型种类公告发布日期豁免范围中零部件的有害物质使用信息有害物质名称零部件及材料名称均质材料质量(g)有害物质含量(%)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文件信息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联系人信息姓名职务联系电话E-mail(企业盖章)日期:填表说明一、基本信息及存档号1.生产企业、车型商标、车型型号、车型种类、公告发布日期:均与《公告》保持一致,如同一车型型号涉及多种款式,备注所填报的车型款式,如XXX7168X(舒适型);2.通用名称:该车型在销售或宣传推广时采用的名称,如宝来1.4T;3.存档号:无需填写。
二、豁免范围中零部件的有害物质使用信息1.基于供应链数据,列举《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 30512-2014)规定豁免范围中零部件有害物质使用信息,零部件及材料名称应能准确反映该部件在整车中的具体位置。
针对豁免零部件,如发动机轴瓦铜合金,填报铜合金的质量及其有害物质百分含量;针对豁免材料,如铝材,填报铝车轮轮毂铝材、铝材质量及其有害物质百分含量。
如豁免范围中整车零部件材料不含有某种有害物质,可用“/”表示;2.若所使用的豁免范围中零部件已提前达到《汽车禁用物质要求》4.2条规定的含量限值要求,请另附页列出,并进行相应的技术说明;3.如同一车型型号涉及多种款式,由企业自行选择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款式进行填报。
三、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文件信息列出企业内部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控制相关管理文件、技术标准等的名称。
四、联系人信息及企业盖章企业应由专人负责信息填写及报送工作,并加盖企业公章。
五、其他1.本表需用中文填报;2.表中所填数据均保留2位小数,3.本表内容如有更改,应重新报送;4.将本表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一并发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电子邮箱huanbaochu@。
Q/CC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汽车产品构成及要求 (1)5 检测规则 (2)6 合格判定 (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豁免清单 (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试验方法 (5)前言本标准是依据欧盟相关指令2000/53/EC(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发布的关于报废车辆指令)及2010/115/EU (关于2000/53/EC指令附录II的修订决议)及Q/CC JT098-2008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Q/CC JT098-2008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CC JT098-20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本标准对4.2均质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表1中限值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对附录A-豁免清单进行了更新。
——本标准增加了对检测方法控制中定性检测的备注说明。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法规认证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赵津爽、刘新娟、杨静娜。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欧盟的汽车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0288-2006 电子电器中有害物质检测样品拆分通用要求2000/53/EC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发布的关于报废车辆指令(2002/525/EC、2005/63/EC、2005/438/EC、2005/673/EC、2008/33/EC、2008/689/EC、2010/115/EU)IEC 62321:2008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浓度的测定程序ISO 17075:2007 皮革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物质substance自然界中存在的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上海大众供应商提交含有禁用物质控制要求的零部件送检要求1.目的明确上海大众对供应商提交含有禁用物质控制要求的零部件送检具体要求,保证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的禁用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法规,规避质量和法规风险。
2.禁用材料控制工作流程简介2.1.供应商定点,签署供应商零件合规法律文件。
2.2.产品开发和生产。
2.3.按附件1信息选择上海大众推荐的第三方试验室,填写上海大众供应商ELV分析专用申请单,提交试验样品和零件二次配套清单,委托零件禁用物质检测,第三方试验室按上海大众报告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2.4.检测合格后,先通过IMDS系统提交材料数据表单MDS给SVW-TPG审核,表单审核通过后按第三节要求提交资料给上海大众,上海大众零件主管通过NEWPRO系统委托ELV任务给MQL。
2.5.MQL接受任务,审核供应商报告,出具上海大众ELV报告,完成后上传至NEWPRO系统保存。
3.供应商向上海大众实验室提交样品要求3.1.上海大众实验室收样条件:3.1.1.零件的二次配套清单。
3.1.2.完整的零件第三方ELV检测正版纸质报告,复印件无效。
3.1.3.已被上海大众批准的送样零件的材料数据表单打印件。
3.1.4.不需要提供零件。
3.2.零件的二次配套清单要求:3.2.1.供应商根据零件图纸结构顺序编制二次配套清单,要求中/外文(英/德)对照,注明零件结构组成和对应的ELV检测报告信息。
3.2.2.二次配套清单须含有供应商签字和公章和上海大众零件主管签字。
3.2.3.工艺辅料,钢板等零件因材料认可过程无二次配套清单,无需提供配套清单。
3.3.材料与ELV报告要求同步委托;没有材料试验要求,单独委托ELV任务。
3.4.上海大众从康采恩集团直接采购的零部件且直接用于上海大众装配使用,上海大众负责其禁用材料控制工作,其他类型进口件按国产零件处理。
4.第三方实验室4.1.供应商没有禁用物质检测能力,委托上海大众推荐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禁用物质检测。
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及应对措施【摘要】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汽车材料中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都颁布了关于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
本文将介绍这些法规限量要求,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材料替代、降低排放、监测和管理以及技术创新。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汽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控制汽车材料有害物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研究应该关注如何更加有效地监测和管理汽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并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汽车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材料、有害物质、法规限量要求、应对措施、材料替代、降低排放、监测和管理、技术创新、控制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一直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材料中释放的有害物质也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汽车内饰材料中的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废气排放物,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为了规范汽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规限量要求。
这些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汽车的材料和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符合法规要求的环保汽车材料和产品,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保障自身的健康。
对汽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法规限量要求和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汽车材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控制和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汽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法规限量要求和应对措施,可以为保护人类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汽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