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之企业法
- 格式:ppt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6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经济法合伙企业是一种以合伙协议为依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享受利润和承担风险的经济组织形式。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是针对这种企业形式所制定的法律规定,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经济法合伙企业的组成合伙人经济法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一般为自然人或法人,合伙人之间签订了合伙协议,共同经营企业并共享利润,还应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财产经济法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合伙人共同出资所形成,包括以货币形式出资的资金和以实物形式出资的财产。
出资比例应按照合伙协议中所规定的比例分配。
管理结构经济法合伙企业的管理结构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合伙人、执行事务者和监事。
企业的合伙协议应当规定这些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分配。
经济法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经济法合伙企业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通过企业名称与他人签订合同、从事商业活动等。
另外,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应当受合伙协议及相关法律规定所限定。
经济法合伙企业的运作利润分配经济法合伙企业在企业收益时,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将企业所得利润分配给各合伙人。
但如果合伙协议没有做出约定,各合伙人应当按照其出资额所占比例分配。
债务承担经济法合伙企业由各合伙人共同承担债务,合伙人的债务责任应当根据合伙协议所做的约定进行分配。
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各合伙人出资比例所占的比例进行分配。
合伙人退出合伙人如果需要退出经济法合伙企业,必须符合合伙协议中所规定的条件,并且应当按照约定或者经过其他合伙人同意,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合伙人。
经济法合伙企业的优劣势优势较强的灵活性经济法合伙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形式,管理和经营更加灵活。
合伙协议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风险共担经济法合伙企业的各个合伙人可以共同分摊企业风险,进而降低个人的风险。
这种风险共担机制大大增强了企业的韧性和对危机的抵抗能力。
利润共享经济法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共同分享企业的收益,这也是其他企业形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经济法概论之企业法经济法概论之企业法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企业的权力机构B.企业的监督机构C.企业的咨询机构D.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2.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
A.A.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主席团B.B.职工代表大会的专门小组C.C.职工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D.D.企业的工会委员会3.根据《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用集体企业财产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清偿的是()。
A企业所欠税款B.企业所欠职工工资C.企业所欠劳动保险费D.企业投资者的投入资本4、确定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的标准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占企业全部财产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某一比例,该比例是()。
A 、60%B、51%C 、30%D.25%5.根据《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乡村集体企业的厂长()。
A、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B、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招聘C.由企业所有者任免或招聘D.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6.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要求的,该责任消灭、,该法定期限为()。
A、A、8年B、B、5年C、C、3年D、D、1年7.甲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乙为甲个人债务的债权人。
当甲个人财产不足清偿乙的债务时,乙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所拥有的权利,该权利是()。
A.代位行使甲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B.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C.自行接管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D.以该债权抵销对合伙企业的债务8.根据《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税后利润中,留给企业的部分不应低于()。
A、A、30%B、B、40%C、C、50%D、D、60%9、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由投资人自行清算的,应在()书面通知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当予以公告。
简述企业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概念:企业法是调整企业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是企业设立、生产经营及终止的法律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对企业进行管理调控的法律依据。
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是指法律规范存在的具体形式。
在我国,企业法的主要源于包括: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规范不得与之相抵触。
《宪法》中有关企业的基本类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是企业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企业法的渊源。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范。
前者称为基本法律,后者称为一般法律,但二者效力没有区别。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由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4.部门规章。
是指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部门规章对企业具有效力。
5.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经全国人大授权享有地方立法权的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在该辖区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
地方性规章是指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的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能否构成一国的法律渊源多有争论。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国际条约纳入国内法,并直接规定援引适用,就可成为一国的法律渊源。
6.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一旦纳入国际条约或一国制定法的体系,就可成为直接法律渊源。
2、破产有哪些特征?一,破产是一种特殊的偿债程序,它以消灭债务人主体资格来实现债务的清偿。
二,破产必须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特定条件不能到期清偿债务是指债务的履行期限已届满,且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债务的能力。
三,破产的核心是保证公平清偿债权。
所说公平受偿是指依照不同性质的债权进行清偿,对相同性质的债权依照相同的比例清偿。
四,破产是一种强制执行程序。
一旦进入破产程序,则必须受法院破产执行程序的支配。
《经济法基础》中的企业法律制度概述及其特点经济法基础是一门全面的法律学科,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类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其中企业法律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2023年的今天,企业法律制度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既保护了企业的发展和利益,也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企业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是指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保证企业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规范行为。
具体而言,企业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公司法、商标法、专利法、反垄断法、税法、劳动法等多个方面。
此外,企业法律制度还规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股权结构、股东权利义务、经营管理等。
企业法律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企业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广泛。
包括营业执照、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合同管理、税收管理等各方面,涵盖了企业的生命周期。
第二,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灵活。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了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企业法律制度在规定方面相对宽松,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
第三,企业法律制度的执行强制力强。
为了保障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合法利益,企业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了相应的违法惩罚措施,例如罚款、停业整顿、企业执照吊销等。
同时,企业法律制度的调整也具有相应的灵活性。
针对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当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时,可以对企业法律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法律制度是企业安全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它规范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法律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完备。
经济法企业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企业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企业法啊,就是用来规范企业各种行为的法律。
从企业咋设立、运营,到后来可能还会涉及到怎么解散之类的事儿,都在它管的范围内。
简单说就是企业过日子得遵循的一套法律规则。
②重要程度:在经济法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把经济法比作一个大花园,企业法就是里面一棵很粗壮的大树。
它直接关系到各种企业的健康发展,像大到跨国公司,小到街边小作坊,想合法合规地运行,都得搞清楚企业法。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有点了解,好比什么是法人啊,什么叫民事行为能力之类的。
要是连这些都不知道,学习企业法就跟没打地基就盖房子一样,很容易塌。
④应用价值:实际生活中,如果想创业开个公司,就得知道企业法规定的设立程序、所需资金这些事儿。
再比如在企业里工作,知道企业法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也是监督企业别干违法事儿的依据,不然啥时候被坑了都不知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企业法在经济法里面,是一个相对独立又极为重要的枝干。
它旁边紧挨着的枝条可能就是税法、劳动法之类的,因为企业运营过程中和这些法律都有关联嘛。
②关联知识:和商法关系密切,很多关于企业的商业活动都受商法和企业法双重规范;和合同法呢,企业签合同就得按合同法来,同时又受企业法管企业运营的约束。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就是企业法的各种规定很细碎,比如说有些特殊企业类型的特殊规定。
重点就是有关企业设立、股东权益、企业治理结构这些方面,掌握不好企业可能就乱套了。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那是必考内容。
出的题可能是直接问某个企业法条文,也可能出个实际案例让你分析企业的行为符不符合企业法,由名词解释到案例分析都会涉及到。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企业法的核心概念就是调整企业在设立、运行、变更、解散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的规范总和。
就是规定企业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里所有大事小事的法律条文集合。
比如说企业成立的时候要注册登记,企业法就规定了这个登记要啥资料、找哪个部门这些具体内容。
1.企业:依法成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法律主体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2.企业法:调整企业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是企业设立、生产经营及终止的法律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对企业进行管理调控的法律依据。
3.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4.合伙企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5.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
6.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企业。
7.合伙企业的财产:是指合伙人的出资和由出资形成的财产、以合伙名义取得的收益和负债、合伙经营的积累等。
合伙企业的财产在性质上一般认定为合伙人共有。
8.退伙:在合伙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解除其合伙身份。
9.自愿退伙:基于合伙人自身的愿意而发生的退伙。
10.当然退伙:法律规定的特定时有出现时,自动引发的退伙。
11.除名退伙:因合伙人出现特定的事由,由合伙企业将其开除而引发的退伙。
12.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是普通合伙企业的特例。
除法律对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适用普通合伙企业的规定。
1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又称合营企业):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下称外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营者)共同举办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为中国法人,受中国管辖。
1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是指中外合作经营各方依照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通过在合营合同中约定投资或者合作条件、收益或者产品的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理的方法以及合作企业终止时财产的归属而设立的一种企业形式。
经济法学研究生考试之——
《企业公司法学》考试范围
一、考查目的
这里的企业公司法学主要指国有企业法和公司法。
其范围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公司法中具有经济法特色的内容。
国有企业是经济法中的典型主体。
国有企业和公司企业两者的关系。
尤其是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
总体上,本部分有关知识包括掌握、理解与运用三个层面。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企业国有资产法
1.掌握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
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国家出资企业。
2.理解
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3.运用
运用经济法的原理,把握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专题二、公司法
1.掌握
公司的形式、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规定。
上市公司的股份发行和
转让条件。
公司社会责任。
2.理解
公司法中具有经济法属性的规范。
3.运用
学会运用经济法理论解释和说明公司法中的约束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