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修正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6
探析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7-03-17T10:33:23.4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梁春波汪晓芸[导读]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工作经验,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防水工程涉及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现代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不仅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而且施工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工程。
在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具体施工时,技术人员应该控制好每一个相关环节.加大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以及防水卷材的施工等等。
同时还应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技术人员定期对建筑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当发现结构病害时能及时的处理问题。
这样不仅避免建筑地下室渗水现象的出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工程概况某住宅小区项目1#、5#、7#楼为筏板基础,为一个整体地下室,地下室面积9760m2,整个地下室防水总面积13544m2,整个地下室部分要求防水,筏板、地上室顶板面、剪力墙外均采用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筏板、地上室顶板面刚性防水层采用40mm厚C20细石砼(内配钢筋Ø4@200)。
2、防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2.1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工程均采用泵送混凝土,机械振捣。
2.1.1混凝土应有良好的砂石级配,其砂含泥量控制3%以内且不得呈块状,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且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
(2)为使混凝土中产生自应力使结构处于受压状态,宜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用量8%的AEA微膨胀剂,以避免产生裂缝。
(3)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3~16cm。
2.2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2.2.1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用防水砂浆做垫平处理。
2.2.2底板混凝土浇捣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推进、一次到底”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宜为0.4~0.5m,并按1.5~1.6的坡度斜向推进,从而可很好地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浅议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摘要: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结构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
由于受建筑材料的制约,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建设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进行施工,一旦出现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则会导致地下室工程出现渗水现象,影响主体建筑的使用安全与实用期限。
1.施工准备1.1前期准备施工前应对图纸审核,了解地下室工程施工图中的防水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应按各道工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防水材料选择由于底板浇筑混凝土后会产生较多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底面温度较高,所以选用耐热度较高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此种卷材有带板岩和不带板岩两类,平面部位使用不带板岩的卷材,立面使用带板岩的卷材。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塑料止水带,bw止水条。
在防水混凝土中掺混凝土膨胀剂,后浇带部分掺加混凝土膨胀剂量为水泥用量的15%,底板、外墙部分为水泥用量的12%。
1.3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市建委颁发的防水施工人员上岗证书。
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2.1 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多为大面积混凝土,因而多采用分段定点、同一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及一次到底的浇筑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频繁拆卸输送管道,以提高施工效率并简化沁水处理,同时可避免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墙体混凝土浇筑则应严控分层厚度和每次浇筑的墙体长度,无论何种部位混凝土浇筑均应保证连续浇筑,避免或减少施工缝数量,浇筑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前应将表面凿毛,并清除内部杂物并冲洗湿润,后铺筑一层水泥砂浆或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之后首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为 40cm,以后每层的浇筑厚度则在50 ~ 60cm 范围内,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h,对施工中交接的临时结合的竖向缝应相互错开;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尽量采用坍落度较低的混凝土,若施工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则应退回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拌合,杜绝直接加水搅拌。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在当代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为了充分的利用有利的土地,节约资源,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得到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对工程的质量要求甚高,其搞好地下室工程成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然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自然成为我们浅谈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技术作了重要的阐述,主要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及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匮乏和人们对建筑的需要,资源节约型的建筑逐渐产生,从而助长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的向前发展。
但其搞好地下室工程是搞好高层建筑的关键所在,然而地下室工程的好坏关系到主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主要以混凝土和钢筋结构为主,虽然结构严密、稳定牢固,但是由于混泥土中的毛细孔和钢筋的锈蚀难免存在,随着地下水位的上涨水压的增大,地下室渗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搞好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提高防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提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筑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一)选材合理,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为了保证混泥土配比的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我们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施工技术要求,对砂石料的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进行取样检验,其砂料中的含泥量控制在4%左右并不得呈块状;其石料的含泥量控制在2%左右,石子最大颗粒的粒径不超过39mm,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从而提高质量。
(二)混凝土拌制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混泥土的搅拌应遵循集中制原则,便于连续搅拌管理,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另一方面要根据浇筑混凝土的数量,应注重设施的配备实行多台搅拌机不停的拌制作业,连续的浇灌,快速科学的施工,保证工作效率,从原材料方面为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
但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结构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谈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细部防水工程1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5。
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复合膨胀防水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cm~16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在墙体浇筑方面,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mm~600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细部防水工程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
但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结构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谈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5。
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复合膨胀防水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 cm~16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在墙体浇筑方面,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 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 ℃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 mm~600 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 d 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三、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
1、铺贴前的准备工作
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永久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 %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
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 1 m2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 h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2、涂刷基层处理剂(胶粘剂)
涂刷胶粘剂时要均匀一致,不能反复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 mm左右。
3、防水卷材铺贴要求
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垫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且遵循先附加层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处应交叉接缝接,缝应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 mm 处;
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固处的形状仔细粘贴紧密;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立面应采用满粘法铺贴;遇沉降缝处,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点粘法铺贴,阴阳角处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卷材保护层施工时,谨防防水层受损害,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且上下两层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铺贴,并用盖缝条或密封材料将接缝
一层油毡铺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
四、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
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 mm的外墙上。
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
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螺杆的两侧端部采用凹形塑料卡,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将该塑料卡取出,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因此,应严格控制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止水带的安装防止固定,宽度的控制,填缝的处理,封缝的处理等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不再渗水。
其具体措施为:应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 mm~100 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待上层封堵材料强度达到,再从此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缝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五、概述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控制好每一环节,如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防水混凝土的施工、SBS改性沥青卷材的施工及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等环节,都应精心施工,以期能做到最佳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功能。
参考文献
1 郑志辉、于英霞.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
筑,2004.30(17)
2 张晓华.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4.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