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共53页
- 格式:ppt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53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算术平均数)、H(调和平均数)和G(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D )A、A≤G≤H;B、G≤H≤A;C、H≤A≤G;D、H≤G≤A2.位置平均数包括(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3.若标志总量是由各单位标志值直接总和得来的,则计算平均指标的形式是( A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4.平均数的含义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总体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总体某一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基本原则是( C )A、可比性;B、目的性;C、同质性;D、统一性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假定条件是( C )。
A.各组的次数相等 B.组中值取整数C.各组内变量值不同的总体单位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D.同一组内不同的总体单位的变量值相等7.已知3个水果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则计算3个水果店香蕉的平均价格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8.如果统计资料经过分组,并形成了组距分配数列,则全距的计算方法是( D )A.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最大组上限—最小组下限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
A.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以上都不对10.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不受极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B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标志变动度( ABCDE )A、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的指标;B、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依据;C、是反映社会生产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D、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E、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
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大同》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
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
《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同,重体,合类。
”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
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
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
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
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
再如“礼”、“纪”、“里”、“知”、“起”。
再如“让”、“常”、“殃”、“康”。
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
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七月》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
第4章生产论【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呈现出先上升,而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其中,边际产量最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并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相交。
(2)边际产量的变化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即递增和递减两个阶段。
(3)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搭配情况可将那生产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2.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AP的第一阶段。
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4)(×)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5)(×)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6)(×)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
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
8)(×)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9)(√)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是递减的。
3.选择题1)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CD)。
A.MP>AP阶段B.MP下降阶段C.AP>MP>0阶段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B.只要MP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M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MP减少,AP 也一定减少3)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ABD)。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 LK=w/rC.dk/dl=w/rD.MP L/MP k=w/r4)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 )。
A.相等B.不等C.无关D.以上情况都存在5)若横轴代表劳动,纵轴表示资本,且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 )。
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二、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电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作者:————————————————————————————————日期:思考与练习题21.基础知识部分2.1填空题1.一个班级有64名学生,现采用二进制编码器对每位学生进行编码,则编码器输出至少需要 6 位才能满足要求。
2.一般编码器有n个输入端,m个输出端,若输入低电平有效,则在任意时刻,只有1 个输入端为0,n-1 个输入端为1。
3.译码器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端,每输入一组二进制代码,只有 1 个输出端有效;n个输入端最多可有2n个输出端。
4.使用共阴极接法的LED数码管时,“COM”端应接地(GND),a~g应接输出高电平有效的显示译码器;使用共阳极接法的LED数码管时,“COM”端应接电源(VCC),a~g应接输出低电平有效的显示译码器,这样才能显示0~9十个数字。
2.2选择题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电路在任一时刻输出信号稳态值由(A )决定,与( D )无关,属于(F)记忆逻辑电路。
A.该时刻电路输入信号B.信号输入前电路原状态C.该时刻电路输入信号D.信号输入前电路原状态E.有F.非2.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D)。
A.译码器B.编码器C.全加器D.寄存器5.某译码电路需要有四种不同的输出状态,那么输入信号至少应有(A )。
A.2个B.4个C.3个D.5个2.应用能力部分2.3试分析图2-29中各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2-29a Z AB =,同或逻辑关系b Z A D C =++,只有在A 条件不成立而同时C 、D 条件成立时事件成立。
2.4试根据如图2-30所示波形确定逻辑函数关系。
图2-30列真值表: A B C Y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111逻辑函数关系:奇校验2.5分析如图2-31所示逻辑电路,完成以下任务: (1)列真值表;(2)写出逻辑表达式;(3)分析说明其逻辑功能。
思考与练习(一)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2、《女娲补天》原载于()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6、风、雅、颂的"雅"意为()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①《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①《汉广》②《氓》③《将仲子》④《狡童》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①《东山》②《采薇》③《黍离》④《蒹葭》10、控诉秦穆公以人殉葬暴行的诗篇是()①《黄鸟》②《正月》③《小弁》④《雨无正》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①《离骚》②《远游》③《涉江》④《哀郢》12、《东君》祭祀的是()①天之尊神②云神③太阳神④主宰寿命之神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
"宋玉的"悲秋"之作是()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韩非子》20、保存寓言最多的作品是()①《庄子》②《列子》③《荀子》④《吕氏春秋》二、多项选择题1、原始诗歌的特点有()①口头性②集体性③综合性④功利性⑤随意性2、下列神话中反映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作品有()①《鲧禹治水》②《后羿射日》③《精卫填海》④《盘古开天》⑤《黄帝擒蚩尤》3、《诗经》中"颂诗"包括()①《夏颂》②《商颂》③《周颂》④《吴颂》⑤《鲁颂》4、下列作品中反映周部族发迹史的是()①《玄鸟》②《大明》③《生民》④《绵》⑤《思文》5、《卫风o氓》()①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②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③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④告诉人们不要自主择偶⑤景物描写出色6、《小雅o采薇》()①反映人们的厌战情绪②多用叠字和叠句③即景抒情,情景相生④反映了战争对生产、生活的极大破坏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7、复沓的作用在于()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②深化诗的主题③使感情得到心情抒发④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⑤可以增加诗篇长度8、《九歌》中祭祀天神的作品是()①《东皇太一》②《礼魂》③《东君》④《湘君》⑤《大司命》9、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有()①《神女赋》②《洛神赋》③《登楼赋》④《高唐赋》⑤《风赋》10、《曹刿论战》刻画曹刿形象的主要手法有()①语言描写②行动描写③心理描写④细节描写⑤环境描写11、《左传》长于写战争,在写战争时往往着重叙写()①战争的性质②双方力量的对比③战争的过程④双方将帅的素质⑤对待战争的态度12、烛之武说秦退师,主要在于他的说辞说明了()①晋之无厌②亡郑利晋害秦③存郑于秦有利④郑原为秦陪臣⑤郑愿割地赔款13、《晋灵公不君》一文中叙述晋灵公骄奢纵欲、残忍暴虐的事例有()①厚敛碉墙②从台上弹人③拒谏纵恶④谋杀国之栋梁⑤穷兵黩武14、《国语》一书包括()①《周语》②《齐语》③《晋语》④《秦语》⑤《越语》15、《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有()①焚券市义②复谋相位③立庙于薛④劝说齐王⑤开拓疆土16、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对话体的有()①《论语》②《孟子》③《庄子》④《荀子》⑤《韩非子》17、《庄子》文章特点主要有()①想象丰富②夸张大胆③善用比喻说理④质朴无华⑤逻辑性强18、保存寓言故事较多的作品有()①《韩非子》②《庄子》③《列子》④《吕氏春秋》⑤《山海经》19、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有()①运斤成风②自相矛盾③邯郸学步④东施效颦⑤画蛇添足20、下列寓言自出《韩非子》的一书的有()①狐假虎威②滥竽充数③守株待兔④买椟还珠⑤揠苗助长三、填空题1、先秦文学是指从____到____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
一、选择题1.在Word2010中,要使文档中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2个汉字,可以使用标尺上的()。
A.左缩进标B.右缩进标记C.首行缩进标记D.悬挂缩进标记2.在Word2010中,设置不多于()栏的等宽栏时,使用“分栏”按钮就可以方便实现操作。
A.3 B.4 C.5 D.63.下面(B)不属于“分节符”类型。
A.下一页B.上一页C.偶数页D.奇数页4.在WORD中,选定整个表格后,按Del键,可以()。
A. 删除整个表格B. 删除整个表格的内容C. 删除整个表格的内框线D. 删除整个表格的外框线5.下列有关Word 格式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格式刷只能复制文本的内容B. 格式刷只能复制字体格式C. 格式刷只能复制段落格式D. 格式刷可以复制字体格式也可以复制段落格式6.在Word 2010文档中,每个段落的段落标记的位置在()。
A. 段落的起始位置B. 段落的中间位置C. 段落的尾部D. 每行的行尾7.在Word 2010的表格编辑中不包括()操作。
A. 旋转单元格B. 插入单元格C. 删除单元格D.合并单元格8.在Word 2010中,有关表格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文本和表格可以互相转化B.可以将文本转化为表格,但表格不能转成文本C.文本和表格不能互相转化D.可以将表格转化为文本,但文本不能转成表格9.在Word中,要把文章中所有的“学生”两字快速修改以粗体显示,可以选择()操作。
A. 样式B. 改写C. 替换D.粘贴0.在Word中,若想控制段落的第一行第一个字的起始位置,应该调整()。
A. 悬挂缩进B. 首行缩进C. 左缩进D. 右缩进二、填空题1.Word 2010中所创建的任何一个文档都是以某一个模板为基础的,_______是各种文档的默认模板。
【Normal.dotm】2.在Word中,按下________键产生段落标记,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
【Enter】3._______是一组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排版格式的组合,是预先设置好的文本格式。
七下生物课后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组养分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A.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无机盐C、蛋白质、脂肪D、矿物质、蛋白质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的多吃哪种食物?( )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3、平时我们所吃的米、面、甘薯和马铃薯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4、为什么儿童食物中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5、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化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什么物质?()A、水B、酶C、淀粉D、麦芽糖7、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什么?()A、食管B、胃C、大肠D、小肠8、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A、唾液腺B、胆囊C、肝脏D、胰腺9、引起昏厥是由于下列哪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急剧减少所引起的()A、水分B、维生素C、血糖D、蛋白质10、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需要吸入氧气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C、人吸入氧,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11、人体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糖类B、二氧化碳C、能量D、葡萄糖12、在削铅笔的时候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
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A.表皮角质层B. 表皮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13、人体的调节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整体看来可以认为()A.调节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神经元 B.调节过程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C.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D.调节效应都随意支配14、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A.先喂食物,随即给铃声 B.先给铃声,随即给食物C.只喂食物,不给铃声 D.只给铃声而不随即喂食15、马戏团小狗成功地表演节目之后,总是随后给它喂食。
这种做法就是用()A、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B、非条件刺激强化非条件反射C、条件刺激强化非条件反射D、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16、下列哪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A.吃梅子分泌唾液B.谈论梅子分泌唾液C.嗅到梅子气味分泌唾液D.看到梅子分泌唾液17、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A.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B.巩膜→脉络膜→视网膜C.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 D.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18、声波引起耳的相应结构产生振动的传导顺序,一般是()A.外耳→中耳→内耳B.咽鼓管→鼓室→内耳C.鼓膜→听小骨→外耳道D.前庭→耳蜗→半规管19、关于皮肤温度觉感受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当环境使下肢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B.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C.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D.冷感受器有的对温刺激敏感20、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B. 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C. 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D. 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1、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导管释放到血液中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微少,但调节效能非常显著C.激素能随血液送到全身,对所有组织细胞都起作用D.激素只对某些组织起作用,是因为有专门运输途径22、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A.呆小症B. 侏儒症C. 巨人症D. 糖尿病23、肢端肥大症病人的年龄一般在()A.成年阶段 B.青少年阶段C.幼年阶段 D.各发育阶段24、在发育方面,人体最晚发育成熟的是()A.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C.生殖系统D.循环系统25、青春期最明显的就变化就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A.胰岛素的作用B.性激素的作用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D.生长激素的作用26、饭后一段时间,许多营养物质被吸收,这时会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A.增多,随后血糖下降 B.减少,随后血糖上升C.增多,随后血糖上升 D.减少,随后血糖下降27、人在寒冷的环境里,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多,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A.胰岛素的增多B.甲状腺激素的增多C.胰岛素的减少D.甲状腺激素的减少28、传染病的特征是()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虚引起的 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9、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两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一个环节二、判断题(1)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