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9
两重点一重大”是指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简称“两重点一重大”。
主要强调“突出重点、加强监管”的安全理念,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2009年和2013年国家分两批公布了18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第一批:包括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在内的15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包括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在内的3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74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常见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如:氯、氨、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甲烷、天然气、原油、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氢、苯(含粗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醇、氯酸钠、硝化纤维素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中详细说明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及其临界量、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重大危险源的分级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流程。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重点监控工艺参数2、电解工艺(氯碱)3、氯化工艺重点监控工艺参数氯化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氯化反应釜搅拌速率;反应物料的配比;4、硝化工艺5、合成氨工艺(2)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6、裂解(裂化)工艺7、氟化工艺氟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氟原子的反应,涉及氟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氟化工艺。
氟与有机化合物作用是强放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使反应物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甚至着火爆炸。
氟化剂通常为氟气、2,4,5,6-四氯嘧啶与氟化钠制备2,4,6-三氟-5-氟嘧啶等。
(4)其他氟化物的制备浓硫酸与氟化钙(萤石)制备无水氟化氢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氟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氟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氟化物流量; 助剂流量;反应物的配料比;氟化物浓度。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与反应进料、紧急冷却系统的报警和联锁;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宜采用的控制方式氟化反应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氟化物浓度、投料配比、进料速度和反应温度等。
必要时应设置自动比例调节装置和自动联锁控制装置。
将氟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氟化物流量、氟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控制,在氟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氟化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
安全泄放系统。
&加氢工艺加氢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的反应,涉及加氢反应的工艺过程为加氢工艺,主要包括不饱和键加氢、芳环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氢解等。
9、重氮化工艺一级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
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的一级胺都可以进行重氮化反应。
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重氮化工艺。
通常重氮化试剂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
除盐酸外,也可以使用硫酸、高氯酸和氟硼酸等无机酸。
脂肪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芳香族重氮盐较为稳定。
202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冲刺试卷二[单选题]1.某化工企业以苯酚为原料通过氧化工艺生产对苯甲酮,根据(江南博哥)《首批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下列控制方法满足要求的是()。
A.考虑到反应体系的燃爆危险性重点监控反应釜的工况参数B.反应体系设置安全联锁装置,当体系超压拟利用安全泄压设施(安全阀、紧急放空阀)实现紧急泄放C.介于反应体系的高燃爆特性,重点监测尾气的氧含量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必要时可设置惰性气体封锁D.体系温度与搅拌、试剂流量、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体系超温应增加搅拌速度防止局部过热并切断试剂和冷却水流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安全泄压设施(安全阀、紧急放空阀)属于超压泄放类安全附件,不属于安全联锁系统;介于反应体系的高燃爆特性,重点监测尾气的有机蒸气含量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必要时可设置惰性气体封锁;体系温度与搅拌、试剂流量、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体系超温应增加搅拌速度防止局部过热并切断试剂流量。
[单选题]2.某化工企业以苯为原料通过加氢工艺生产对环己烷,拟利用固定床(带有固体颗粒床层的反应器)连续化工艺。
根据《首批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下列需要重点监测是工艺不应包括()。
A.催化剂床层设置多个温度取源点,重点监测催化剂床层温度B.设置比例调节装置,严格控制投料配比C.严格检测体系氧含量,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D.设置紧急冷却系统,当体系温度异常立即停止急冷氢气进料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设置紧急冷却系统,当体系温度异常立即打开、增加急冷氢气进料量,降低介质温度。
[单选题]3.某字母酸的合成需依次经烷基化、硝化、还原、水解、精馏和重结晶等工艺,常用试剂包括碘甲烷(急性毒性)、硝酸(强氧化性腐蚀性)、氢气(高燃爆特性),上述成套工艺的安全控制措施中满足要求的包括()。
什么叫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看这篇就对了!什么叫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看这篇就对了!一、两重点一重大是什么?两重点一重大”是指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简称“两重点一重大”。
主要强调“突出重点、加强监管”的安全理念,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1、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2009年和2013年国家分两批公布了18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第一批:包括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在内的15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包括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在内的3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74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常见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如:氯、氨、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甲烷、天然气、原油、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氢、苯(含粗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醇、氯酸钠、硝化纤维素等。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2018)中详细说明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及其临界量、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重大危险源的分级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流程。
二.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项目该怎么做?1、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要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安全培训教育,使每一名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切实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和风险意识。
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对照《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在执法检查中将有关从业人员资格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要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并停产整顿。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危险化工是一种高风险、高危险的行业。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国家加强了对危险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领域,工艺安全控制、重点监控参数和控制方案是关键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工艺安全控制要求危险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领域,工艺安全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设计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规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工艺设备、管道、阀门、压力容器、仪表及安全附件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设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实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所有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4.生产现场要设置标志牌、指示灯等安全警示和提示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及时纠正违章操作行为。
5.具备储罐必须建立储罐管理制度,设有完善的罐区周边防火、防爆设备,防火、爆炸隔离间距符合要求。
6.具备现场应急预案,要求明确实施机构、应急物资的准备条件、保障措施、主要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演练计划。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操作规范,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重点监控参数危险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点参数进行监控,判断生产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在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领域,重点监控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温度和湿度:低温环境易使设备的管路硬化、变脆,从而导致开裂或者爆炸,高温下有可能引发化学反应,导致化学危害事件的发生。
2.PH值:PH值过低会导致化学品的腐蚀性变强,从而导致设备破损或者泄漏,PH值过高则会引起设备中化学反应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爆炸的发生。
3.氧气浓度:氧气是化学品的燃料,如果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太高,就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炸。
2:附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1光气化反应釜、反应类型重点监控单元放热反应光气储运单元
工艺简介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以及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路线,光气化工艺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
工艺危险特点
(1)光气为剧毒气体,在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后,易造成大面积污染、中毒事故;
(2)反应介质具有燃爆危险性;
(3)副产物氯化氢具有腐蚀性,易造成设备和管线泄漏使人员发生中毒事故。
典型工艺
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
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
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
2、电解工艺(氯碱)
3、氯化工艺
4、硝化工艺
5、合成氨工艺
6、裂解(裂化)工艺
7、氟化工艺
8、加氢工艺
9、重氮化工艺
10、氧化工艺
11、过氧化工艺
12、胺基化工艺
13、磺化工艺
14、聚合工艺
15、烷基化工艺。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一、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
二、电石生产工艺
三、偶氮化工艺
调整的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中的部分典型工艺
一、涉及涂料、粘合剂、油漆等产品的常压条件生产工艺不再列入“聚合工艺”。
二、将“异氰酸酯的制备”列入“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三、将“次氯酸、次氯酸钠或N-氯代丁二酰亚胺与胺反应制备N-氯化物”、“氯化亚砜作为氯化剂制备氯化物”列入“氯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四、将“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列入“硝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五、将“三氟化硼的制备”列入“氟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六、将“克劳斯法气体脱硫”、“一氧化氮、氧气和甲(乙)醇制备亚硝酸甲(乙)酯”、“以双氧水或有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生产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的列入“氧化工艺”的典型工艺。
七、将“叔丁醇与双氧水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列入“过氧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八、将“氯氨法生产甲基肼”列入“胺基化工艺”的典型工艺中。
附件2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一、新型煤化工工艺
二、电石生产工艺
三、偶氮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