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

编号:CCCF- HZFH-02(A/0)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火灾防护产品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

2014-08-31发布2014-09-01实施

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

前言

本实施细则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火灾防护产品》(编号:CNCA-C18-02:2014)制定,由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发布,版权归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制定单位: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

目录

0. 引言 (1)

1.适用范围 (1)

2.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1)

3. 认证模式选择 (2)

3.1 认证的基本模式 (2)

3.2 认证模式的具体细化 (3)

4. 认证单元划分 (3)

5. 认证流程及时限 (3)

5.1 认证流程 (3)

5.2 认证时限 (3)

6. 获证前的认证要求 (3)

6.1 认证委托 (3)

6.2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检查) (4)

6.3 型式试验 (6)

6.4认证评价与决定 (7)

7. 获证后监督的认证要求 (8)

7.1 获证后监督方式选择 (8)

7.2 获证后监督人日 (8)

7.3 获证后监督频次 (8)

7.4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9)

7.5 获证后跟踪检查 (10)

7.6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10)

7.7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10)

7.8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10)

7.9 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和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 (10)

8. 认证证书 (10)

8.1 认证证书的保持与延续 (10)

8.2 认证证书的内容 (11)

8.3 认证范围的扩大(获证后认证委托) (11)

8.4 认证范围的缩小 (12)

8.5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12)

8.6 证书恢复 (15)

8.7 认证证书的使用 (16)

9 认证的变更 (17)

9.1变更类型 (17)

9.2变更程序 (17)

10. 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管理 (18)

11. 认证标志 (19)

12. 收费依据与要求 (19)

13. 与技术争议、申诉、投诉相关的流程及时限要求 (19)

14. 特殊情况认证要求 (19)

附件1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典型产品及单元划分原则 (20)

附件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资料 (24)

附件3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认证检验规则 (27)

附件4 获证后监督的基本要求 (32)

附件5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要求 (38)

附件6评定中心有关收费规定 (45)

附件7认证证书和检验报告样式 (46)

附件8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55)

0. 引言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是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火灾防护产品》(编号:CNCA-C18-02:2014)(以下简称实施规则)的要求编制,作为认证实施规则的配套文件。依据实施规则和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以下简称评定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要求,本着维护产品认证有效性、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认证企业和控制认证风险等原则,制定并公布本认证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是依据实施规则的要求编制,与实施规则共同使用。本实施细则适用的产品范围、认证依据与实施规则中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并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发布的目录界定、目录调整等公告实施调整。

评定中心依据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建立生产企业的分类管理要求,结合生产企业的分类,明确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实施要求。

1.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建筑耐火构件产品,包括以下产品种类:防火窗、防火门(防火门、防火锁、防火门闭门器)、防火玻璃(隔热型防火玻璃、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防火卷帘(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用卷门机)产品。

2.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评定中心收集、整理与认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有关的各类质量信息,并据此对生产企业(工厂)进行分类。认证委托人、生产者(制造商)应予以配合。

评定中心将生产企业分为四类,分别用A类、B类、C类、D类表示。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至少包含如下方面:

(1) 工厂检查结论;

(2) 型式试验和监督抽取样品的检测结果;

(3) 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抽查结果、CCC专项监督结论;

(4) 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对获证后监督的配合情况;

(5) 媒体,产品检测、设计、销售、维修、使用者,社会公众的质量信息反馈;

(6) 认证费用与检验费用交纳情况,参与配合认证与检验工作情况;

(7) 执行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制度情况;

(8) 影响认证公正性、有效性的其他情况;

(9) 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等出具的有关产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等结果。

生产企业分类原则见表1。

表1:生产企业分类原则

类别分类原则

A类

生产企业至少应在五年内未出现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1-8条涉及的问题。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中第9条评价结果为最高等级(如AAA级)。(作为参考条件)

B类

生产企业至少应在三年内未出现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1-8条涉及的问题。

生产企业分类所依据的质量信息中第9条评价结果为较好等级(如A级或A级以上)。(作为参考条件)

C类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除A类、B类、D类的其他生产企业。对于没有任何质量信息的生产企业,其分类类别默认为C类;

(2)主动申请证书暂停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证书无法正常保持的生产企业;

(3)初始认证委托的生产企业其分类类别默认为C类。

D类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除C类(2)中之外原因导致证书被暂停或撤销的生产企业;

(2)未严格执行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制度的生产企业;

(3)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评定中心的获证后监督的生产企业。

评定中心将依据所实时收集的各类质量信息,按照上述分类原则经评议后确定生产企业的分类类别。

生产企业分类类别须按照D-C-B-A的次序逐级提升,D类生产企业应至少连续两次通过监督方可提升到C类,按A-B-C-D的次序逐级或跨级下降。

3. 认证模式选择

3.1 认证的基本模式

实施建筑耐火构件产品认证的基本模式为: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

产品一致性检查+型式试验+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3.2 认证模式的具体细化

根据认证的基本模式,结合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原则,针对不同类别企业在认证模式中酌情增加相关认证要素,具体细化认证模式为: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

获证后的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是获证后监督必须实施的基本模式。必要时,还可采取获证后的跟踪检查、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等模式。

4. 认证单元划分

按照实施规则第4条和本实施细则附件1执行。

5. 认证流程及时限

5.1 认证流程

认证流程包括:认证委托、工厂检查、型式试验、认证评价与决定和获证后监督等环节。

5.2 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按照实施规则第6.4条执行。

产品检测时限见附件3。检测时限是认证委托人与指定实验室正式签订检测合同之日起,至指定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实际发生的时间。

评定中心按照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在认证时限内完成相关工作,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及指定实验室应予以配合。

由于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其自身原因逾期未完成认证活动导致认证超时的,不计入认证时间内。

6. 获证前的认证要求

6.1 认证委托

6.1.1 认证委托的提出与受理

认证委托人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091158771.html,、https://www.doczj.com/doc/091158771.html,)向评定中心提出本实施细则涵盖产品的认证委托。提出认证委托时,需提供必要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包括工商注册证明、组织机构代码、与相关方的协议等(见附件2)。评定中心对认证委托资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及签订认证合同通知,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认证委托人补正资料并提交。6.1.2 委托资料

认证委托人应按评定中心的要求提供有关认证委托资料和技术材料(见附件2)。

认证委托人应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评定中心对认证委托人提供的认证资料进行管理、保存,并负有保密的义务。

6.1.3 不受理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不能提供有效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境外企业需提供有效的法律文件);

(3) 以ODM生产方式的委托认证;

(4) 对同一单元产品重复认证或命名、型号规格等形式不同,但实质为同一单元产品的重复认证;

(5) 以OEM生产方式提出委托认证,其生产企业为D类生产企业;

(6) 有关法律法规、实施规定、实施细则规定不得受理的情形。

6.2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检查)

6.2.1检查依据

按《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GA 1035),《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规定执行(有关原则要求见附件5)。

6.2.3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及后续活动等。

当认证产品的制造涉及多个场所时,现场检查的场所界限应至少包括例行检验、加施产品铭牌和CCC标志环节所在场所,还应到其余场所(如关键工序)进一步检查。

6.2.3.1文件审查

现场检查前,检查组长应按检查准则的要求对文件和资料的符合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并作出文件审查结论。文件审查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

文件审查的内容包括:

(1)认证委托人提供的工厂信息及产品信息;

(2)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3)工厂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的基本情况;

(4)认证产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流程;

(5)指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及经确认的产品特性文件;

(6)获证产品证书信息,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制度情况,标志使用情况(适用时);

(7)工厂及获证产品变更情况等(适用时);

(8)认证证书暂停期间,工厂采取整改措施情况(适用时)。

文件审查通过的,检查组长应立即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上报文件审查结论;文件审查不通过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形成文件审查报告并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上报。

文件审查发现认证资料不符合工厂检查准则的,不得进行现场检查及后续活动。

6.2.3.2现场检查及后续活动

现场检查的实施一般分为首次会议、收集和验证信息、检查发现及沟通、确定检查结论及末次会议等五个工作阶段。主要内容包括:首次会议、产品一致性检查、生产设备与检验设备检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人员能力现场见证、沟通、末次会议、对例行检验合格的产品现场进行抽样(工厂现场检查结论为推荐通过时)等。

现场检查结论分为推荐通过和不推荐通过:

(1)未发现不合格或发现的不合格为一般不合格时,检查结论为推荐通过;工厂应在30日内完成纠正措施,并向检查组长提交纠正措施报告。

(2)发现的不合格为严重不合格时,检查结论为不推荐通过;检查结论为不推荐通过的,终止产品认证工作。

检查组长在完成现场检查后,应立即通过“消防产品网上认证业务系统”上报现场检查结论,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评定中心提交检查报告及相关资料。

6.2.3不合格报告出具

当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已导致或有可能导致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或产品一致性不符合要求时,应出具不合格报告。不合格性质分为严重不合格和一般不合格。

出现下述情况之一的,属于严重不合格:

(1)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存在严重问题;

(3)在生产、流通、使用领域发现产品一致性不符;

(4)未在规定期限内采取纠正措施或在规定期限内采取的纠正措施无效;

(5)受检查方的关键资源缺失;

(6)认证使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认证实施规则变更,认证委托人未按要求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7)产品经国家/行业监督抽查不合格,并未完成有效整改;

(8)认证委托人未按规则使用证书、标志或未执行证书、标志管理要求;

(9)证书暂停期间仍销售、安装被暂停证书产品;

(10)经查实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证书;

(11)违反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制度;

(12)违反评定中心的其他规定。

6.2.4检查人员

检查组应由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并正式聘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组成,检查组人员不少于两人,其中至少应有一名成员具有相应实施规则专业领域注册的资质。除遇不可抗力因素外,检查组应按规定时限完成检查任务。

6.2.5生产现场抽取样品

对于工厂现场检查结论为推荐通过的,工厂检查组按附件3的要求进行生产现场抽取样品。

6.2.6特殊情况处理

工厂不提交纠正措施,超过规定时限提交纠正措施,提交后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实施纠正措施以及实施的纠正措施无效的,均应做不推荐通过处理。

发生不接受检查安排、不接受检查结论等情况时,检查组应立即报告并终止检查。

6.3 型式试验

6.3.1 型式试验合同

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认证委托,指定实验室应与认证委托人签订型式试验合同,型式试验合同包括型式试验的全部样品要求和数量、检测标准项目等,并告知认证委托人。

6.3.2 样品要求

通常情况下,认证委托人应确保在15天内将工厂检查现场抽取的样品按要求送达指定实验室。如认证委托人因特殊情况未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样

品,需向评定中心提出说明。

认证委托人不得借用、租用、购买样品用于试验。

指定实验室应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对样品真实性有疑义且认证委托人不能合理解释的,指定实验室应终止型式试验。6.3.3 样品数量

试验样品数量应符合附件3要求。

6.3.4 试验项目及要求

建筑耐火构件产品主型产品的试验项目应为该产品标准规定的全部适用试验项目,分型产品的试验项目根据分型产品与主型产品的差别确定,具体按附件3要求执行。

6.3.5 型式试验的实施

指定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型式试验,应确保检测结论真实、准确,对检测全过程做出完整记录并归档留存,以保证检测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型式试验后,按有关规定处置试验样品和相关资料。

6.3.6 型式试验报告

评定中心规定统一的型式试验报告格式(见附件7)。

指定实验室应按统一格式出具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应包含对申请认证委托产品相关信息的描述。指定实验室及其相关人员应对其做出的型式试验报告内容及检测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型式试验结束后,指定实验室应在2个工作日内告知认证委托方试验结果。认证委托方对试验结果无异议的,指定实验室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评定中心、认证委托人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认证委托方对试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在15天内向指定实验室提出,指定实验室按有关规定处理。

6.4认证评价与决定

评定中心对型式试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的结论和有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做出认证决定。对符合认证要求的,颁发认证证书;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终止认证。

7. 获证后监督的认证要求

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实施规则、实施细则和认证标准的要求,确保其持续生产的获证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除遇不可抗力因素外,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必须在规定的周期内接受监督。

7.1 获证后监督方式选择

获证后监督方式包括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获证后的跟踪检查、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结合生产企业分类等情况,获证后监督为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7.1.1 A类企业

获证后监督方式为“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1.2 B类企业

获证后监督方式为“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1.3 C类企业

获证后监督方式为“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1.4 D类企业

获证后监督方式为“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获证后跟踪检查”。

除上述监督模式外,评定中心可根据生产企业分类类别和实际情况,对于A、B、C类生产企业可增加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于各类生产企业可增加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2 获证后监督人日

获证后监督的人日为2~4人日/次·生产企业,包括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的时间、获证后跟踪检查时间、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的时间等。

7.3 获证后监督频次

7.3.1 基本要求

按照生产企业分类类别,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见表2。

表2 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

类别获证后基本监督频次

A类30个月内至少完成1次

B类18个月内至少完成1次

C类12个月内至少完成1次

D类12个月内至少完成1次

评定中心根据确定的证后监督要求对获证企业进行监督,监督时间优先安排在有生产时进行,采用不预先通知的方式进行。

评定中心可根据生产企业的产品特性及生产周期等原因适当延长监督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7.3.2 其他增加监督频次的情况

当生产企业出现以下情况时,在基本监督频次的基础上可增加监督频次:

(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如发生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等)或用户提出质量投诉并造成较大影响,或经查实为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责任的;

(2)评定中心有理由对获证产品与认证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当生产企业分类类别下降时。

增加频次的监督不预先通知,监督方式包括监督检查和/或监督检验,增加频次的监督检查人日数为2~4人日/次·生产企业。

7.4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4.1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

实施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时,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如提供获证产品的销售信息,以及产品使用方、经销商、销售网点信息、使用领域等,现场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并承担样品运输费用,同时做好使用领域抽取样品后的产品替换工作。

实施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时,应在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后,从使用领域中随机抽取,送指定实验室实施检测。

现场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的有关要求执行。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测的抽取样品要求、检测项目、判定规则等具体要求见附件3。评定中心可根据产品的质量情况调整监督检验项目。

7.4.2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查

实施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查时,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如提供获证产品的销售信息,以及产品使用方、经销商、销售网点信息、使用领域等。

获证后使用领域抽取样品检查的具体要求见附件4。

7.5 获证后跟踪检查

获证后跟踪检查具体要求按附件4的有关要求执行。

对于非连续生产的产品,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主动向评定中心提交生产计划,以便于后续跟踪检查的有效开展。

7.6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7.6.1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时,从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并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一致性符合的,送指定实验室实施检测。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认证委托人承担样品运输费用。

现场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的有关要求执行。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的样品要求、检测项目、判定规则等具体要求见附件3。评定中心可根据产品的质量情况调整监督检验项目。

7.6.2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查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查时,从在生产企业随机抽取,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

获证后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查时按照《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GA 1061)及附件4的有关要求执行。

7.7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要求按照实施规则第7.5条规定执行。

7.8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要求按照实施规则第7.6条规定执行。

7.9 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和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

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执行。

8. 认证证书

8.1 认证证书的保持与延续

8.1.1认证证书的保持

本实施细则覆盖产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内,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评定中心的获证后监督获得保持。

8.1.2认证证书的延续

8.1.2.1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在证书届满前90天内提出认证委托。证书有效期届满注销后,评定中心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证书延续委托,认证委托人可重新委托认证。

8.1.2.2认证委托人提出证书延续认证委托时,证书处于有效状态且最后一次监督结果合格的,评定中心在受理认证委托后,直接换发新证书,有效期五年。

8.1.2.3认证委托人提出证书延续认证委托时,证书处于暂停状态的:

(1)认证委托人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通过证书恢复申请,恢复证书的,评定中心可在受理认证委托后,直接换发新证书,有效期五年。

(2)对于未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恢复证书,但已经监督组现场确认认证委托人已完成全部不符合项整改的,经认证决定通过后,评定中心可在受理认证委托后,直接换发新证书,有效期五年。

(3)证书暂停超过六个月,仍不能通过证书恢复的,不再受理证书延续委托。

8.1.2.4认证委托人提出证书延续认证委托时,因企业信息变更等未完成,导致无法受理证书延续认证委托的,评定中心可在变更等得到确认,经认证决定后,直接换发新证书,有效期五年,新证书与原证书有效期不再衔接。

8.1.2.5对于在原证书有效期内,完成证书延续认证决定的,延续原证书有效期,新证书与原证书有效期衔接。对于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完成证书延续认证决定的,按照批准日期颁发新的证书,有效期五年。

8.2 认证证书的内容

认证证书样式及具体内容见附件7。

8.3 认证范围的扩大(获证后认证委托)

8.3.1认证范围的扩大类型

(1)实施细则相同、执行标准不同的增加新标准产品的扩大委托(新增标准)

(2)实施细则及标准相同、单元不同的增加新单元产品的扩大委托(新增单元)

(3)单元内扩展新型号产品的扩大委托(新增型号)

8.3.2认证范围扩大时,认证委托人应按附件2的规定提交认证范围扩大的委托,经产品检测和工厂检查符合后,换发或颁发证书。

8.3.3认证范围扩大为新增认证单元的,应颁发有效期为5年的新证书,认证单元内新增产品型号的,换发原单元证书,有效期为原证书截止日期。

8.3.4认证范围扩大时,属于8.3.1中(1)、(2)的,产品应进行型式试验;属于8.3.1中(3)的,产品应进行分型试验。产品的检测有关要求见附件3。

8.3.5认证范围扩大时,工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实施细则相同、执行标准不同的产品(新增标准),应进行文件审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不得删减)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2)实施细则及标准相同、单元不同的产品,应进行文件审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范围至少应包括:职责和资源、采购和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产品一致性控制。

(3)单元内产品扩展应进行文件审查,一般不进行现场检查。当申请认证产品的质量特性或生产工艺与已获证产品存在显著差异时,应进行文件审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要求同上)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或产品质量存在缺陷、证书部分暂停或部分撤销的工厂,扩大申请时应进行文件审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不得删减)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8.4 认证范围的缩小

当认证委托人不再保留某个已获认证单元的认证证书时,或在已获认证单元内不再保留部分分型产品认证证书时,属缩小认证产品范围。应由认证委托人提出委托,并交回原认证证书。评定中心确认后注销原认证证书(必要时换发证书),并公告。

8.5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8.5.1 认证证书注销

8.5.1.1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定中心应当注销认证证书:

(1)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期使用的;

(2)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由于破产、倒闭、解散等原因致使证书无法正常保持的;

(3)由于停产、生产结构调整等原因致使获证产品不再生产,主动申请注销的;

(4)获证产品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

(5)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申请注销的;

(6)认证使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规则变更,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满足变更要求;

(7)由于8.5.2.1(6)条款情况认证证书暂停,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限届满前,认证委托人未提出认证证书恢复申请的;

(8)其他应当注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8.5.1.2 认证证书注销的有关规定

(1)自认证证书注销之日起,不得继续出厂、进口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

(2)认证证书被注销后,不能以任何理由予以恢复,认证委托人可以向评定中心重新申请认证。被注销认证证书对应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检查报告不再有效。

8.5.2 认证证书暂停

8.5.2.1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定中心应当暂停认证证书:

(1)国家、行业或地方监督抽查结果证明产品存在不合格,但不需要立即撤销认证证书的;

(2)认证委托人违反实施规则的规定(包括产品抽取样品检测不合格、工厂监督检查不合格、产品一致性存在问题等)或评定中心相关要求,但通过整改可以达到认证要求的;

(3)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未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视情节需要开展调查的;

(4)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国家有关部门或评定中心的监督检查、抽取样品监督检测的;

(5)认证证书的信息,如: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的名称或地址(生产企业未搬迁除外),获证产品型号或规格等发生变更或有证据表明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质量保证体系发生重大变化,认证委托人未向评定中心申请变更或备案的,在变更得到确认前有出厂销售行为的;

(6)由于生产的季节性、按订单生产等原因,认证委托人申请暂停认证证书的;

(7)根据认证委托信息,无法联系到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时,导致无法按规定完成监督的;

(8)被撤销证书的,其同一标准涵盖的产品证书全部暂停;

(9)逾期未交纳认证费用的;

(10)单元内的所有产品正常生产周期内超过六个月未生产的;

(11)其他应当暂停认证证书的情形。

8.5.2.2 认证证书暂停的有关规定

(1)认证证书暂停期间应视为无效,暂停期间内不得出厂、进口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

(2)由于生产的季节性、按订单生产等可接受的原因,由认证委托人提出暂停认证证书的,认证证书暂停期限最长为12个月,且需至少提前1个月提出申请。除此情形外,暂停认证证书的,证书暂停期限最长为3个月。暂停时间自评定中心签发暂停通知书之日算起。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出现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证书处于暂停状态且未恢复的,评定中心暂不受理与整改无关的认证委托。

8.5.3 认证证书撤销

8.5.3.1 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定中心应当撤销认证证书:

(1)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限届满前,认证委托人未提出认证证书恢复申请(8.5.2.1(6)条款情况除外)、未采取整改措施或未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证书恢复申请不通过的;

(2)获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规格和型号,以及涉及整机安全或者电磁兼容的设计、结构、工艺及重要材料/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发生变更,未申请变更或申请未经评定中心确认,产品出厂销售的;

(3)获证产品与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4)证后监督结果证明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存在严重缺陷,如出现GA 1035中第5.4.7条的a)、b)、e)、g)、i)、j)等情况的;

(5)获证产品出现缺陷,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

(6)由于第8.5.2.1(4)条的规定被暂停认证证书后,仍拒绝接受监督的;

(7)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出租、出借或者转让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

(8)弄虚作假,采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认证证书,或存在其他直接影响认证结果有效性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9)未执行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制度的;

(10)证书暂停期间仍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11)经确认,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质量问题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重大缺陷的;

(12)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因不按时交纳认证费用暂停证书,暂停期满仍不交纳认证费用的;

(13)其他应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8.5.3.2 认证证书撤销的有关规定

(1)自认证证书撤销之日起,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

(2)认证证书被撤销后,不能以任何理由恢复或重新委托认证。对被撤

销认证证书的产品,相应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检查报告不再有效。评定中心不再受理该产品的认证委托。

8.5.4因国家、行业管理要求及其他因素导致的特殊问题,由强制性产品认证技术专家组(TC16消防)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证书处理意见。

8.6 证书恢复

8.6.1 因各种原因导致证书被暂停的,可提出证书恢复委托。

8.6.2证书恢复委托的基本要求

8.6.2.1因认证委托人自身原因申请暂停或正常生产周期内连续六个月未生产,无法接受监督检查而导致证书被暂停的,认证委托人应在具备恢复正常生产的条件后,向评定中心提出证书恢复委托,委托资料中至少包括认证委托人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描述、产品一致性保持情况描述,试产产品的性能情况等;

8.6.2.2因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信息变更,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按要求履行变更程序的,认证委托人应在完成名称或地址更改,完成搬迁或改组、改制恢复正常生产后,同时向评定中心提交证书恢复委托和变更委托,除按要求提交相应变更委托资料外,还应包括认证委托人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描述、产品一致性保持情况描述,试产产品的性能情况等;

8.6.2.3因工厂监督检查不通过的,认证委托人应认真分析工厂监督检查不通过的原因,针对每个不符合项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应自查确定因产品的一致性不符合或工厂条件不符合导致不符合产品或不合格产品涉及范围、批次、出厂数量和库存数量,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应提供相关证据,如:处置情况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使用单位或监管单位证明等);应完善证书或认证标志管理制度,落实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管理规定,并按要求对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管理规定要求进行自查(适用时);应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自我验证,包括经整改后试生产产品的一致性进行自我验证。

8.6.2.4因产品监督检验不合格或不能按规定送样检验的,认证委托人应分析产品检验不合格或不能按规定送样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应自查确定不合格产品涉及范围、批次、出厂数量和库存数量,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应提供相关证据,如:处置情况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使用单位或监管单位证明等);应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自我验证,包括经整改后试生产产品的自我验证。

8.6.2.5因国家抽查、行业抽查、地方抽查产品检验不合格的,认证委托人应分析产品检验不合格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应自查确定不合格产

品涉及范围、批次、出厂数量和库存数量,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应提供相关证据,如:处置情况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使用单位或监管单位证明等);应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自我验证,包括经整改后试生产产品的自我验证;应向原产品抽查部门申请产品复检,取得复检合格的报告(国家、行业、地方抽查部门有整改要求的应一并整改);

8.6.2.6认证委托人完成上述整改后,向评定中心提出证书恢复委托,并附整改报告及有关证明资料。

8.6.3证书恢复委托的程序

(1)评定中心对证书恢复委托资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及签订认证合同通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认证委托人补正资料并提交。

(2)证书恢复委托的工厂检查不事先通知认证委托人。证书恢复委托的工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a)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至少应包括:采购和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产品一致性控制;

b)产品一致性核查;

c)CCC标志核查;

d)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登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核查;

e)认证委托人存在变更情况的核查;

f)对实际整改落实情况的核查;

g)不符合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处置情况的核查(适用时);

h)暂停期间有无销售情况的核查等。

需要抽封样品检测的,工厂检查组在现场检查通过后,按附件3的要求抽封样品,样品由认证委托人送指定实验室进行产品监督检验。

(3)评定中心对有关检查资料(检查计划、工厂检查报告、工厂条件检查记录、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工厂一致性控制记录、证书、标志检查记录)及监督检验报告(必要时)进行评定,对于可以恢复证书的,发出恢复证书使用的通知并返还认证证书,对于不能恢复证书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8.7 认证证书的使用

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的研制和应用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的研制和应用 王 帆 1,2,3 ,吴 波1,2,张正先 1,2 ,林洁梅 1,2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2.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3.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550) 摘 要:介绍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的研制思路、控制温度、压力的技术措施以及为满足构件力学试验所采用的约束条件模拟方法等。 关键词: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温度曲线;约束条件 中图分类号:X 9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4956(2007)03 0055 04 Researc h and application of fire test f urnace for bu i di ng ele ments WANG Fan 1,2,3 ,WU Bo 1,2,Z HANG Zheng x ian 1,2,LI N Jie m e i 1,2 (1.A rch itecture Co llege o f South Ch i na U nivers it y of T echno l ogy ,G uangzhou 510640,China ;2.Sub trop i ca l A r ch itecture K ey L abo rato ry o f Educati on M i n i stry ,G uangzhou 510640,Ch i na ;3.G uangdong A rchitecture Science A cade m e ,G uangzhou 510500,China) Ab stract :T he paper g i ves a deta il ed illu m ina te on the research o f F ire T est Furnace fo r Buil ding E le m ents ,t he techn i ca lm easures fo r te m pe rature contro lli ng and pressure con tro lli ng ,constra i nt conditi on ,e tc .K ey w ords :buil d i ng ele m ents ; fi re test furnace ; te m perate curv e ; constra i nt conditi on 收稿日期: 2006 05 11 修改日期:2007 02 28 作者简介:王帆(1971!),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工学博士,在 站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理论,结构抗火 基金项目: 985工程 一期建设经费和 十五 211工程 建 设经费资助的项目. 在地震、海啸、洪涝、干旱等各种灾害中,火灾的发生频度高居各灾种之首。近年来发生的诸多 因火而导致的结构破坏事件使得结构耐火问题受到空前的重视,这些灾难包括 911 事件、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2003年11月3日衡阳市衡州大厦特大火灾坍塌事故、2003年2月2日哈尔滨市天潭酒店特大火灾、2000年12月25日洛阳市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等。 在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建筑业占国内GDP 份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关注因火灾引起的结构毁坏,研究结构耐火性能及火灾后结构损伤评估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是研究结构耐火性能的重要手段,这类试验一般采用耐火试验炉进行。耐火试验炉提供一个人造的室内火灾温度场,配合以对试验构件施加的荷载及边界约束,并且在试验构件中 布置测温热电偶,可用于研究构件内部温度场的发展过程以及构件在高温下的承载能力,从而为建筑构件抗火灾设计及火灾后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的研制内容主要由以下几点组成:炉型的确定,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和加载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1 炉型的确定 耐火试验炉的设计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设计大型的多功能炉,满足各种不同类型构件的试验需要;另一种是根据不同的试验构件分别设计炉型,比如水平炉用于梁、板构件试验,柱炉用于柱式构件试验,墙炉用于墙、门、窗构件等。总体而言,炉型选择是由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场地条件等决定的。 炉膛尺寸应能适应一般的检测和试验要求。1987年英国颁布的BS476、Part 20和1999年我国制订的?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 /T 9978 1999)都对耐火试验构件的尺寸提出了要求,其中BS476、Part 20还对试件受火面到炉内壁的距离作了建议,由此可以确定炉膛的尺寸。 ISSN 1002-4956 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Experi m entalT echnol ogy and M anage m ent 第24卷 第3期 2007年3月 Vo.l 24 N o .3 M ar .2007

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范例

一、墙的耐火极限 1、普通粘土砖墙、钢砼墙的耐火极限大量试验证明,耐火极限与厚度成正比。 厚度(mm)120 180 240 370 耐火极限(h) 2.50 3.50 5.50 10.50 2、加气砼墙的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与厚度也基本是成正比。 如加气砼砌块墙(非承重墙) 厚度(mm)75 100 200 耐火极限(h) 2.50 6.00 8.00 3、轻质隔墙 木龙骨——钢丝网抹灰:0.85h 石膏板:0.30h 水泥刨花板:0.30h 板条抹灰:0.85h 钢龙骨——单层石膏板 双层石膏板:1.00h以上 4、金属墙板的耐火极限 采用铝、钢、铝合金等薄板作两面,中间或是空气层或填矿棉、岩棉等隔热材料,耐火极限可达1.50~2.00h。 二、柱的耐火极限 1、钢砼柱的耐火极限 在通常情况下随柱截面增大而增大。如C20砼柱: 截面积(mm×mm) 耐火极限(h) 200×200 1.40h 300×300 3.00h 370×370 5.00h 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

三、梁的耐火极限 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护层的 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梁: 保护层厚度(mm)10 20 25 30 耐火极限(h) 1.20 1.75 2.00 2.30 2、无保护钢梁耐火极限为0.25h。 四、楼板的耐火极限 简支钢砼圆孔空心板 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 耐火极限(h)0.9 1.25 1.50 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 保护层厚度(mm)10 20 30 耐火极限(h)0.4 0.7 0.85 五、吊顶的耐火极限 木吊顶搁栅——钢丝网抹灰:0.25h 板条抹灰:0.25h 纸面石膏板:0.25h 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 双层石膏板:0.30h 钢丝网抹灰:0.25h 六、屋顶承重构件——屋架 无保护钢屋架的耐火极限为0 .25h;钢砼屋架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保护层厚度,一般保护层厚度为25~30mm,耐火极限为1.50~1.70h。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可燃物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 可燃物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易爆物 易爆物一般是指某些因受到骤热、撞击、引燃,甚至磨擦等因素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导致爆炸的物质和混合物。典型的易爆物有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等,还有一些强氧化性的物质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钾、硝酸铵等与可燃物如木炭、红磷、镁粉、锌粉等的混合物。此外,还有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等。 易爆物必须隔离存放在安全的专用场所或设备中。强氧化性物质不能和可燃性物质存放在一起,并避免接近热源和阳光直射,杜绝火种,取用时要轻拿轻放。 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固体试剂不能任意混合研磨,也不能将残液任意相混合,对剩余的含易爆物的废渣、废液要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才能投入废物缸内,废物缸也要及时处理,不能搁置过久。 易燃物 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它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液化石油气、酒精、氢气、硫、磷、镁粉、铝粉、樟脑、硝化纤维等。还有如白磷等一类暴露在空气中就能自行燃烧的易燃物,以及遇水能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而致燃的金属钾、钠和碳化钙等。这些易燃物都应严格按照各自的储存和使用规则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并远离火种的特定场所。在用易燃物进行加热或燃烧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易挥发的可燃液体时,要防止其蒸气逸散,实验装置要严密,不能漏气,绝对不能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物。 可燃物的定义和种类 (一) 可燃物的定义 顾名思义,可燃物就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实验得知,绝大部分有机物和少部分无机物都是可燃物。还有人通过总结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性、燃烧热和导热系数等,对可燃物做出如下粗略的判定:可燃物应能与氧化合,其燃烧热一般大于mol、导热系数一般小于×10-3J/cm·s·℃。上述判定指标是很粗造的,有很多例外的情况。 (二)可燃物的种类 可燃物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无机可燃物中的无机单质有:钾、钠、钙、镁、磷、硫、硅、氢等;无机化合物有: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磷化氢、二硫化碳、联氨、氢氰酸等。有机可燃物可分成低分子的和高分子的,又可分成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中除了多卤代烃如四氯化碳、二氟-氯一溴甲烷(1211)等不燃且可作灭火剂之外,其它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可燃物。有机可燃物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酒精、豆油、煤、木材、棉、麻、纸以及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根据可燃物的物态和火灾危险特性的不同,参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取其中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的种类,再加上一般的可燃物(不属于危险货物的可燃物),可将可燃物分成六大类,即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可燃气体;易燃与可燃液体;易燃、可燃和难燃固体等六大类。危险货物分类中能够燃烧的毒害品、放射性物品及腐蚀品根据物态和性质分属于上述六大类可燃物。应指出,氧化剂中的有机过氧化物等,因其自身能够分解并含碳氢元素,所以它们也是可燃的物质。另外,爆炸性物质一类中某些爆炸性化合物如硝化甘油等分子结构中含有

IEC60076标准草案中干式变压器的几项特殊试验

IEC60076标准草案中干式变压器的几项特殊试验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IEC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中规定的气候等级、环境等级、耐火等级的试验标准和方法。并与欧洲标准HD464/S1进行对比,以云变SCR包封型干式变压器的试验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和讨论。 关键词:IEC60076 干式变压器、特殊试验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干式变压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早在1988年欧洲电工标准组织(CENELEC)就颁布了欧洲标准HD464/S1,对干式变压器提出了气候、环境、耐火三项特殊试验的要求,1993年法国标准NFC52-76等效采用了HD464/S1标准,2000年版本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076-11--《干式电力变压器》标准草案把欧洲标准HD464/S1的这三项特殊试验纳入了标准之中,并明确规定了变压器铭牌中必须标明气候等级、环境等级、耐火等级。 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引进法国技术生产的SCR包封型杜邦Reliatran?技术变压器(原称为SCR包封型赛格迈?干式变压器)于1996年在意大利米兰"CESI欧洲独立试验室"通过了环境E2级、气候C2级、耐火F1级试验,并取得相应证书。 为了让更多的变压器厂家及干式变压器的用户进一步了解三项特殊试验的目的、意义、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以云变制造的包封型杜邦Reliatran?技术变压器为例分别阐述如下。 二、气候、环境、耐火等级的定义: IEC60076-11《干式变压器》标准草案第13条对气候、环境、耐火等级作出了以下定义: 1.气候等级(Climatic Classes) IEC60076-11标准草案定义了两种气候等级,与欧洲标准HD464相同。 C1级:变压器适合运行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但最低可以在-25℃的环境中存放或运输。 C2级:变压器最低可以在-25℃的环境中运行、运输和存放。 2. 环境等级(Environmental Classes) 为了评定干式变压器的适应环境能力,IEC60076-11标准草案从湿度、冷凝性、污秽程度三个因素划分,定义了三种不同的环境等级,与欧洲标准HD464相同。 E0级:变压器上无冷凝,轻微污秽。通常把设备安装在干净干燥的室内。 E1级:变压器上偶尔有冷凝现象发生(例如当变压器断电时),一般性污秽。 E2级:经常产生冷凝或污秽较严重,或者二者同时存在。 3. 耐火等级(Fire behaviour classes) IEC60076-11标准草案定义了两种耐火等级,没有采纳欧洲标准HD464中的F2级。 F0级:未规定耐火性能,除变压器设计的特性外,不采取特殊措施。 F1级:有火灾危险的变压器,能限制燃烧的发生,尽可能减小有毒物质与黑烟的排放。 三、试验标准: IEC60076-11标准草案将气候、环境、耐火三个试验列为特殊试验,试验的标准条款及试验顺序见表一 表一试验顺序

建筑物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类别和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及火灾危险性,对建筑物防火设计进行分类,世界各国有各自的规定。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低规”)适用于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高规”)适用于10层及双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一类和二类。高层一类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中的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中的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高层二类建筑包括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物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条件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主要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性能,从而实现安全与经济的统一。 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建筑物的重要性。 2.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 3.建筑物的高度。 4.建筑物的火灾荷载。

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分析(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分析(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分析(新编版) 本节介绍了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各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特点、影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火灾下建筑结构及构件极限状态的定义、建筑结构耐火时间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及计算步骤、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时间计算方法、整体结构耐火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步骤等。 一、影响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因素 (一)结构类型 1.钢结构 钢结构是由钢材制作结构,包括钢框架结构、钢网架结构和钢网壳结构、大跨交叉梁系结构。钢结构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但钢结构的最大缺点是耐火性能较差,需要采取涂覆钢结构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才能耐受一定规模的火灾。在高大空间等钢结构建筑中,在进行钢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如果

火灾下钢结构周围的温度较低,并能保持结构安全时,钢结构可不必采取防火措施。 2.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配置钢筋形成的结构,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二者共同承担荷载。当建筑结构耐火重要性较高,火灾荷载较大、人员密度较大或建筑结构受力复杂的场合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能力也可能不满足要求。这时,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耐火性能评估,确定结构的耐火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型钢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将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种组合结构,截面形式如图5-4-15所示。适合大跨、重载结构。由于型钢被混凝土包裹,火灾下钢材的温度较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较好。 图5-4-15型钢混凝土结构 (2)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修订稿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 A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 161—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97—03—25批准 1997—10—01实施 ? ? 前言 ?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ASTM E814—83《贯穿型防火封堵材料耐火试验方法》及依据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进行编制。在技术内容上,其耐火性能检(试)验方法、判定准则与ASTME814—83等效,理化性能及材料分级则主要参照GB/T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等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其目的在于使我国防火建材工业的发展及应用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及经济交流的需要,便于国家宏观控制产品质量,统一检验标准,使防火封堵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法制化、规范化、技术化。 非等效采用ASTM E814—83制定本标准时,其耐火性能的检验方法及判定准则基本源于ASTM E814—83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条件,如贯穿物的设置、测温点的布置、观察与记录及判定准则等等,各项性能指标、分级标准、试件规格等则主要依据我国现行技术规范及国情,综合生产厂企业标准及发展水平制定。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3月25日,从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秉模、陈茂萱、王良伟、聂涛。 ?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火封堵材料的定义,以及产品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的各种开口所使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包括无机防火堵料、有机防火堵料以及阻火包等各类防火封堵材料。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08—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 710—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2611—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 4218—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材的腐蚀度试验方法 GB 9278—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 9978—88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

3.2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 3.2.1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3.2.2 下列建筑中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表3.2.1的规定提高1.00h: 1 甲、乙类厂房;

2 甲、乙、丙类仓库。 3.2.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可按本规范表3.2.1的规定降低0.50h。 3.2.4 下列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梁、柱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它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1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 2 丁、戊类厂房(仓库)。 3.2.5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非承重外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当非承重外墙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当采用难燃烧体时,不应低于0.50h: 2 4层及4层以下的丁、戊类地上厂房(仓库),当非承重外墙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当非承重外墙采用难燃烧体的轻质复合墙体时,其表面材料应为不燃材料、内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B1、B2级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的有关要求。 3.2.6 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中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应提高0.25h。 3.2.7 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或多层仓库中的楼板,当采用预应力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3.2.8 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厂房(仓库)中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全保护时,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二级耐火等级厂房的屋顶承重构件可采用无保护层的金属构件,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3.2.9 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但其屋面防水层和绝热层可采用可燃材料;当丁、戊类厂房(仓库)不超过4层时,其屋面可采用难燃烧体的轻质复合屋面板,但该板材的表面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内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3.2.10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厂房(仓库),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3.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该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规定。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5664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建筑结构耐火的作用与意义 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是在建筑物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楼内的财产得以依附的基础。一旦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受到毁坏,楼内的一切将无所依存。火灾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严重灾害之一,燃烧产生的高温可以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 建筑构件的强度取决于建筑材料的性能,而建筑材料的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在200℃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降至常温下弹性模量的一半;到400℃时,更降至常温下弹性模量的15%左右。又如到550℃左右时,钢材便会软化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一般来讲,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建筑构配件在火灾中起着阻止火势蔓延、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主要是指组成建筑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而材料的燃烧性能,有些得到共识而无需进行检测,如钢材、混凝土、石膏等,但有些材料特别是一些新型建材,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其燃烧性能。除有一些特别规定外,大部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可按GB 8624等相关标准确定(详见本章第二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通常,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 1.不燃性 用不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不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 2.难燃性 凡用难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统称为难燃性构件。难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 3.可燃性

凡用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可燃性构件。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竹子、刨花板、保丽板、塑料等。 为确保建筑物在受到火灾危害时,一定时间内不垮塌,并阻止、延缓火灾的蔓延,建筑构件多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这些材料在受火时,不会被引燃或很难被引燃,从而降低了结构在短时间内破坏的可能性。这类材料如混凝土、粉煤灰、炉渣、陶粒、钢材、珍珠岩、石膏以及一些经过阻燃处理的有机材料等不燃或难燃材料。建筑构件的选用上,总是尽可能不增加建筑物的火灾荷载。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耐火极限的概念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其中,支持能力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耐火完整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耐火隔热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二)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 在火灾中,建筑耐火构配件起着阻止火势蔓延扩大、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它们的耐火性能直接决定着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失稳和倒塌的时间。影响建筑构配件耐火性能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本身的

5.1 民用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5.1 民用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1.1 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类

注:1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3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5.1.2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表5.1.2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注: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2 住宅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的规定执行。 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3A 除木结构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5.1.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5.1.5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 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5.1.6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当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性墙体。

建筑材料耐火耐燃测试ISO834标准解读

建筑材料耐火耐燃测试ISO834标准解读 国际标准分类中,iso834涉及到消防、建筑物的防护。在中国标准分类中,iso834涉及到工程防火、消防综合、建材产品综合、建筑构配件与设备综合、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工程结构综合。 建筑材料耐火耐燃测试标准:ISO 834 ISO 834的这一部分规定了一种测试方法,用于在标准的暴露于火的条件下测定各种建筑构件的耐火性。在随后的测试条件下,所获得的数据将满足测试条件下测试元素的性能。 ISO 834-1975 耐火试验.建筑结构元件 ISO 834-1-1999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1部分:一般要求 ISO/TR 834-2-2009 耐火试验.房屋建筑构件.第2部分:试样在熔炉中的暴露均匀性测定指南 ISO/TR 834-3-2012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3部分:耐火性试验产出数据的应用指南和有关试验方法的说明 ISO 834-4-2000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4部分:承重垂直构件的特殊要求 ISO 834-5-2000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5部分:承重水平构件的特殊要求 ISO 834-6-2000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6部分:梁的特殊要求 ISO 834-7-2000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7部分:柱的特殊要求 ISO 834-8-2002 耐火试验.房屋建筑构件.第8部分:非承重垂直分离构件的特殊要求 ISO 834-9-2003 耐火试验.建筑构件.第9部分:非承重顶棚构件的特殊要求 ISO 834-10-2014 耐火试验. 建筑结构构件. 第10部分: 确定施用于结构钢构件的防火材料贡献率的特殊要求 ISO 834-11-2014 防火试验.房屋建筑构件.第11部分:结构钢构件防火评估的具体要求 ISO 834-12-2012 防火试验.建筑结构的部件.第12部分:小于全尺寸熔炉的分离单元评定具体要求 办理耐火耐燃测试流程: 1、项目申请——向检测机构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证书。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耐火等级划分

一、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 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 (一)特级工程 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 3.30层以上建筑。 (二)一级工程 1.高级大型公建以及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级会堂、俱乐部,科研试验楼(含高校),300床以上的医院、疗养院、医技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信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 2.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建。 (三)二级工程 1.中高级的大型公建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公建。如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省部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以下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2,16-29层住宅。 (四)三级工程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参考文本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建筑结构耐火的作用与意义 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是在建筑物内开展各种活动的 基本条件,也是楼内的财产得以依附的基础。一旦建筑物 的主体结构受到毁坏,楼内的一切将无所依存。火灾是造 成建筑物破坏的严重灾害之一,燃烧产生的高温可以对建 筑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 建筑构件的强度取决于建筑材料的性能,而建筑材料 的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很大变化。例如,在 200℃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降至常温下弹性模量的一 半;到400℃时,更降至常温下弹性模量的15%左右。又 如到550℃左右时,钢材便会软化到完全丧失支撑能力。 然而在建筑火灾中,起火区域的温度往往可高达1000℃左

右,这样的高温势必会大大减低建筑构件的强度。因此所有的建筑构件都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火性能。 为了防止建筑结构受到损坏,必须在温度升高接近危险极限之前将火灾控制住或将火灾扑灭。如果在设定的火灾条件下,在预定时间内无法避免构件到达危险极限,那么就必须对其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甚至更换构件的材料。 2.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判定 根据现有规范,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用耐火极限表示的。所谓耐火极限指的是将建筑构件置于标准火灾环境下,从构件开始受热算起,到其失去支撑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面的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一般取为220℃)所经历的时间。 标准火灾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炉内燃烧环境。试验

CCS法定检验指南 (2005)

中 国 船 级 社 CCS法定检验指南 2005 2005年9月

第1章 概述 第2章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 第3章载重线公约(LL公约) 第4章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 第5章吨位丈量 第6章高速船规则(HSC规则) 第7章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第8章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第9章载客潜水艇规则 第10章 耐火试验程序

第1章 概 述 1.1 目的与用途 1.1.1 中国船级社承担着有关国家主管机关授权进行船舶法定检验。为更好地指导验船师在执行授权的法定检验中正确理解执行IMO有关公约和规则,特编制《CCS法定检验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1.1.2 本指南可供船舶设计、制造、使用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1.1.3本指南所述内容,除公约和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外,不应理解为强制性要求。 1.2 公约和规则 1.2.1本指南所涉及的公约和规则有: (1)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2004综合文本); (2)载重线公约(LL公约); (3)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 (4)吨位丈量公约(TM公约); (5)高速船规则(HSC规则); (6)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 (7)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 (8)载客潜水艇规则(PASSUB规则); (9)国际耐火试验程序应用规则(FTP规则)。 1.3 说明 1.3.1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均来自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统一解释。这是IACS 为了协调在整个协会的各成员社中正确理解和执行IMO有关公约和规则,协调IACS行动而制定的在船级社协会内部使用的文件。由于其在航运界的权威性,其中有些文件已被IMO所接受而成为IMO的正式文件。 1.3.2本指南所包含的IACS统一解释截止到2004年12月。 1.3.3本社将根据现场反馈的需要以及IACS统一解释文件的变化不定期(每年)调整和增补本指南。

ASTM E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

标题:ASTM E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 / ASTM E 119建筑材料及构件的耐燃测试 关键字:ASTM E119,建筑材料,耐火测试 易朔产品服务(厦门)有限公司将为您提供专业的ASTM E 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联系我们,免费咨询! ASTM E 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 ASTM E 11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ASTM E 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简介:ASTM E 119 建筑材料耐火测试适用于建筑上的砖石构件和结构材料的复合构件,包括承重和非承重和隔墙、柱、梁、板梁组合构件、构成建筑体永久性整体部分的组件和结构件等。 ASTM E11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Scope: Bearing Walls And Partitions;Nonbearing Walls And Partitions;Columns;Structural Steel Columns;Floors And Roofs;Loaded Restrained Beams;Solid Structural Steel Beams And Girders;Protective Membranes In Wall, Partition, Floor, Or Roof Assemblies. ASTM E119建筑材料耐火测试的相关标准: EN 81-8, 电梯安装和建筑的安全条款-第8部分:电梯门-耐燃测试 EN 81-8: 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 - Part 8: Lift landing doors –Fire resistance testing. EN 1363-1: 耐燃测试-第1部分: 一般要求 EN 1363-1: Fire resistance tes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EN 1364-1: 非承重件耐燃测试- 第1部分:墙体 EN 1364-1: Fire resistance tests for non-loadbearing elements - Part 1: Walls. EN 1365-1: 承重件耐燃测试- 第1部分:墙体 EN 1365-1: Fire resistance tests for loadbearing elements - Part 1: Walls.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 摘要:由于钢结构存在不耐火的致命弱点,发生火灾时极易发生倒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防火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就钢结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谈一点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空前繁荣,一些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建筑物中运用钢结构种类越来越多,厂房、桥梁、住宅等,工厂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建筑也越来越广泛运用轻钢结构。由于人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对高层、大跨度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钢结构本身具备自重轻、强度高、掩工快等独特优点,因此对高层、大跨度,尤其是超高层、超大跨度,采用钢结构更是非常理想。 1.钢结构的优点 钢结构之所以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正是由于其自身巨大优点所决定的。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首先,重量轻、强度高。其次,抗震性能好,其延性比钢筋混凝土好。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的。再次,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符合产业化要求。第四,钢结构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与相关部品配合。还有就是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总之,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适合于活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小结构,更适合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环保与资源再利用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 2.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2.1耐火性能差 钢材本身不燃烧,却不耐高温,其机械性能如屈服点、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荷载能力等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当钢构件温度达到350、500、600摄氏度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而明火焰的温度通常在700~2000℃之间,远远超过钢材的承受能力。而且钢构件由单一材料组成,导热系数大,在高温作用下,热量会迅速传导至内部,温升快,在标准时间—升温曲线的试验条件下,裸露钢构的耐火时间仅15分钟,不如普通木柱的耐火时间。 2.2跨度大、空间大.火灾蔓延迅速 跨度大、空间大是钢结构建筑的显著特点,而且大部分钢结构建筑无明显有效的防火分隔,门窗多,内部空气流通好,可燃物料多,一旦发生火灾,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