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基础发展史12
- 格式:doc
- 大小:26.54 KB
- 文档页数:2
2018新传考研知识点之媒介在危机传播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媒介在危机传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媒介不作为会加剧危机的破坏性和化解的难度,媒介伦理失范会损害政府和媒介的公信力,加剧社会恐慌情绪,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如何构建危机传播中的媒介伦理原则,笔者就此提出几条建议。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机构公信力的社会基础。
首先,从人的社会本质角度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实际上,任何道德体系的参与者,不能断定别人是否说实话,那么,这个道德体系怎能起作用呢?由于道德理论强调讲授与传播,如果人们不能肯定传播者是在撒谎还是在说实话,这种理论怎能得到传播呢?”所以,真实性原则(传统社会又称为“诚实原则”)是内在于人的社会本质对人的行为最普遍、最一般的要求。
其次,从新闻传播的终极目标来看,真实性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本价值、理由和意义。
再次,从风险社会和媒介化社会的内在要求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感大大缩小,风险与危机成为社会的常态,公众对信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任何化解危机的努力都必须建立在真实信息的传播之上。
正因为如此,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政府、从社会团体到群众组织都纷纷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加快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化进程。
但尽管如此,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在新闻发布中仍然出现“休假式治疗”、“反正我信了”等让公众明显感觉到雾里看花、欲盖弥彰的语言。
可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说起来容易,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一以贯之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最小伤害原则从伦理学体系来看,“最小伤害”原则属于强调行为结果的目的论伦理学范畴,与功利主义道德理论信守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伦理规则类似,危机传播中的最小伤害原则,要求媒介在报道中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怀人,尽量减小对各利益相关方的伤害。
/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基础发展史30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小
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基础发展史,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三、中国的传媒史
(1) 影响很小的以北京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台体系: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向全世界宣告了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在早期的电视节目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
报》是电视台长期的新闻节目的来源,新闻片和纪录片则是电视台早期最多的报道方式,
因此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新闻纪录片时代”。
专题节目中,社会教育性的节目居多,科
普类的节目主要是科学和医学两类,知识性与服务型兼备,很受欢迎。
儿童节目也很活
跃,文艺类的节目,除了电影之外,当时最吸引观众的就是戏曲节目。
1958年到1966
年还是中国电视剧的初创时期,8年时间,大约产生了200部电视剧,其中北京电视台
约占一半。
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文化大革命”期间,刚刚起步的中国电视事业遇到暂时的挫折。
1967年初,全
国13家电视台,除上海和广州电视台外,其他电视台一律停播,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团
体也被撤销,电视文艺节目单调枯燥。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1 页 2018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十二)“民初三大名记者”——黄远生、刘少少(有报界“怪杰“之称)、徐彬彬。
林白水是我国最早学新闻的留学生之一。
1918年欧战结束后,胡政之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采访该会唯一的中国记者。
张季鸾创办的北京《民立报》,最先披露袁世凯政府与六国银行团签定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 。
《新青年》 ( 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
从创刊到1922年7月止,共9卷。
陈独秀主编。
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
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
《每周评论》 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于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
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
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
《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
《每周评论》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
《每周评论》是4开采版小型报,栏目新颖多样。
《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四大副刊” 四大著名副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分别是北京《晨报》的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
它们各有特点,但都具有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的进步性质,它们的成就为办好我国报纸的副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初试专业课334和440参考书目初试备考复旦新传考研基本情况概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科评估A,仅次于人大和中传,是无数新传学子梦想的学府。
复旦研究生硕士点分学硕与专硕,学硕偏理论研究,专硕偏实践操作。
学硕考研难度较专硕大,每年录取人数为个位数,今年进复试人数情况:新闻学6人,传播学9人,广告学6人,学硕学费8k/年,三年学制。
专硕(MJC)近两年呈扩招趋势,分为三个方向:综合方向、财经方向、国际传播方向,专硕学费5w/年,两-三年学制(一般两年)。
专硕从2019级开始不再提供住宿,学校提出“学生原则上自行安排住宿,学校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具体住宿如何安排现在还未可知。
复旦专硕从2019级开始恢复国际传播方向的统考招生,这也是今年统考最终录取名额要比官网的招生计划26人增加到46+的原因,但最终拟录取名单还未出,具体多少可以之后在官网查询。
但是可以预计的是,之后国际传播方向的考生可能在外语方面提高相应要求,方向上的选择也需慎重。
考研基本必备书目【专业】1、《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著【第六版备考期间才出,前期背的第五版】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美]WernerJ.SeverinJamesW.Tankard,Jr.著4、《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著5、《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童兵主编6、《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著7、《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李良荣主编8、《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刘海贵著9、《新闻编辑教程》(修订版)张子让著10、《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丁法章著11、《整合营销传播:原理与实务》黄鹂何西军著12、《全球整合营销传播》[美]唐E·舒尔茨菲利普J·凯奇著13、《公共关系学》(第五版)居延安主著PS书目总结:根据我对2011-2018年新传专硕真题的研究,发现,440基础所考基本上出自1、2、4三本书,辅以少量的6、7网络传播内容和5马新观,新概、传播学和中新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年新闻与传播考研学校排名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络媒体处在“盛行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正因如此,网络媒体行业急需大批通晓媒体和网络知识、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来开拓市场,在远未饱和的市场上抢滩登陆,打造未来数字时代的“传媒航母”。
这也带起了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报考热潮。
本文勤思考研网为大家整理出了开设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学的各院校的排名、分数线、报录比、考试科目等内容。
如果你还没有决定报考哪所学校,希望在对比院校的以上各项因素后,能够确定报考的范围。
加入新闻与传播考研群,了解各大院校研究生考试初试复试的小秘密1464-37967【学科门类:05 文学;一级学科:0503 新闻传播学;专业名称:050300新闻传播学】【学科门类:05 文学;一级学科:0552新闻与传播;专业名称:055200新闻与传播】一、2018年新闻与传播院校排名以下是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与传播硕士的院校排名,考生在择校时可以作为参考1、学硕排序学校名称得分星级学校数5★981 中国传媒大学100.0002 中国人民大学79.412 5★983 武汉大学59.973 5★984 复旦大学54.749 5★985 四川大学49.150 5★986 浙江大学47.730 4★987 暨南大学47.678 4★988 南京师范大学44.821 4★989 华中科技大学40.750 4★9810 北京大学39.510 4★9811 厦门大学38.118 4★9812 清华大学36.903 4★9813 上海大学36.741 4★9814 安徽大学34.961 4★9815 山东大学34.686 4★9816 河北大学32.611 4★9817 湖南大学32.172 4★9818 南京大学31.177 4★9819 华东师范大学31.131 4★9820 西南政法大学30.820 4★98 2、专硕排序学校名称得分星级学校数1 中国人民大学5★50100.0002 武汉大学96.273 5★503 中国传媒大学94.143 4★504 南京师范大学74.187 4★505 暨南大学73.857 4★506 四川大学68.546 4★507 浙江大学56.113 4★508 复旦大学54.778 4★509 北京大学53.024 4★5010 清华大学49.552 4★50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二、新闻与传播分数线【勤思考研网整理】分数线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备考难度,是择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基础发展史34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基础发展史,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二部分:新闻学基础理论1、新闻与宣传的异同:共同点:宣传和新闻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宣传活动也和新闻活动一样,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
因为人类一开始就聚众而居,必须宣传一种理念来凝聚内部,协调行动,教育下一代。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媒介的所有者(包括私人、集团、阶级、政党)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的联系尤为密切。
不同点:(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
他们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
因为信息是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是人们一切行动决策的前提。
充分的信息是人类社会有理智地生活的必备条件。
人们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
宣传活动是宣传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活动却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信息。
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宣传者自己花钱花精力从事宣传,而受众自己花钱花精力花时间打听新闻。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
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
而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对受众来说,信息总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新闻理论简答题(11) 2018考研,小编和大家分享历年新闻理论真题简答题,希望备考2018年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同学们能够参考和借鉴,做好考前准备,下面请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点?1 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2 新闻资产实行社会公有制度,不允许外资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渗透和控制3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宣传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新闻宣传一定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政策有机的统一起来,坚持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新闻报道和教育人民群众。
5 是人民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舆论结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新闻媒体的良性竞争6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用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为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集团垄断阶段社会主义阶段。
新闻事业的性质?1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2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3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新闻事业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的区别?1 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 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 拥有新闻传播为职业的专业职员4 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新闻事业的特点?1 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2 反映生活最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3 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体现综合国力表现方面1 信息力2 舆论力3 产业力4 文化力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
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什么是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南京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经50余年。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层次完整。
学院下设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影视摄影系等5个系,面向省内外招收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本科生,其中新闻学专业为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学院拥有新闻学博士点1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2个专业学位点。
自2001年以来,新闻学科连续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唯一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全媒体传播02(全日制)广告设计03(全日制)编辑出版招生人数:45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 英语二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F017新闻传播业务前沿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新闻学基础、写作二、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教程》,骆正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或《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18川大新传考研真题与简析:学硕+专硕抛开公共课不谈,专业课的两套试卷,在12月24日平安夜这天,就像一个准点才能拆开的大包裹,终见分晓。
无论如何,2018级研友们的初试,正式告一段落。
经同学们回忆,由德益家蝶姐整理的真题,加上简析,今天一并奉上。
不管你对学硕、专硕的这四套卷子怀有怎样的心情和看法,它们,都是考研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说明:1.除名词解释之外的大题,可能在回忆的过程中有词序和表述方面的问题,蝶姐已经作了合理的调整,不影响参考和复习使用。
2.名词解释会有简单的要点提示,大题提供简要思路和点评。
3.本文四套试卷的完整答案,将全部收录进2019川大版《德益宝典》中。
【第一部分:专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互动报道蝶姐提示:本题考新闻业务(采写)答案要点:互动式报道是指由职业传播者(通常是指网站方工作人员,如网站记者,编辑,BBS版主、主持人等)和网民,有时还包括第三方——特邀嘉宾,双方或三方之间经由互动所共同完成的新闻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和传统媒体如电视上的访谈节目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民一方是完全开放的、参与人数和所提问题基本上是不可控的。
这一点构成了互动式报道的主要挑战,也是激发出精彩效果的活力之源。
2.模块化版面蝶姐提示:本题考新闻业务(编辑学)答案要点:1963年,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版面设计中就引入了“模块化版面”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当时日渐成型的网格系统上的设计方法,它利用网格形成区域模块,然后将同样模块化的版面信息放置其中,以保证在统一的设计框架内灵活地安排版面的视觉信息。
3.算法推送蝶姐提示:本题考网络传播答案要点:在#睡前背点传播学#倒计时第48天时,我们有一个词条是“算法推荐”,即本题所考。
指的是通过追踪用户的网络行为, 运用一些数学算法计算出个人特征、环境特征等相关信息, 并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
4.报眼蝶姐提示:本题考新闻业务(编辑学)答案要点:报眼是指横排报纸报头一侧或两侧的一小块版面,通常刊登比较重要、简短而又相对独立的稿件,也有些用来刊登当天导读或广告。
传媒发展史课程介绍(2010年9月)《传媒发展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传媒发展历史的梳理,使同学们把握人类各个时代传播主体、传播符号、传播媒介、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类型、传播现象、传播内容、传播机制、传播秩序、传播制度、传播理念以及传播功能等的发展规律,增强传播媒介知识和素养,提高从事新闻、传播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该领域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主要讲授新兴交叉学科传媒发展史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人类在口语、书写、印刷、报纸、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综合媒体等各个时代在传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传播符号的形态、传播媒介的类型、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的演变以及传播类型、传播现象、传播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机制、传播秩序、传播制度、传播理念和传播功能等方面的特点,综括人类传媒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小组研究相结合。
教师讲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文献搜集、梳理、分析、概括,以及如何选题、设计等基本治学套路,并做课堂报告。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所规定的书目、文献,独立撰写读书报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
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首先,应着力开拓学术视野,研究对象不局限于客观的媒介,把传播媒介符号、媒体、传播现象、传播类型、传播制度、传播实业等的发展看作一个系统。
其次,学习中应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中国的媒介发展历程,放眼世界媒体。
再次,具有历史的视角,关注历史,着眼当代;立足媒介发展史,窥探人类的传播历史和社会进步。
四、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期末采用论文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60%:出勤率、课堂表现(20%)、读书报告(15%)、研究小组课堂报告(15%)、期中作业(10%);期末为论文(40%)。
五、期末论文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读书报告以所列参考书和随堂提供的参考文献为主,也可以自己选择传媒发展史书籍。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2018考研政治史纲:近代中国主要矛盾的演变日历已经翻到2018年5月了,小伙伴们的考研复习得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考研政治史纲的复习,x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史纲大梳理:近代中国主要矛盾的演变”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然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并非不是一成不变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时间民族矛盾突出、尖锐,一时间阶级矛盾又占据了高点,主要矛盾的变化贯穿着整个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随着中国战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此时,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不仅没有使中外民族矛盾得以解决,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
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
1860年至190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考试科目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凯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一、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与学费介绍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总额为7万元。
学制两年。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方向为:01 新闻与传播02 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03 新闻与传播(新媒体传播)04 新闻与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考试科目具体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二、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复旦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复旦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复旦大学每年的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社会对复旦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2015年,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计划招收60人。
总体来说,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复旦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概念题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内容简介本书是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视频讲解。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视频讲解)一、概念题1第三者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北大2019年研;浙传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9年研;人大2019年研;上外2019年研;重庆大学2018年研;中国地大2017年研;暨南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清华大学2012年研]答:第三者效果是指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者”身上。
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者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者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警钟效果61、”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
6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
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
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6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
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64、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
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65、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
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
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
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21必读!一万字的中国传媒大学新传考研超全攻略》摘要:想去双一流读书吗?正文: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该校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这所紧紧围绕着传媒事业发展所建设的高校,目前有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等11个新传相关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生,相比其他学校,除了择校,可能还要在众多专业之中纠结一番。
今天,就为大家呈上最全最详的备考攻略,让大家轻松择校、高效备考。
一、招生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不仅招收的专业较多,而且有的专业下设置的方向也较多,且考生必须在初试报考的时候确认专业方向,但在招生简章中只会列出该专业的拟招生总人数。
因此,如果你报考了热门专门的热门方向,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最终各个方向的录取人数是可以小幅度浮动的。
众多专业方向,哪个性价比更高?各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学&传播学】(注:具体的方向介绍可登陆官网查看/newsWYFHY/ce902e8e-b5a4-491c-b7d5-a6ae7fb7737b.htm)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传媒大学首批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招生的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
本专业具有突出的广播电视新闻特色,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之一。
/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基础发展史48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小
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基础发展史,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三部分:简单的传播学理论
3、传媒新闻传播中的控制(把关):
(1)“把关人”概念的提出: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
提出的。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
过程的“把关”模式:
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
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
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少数。
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基础发展史12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基础发展史,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6、世界主要广播电视公司:
(7)NHK:
日本广播协会(NHK)作为公营广播公司的运作实际开始于1946年,此前一直为政府直接控制,长期服务与法西斯宣传。
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6年。
目前NHK除总部外,还有7个地区局、62个地方广播机构和一个服务性公司——日本媒介传播中心。
NHK拥有三个全国性无线广播电台,及综合性的广播一台、教育节目的广播二台和调频音乐台;拥有一个卫星音乐广播台;拥有两个全国性无线电视台,一个播出综合性节目,一个是电视教育台;拥有两个卫星电视台,卫星一台主要是国际新闻,二台主要是娱乐节目。
NHK不播广告,经费来源主要是收听和收视费,以及国民的自愿捐献。
现在收听费已经合并到收视费中,每台电视机年收费约1万日元。
卫星广播电视节目另行收费。
2005年,由于自愿捐献减少,日本国会为NHK拨款72亿元。
NHK的最高管理机构是12人的经营委员会,由首相征得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会长由委员会选举产生。
(8)澳大利亚ABC:
澳大利亚的公共广播机构是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
该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这一年的5月17日,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法生效,据此,同年由政府建立的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ABC),开始发挥职能,它除了负责公营广播电台的广播外,也负责管理后来的公营电视台。
ABC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的机构,由一个从公司职员和社会人士中推选
出来的九人经营委员会管理日常事务。
1974年取消无线广播电视的收视费之后,公营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府拨款和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