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55练集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99.00 KB
- 文档页数:7
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测量方法测量图解偏转次数测量结果静息电位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1次动作电位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方向相反的2次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4)“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题型1通过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19·吉林市调研)如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测量时电流计的两极分别是神经纤维膜的外(内)侧和内(外)侧。
答案 A2.(2019·西安期中)将两个灵敏电位仪以相同的方式分别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所示)、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所示),每个电位仪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所示神经纤维的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差变化如图3所示。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7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实验研究【难点精讲】一、膜电位的测量例题:(2018·武汉调研)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B.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难点突破】变式训练: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甲位于膜内,乙位于膜外,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K+浓度甲处比乙处低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例题: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
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A.a点对应图5 B.b点对应图3C.c点对应图3 D.d点对应图4【难点突破】1.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偏转问题(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培优讲堂(八)——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疑难讲解]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4.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
(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静息水平。
[典例透析]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下图所示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的,膜内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的。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加强提升课(五) 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膜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角度1 膜电位的测量1.(2018·河南南阳五校联考)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解析:选A。
图甲为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差是静息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后恢复,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后恢复,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
2.(2018·长沙调研)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外侧。
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如图中的( )解析:选D。
电表的两极,都置于膜外,测定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
当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传到左电极时,左电极处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膜外仍然是正电位,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左电极处膜外已经恢复正电位,此时电表指针会向右偏转,形成如D所示的电位变化,A、B、C 错误,D正确。
角度2 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解析:选A。
电流表偏转问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下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A但不是膜电位,B、C错误;图中b处为化学信号,所测不是膜电位,D错误。
学霸推荐1.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膜外电位由负变正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
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3.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4.将离体的蛙坐骨神经置于某溶液中,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如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点肯定位于乙的右侧某处B.图②中甲处钾离子通道开放,乙处钠离子通道开放C.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增大,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增大D.降低溶液中Na+浓度,②、④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5.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据图回答问题:(1)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一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一、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比较[例1] 如图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由K+大量外流形成的,不需要消耗能量B.图乙中BC段是膜外Na+内流引起的,不需要消耗能量C.提高膜外Na+浓度,可使图乙中的峰值减小D.图甲中装置B测的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BC段答案 C解析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静息电位,是由K+大量外流形成的,属于协助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图乙中BC段是膜外Na+大量内流引起的,属于协助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对Na+的通透性加大,Na+内流,若提高膜外Na+浓度,可使图乙中的峰值增大,C错误;图甲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是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的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BC段,D正确。
[例2] 如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a、b两电极置于膜外,连接一电表,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答案 C解析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测量静息电位时两电极应分别接在膜内侧和外侧,而图甲所示两电极都接在膜外,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开始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错误。
二、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①静息电位②动作电位灵敏电流计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热考题型强化增分课(四)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1.(2020·杭州一中高三月考)如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e表示感受器,f所在的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B.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D.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析:选A。
刺激肌肉,兴奋可以传导至g的神经纤维上,电流表指针偏转2次;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说明兴奋只能由神经纤维单向传递至肌肉,而不能逆向传递。
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兴奋由d点到肌肉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
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兴奋不会传递至神经元c,因此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组织液),即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予能引起兴奋的刺激,且ac=db,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膜在某种特定状态时,会出现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B.当指针第二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左侧C.d所在的神经元可能是中间神经元D.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解析:选B。
人体内神经细胞内部始终是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部,A错误;静息状态时,a、b处电位均为外正内负,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而b处在内表面,因此电位计指针偏向右。
同时刺激c、d,兴奋同时传导至a、b处,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而b处在内表面,因此指针先向左偏转;d点刺激引起的兴奋则不能传递到左侧神经元,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向右传导时,a、b处均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因此指针又向右偏转,故当指针第二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左侧,B正确;膝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的完成过程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没有中间神经元,C错误;一般情况下,在活的动物体内,兴奋来自反射弧的感受器,故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D错误。
2018高中生物同一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测定及电流表偏转问题辨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生物同一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测定及电流表偏转问题辨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生物同一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测定及电流表偏转问题辨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同一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测定及电流表偏转问题辨析1。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下列选项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2.若在图甲所示的神经纤维上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如图乙)依次是()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C.③→②→①→②D.③→②→①3。
如图甲是蛙坐骨神经纤维某位置上给予刺激示意图,图乙①~③中反应电表变化的顺序是()A.①②③②B.②①③②C.③②①②D.②③②①4.若在图1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图2中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A.②→①→②→③→②B.①→②→①→②→①C.③→②→③→②→③D.③→②→①→②→③5。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
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①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②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④b点兴奋时Na+外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
中图版高中生物考点加强课5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测量方法测量图解偏转次数测量结果静息电位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1次动作电位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方向相反的2次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4)“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题型1通过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19·吉林市调研)如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测量时电流计的两极分别是神经纤维膜的外(内)侧和内(外)侧。
集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2015·南京模拟)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2.(2015·佛山模拟)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胞吐B.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2015·温州十校期初联考)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2015·东城模拟)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5.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图2表示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甲处的K+浓度比乙处低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后呈负值D.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先呈正值后恢复电位6.(2015·衡水中学模拟)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②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③ab段为静息电位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下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8.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高中生物学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264400《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神经调节》中有关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属于高中生物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试题建立在“神经纤维或者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
下面是我对这个知识点做了一个分析归纳:一、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表现为外正内负,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当受到某种刺激时,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此时,兴奋部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这样,兴奋部位与临近区域的膜内外都有电位差,就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外,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再向外延伸,使兴奋传遍整个细胞。
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负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右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右侧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偏转。
因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2)在指针外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3)在指针内偏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4)在指针内偏右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5)在两指针内中间部位刺激:不会出现偏转。
2.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正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而左侧仍然为负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正电荷,而右侧仍然为负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偏转。
集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表示轴突),其中两个神经元上连接一个电流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2个突触B.刺激a处,会导致b处持续兴奋或抑制C.刺激b处,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D.刺激c处,电流表指针发生1次偏转2.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实验位点(Y为两电极中点),Z为突触间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b为效应器B.Z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刺激X点或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D.刺激X点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正确的是( )A.电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4.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5.下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6.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7.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X、Y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从细胞d传到细胞b,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X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Y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8.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⑤由突触前膜释放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D.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知识梳理
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测量方法测量图解偏转次数测量结果
静息电位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膜的内侧
和外侧
1次
动作电位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外侧
方向相反的2次
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
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指针偏转原理图
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集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表示轴突),其中两个神经元上连接一个电流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2个突触B.刺激a处,会导致b处持续兴奋或抑制C.刺激b处,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D.刺激c处,电流表指针发生1次偏转2.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实验位点(Y为两电极中点),Z为突触间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b为效应器B.Z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刺激X点或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D.刺激X点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正确的是( )A.电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4.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5.下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6.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7.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电表①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8.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X、Y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从细胞d传到细胞b,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X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Y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9.图甲为某一种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10.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⑤由突触前膜释放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D.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11.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④为________,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________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________。
(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处(填箭头旁字母)。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
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B点时,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_______。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
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E,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F处,刺激E,肌肉不收缩。
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阻断作用。
12.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
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______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
(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
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请据图分析回答:(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_______,在此结构中决定兴奋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2)若刺激图中1处,动作为踢小腿,此时伸肌________,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已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因而引起肌肉收缩,由此可见该神经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4)若某药物可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③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第一步:先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实验结果:伸肌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
第二步:后将药物置于________(填字母)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实验结果:伸肌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
答案精析1.B [分析图中神经元a、b、c之间形成的突触,总共3个,A错误;再根据突触的组成确定其兴奋传递方向:a可传到b,b可传到c,c可传到b。
刺激a处,经突触传递,可引起b 兴奋或抑制,B正确;刺激b处,只能引起c处发生电位变化,不能引起a处发生电位变化,C错误;刺激c处,只能引起b所在的神经元兴奋,但由于b处兴奋可循环传给c,所以电流表指针可多次发生偏转,D错误。
]2.A3.C [刺激b点,兴奋同时到达两个电极,因而电表②的指针将不发生偏转,A、D错误;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B错误;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4.C 5.A6.C [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A、B正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C错误、D正确。
]7.D8.B [由于细胞b是传入神经,细胞d是传出神经,所以兴奋只能从b传到d,A错误;从X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Y处,细胞e能产生反应,B正确;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D 错误。
]9.C [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错误。
]10.C11.(1)感受器神经中枢(2)4 增多(3)C(4)0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外负内正局部电流(电位差)(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2.(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2)4 6(3)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②,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乙图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动作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的放大图;丙图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突触小体,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
(1)由以上分析知,甲图中的④是传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所以刺激甲图中的④,④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这是因为甲图中的③是突触(丙图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丙图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丙图中的6)。
(3)以上第(2)小题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在甲图中兴奋通过突触③只能从右向左传递,若要进行实验验证,可刺激甲图中的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实验结果若为刺激②时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时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