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技能,在急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
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其中,情景模
拟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员对真实场景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从而帮
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场景的模拟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将学员置于
真实的情境中,让其在类似真实的场景下进行模拟操作,以模拟真实的操作技巧和处理过程。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员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真实场景中的紧张氛围和操作难度,从而
更有切身体验地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场景模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场地布置
和模拟器材,模拟出真实场景中的一些关键点,让学员进行模拟操作。
例如,在模拟心肺
复苏过程中,可以选取一间病房进行教学,在病房内设置患者床位、床头柜、监护仪等实物。
通过模拟这些实物,让学员在真实的病房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其对病房内各种
设备的掌握程度和应对能力。
此外,情景模拟教学还可以预设一些复杂场景,让学员在模拟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难度
和压力,从而增强其在真实场景中的应对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医护人员不足、器械缺乏、患者状况复杂等复杂环境下的心肺复苏情景,让学员在应对这些复杂情况时体会到心理压
力和操作难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心肺复苏教学是重症医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需要每个实习医生熟练掌握和应用,以快速适应复杂的临床实践需求,在心肺复苏教学过程中需要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心肺复苏教学现状回顾心肺复苏术可以为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恢复自主循环,是重要的抢救措施和必须掌握的抢救技能。
美国心脏协会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发布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7年发布了指南更新[1-3]。
国内于2011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了心肺复苏的中国专家共识[4-5]。
本科教材中关于心肺复苏也有专门章节进行讲授。
这些都是心肺复苏教学的中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实践操作以及考核,绝大部分是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流程为模板。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更多见用于院外急救中,院内急救中更强调急救团队的协作,只掌握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不足以满足实际临床工作的需求。
对重症医生而言,各种各样的抢救比其他科室更经常会遇到,更需要熟练掌握抢救技能。
因此,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2.1情景模拟教学的准备在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之前,需要常规进行心肺复苏的理论授课。
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心肺复苏章节,到实习时印象可能已经不十分深刻,需要再次理论授课加深印象,为情景模拟教学做好知识铺垫。
理论授课一般由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讲授。
重点包括患者评估及呼救、胸外按压要点、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要点等,以及下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
DOI:10.16659/ki.1672-5654.2019.15.113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韩俊丽1,刘棣2,宋玲琴2,王春亚1,吴媛1,马琪1,郭蕾1,王小闯1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西安710004;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04[摘要]心肺复苏教学是重症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要求每个医生熟练掌握。
医护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规培医生儿科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小儿心脏骤停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心肺复苏措施,则可能到期患者短时间内发生较多的并发症,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全科医生制度的实行,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
但如何提高全科规培医生的综合素质,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
儿科心肺复苏是一项基础、核心的专业技能,实践性较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小儿心脏骤停的症状表现、体征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导致后续心肺复苏操作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带教模式,进行儿科心肺复苏教学的优化,是提升带教教学质量的关键[2]。
研究由此角度出发,就医护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临床实践成效展开分析,以观察对象全科规培医生24例进行分组、对照探讨,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起始-截止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以全科规培医生24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经随机数字分组法,全科规培医生被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教学方案:医护情景模拟教学(观察组,n=12)与常规教学(对照组,n=12)。
观察组中,全科规培医生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25-40岁,平均(35.56±2.54)岁;对照组中,全科规培医生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25-40岁,平均(35.51±2.48)岁,输入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意义,统计学结果可比较(p>0.05)。
1.2方法观察组应用医护情景模拟教学:(1)根据临床教学实际情况,设定若干个模拟教案:小儿肺炎、惊厥发作、窒息、心律失常等,针对以上教案,对其发生、发展情景进行模拟设计;(2)角色分配:在午间、夜间值班时间,人员配置相对较弱的时期进行培训,主治医师担任带教老师,3名护师担任助教,分别扮演值班护士、患者家属,由模型担任患者。
(3)现场模拟:以科室抢救作为模拟现场,培训教师进行情景模拟的病例汇报,引入情景后,进行模拟计时;(4)心肺复苏培训:全科规培医生先进行自学,随后由教师通过建立模拟现场、情景设计、角色分配、现场模拟以及总结分析的方式,详细介绍角色分工、现场指导操作要求,抢救物品摆放、站位等知识,剩下时间由全科规培医生自行练习,并安排3名护师助教指导。
情景教学在护生心肺复苏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评价目的:研究情景教学和传统教学在护生心肺复苏(CPR)临床带教中的比较。
方法:采取随即抽样法将学生分为2组。
对照组50名护生在实习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50名护生在实习中采用情景教学法。
比较两组护生心肺复苏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同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的认可度。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肺复苏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9.06±7.32)分和(85.74±10.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92.75±8.36)分和(87.53±1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2%的护生更喜欢情景教学的方式。
结论:情景教学法更有利于护生对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更能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标签:情景教学;操作技能;理论教学传统的心肺复苏(CPR)教学是指临床老师床边模拟人演示后,护生自己反复练习。
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也很难跟现场相联系。
情景模拟教学法注重用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地被护理学教师关注[1]。
而心肺复苏包括判断意识、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时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
一般心搏停止后脑缺氧4~6 min即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因此迅速有效地实施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本文对情景教学和传统教学在护生CPR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取2011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习的护理大专学生100名,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在校医学课程平均成绩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居民在学习心肺复苏法时情景模拟教学法所起到的作用。
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下心肺复苏知识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也为群众采取自救或者救助他人时所采取的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方法:在南海区大沥镇黄岐部分社区随机的选取50人,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于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宣讲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健康小常识。
而对试验组则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情景模拟示范心肺复苏措施。
两组培训完成过后对两组的知识以及肺复苏培训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在培训之前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上的掌握程度基本无异。
但在培训过后两组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的满意度上均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比较以理论讲授为基础的传统宣讲方式,情景模拟教学法更能让群众轻松的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对心肺复苏技术的广泛普及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字:情景模拟教学法,社区肺复苏培训,应用研究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sidents in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plays. In th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knowledg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and popularized in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but also the measures take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masses to take self rescue or relief to others. Methods:in Beijing City,Chaoyang District,a random selection of 50 people and the averag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preach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knowledge and common sense of health. 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cene simulation model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asures. Two groups of two group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ining of knowledge and maste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skill score.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recov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heart and lung of the master degree of basically the same before training. But in the two group after the training in skills and knowledge,training satisfac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ce.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ectures based on theory teaching,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can make people more easily grasp the skills of CPR,ha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chnique.Keywords: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communit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applied research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生命链”概念中可以了解到在需要急救的现场如果由了解急救知识并能够熟练的操作心肺复苏技能的“第一目击者”来进行急救,则对患者的救治有决定性的作用。
情景模拟在全院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情景模拟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具体作用。
方法:对我院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培训,课程主要从基础生命支持、长期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这几个方面进行,通过考核和问卷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情景模拟培训的通过率为100.0%,而且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情景模拟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快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操作能力。
关键词:情景模拟;护理人员培训;心肺复苏操作心肺复苏属于麻醉学,也是急救科的重要内容,更是每一位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抢救技能,这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首先,医疗机构应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让教师指导他们扎实掌握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增加实践操作机会。
而情景模拟可以为护理人员营造逼真的急救现场,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操作,护理人员的考核通过率也比较高[1]。
因此,本文对情景模拟在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的所有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8人,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长期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这几个方面。
1.2方法(1)教学方法:教学载体以模拟人为主,并配备除颤器、喉罩、喉镜、麻醉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口咽通气管、气管导管和除颤仪等仪器,为护理人员提供逼真的病房操作环境,真实还原心肺复苏操作情景。
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课程培训,然后制作试卷考查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至于实践技能可以分组进行考核,每三人一组进行模拟操作,然后由专业医师担任评委给出分数。
(2)培训内容: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在情境模拟现场安排三位导师指导学生对模拟人实施抢救,并在操作过程中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救人性命。
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采用讲解、演示、学生模仿等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在传递知识的同时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容易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够以模拟实际情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复苏技巧,从而在实际情况中提供准确、快速的急救服务。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来提高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和仿真任务,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际完成任务,可以充分利用其感官能力,提高敬业精神,达到深刻的学习效果。
心肺复苏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各种实际复苏场景,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复苏成功率。
首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一个仿真环境中切实感受到复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其活动推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其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积累心肺复苏的经验,使其在实际紧急事故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救助受伤者。
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领悟和技能提高。
在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心肺复苏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对整个复苏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理解,进而加深学生对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
此外,情境模拟还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力、协作、决策等重要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最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既适用于团体教育,也适合个人自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安排模拟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资源。
个人化的学习,即使不在教室,也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
在心肺复苏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更直观、更生动地呈现复苏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此种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急反应能力以及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急救员的实际救援效果。
PBL联合情景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联合起来应用于本科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方法将2017年度9月至12月68名本科学生实习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PBL联合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授课后的随堂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教师评学与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比较教学效果。
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选择题[(19.00±4.51)分]、填空题[(15.86±3.74)分]、简答题[(16.31±3.11分)]、分析题[(24.29±3.68)分]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83.14±8.20)分]均高于对照组[(12.88±4.85)分、(10.00±5.15)分、(10.21±4.51)分、(17.94±3.91)分、(75.82±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教师评学[(6.86±1.24)分]与学生自我评价[(13.54±1.70)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5.97±1.76)分、(9.73±3.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BL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联合起来应用于本科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获得学生认可。
关键词:PBL教学法;心肺复苏术;CPR;临床见习;本科生心肺复苏术(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的一种关键性急救措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急救技术之一,但是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收益有限[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在问题中学习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深知识理解程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4]。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社区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目前社区卫生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社区护士存在“三低现象”,即年资低、学历低、职称低。
廖全全等对深圳市社区护士进行调查,有95%的护理人员未参加过正规的急救技能培训。
如何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有效的急救技术培训是社区护理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情景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情景,有计划地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中,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深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为使社区护士能准确、及时的运用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救治,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笔者对参加2011年12月参加护士培训的社区护士运用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1年6月和12月参加社区护士培训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6月参加培训的80名学员作为对照组,12月培训的101名学员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一般资料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学员均为同一双师型教师授课。
1.2 方法(1)对照组在心肺复苏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
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编写案例和考评标准。
课程组教师共同编写情景案例,案例能反映多样化,典型化的心脏骤停情景,符合社区工作实际情况。
考评标准注重考核学员在急救情景中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病人评估、用物准备、技术操作和护患沟通等工作流程。
2)学员准备。
教师在教学前1周向学员说明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将3-5名学员编为1组,随机抽取情景案例,随后学员查阅资料,角色分配,任务安排,情景模拟,教师指导。
3)实施和评价。
在课堂中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事先模拟好的心脏骤停情景中扮演案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救护措施。
任务结束后,全体学员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2)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考试。
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教学法的满意度。
分析心肺复苏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价值。
方法:在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对来我院实习生66例进行教学,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3例。
对参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
检验2组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操作成绩、综合成绩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6.97%(32/33)相比于参照组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为75.76%(25/33)明显较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提高,使实习生对操作、理论知识予以充分掌握,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予以提升,将教学质量提高,在外科教学中应用较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临床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属于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利用特定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化思维的能力予以提升,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予以提升,将被动学习模式予以提高[1]。
有资料显示,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可使学生对教学知识予以更多的掌握和使用。
现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价值作分析。
1.基本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在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对来我院实习生66例进行教学,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3例。
实验组:男实习生19例,女实习生14例,年龄介于20岁至2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22.15±1.45)岁;参照组:男实习生17例,女实习生16例,年龄介于21岁至2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31±1.57)岁;检验以上所有实习生的基线数据,组间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参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在讲解后让学生提出自身疑问,由带教老师进行解答。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紧急救护技能,能够挽救生命。
在心肺复苏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真实地感受到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而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则提供了一种近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亲身体验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操作。
学生可以扮演救助者、受伤者等不同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和反应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还原真实的紧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顺序和技巧。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判断、决策和执行,通过多次的模拟训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心肺复苏救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救助者之间高效的协作和配合。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心肺复苏的操作。
学生在模拟训练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救助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在真实的紧急情况中,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增加抢救成功率。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
学生可以在模拟中不断纠正错误、改进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记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今后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应更加广泛地推广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和实践技巧,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分组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进入我院实习的医学生48名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接受情景模拟模式的心肺复苏教学。
对比两组实习生学习成效与教学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心肺复苏;理论成绩;操作技能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经校园进入医院工作的必经阶段,而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医学重要部分,需所有实习生熟练掌握,所以选择合适的临床带教模式促使实习生快速适应复杂临床实践需求至关重要。
经过传统传学的实习生处于实际临床工作时,因抢救环境和参与抢救人员数量不确定,会增加实习生抢救慌乱程度,影响抢救效果[1]。
而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直接对真实病例的心肺复苏场景进行模拟,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实践能力。
本文以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实习的医学生为例进行对照研究,意在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实习的医学生48名,随机分组,每组24名。
对照组:男性11名,女性13名,年龄21~26岁,平均值(23.23±1.02)岁;学历:大专8名,本科16名。
观察组:男性10名,女性14名,年龄21~27岁,平均值(23.20±1.03)岁;学历:大专9名,本科15名。
两组实习生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即按照心肺复苏指南,经多媒体视频教学,带教老师演示,学生自行练习。
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常规理论授课,侧重患者评估与呼救、胸外按压要点、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要点等内容,增强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度;选择实际病例,带教老师结合编写情景,注意情景编写应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并穿插不同的救治方法,如抢救中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由主治医师参与教学过程,带教老师说明模拟内容,实习生判断治疗方案,主治医师在旁协助引导,待完成模拟,实习生分享自身感受,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操作不足,带教老师总结分析。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心肺复苏教育是临床医学中非常基本和必要的一门技能,对于临床医生和普通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编程心脏骤停的情况,而此时心脏复苏是非常关键的。
近年来,情景模拟教育模式成为了心肺复苏教育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电子模拟器和虚拟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种非常真实的仿真体验,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就情景模拟教育模式在心肺复苏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传统的心肺复苏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只会听取讲座和观看视频,这种教学模式仅能沉实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具体的实践操作却必然不太够充分。
在时刻复苏过程中,操作技能次要的重要性,并且各环节的处理都需要特别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这时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便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和技能的放小。
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能够为学生塑造非常真实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探究、实践,达到自我探索的效果。
情境模拟让学生可以自己操作、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际操作可能对一些学生造成紧张或不适,而在情境模拟下,学生不用担心失误而产生因此打击以及不必要的压力,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最后,情境模拟教育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模拟现实能力。
模拟场景可以使学生轻松适应使用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同时通过定位、评估、行动、弥合,也能不断加强学生模拟现实的能力。
情境模拟教育模式的环境相对情境贴切,能给学生一种更真实的情境刺激,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反应时间去认真处理紧急事件,提高了学生面对紧急情况慎重应对的能力。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育模式对于心肺复苏教育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非常真实的仿真体验,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和理论。
在今后的医学实践和教育中,情景模拟教育模式将会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3期CPR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大多数医院和医学院校已经就CPR展开了相应的培训和学习。
CPR属于急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其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一项技能,主要特点是强调时间性、实践性和组织性等。
由于猝死和心跳呼吸骤停均为突发性临床凶险事件,临床病例不能预先进行准备,医学生观摩和见习的机会非常少,再加上抢救现场禁止成为教学场景进行教学,这使得CPR的临床教学难度较大[1]。
1.分析PBL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医学生现场应用PBL理论知识的机会少之又少,且抢救现场明确规定不可作为教学现场,为使其对CPR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更好的对其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水平进行培养,我科室的实践训练选择了情景模拟、PBL、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在急诊专业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具有较高的模拟性;②可反复进行训练,重复操作性强;③可记录和回放教学或操作培训的整个过程,通过再次对培训记录进行观看的方式,促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对实际操作中常见错误进行纠正,真正达到以问题为中心的最终教学目的。
PBL强调主体应为学生,将问题作为先导,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式教育学习者,通过设定存在教学价值的问题情景,以更好的对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问题进行解决,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落实2.1组建教学师资队伍成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团队,组内成员为实训教学骨干教师和高年资的急诊科、ICU科医师,要求组员必须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从事临床救治急危重症的相关经验,入组的教师均多次参加国际心肺复苏培训班的学习和指导,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结合新版CPR相关指南和AHA(美国心脏协会)急救操作国际认证培训班的有关内容。
2.2讲解和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在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前,将需要医学生重点掌握的CPR相关章节的重点内容和问题下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现有的放矢。
情景教学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林春华(赣州卫生学校 3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对于心肺复苏教学的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教学的二年级学生6个班,随机抽三个班采用情景教学法(实验组),另三个班采用课堂讲授法(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大多数同学认为情景教学法能增加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验组的课终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
著差异。
结论情景教学法[1]是适于心肺复苏教学的方法,情景教学法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还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心肺复苏;应用研究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情景或创设真实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时间锻炼充分发挥求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求学者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实习单位反馈,我校学生在急救技术知识技能上的掌握不够熟练,因此,我们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以期改善学生掌握急救知识的状况,下面我以“心肺复苏”的情景教学为例,简介其运用及体会。
l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为本人任教的二年级护理生6个班,共304名,随机三个班为一组,两组学生在年龄、基础能力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三个班为实验组,学生149名,采用情景设置法教学;另三个班为对照组,学生155名,采用课堂传授教学法,仅讲出知识点,辅以胶片投影。
内容均为心肺复苏,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
1.3 教学实施
1.3.1 多媒体设境法[2]利用音像、电脑等多媒体的音像效果来创设心肺复苏教学的情境。
1.3.2 病例设境法首先给学生2个病例:病例一,当你在室外遇见突然倒地的陌生人时,会怎样做?当发现此人无呼吸心跳时,又该如何? 病例二,某先生正要出门,突然他的妻子晕倒在地,他立即拨打了120,然后就在家等急救车来,但等到急救车来把他妻子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太晚了;他痛哭着说我已经尽力了,没办法我们家离医院远了点。
请问他真的尽力了吗?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就这些问题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此时,可以立即引入主题:如何进行心肺脑复苏。
这种设境法使学生不知不觉将自己置于教师设定的场景中,同时激发了对该内容的浓厚兴趣。
1.4 教学效果评价及统计 (1)自制的学生对情景教学法的态度问卷,采用描述性的评价;(2)课终成绩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α取0.05水平。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设置法教学信息反馈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观察。
发出问卷149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回收率l00%,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表1情景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n(%)
2.2课终成绩拟定与学习水平相当的考试内容,成绩包括:平时的作业成绩占10%,操作考试占60%,理论考试占30%,实验组与对照组命题相同(表2)。
表2课终成绩统计结果(x±s)
P<0.05
2.3 在2012年赣州卫生技能比赛中,笔者实验组班级的4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2012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中心肺复苏项目平均得分为3
3.78(总分35分)。
3 讨论
3.1 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因素,该研究中95%以上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
可以增加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明显改善了学习效果。
3.2 情景教学有利于理论过渡到实践心肺复苏是急救护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医疗技术,心肺复苏强调争分夺秒,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更要有效的实施,才能及时挽救病人,很多学生理论很熟,一操作就手忙脚乱,而情景教学中的模拟场景[4]更能给学生紧迫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参与,在模拟急救中理论很自然的就过渡到了实践。
3.3 情景教学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从课终成绩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讲授组的各单项成绩均低于情景教学组,各项平均分都有显著差异。
从结果看,情景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的应用中有助于学生掌握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较为提倡情景教学法。
经过在心肺复苏[5]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发现它的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提高学习效率。
情景教学中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共同讨论问题,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关系、同学之间更加亲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而良好的学习气氛也是情景教学成功的要素。
[参考文献]
[1]王丽春.管理学情景教学初探[J].中医教育,1998,17(6):27—28.
[2]张静,陶红.多媒体组合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鳃放军护理杂志,2000,17(2):28~29.
[3]黄金银模拟情景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07(21)
[4]黄金银.费素定改进模拟情景提高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验教学效果[期刊论文]-护理与康复 2007(7)
[5]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情景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7(3)。